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在线视频观看,一级日韩免费大片,在线网站黄色,澳门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薈聚奇文、博采眾長、見賢思齊
當前位置:公文素材庫 > 計劃總結 > 工作總結 > 201*年信息技術學科建設工作總結

201*年信息技術學科建設工作總結

網站:公文素材庫 | 時間:2019-05-26 22:56:21 | 移動端:201*年信息技術學科建設工作總結

201*年信息技術學科建設工作總結

201*年信息技術學科建設工作總結臨江市教師進修學校信息技術辦公室

201*年10月31日

臨江市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和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工作基于為教學和培訓工作服務的理念有效的開展活動,進一步加強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建設,提高信息技術學科教師整體隊伍能力;充分應用網絡技術開展教師網絡研修教育科研工作,以教育技術層面為切入點,整體提高中小學教師信息網絡研修水平,形成以信息素養(yǎng)為特質的現(xiàn)代教師專業(yè)素質。

一、信息技術教學和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新進展目前全市中小學有信息技術教師54人,年齡在35至40歲之間,達到了40人,教師隊伍相對比較年輕。通過加強信息技術課程建設來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研究活動,舉辦網絡備課活動,通過從教學設計到教學設計的實施(上課)的教學案例課,以快樂學習、合作學習和項目學習等多種教學方式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設計能力和上課能力,突破信息技術課重視操作的教學局限,引領信息技術教師改變原有封閉、固守的課堂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科學、快樂的教學氣氛。

通過教研、培訓、網絡研修等方式全面加強了信息技術教師隊伍建設,培養(yǎng)臨江市信息技術學科骨干教師、白山市

信息技術學科骨干教師、吉林省信息技術學科骨干教師,使信息技術教師隊伍素質在整體上有一個跨越式的提高。

二、教育科研課題引領教師開展網絡研修基于吉林省教育社區(qū)門戶網站(),以教育信息化為切入點,整合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有效的教育科研工作。結合我校確立的《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專業(yè)化建設課題研究方案》,引領信息技術教師深入開展“現(xiàn)代教育技術網絡研修促進教師研修能力提高”子課題研究。開展吉林省教育資源庫試點信息技術課教研(臨江市)工作(研修圈子-mygroup-gid-220和臨

江市教師研修論壇板塊

),上傳信息技術教學設計(教案)500多課時。全面規(guī)劃臨江市中小學教師網絡研修技術框架,組建臨江教育區(qū)域性教

師網絡研修模塊

(-category-catid-176),規(guī)劃48個學;蚪萄腥ψ,注重網絡研修的技術管理,組織9名信息技術教師申報吉林省教育信息網信息員并得到聘用,對吉林省教育社區(qū)網站進行全面管理,在技術上保障我市各校深入開展網絡研修工作,為課題結題做好材料收集與過程管理工作。

為加強我市中小學教師網絡研修工作,舉辦了全市中

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遠程建立網絡空間技術培訓班。培訓的主要技術規(guī)范是:依托吉林省教育社區(qū)門戶網站(),注冊個人空間、管理個人空間、在空間發(fā)布信息、建立并管理學校圈子(博客群組)、在吉林省教育論壇發(fā)布主題信息等網絡技術實際操作技能的培訓。通過培訓,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的遠程網絡技術能力,為各校開展網絡研修提供技術支持,目前全市有1330多名教師建立了自己的個人空間(博客),自主開展網絡研修活動。

三、教育技術培訓基地和學校網站建設全面發(fā)展開放農村遠程教育多媒體網絡教室的使用,加強機房日常管理工作,保持室內及設備的清潔,注意防火,及時關閉電源。加強學校計算機系統(tǒng)維護和網絡安全工作,保障學校機房及部室計算機網絡正常使用,為全市中小學教師提供良好的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基地,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教學研究網絡環(huán)境和學校網絡辦公環(huán)境。

依托吉林省教育信息網加強臨江市教師進修學校網站建設(),合理規(guī)劃欄目,豐富模塊內容,集成教育新聞資訊、教師網絡研修、教師研修論壇、信息技術教育資源庫建設為一體,及時發(fā)布學校公開的教育教學信息,在互聯(lián)網搜索引擎中,“臨江市教師進修學!毕嚓P信息已被百度、哥俗、雅虎等搜索網站收錄,

全面推介我市教育教學成果。

基于吉林省教育信息網自助建站系統(tǒng)()建立全市中小學校網站體系,創(chuàng)建了以臨江市教師進修學校網、臨江教育督導網、臨江市教育科研網為信息發(fā)布與網絡研修為主核心網站,全面規(guī)劃全市28個教育網站體系,集教育網站\\個人空間\\教育論壇為一體,整合教育新聞資訊\\教師博客日志\\教育論壇主題,初步建立教師網絡研修“網站+空間(博客)+論壇”技術模式,指導全市中小學校建立網絡研修網站,為全市中小學校提供技術支持,提高教師網絡研修的技術含量。

