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黨史
1921年前的中國正處在風雨如磐、長夜難明的黑暗年代,列強侵略、軍閥混戰(zhàn)、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國家命運岌岌可危。在那個時候,人們多么渴望有一個堅強的政治力量,能夠領導中國人民走上強國富民的道路,中國共產黨就在這種背景下誕生了。
她為了把人民大眾從這種災難深重、水深火熱的舊中國中解脫出來,用了28年的不懈奮斗和無數先烈的前赴后繼,先后經歷了國共合作的北伐戰(zhàn)爭、土地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4個階段,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當家作主。據中國檔案館記載,從1921年到1949年,短短28年,就有300多萬共產黨員為國捐軀。
建國后,我們黨還是操碎了心,當時的中國剛剛獲得解放,國家一窮二白,面對積貧積弱的困難局面,從1949年到1978年,我們黨還是較好地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全面鋪開了大規(guī)模的社會主義建設。
我們的成長需要交學費,我們從幼兒園到讀完大學,需要交19年的學費,我們這么大一個黨也不例外,當時經歷了“10年浩劫”,10年的文化大革命,也就是說交了10年的學費,10年的學費讓我們黨吸取了深刻的經驗教訓,所以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我們黨依靠和帶領全國人民,以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和頑強拼搏的精神,開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嶄新局面。
這期間,我們黨經受住了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和金融危機等國際風波的影響,經受住了98洪水、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等多種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恢復了對香港、澳門行使主權,從第1顆原子彈的研制成功到神舟載人航天、蛟龍深海下潛,從一窮二白的落后局面到成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成功的跨越了一道又一道難關,奪取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國內外發(fā)展大勢,順應實踐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舉旗定向、謀篇布局,迎難而上、開拓進取,我國取得了全方位的、開創(chuàng)性的成就,發(fā)生了深層次的、根本性的變革,全方位、開創(chuàng)性成就為中國奠定了實現偉大復興的物質基礎;深層次、根本性變革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嶄新的面貌。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自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因此,黨的十九大作出的一個重大政治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今天的中國,經濟健康發(fā)展、社會和諧穩(wěn)定、人民幸福安康、綜合國力全面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歷史和現實雄辯地證明,中國共產黨不愧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是不斷開拓進取、與時俱進,領導中國科學發(fā)展的黨;是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祉的黨。只有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國家才能強盛、民族才能振興、人民才能富裕。
(二)跟黨走
1921年盛夏的一個夜晚,13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有志之士來到上海興業(yè)路76號秘密集會,他們要成立中國共產黨,這個事弄不好就要掉腦袋,當時很多人不看好,我們黨重要的發(fā)起人陳獨秀和李大釗都錯過了這個偉大的歷史時刻,這是為什么呢?
這是要解放全中國,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熱之中嗎?這個事情太重要了!但是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陳獨秀在陳炯明統(tǒng)治下的南方政府出任教育廳廳長,正在籌一筆錢,人一走,這筆錢就可能沒了,所以不能到上海去。李大釗因為北洋軍閥政府財務困難,停發(fā)了北京8所高校的教職員工薪資,這8所高校成立了聯(lián)合委員會,他是重要負責人,要去追討工資,不能參加會議。
中共一大13名代表,其中最年輕的是應城市的劉仁靜,當時年僅19歲,北京大學大學生。1983年接受采訪時,81歲的劉仁靜老老實實、實實在在地說了這么一句話:“根本沒想到是這么重要的一次會啊!不就到上海開個會嘛,誰想到是這么重要的一個會呢?”
共產黨的成立何等的重要!當年有誰在意?一大開完,走的走散的散,各奔東西。1922年陳公博脫黨,1923年李達脫黨,1924年李漢俊、周佛海脫黨,1927年包惠僧脫黨,1930年劉仁靜被黨開除,1938年張國燾被黨開除。這些人無論從智商、學歷、出身、影響力等方面來看,都不見得會比毛澤東差,其中張國燾是中共一大執(zhí)行主席,宣布大會開幕、宣布中國共產黨成立,毛澤東只是一個負責會議記錄的書記員。但張國燾最后在國民黨軍統(tǒng)當了特務,中共一大執(zhí)行主席和國民黨特務聯(lián)系在一起,這是什么樣的歷史命運?
