高三歷史教學總結
高三歷史教學工作總結
時光荏苒,轉眼201*年高考已落下帷幕,回顧一年來的高三歷史教學工作,感慨頗多,現(xiàn)總結如下。
一、認真研究201*年黑龍江省歷史教學指導意見和201*年黑龍江省普通高考考試說明,以及文科綜合命題解析。201*年高考考試說明規(guī)定了高考的基本框架、考核目標與要求以及考試范圍,是指導201*年高考的風向標。而且考試說明中還提供了201*年高考樣卷,以及201*年高考真題卷。我還找來了201*年的高考考試說明,把201*年考試范圍和201*年考試范圍進行比對,201*年全國新課標版《考試大綱》歷史學科與201*年的《考試大綱》相比變化不大,說明201*年我省高考歷史學科命題將繼續(xù)保持穩(wěn)定?荚囋嚲斫Y構及其突出主干知識的總體命題思路仍將保持不變;強化學生的史料研讀能力和依據(jù)史料及所學知識重新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也將保持不變。根據(jù)考綱精神,備考時主要抓好基礎和主干知識,熟讀歷史教材。必修一《政治文明歷程》重視以下知識: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特點、雅典民主政治特點、英法美代議制民主制、近代西方文明對中國造成沖擊等。必修二《經(jīng)濟成長歷程》:古代經(jīng)濟結構特點、商品經(jīng)濟中的貨幣經(jīng)濟、近代經(jīng)濟結構的變化及其對中國思想和政治近代化的影響、工業(yè)革命、近代經(jīng)濟政策變化、新中國經(jīng)濟建設。必修三《精神文明》中國傳統(tǒng)主流思想演變中儒家思想、西方人文精神、中國思想近代化。依據(jù)《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考試范圍,采用編年史體例打通教材橫向關節(jié),重新整合教材,形成對同一歷史階段歷史特征的明確認識。近幾年來黑龍江考卷歷史試題材料題的閱讀文字量越來越大,在復習過程中要通過強化訓練提高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
二、依據(jù)指導意見和考試說明,制定復習計劃,確定復習方法。帶著這樣的想法,參照了其他學校高三歷史老師的做法,我制定了詳密的高三復習計劃和復習方法。但是計劃和方法只是提供了大致的參考,在各種考試和實際教學面前不可能一層不變,更何況我的想法也隨著實際教學效率的變化而不斷地更新。在整個高三教學中我相當關注課堂效率,盡管教書已經(jīng)多年,但是一節(jié)課上下來如果感覺學生學習狀態(tài)差,或者因為自己的講解不到位準備不充分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我會非常自責,也會因此不快樂。所以我總在追尋課堂的快樂,追求課堂的高效。因為是班主任的緣故,常常會聽到學生反映高三課堂太無趣,老師的教學太過程
式化當然不是所有科目。所以我在自己的課堂中非常注重學生的感覺。浩如煙海的歷史知識如何換一種新鮮的面目呈現(xiàn)給學生,如何在試題講解中吸引學生的興趣都是我非常關注的,因為實踐證明學生在新課講解中接受的知識記得更牢,以后的教學實際上就是通過不同的方式喚醒學生原有的記憶,并且在多輪次的復習中不斷地重復。
復習的方法是多樣的,但是復習的目標卻是固定的。
1、高三歷史制定的一輪復習目標是穩(wěn)抓穩(wěn)打,夯實基礎。從微觀角度理清大歷史事件的背景過程影響,也適度放慢一輪復習的進度,力求幫助學生構建起一個比較細密的知識體系。我在一輪復習的時候非常注重知識的深入挖掘,比如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一課我以大事年表的形式把歷史知識串起來,并通過有價值的設問,挑戰(zhàn)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習的興趣。而這些富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設計和思想不是源于網(wǎng)絡,而是源于平常的閱讀。所以我的備課時間特別長,有時候找到好的資料,我會把它一字一字輸入我的電腦。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常常會閃現(xiàn)出教學的靈感與火花。高三一年我和學生一起成長,一起成熟。
2、第二輪復習的目標是縱橫聯(lián)系,對歷史知識進行橫向和縱向比較,注意擴展歷史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從宏觀角度建構歷史知識體系,把握歷史階段特征。在進一步滲透答題能力的同時,訓練學生規(guī)范答題。
歷史如浩瀚海洋,上達天文地理,下通人間百態(tài),內(nèi)含古今人文,外聯(lián)世界文明,正因為歷史紛繁復雜,加上記憶具有遺忘性,很多學生在高三復習過程中抓不住重點,理不清線索,尤其是進入第二輪復習后,因為第一輪復習時間較長,學生復習了后面忘了前面,知識點模棱兩可,體系沒有,有如“霧里看花”。