四、教師信息化教育取得了豐富多彩的成果201*年,組織我市中小學教師參加了由教育部信息中心和中國教育信息化雜志社組織的“惠普杯”中國教育信息化優(yōu)秀論文評選活動,信息技術教師在技術上給予指導。論文圍繞“加強體制機制建設、強化資源整合與應用、推進教育信息化健康發(fā)展”這個主題,結合當前我市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需要,涉及到推進教育信息化體制機制建設、整合教育信息化資源、服務教育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信息化建設對教學變革的影響、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及網絡研修等方面,科學總結了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經驗。有61名教師的57篇論文參加評選,獲吉林省教育信息化論文一等獎24篇,二等獎33篇;獲國家教育部中國教

育信息化論文二等獎2篇,三等獎6篇,優(yōu)秀獎9篇,17篇論文由中國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辦的《中國教育信息化》雜志論壇?珍洠201*年7月)。

在201*年第九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吉林省賽區(qū)選拔賽中,我市有30名教師參加競賽,有33人獲一等獎,3人獲優(yōu)秀獎,獲優(yōu)秀指導教師獎3人,臨江市外國語學校被評為優(yōu)秀組織單位。

組織教師參加吉林省教育社區(qū)()開展的“慶祝建國六十周年有獎征文”活動。樺樹中學組織了全員教師43人參加活動,大湖中學組織全體專任教師參加征文活動。征文以真情實感的原創(chuàng)作品,從多側面、多角度反映了建國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教育領域發(fā)生的巨大變化、取得的偉大成就,從細微之處對社會、對人生的獨特感受和親身體驗進行了描繪,真情抒發(fā)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小康社會、共享和諧社會美好情感。

在這次國慶征文活動中,我市教師獲得一等獎2人,二等獎2人,三等獎6人,獲優(yōu)秀組織者獎6人,獲優(yōu)秀組織單位獎2個。對樺樹中學獎勵免自助建站三年(價值3000元),對大湖中學、大栗子小學、鬧枝鎮(zhèn)中心小學獎勵免自助建站二年(價值1000元),對大湖小學、螞蟻河鄉(xiāng)中心學校、河南小學、臨城小學、臨江市一中、立新小學獎勵免自助建站一年(價值500元)。

擴展閱讀:金山小學201*年度信息技術工作總結

金山馬家小學201*年度信息技術工作總結二十世紀90年代中后期,我校把教育信息化作為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的重點工程來建設。多年來,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我校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開拓進取,勇于探索,努力構建學校信息化教育體系,健全和理順信息化教育管理體制,進一步加強對信息化教育的領導,從而推動信息化教育在我校健康發(fā)展。現(xiàn)從四個方面總結如下:

一、加大硬件建設是教育信息化創(chuàng)新的基礎。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推進和學校的發(fā)展,促使學校必須加強現(xiàn)代教育技術硬件建設。為此我校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在縣教育局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縣信息中心的指導下,結合學校實際和特色發(fā)展的需要,提出了設備配置與技術培訓同步進行、設備配置跟隨技術進步的分層發(fā)展策略,逐步使學校在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應用中,基本上做到了超前規(guī)劃,合理購置,留有空間,使設備功能既得到充分發(fā)揮,又避免了無效設置和因技術發(fā)展引起的浪費現(xiàn)象。按照縣教育文體局《關于信息教育硬件建設標準的意見》和《連云港小學實施教育信息化工程規(guī)劃》的要求,我校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實施目標和實施措施,因地制宜,分步推進,有計劃、有步驟的改進設備設施,為教育信息化的實踐運作提供物質保障。同時,我校對每年的信息化建設目標及經費進行了年度預算,

并有量化,目前達到了硬件投入占學校設施設備總投入的30%,逐步使軟、硬件投入比為1:1,從而保證分層建設策略的順利實施。

目前我校已投入使用的千兆校園網,可以擁有60G的網上教學資源庫,校園網連通154個終端。并通過10兆光纜連接互聯(lián)網,實現(xiàn)寬帶接入。201*年10月我校新建了絡教室,添置了液晶投影儀、視頻展示臺、數(shù)碼攝像機等制作傳輸設備。網絡教室向師生開放,供師生電子閱覽、網絡教學等活動。每天中午學生都可進入網絡教室進行上網瀏覽下載信息。學校除為每個教師辦公室配備一臺臺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外,還建立教師課件制作室,同時實現(xiàn)校園管理辦公自動化,均接上寬帶。學校網絡環(huán)境下可使用計算機數(shù)與在校學生數(shù)之比達1:7.9。