他們7個人不管當漢奸的、當叛徒的,假如歷史是可知的,作為中共的發(fā)起人,他們要是知道自己親手成立的黨28年后奪取了全國政權,會做出這么糊涂的事嗎?他們竟然不相信共產主義了,他們能不糊涂嗎?
13個人中,7個人出了問題,4個人犧牲了,最后只剩2個人依然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毛澤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董必武,中華人民共和國代主席。我們這個黨能從中國政治舞臺邊緣走向政治舞臺的中心,源自一個一大最不起眼的政治代表,毛澤東,居功至偉。以上這些關于中共一大的故事是我在國防專家金一南教授的講座中獲悉的。
所以理想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放棄了正確的理想信念,也就喪失了做共產黨員的資格,也就不能走到我們中間來!
(三)盡黨責
首先要辨是非。有空氣就有細菌,我們生活在“無菌”真空中嗎?當然不是,實際上每天都在經受著各種觀念的滲透和影響,每天都在承受著社會變革、利益調整帶來的思想震撼和沖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往往利用人們一時的思想迷惑,造謠惑眾、顛倒黑白、混淆是非,來搞亂人們的思想,以達到他們的目的。我們一定要加強學習,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從而堅決相信黨,相信組織。
其次要知榮辱。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中國共產黨人用鮮血換來的。習近平總書記說:“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可見,我們的黨是始終把自己定位成一位無私奉獻的母親,把人民群眾當做與自己血肉相連的一家人,黨的利益和我們的利益,黨的榮辱和我們的榮辱,從來都是緊密相關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黨的興衰,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有責任。
其三要重踐行。我們和黨是一家人,我們和黨就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關系,我們應當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維護黨的形象,在有人污蔑、詆毀和損害我們黨的形象的時候,應當感到痛心和憤慨,能夠挺身而出、嚴厲制止。我們要像對待自己家人一樣對待我們的黨,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責。
做一個有紀律的人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過程中,有一種觀點認為,將古今中外,他們覺得好的制度學習過來,自然就實現了善治。深入一點理解就是把西方制度搬過來,中國就沒有腐敗問題了,這是一種片面的看法。中國的國情比較特殊,中國的事情要按照中國的情況來辦,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是不行的。中國的個別人腐敗,那是人性的問題,而不是我們制度不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人最難戰(zhàn)勝的敵人是自己,一個人能否廉潔自律,最大的誘惑也是自己。一個人戰(zhàn)勝不了自己,制度設計得再縝密,也會‘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古人講:“徒法不足以自行”,用現在我們所學的唯物辯證法來看就是,內因起決定作用,外因起什么?對,外因只是起推動作用。因此,扎好外在的籠子只是走完了第一步,關鍵還需要念好內在的緊箍咒。
去年,我們在全黨開展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五”規(guī)劃收官之年,要繼續(xù)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長效化常態(tài)化年初以來,全縣黨員干部都積極投身奮斗在抗疫一線,彰顯了黨員干部的擔當,踐行了共產黨員的使命和初心。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初心”就是共產黨人的初衷,從中國共產黨1921年登上中國歷史舞臺那天起就確立了。這個初心和使命,源自于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基因,在血與火的斗爭中鑄就和凝練,體現著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是激勵共產黨人不斷砥礪前進的根本動力。“初心”就是動力,精神動力就是精神力量。***多次強調“擼起袖子加油干”“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要具有這種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新長征路上,我們要始終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
