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暑期培訓心得體會:學會反思,讓教育現(xiàn)實更接近教育理想
7月10日-11日 進行了為期三天班主任暑期培訓,首先聽了杭州、衢州各地名家的講座,然后聽開化本地三位優(yōu)秀班主任的講座。聽了這些講座,頗受啟發(fā),我認為作為一個并不年輕的教師,要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必須要對自己進行深刻的反思,不能陷入經驗主義的窠臼。通過反思,努力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讓自己輕松,讓學生輕松,其目的是為了達到輕負高效。
在新課標實施的幾年時間里,自己的 理念和教育行為都發(fā)生了不少的變化,因為對新課標新教材有了了解,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如果自己不學習,不反思,就會從新走到經驗主義的老路上去,特別是作為中年教師,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經驗,但不依賴自己的經驗。
那么怎么來看待反思呢?首先,教師要明確教學反思的重要性。教學反思無論是對于教學工作還是對于教師個人的發(fā)展都是有著極其重要作用的。教學與反思同時進行,相輔相成、相互結合、相互促進,對于教師形成自己的教學思想和獨特教學風格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浯,教師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反思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一種內省活動,也是所有教師應具備的一種能力。要不斷地對自我及教學進行積極主動的計劃,更要及時的對自身進行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jié)。
新教材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教學范本,設置了針對性很強的多個模塊,由于教學內容的轉變,教學方法的更新,于是就更要強調教師的教學(包括課后)反思工作。思則活,思則深,思則透,思則新,思則進,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學中的得失與成敗,以期實現(xiàn)教師的自我價值以及幫助學生自身逐步提高的目的。
1.反思教學行為是否達到教學目標 ,F(xiàn)行的教學模式,很大程度上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和觀念的影響,忽視了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yǎng),以教師為中心,讓學生機械地重復地學習,忽視對學生的心理分析和對學生構建知識結構的指導,顯然是不利于素質教育的實施,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因此,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轉變教育觀念,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必將會卓有成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及學習能力的最終目標。
2.反思教材的使用是否富有創(chuàng)造性。教材,是學生學習的依據。在新課改的理念下,只是以一種參考輔助的形式出現(xiàn),給學生展示多樣的學習方式和豐富的學習資料。新課標要求教師具有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新整合使用的能力,可以將教材中固有的順序打亂再依據不同的實際情況進行重新編排利用,甚至可以對一些不符合當?shù)貙嶋H情況的部分及章節(jié)進行刪減和補充。對于新教材的講解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fā):啟發(fā)式閱讀;解答式講解;小組式討論;引導式總結。在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時,我們還可以在反思中加以記錄總結,既積累經驗又可以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設性的意見,使教師、教材和學生成為課程中和諧的統(tǒng)一體。
3.反思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師生配合、互動及溝通。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講當然是必要的,問題在于如何看待講和怎樣講。可見教師并不是單純的對教材知識進行講授,而是要有方法有發(fā)展的講,也要學生配合著講,互動著講。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必須從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實際出發(fā),精心設計好自己的“講解點”,設計好課堂的互動環(huán)節(jié)。 教學活動需要師生的默契配合及適宜的課堂互動,失去了互動的教學就是失敗的教學。成功的教學過程,應該形成多樣的、多層面、多維度的溝通情境和溝通關系。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在成功的教學過程中,師生應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進行心靈的溝通與精神的交融。
4.反思教學過程中是否存在有價值的閃光點。教學,不僅僅是一種講解,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導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去經歷體驗、去感悟創(chuàng)造。教師除了要履行正常的教學職責之外,更應該發(fā)揮最大能力使課堂教學有可發(fā)掘之處,有閃光之點,更要注重發(fā)掘學生身上的亮點,給學生發(fā)揮潛能的機會。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常常會很偶然的生出各種奇思妙想,提出很新鮮的說法,教師應在課上及時將這些信息加以捕捉,處理,在課后教師自身的反思中也要注意去捕捉、提煉其中的精要,既為可以積累第一手素材,又可以拓寬教師自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
5.反思教學過程是否做到因材施教。成功的教育制度,成功的教育者,必須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長稟賦優(yōu)點,力求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類施教,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長,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發(fā)揮才能的機會和空間。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發(fā)展學生能力,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條件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無論是課堂情境的組織還是內容的呈現(xiàn),無論是問題的設置還是疑難解答,都應“為了一切學生”,多層次、多維度、多渠道、多方面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總之,教學反思是對教師自身能力不斷完善和提升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學水平以及教學能力得到逐步加強和改進的過程。教學既涉及到教師又關系到學生 ,要提高教學質量就一定要把教學中的兩個主要人物充分考慮其中。教師的教學反思應該是一個用不停歇的過程,不斷的完善教學,反思進取,永不停滯。教師更應在日常教學中邊教邊思,邊思邊學,以求得不斷發(fā)展與進步。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