所以在二輪復習過程中,我仍然注重基礎知識,但是絕對不是一輪復習的簡單重復?墒钦f來簡單做來難,為了避免給學生重復之感,我從11月份就著手思考如何進行二輪復習,在各方參考下,我對復習進行了調(diào)整。調(diào)整后的方法是按照黑龍江省新課改高考卷的出題順序進行通史復習,但不是大串聯(lián),而是以小專題的形式,構建主題脈絡,以歷史主題展開教學。在主題教學中我通過板書把知識網(wǎng)絡化,力求通過構建網(wǎng)絡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而每一個主題的織網(wǎng)過程都是我思想的記錄。由于時間的有限,我沒辦法把它整到電腦里,都留在紙上。有時候為了織一個知識網(wǎng)絡翻遍了手頭所有的教學資料。有時候教學資料中根本
找不出相關知識網(wǎng)絡,我就順著教材和自己的思路織網(wǎng)。我想網(wǎng)上的那些資料就是這么來的。所以高三這一年也是我開始原創(chuàng)的一年。三、把握高考方向,認真出題、批改作業(yè)和答疑
有了前面對考試說明的研究和高考樣卷的思考,我在給學生的練習中盡量采用基礎題。尤其是在一輪復習的時候,備課量大,所以我自己整題的時間相對較少。學生用的作業(yè)也是統(tǒng)一訂購的《高考調(diào)研》,但是對于這些試題并非每題都做,而是在做之前精心刪選過的。刪除了那些難題怪題,以及干擾學生思維且無法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題目。其余的資料都是網(wǎng)上查找各地的一模二模和月考試卷等進行整編的。在挑題選題的過程中每一道交給學生做的題目都是我自己事先做過的。我秉著這樣一個原則:進入二輪復習后,時間非常有限,絕不能拿爛題浪費學生有限的時間。這樣到高考前總共做了40套題目,題目的形式都是12+2。在給學生做題的過程中我有一個深深的體會,即高三歷史教學絕對不是題海戰(zhàn)術,如果學生在做題后不去鞏固,平常不去看書,做再多的題目也是白搭。所以我非常強調(diào)學生看書,并且在課堂有意引導學生回歸書本。
我的作業(yè)量不多,基本上是兩天一套,目的只是保持學生做題的狀態(tài),更多的是要求學生看教材,所以在沒有書面作業(yè)的那些日子就給學生預留看書的作業(yè)。另外但凡筆頭作業(yè)一率批改,而且批改后基本上每份都統(tǒng)計,我付出了很大的艱辛,尤其是對不起我的眼睛,但是我對得起我的學生,在批改中培養(yǎng)了我和學生的感情。并且在我的強調(diào)之下形成了一支小型隊伍:就是做完作業(yè)后總有一些學生及時拿來叫我當面批改。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歷史答題能力,而且在師生交流中有利于教學相長。
四、結語
在高三歷史教學中我逐漸地明白了教學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即教與學,而這部分都不是由老師單獨來完成的。如果只是老師單純地教,而沒有學生參與互動,這樣的教學是僵化的,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師生情感的互動,教學目標的達成都無從談起。同樣學也是由師生兩部分組成的,這個學表現(xiàn)在課堂上是學生學,同時也是老師學,如果老師在課堂中缺乏調(diào)度能力,缺乏敏銳的洞察力,也就無法從學生身上學,而一旦老師喪失從學生身上學習的能力,課堂中的教學相長,及時生成都將非常有限。表現(xiàn)在課后同樣也是兩個方面,有能力的老師能夠做到把學
生課堂中的學習延伸到課后,也就是通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課后進一步去探究;另外一個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師自身在課后的學習。如果教師不注重這個工作,那么長此以往教學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教學缺乏后勁,教學的質(zhì)量會下降。
在一年的高三歷史教學中我悟出一理,即光會做題頂多是個教書匠,而要想成為教育家必須學會研究題目,出題目。我現(xiàn)在處于第一個階段,我將朝著第二個階段努力。而要想學會出題,出好題,前提就是廣泛的閱讀。我相信在廣泛閱讀中我的教學能力會提升。
李蕾
擴展閱讀:201*年高三歷史教學工作總結
201*201*學年度第一學期上半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高三歷史組:茹燕
半學期來,在學校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教務處和高三年級組的具體組織和指導下,高三第一期的初輪復習工作進展順利,現(xiàn)已完成教學計劃的各項任務,較好實現(xiàn)了預期的教學目標,F(xiàn)就半學期以來本人對高三歷史教學工作的感觸做一回顧。