學校十分重視各類教學光盤資料的添置,近兩年,共添置素材資料類、學科課程類、活動課程類等光盤共計146片。

教育信息化硬件設備的投入,為學校的發(fā)展搭建了更廣更新的平臺。我校3至6年級班班開設信息技術課,學生上課做到二人一機。

二、抓好師資隊伍建設是教育信息化實施的保證要落實教育現(xiàn)代化的目標,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必須建設一支具有創(chuàng)新意、掌握現(xiàn)代教育技術、符合信息化教育需求的高質量的教師隊伍,這是實施教育信息化的保證。因

此學校在信息化建設規(guī)劃時,清楚地認識到轉變觀念的重要性。學校首先建立了有校長掛帥,分管主任具體負責,教科、教研、技術等相關部門參與的學校信息化領導小組,先從思想上統(tǒng)一認識,大家認識到培養(yǎng)一支教育觀念新、信息技術過硬的師資隊伍,是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從而使教師能自覺地用信息技術來改進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

201*年,我校被正式啟動新一輪的發(fā)展之際就把教師隊伍建設放在頭等重要地位,首先要求信息技術教研組按照教育部規(guī)定的高標準,結合年級特點和學校實驗、特色的需要,制定切合實際的教學計劃,特別注意各年級的教學銜接內容,認真組織教學,使全校每位學生都會上網瀏覽搜索信息。信息技術教研組還率先實行電子備課進行網絡共享。并通過參與縣級、校級定期的教研培訓,不斷提高教學實效。學校教導處定期通過競賽和調研等形式考查學生應用信息技術能力的情況。

學校鼓勵參與縣級對45周歲以下教師進行的全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考核。201*年3月我校被評為“信息化實驗學!,又一輪的教育信息化創(chuàng)新開始了,全校45周歲以下的教師全員通過各類信息技術應用培訓和考試,做到持證上崗并與專業(yè)技術職稱的晉升掛鉤,同時,我校還構建了

以校本培訓為基礎的包括繼續(xù)教育培訓、課題研究培訓、學歷培訓等全方位、多層次的隊伍建設模式。

1.以實踐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為驅動。

學校責成信息技術教研組組織教師培訓。從專職計算機教師指導具有一定計算機應用能力的一線教師學習課件制作開始,使教師在學會各種工具軟件的過程中掌握計算機的應用,逐步到掌握基于資源的課程設計。以課件開發(fā)作為任務驅動,在專職教師的合作學習中,形成了學校教育信息化的骨干隊伍,建立了校課件制作中心。95%以上的教師,能把網絡學習成為自我進修的一種手段,基本上都會操作計算機,努力實踐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學,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2.以課題研究作加速

我們認為開展基于信息技術的科研課題的實驗研究,是加速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我校承擔了省級課題“網絡教育對小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的影響研究”,實驗使一線教師們始終跟蹤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不斷提升理論水平,自覺以先進的教育思想、理念指導實驗研究,使實踐不斷獲得新的動力,也使教師們在實踐中成熟,在研究中成長。

3、以網站建設顯特色

學校校園網投入使用已近兩年,在使用中,信息技術領導小組更加關注網絡資源的建設和充分利用,重視網管人員

的定期培訓,以提高網絡運行的安全和效率。為了使學校網站得到持久而穩(wěn)定地運行,滿足校內外訪問主頁的需求,同時也為了校內課件資源有個集中管理的“家”,我校重新整理了學校網絡線路,并且鼓勵教師充分利用學校教育資源庫,實現(xiàn)電子備課。每月各學科教研組上載示范課例,優(yōu)秀課件,實現(xiàn)教學資源的共享。我們學校的網站以加強學校、家庭、社會之間相互溝通,密切合作為目的,開辟了三大頻道:學生頻道、教師頻道、家長頻道,并以“雙語”、“信息技術”兩大教學特色為主,其中為學生搭建能夠充分展示自己個性的舞臺,設立了“個人主頁”、“每周一賽”、“小問號俱樂部”等板塊內容,點擊“個人主頁”便可瀏覽到網頁制作小組學生制作的個人網頁;而為教師提供了資源共享的平臺,其中有“教研論文”“教學資源”等,點擊教師主頁,可以進入教師制作的教研組網頁、個人網頁;在家長頻道中為家長們提供許多有關正確培育教育孩子的經驗方法。聊天室則成為師生交流的空間。學校網站有網管人員負責,定期更新。校園網積極地調動著教師、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無窮創(chuàng)造力。學校對師生參與資源庫建設所做出的成績予以相應獎勵,并在六認真考核、評優(yōu)、職稱晉升等政策中有所體現(xiàn)。

為了加強校園網的管理,保證網絡使用安全,學校成立了網絡管理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對網絡安全全面負責,制