要堅守初心、牢記使命,踐行“四講四有”(講政治、有信念 講規(guī)矩、有紀律 講道德、有品行 講奉獻、有作為)做一名合格黨員干部,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振奮精神、開拓進取,創(chuàng)新奉獻,切實提高服務職工能力,當好職工貼心人,為爭做群團組織排頭兵、努力實現“全省一流、全國有位”的目標貢獻力量。
一、講政治、有信念
就是要做到四個意識,即政治意識、大局意識、看齊意識 、核心意識。作為黨的群團組織,工會的黨員干部不僅要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以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行動自覺,還應有竭誠服務職工、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使命擔當,把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中央、省市委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工會工作的各方面、全過程,以矢志追趕超越的決心和創(chuàng)造性落實的勁頭,抓好工作落實。增強對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用*********思想教育職工、引領職工,團結凝聚廣大職工堅定不移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強化政治意識。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講政治是一以貫之的要求。黨員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堅定執(zhí)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運用政治思維,增強政治定力、政治敏感性和政治洞察力,堅定正確的政治觀點、政治立場,明辨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態(tài)度鮮明,立場堅定。
強化大局意識。牢固樹立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自覺從大局看問題,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擺布,做到正確認識大局、自覺服從大局、堅決維護大局。要著眼大局,做到向黨中央看齊。正確處理局部與全局、個人與整體、當前與長遠的利益關系。黨員干部做到要胸懷大局,在解決和處理具體問題時,把自己的思想、行為擺在大局之中,發(fā)凡事以大局為重,不能因為短暫的利益或者個人的私事而影響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絕不允許不講大局意識,把個人利益放在集體利益之上。在貫徹黨中央和上級部門和領導的決策部署時,不能打折扣,更不能各行其是,不按要求辦事,我行我素。
強化看齊意識。講看齊,對黨員干部來說,不是個人小事,而是事關政治方向的大事 ;不是一般的品行要求,而是黨性要求。我們必須經常、主動、全面地向黨中央看齊,向總書記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堅決擁護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議,執(zhí)行黨的部署,遵守黨的紀律和規(guī)矩,緊跟黨走,不走歪路,不走邪路,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成為黨的忠誠衛(wèi)士。
強化核心意識。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而言,中國共產黨是核心;就中國共產黨而言,黨中央是核心;就黨中央而言,總書記是核心。所謂核心意識,就是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堅決維護總書記這個核心。始終做到堅決擁護核心、堅決聽從核心、堅決維護核心,確保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不斷加強黨的領導,尤其強化黨的政治領導,對各級黨組織作出的指示、決定不懷疑、不深究、不琢磨、不議論,積極踐行黨的宗旨,維護黨的權威,愛護黨的形象,鞏固黨長期執(zhí)政的地位。
黨章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規(guī)矩,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牢固樹立黨章意識,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yè)、立言、立德的基石。黨員要堅定信念、加強學習。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說,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
二、講規(guī)矩、有紀律