一、搞好第一輪復習,貴在因材施教,夯實基礎,注重實效,穩(wěn)步推進。根據(jù)本人所帶這屆高三文科班的情實,早在暑期補課前制訂了較周密的教學計劃。由于本屆高三學生歷史學科基礎參差不齊,平行班班又有十幾個藝術、美術、體育專業(yè)生,專業(yè)訓練會耽誤大量的復習時間,使得有限的復習時間更加吃緊,因此為了提高復習效率,保證高三第一輪歷史復習的進度,我針對各班學生不同的學情特點,做到有重點有分別地將每堂課的教學目標具體化,使不同基礎的學生在每節(jié)課都有明確的具體學習要求和任務。每節(jié)課都有明確的知識目標和能力要求,每一章都有針對近年高考題型特點和要求的相應的檢測訓練,做到學以致用,由知識型向能力型轉變。
在教學方法上,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將歷史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有機的統(tǒng)一起來;在注重學科內(nèi)知識系統(tǒng)歸納、綜合的同時,隨時加強文科綜合知識的相關連接,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綜合思考能力,為第二輪歷史專題復習作好鋪墊。
二、充分利用課外輔導,督促學生及時準確牢固地掌握好基礎知識,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加強對個體學生的具體的學習方法和答題思路的指導。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傳承知識、創(chuàng)新知識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基礎薄弱,根本上說明學生在過去的學習中缺乏正確的方法具體的表現(xiàn)為缺乏適合個性思維特點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企求將課堂上所介紹的普遍方法都能自動的轉變?yōu)檫m合每個學生的特殊方法,是不明智的,當然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根據(j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加強對學生的個別指導,是穩(wěn)步提升學生掌握知識能力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的主要方法。為此,我在課外輔導時間,特別注重個體學生在鞏固知識和答題方法上所暴露出的問題,是普遍性的問題要幫助學生找出癥結所在,反復講解答題思路和規(guī)律;是特殊性的問題,要及時針對個性特征加強具體指導,并舉出相關的題型,幫助認識掌握好具體的答題規(guī)律。
三、加強交流,及時總結教學經(jīng)驗,不斷修正教學方法,做到優(yōu)質(zhì)教學資源共享,共同提升教學質(zhì)效,實現(xiàn)高考目標最大化。質(zhì)效是人們一切活動的追求目標,教學質(zhì)量的競爭實質(zhì)是學校整體教學資源整合優(yōu)勢的競爭。教學研究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根本途徑,F(xiàn)代教育理念告訴我們,加強教學交流與合作,是整合教學資源、挖掘潛力、提升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途徑。歷史學科的特點是過去性、綜合性、階段性和規(guī)律性,學生對歷史學科既感到有興趣,更覺得難學,正是與歷史學科的基本特點有關。因此,我們高三歷史教學組針對本屆高三學情的普遍特點,經(jīng)常交流教學經(jīng)驗和學情特點,加強第一輪歷史復習中所遇到的新問題,共同探求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及時調(diào)整復習進度和方法,共同印制輔導方案和有關訓練資料,做到經(jīng)驗共有,資源共享,整體提升高三歷史復習效果,穩(wěn)步推向高考目標最大化。同時,我們還注重加強與政治、地理教師的交流,將歷史、地理、政治學科知識有機地連接,把文科綜合題型訓練分解到具體的學科知識中,培養(yǎng)學生綜合答題能力。鼓勵學生間相互交流學習心得和體會,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目前,高三歷史第一輪復習已進行了大部分,復習的任務仍然很重,本人和全體學生將繼續(xù)共同努力,加強復習引考工作,并有針對性進行個別輔導,指導學生在剩下的復習時間里認真有效復習,爭取在201*年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高三歷史組
茹燕201*年11月29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高三歷史教學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高三歷史教學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