定了《計算機網絡教室安全保衛(wèi)制度》、《計算機網絡教室管理制度》、《師生上網須知》等制度,學校網管員具體負責管理網絡,要求從制度和技術兩方面對校園網絡進行管理,確保網絡安全。

三、信息化教育為課程改革實驗推波助瀾。

教師們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探索中,自覺結合省級立項課題的研究,充分運用互聯(lián)網資源進行學科課堂教學改革的實驗,例如在英語活動課,語文閱讀課,數(shù)學概念課上進行網絡氛圍下的教與學的研討,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學校信息技術領導小組在教科室的配合下,開展教學實踐后的反思,組織網絡討論,諸如:“網絡究竟能為教育做些什么?”“你為什么用這個課件?用這些先進設備想解決什么問題?”從而避免教師在越來越多的課程運用電腦與網絡技術中成為盲目的“設備操作員”。學校還積極探索TST綜合實踐活動,在《走進校園》主題活動中,學生能熟練運用信息技術自主查尋瀏覽網上的相關資料,通過BBS進行討論交流,為學校的建設出謀劃策。在進行“讓我們共同保護環(huán)境”的主題活動中(照片),教師設計組織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收集整理,從不同角度了解全球環(huán)境面貌,再利用電腦作品的形式把自己對環(huán)境的認識展現(xiàn)出來。這一學習過程讓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得到了充分發(fā)展,在網絡的支持下,學生將從傳統(tǒng)的接受式學習中解脫出來,在活動中深受教育、

展示才華,掌握了書本中的知識,提高了學習的能力。如今,學生不必再從教師的桶里舀水,而是去大海里自己取水。教師則感到自己把信息技術自然平和地運用到教育教學活動中,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發(fā)展空間與機會。自身也從一個“教書匠”轉變?yōu)橐粋“掌握教育信息化技術的新型教師”。成功的體驗會成為不竭的動力,鼓舞更多教師不斷地探索信息技術與教育整合的有效途徑。

四、信息化教育資源的建設,碩果累累

近幾年來,隨著信息化建設的逐步推進,我校從教育觀念現(xiàn)代化、教育內容現(xiàn)代化、教育方法現(xiàn)代化、教育手段現(xiàn)代化、教育管理現(xiàn)代化、教師隊伍現(xiàn)代化六個方面積極探索構建教育現(xiàn)代化的框架體系,并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不斷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201*年我校在進行計算機輔助各科教學的基礎上,開始了在網絡環(huán)境下教學模式的研究。并制定了省級“十五”立項課題《網絡教育對小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的影響》的課題研究。我們要求全體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探索,特別要求在平時教學中經常運用信息技術,并及時總結經驗得失。

兩年來,我們在計算機輔助教學和教育信息化工作方面已初見成效。201*年11月楊勝利老師撰寫的《網絡技術信息技術課程的教與學的研究》獲“市中小學基于網絡環(huán)境的

教與學研究性學習研討會”論文評選三等獎;201*年12月張戈老師撰寫的《以信息化帶動現(xiàn)代化實現(xiàn)教育戰(zhàn)略的轉變》一文在省中小學校園網教學資源建設和應用研討會上交流;201*年5月程萬寬、高建老師在縣小學數(shù)學課件評比中分別獲二、三等獎;201*年6月徐恒余老師撰寫的《信息技術課中創(chuàng)新教學的新視野》榮獲市電教論文二等獎;201*年6月李帥老師設計的《東方之珠》在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學論文比賽中獲二等獎;201*年9月董自廣老師的《我家跨上信息高速路》在“全國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能力比賽中”獲三等獎。

同時,近兩年來我校學生在各類信息技術比賽活動中成績斐然,201*年陸蓓菁、王曉聘同學在省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信息技術應用競賽中獲二等獎,同學們積極參與學校資源建設,自制網頁、素材,201*年6月趙明霞同學在省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信息技術應用競賽電子小報中獲縣一等獎,陳歆怡、潘乃瑾同學在縣“讓我們成為網絡好孩子”欄目小主持人活動評比中獲“優(yōu)秀制作獎”。

在實施信息化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還會遇到許多困難,但是,我們知道:教育信息化必將對推進素質教育、實現(xiàn)教育跨越式發(fā)展產生前所未有的影響,我們必須緊緊抓住這個契機,促進學校的發(fā)展,創(chuàng)出自己的品牌。通過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實施,我們的目標是:在今后的三年內,將建設一支

具備對信息開發(fā)、收集、處理、應用能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建立一個能為教學提供豐富內容的信息教育資源庫,培養(yǎng)一群會實踐能創(chuàng)新的學生,與日俱進迎接信息化社會對學校的挑戰(zhàn)。

201*年1月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201*年信息技術學科建設工作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201*年信息技術學科建設工作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201*年信息技術學科建設工作總結》由互聯(lián)網用戶整理提供,轉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m.seogis.com/gongwen/459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