做到遵守三大紀律,遵守政治紀律、遵守群眾紀律、遵守工作紀律。作為直接面對職工群眾,代表黨形象的工會黨員必須牢牢樹立規(guī)矩意識,在服務群眾的各項工作上遵規(guī)守紀,按章辦事,公平公正決不越半點“雷池”,必須時刻用黨員的高標準要求自己,用《準則》和《條例》提醒自己。
遵守政治紀律。政治紀律,一般指黨的組織和黨員在政治行動和政治言論方面必須遵循的行為規(guī)范。政治紀律是黨的紀律中最重要的紀律,是維護黨的政治路線、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則的紀律,是保證實現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保持黨的高度團結統(tǒng)一的紀律。樹牢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堅持理論自信、道德自信、制度自信、樹牢對中國共產黨的信念,堅持自己的理想信念,自覺抵制各種社會思潮的侵蝕。要堅持組織原則,個人服從組織、下級服從上級、局部服從全局、地方服從中央。不搞陰奉陽違,確保政令暢通。
遵守群眾紀律。不準與民爭利,反對以任何形式利用職權謀取私利;不準侵占群眾的各種物質利益及損害群眾合法權益;不準搞特權,不得以不平等態(tài)度對待群眾,對群眾耍威風、耍權勢,欺壓群眾,不準隨意干涉群眾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不準以官僚主義的態(tài)度對待群眾,對群眾疾苦和困難麻木不仁,在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受到威脅時袖手旁觀。
遵守工作紀律。黨的工作紀律是黨組織和黨員在黨的各項具體工作中必須遵循的行為規(guī)則,是黨組織和黨員依規(guī)開展各項工作的重要保證。黨的工作內容十分豐富,包括宣傳工作、教育工作、組織工作、紀律檢查工作、群眾工作等。保證黨的各項工作順利進行離不開嚴明的工作紀律。不得玩忽職守、貽誤工作。如果黨員玩忽職守、貽誤工作,勢必會影響公務的及時處理,打亂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秩序,如果后果嚴重,還可能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所以必須嚴格禁止此類行為發(fā)生。不得拒絕執(zhí)行上級依法作出的決定和命令。服從上級的決議和命令是公務員必須遵守的最基本的工作紀律和要求,是保證國家機關系統(tǒng)正常運轉的必然要求。不得壓制批評、打擊報復。根據我國《憲法》的規(guī)定,公民有權對任何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提出批評和建議,并受到法律的保護。不論是社會輿論、人民群眾的批評,還是下級公務員對上級提出的建議,都可以幫助、督促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更好地執(zhí)行公務。因此,對采用高壓手段打擊報復的公務員,必須施以處分。不得弄虛作假,誤導、欺騙領導和公眾。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公務員必須奉行的職業(yè)道德和工作準則。不得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這是作為公務員的起碼條件,也是對公務員的基本要求之一;保守國家秘密還是每個公民應盡的法定義務。不得在對外交往中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由于公務員的特殊身份,公務員在外事活動中必須忠于祖國,堅決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樹立國家的良好形象。不得曠工或者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由于公務員從事的國家和社會管理工作具有穩(wěn)定性、連續(xù)性的特點,這就要求公務員始終如一地保證自己的出勤。
黨員要遵章守紀,廉潔公正。要自覺遵守黨章,嚴格執(zhí)行廉政準則。要時刻牢記手中的權力來自人民,做到敬畏群眾、敬畏法紀,用好權力。時刻匡正自己的行為。主動接受監(jiān)督,自覺凈化朋友圈、社交圈,帶頭約束自己的行為,強化反腐倡廉和拒腐防變覺悟,嚴格規(guī)范權力行使,堅決反對一切消極腐敗現象,做到清正、清廉、清明,不斷增強工會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拒腐防變的自覺性,確保工會上下風清氣正、團結和諧。不斷強化法紀觀念。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guī)定”和市委“十個不準”,從思想上筑起抵御腐朽思想侵蝕的堅固防線,增強拒腐防變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四要嚴格執(zhí)行民主集中制,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廣開言路、開門納諫,自覺接受黨和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和稱職的黨員領導干部。
三、講道德、有品行
做到正直正派,誠實守信,忠誠擔當。
正直正派。黨員坐得直、行得端、挺得住,想問題、辦事情敢于堅持原則,公道正派,秉公用權,陽光用權,解決問題不帶私心,協(xié)調矛盾不偏不倚,凡事能從黨和國家利益出發(fā),更多地維護他人利益,不做虧心事,不做有損公充的事,不要反對一片、打倒一片,做到于公對得起黨、于人對得起良心。
誠實守信。黨員尊崇黨章、遵守黨章,切實履行黨員義務,盡到黨員責任,以黨章的要求為最高行為準繩,切實兌現入黨誓言,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敢于承諾踐諾,“言必行,行必果”,說到做到,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不失信于人,不出爾反爾,不陽俸陰違。
忠誠擔當。黨員認真落實興黨之責,增強工作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把工作當作事業(yè)來追求,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黨組織分派的工作無論多么困難,多么險重,敢于迎難而上,勇闖新路,不講價錢,不打折扣,以夙夜在公的勤奮,以殫精歇慮的豪情,干方百計完成任務,用實際行動表達忠誠于黨,忠誠于祖國,忠誠于人民
四、講奉獻、有作為
做到“三個一”。做到一心為黨,一心為公,一心為民。
作為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職工的廣大工會黨員,不但要時刻把“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的宗旨意識掛在心頭,做到“俯首甘為孺子牛”,不談條件,不圖回報,更要不斷創(chuàng)新思路,多學多做,用最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先行先試,吃得起虧,擔得起責任。成為一名黨員是光榮的,其榮光之處不在于黨員政治身份如何顯耀,而在于黨員應有舍己為公的奉獻精神,在于黨員應有令人稱贊的驕人業(yè)績。如果所有黨員都有這種光榮感和使命感,一心為黨,一心為公,一心為民,致力于為黨的事業(yè)大廈添磚加瓦,那么,黨的執(zhí)政根基將堅如磐石,固如金湯。
一心為黨。牢固樹立在黨為黨意識,將自己所有的言行舉止以是否符乎黨員條件、是否符乎黨員標準為參照,凡不符合黨員身份的話不說,凡影響黨的形象的事不做,立足崗位,扎根基層,心一意為黨工作,聚精會神為黨發(fā)展,把自己畢生的精力和生命都奉獻給黨,鞠射盡瘁,死而后已。
一心為公。黨員滿懷天下為公的思想,培育公而忘私的犧牲精神,要舍得犧牲自己的業(yè)余時間,舍得犧牲自己的愛好興趣,靜得下心,俯得下身,無私無畏、默默無聞地勤奮工作,始終保持干事創(chuàng)業(yè)、開拓進取的精氣神,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沖得上去,發(fā)揚不干好、不干出成績就誓不罷休的韌勁,將事業(yè)進行到底。
一心為民。黨員樹牢民本觀念,忠實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始終堅持群眾路線,密切聯(lián)系群眾,摒棄“官本位”陳腐思想,舍得放下架子,把百姓當衣食父母,自覺到職工中去,與群眾打成一片,把群眾所盼的事一件件抓好落實,把群眾所想的事一樁樁變?yōu)楝F實,讓群眾真切地感受黨的陽光雨露,增強黨在群眾中的威信。黨員要向榜樣學習、向群眾學習。要特別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懷,凡事探求就里、“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敢教日月?lián)Q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奮斗精神,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要把焦裕祿精神作為一面鏡子,從里到外、從上到下反復照一照自己,深入查擺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質能力、作風形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努力向焦裕祿同志看齊,從今天做起,從眼前做起,從小事做起,像焦裕祿同志那樣對待群眾、對待組織、對待事業(yè)對待同志、對待親屬對待自己,像焦裕祿同志那樣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干部。堅持立足本職崗位做貢獻,在任何崗位、任何地方、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銘記黨員身份,積極為黨工作;黨員領導干部要堅持在學習教育中走在前,帶頭搞好個人自學、帶頭參加學習討論、帶頭談體會講黨課作報告、帶頭參加組織生活、帶頭參加民主評議、帶頭立足崗位作貢獻。黨組成員要嚴格執(zhí)行雙重組織生活制度,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所在支部的組織生活,與黨員一起學習討論、一起查擺解決問題、一起接受教育、一起參加黨員民主評議,切實發(fā)揮好表率帶頭作用。
按照黨建工作計劃安排,今天由我給大家講一次黨課,主題是:怎樣成為一名“好干部”。重點談一談如何正確處理個人追求與單位需要的關系問題。這是落實廳黨組“上黨課、作報告”和“每人每年至少講1次黨課”要求的具體舉措,也是推廣站黨支部201X年開展的第一次黨課。
“為政之要,首在得人。”從組織工作的角度講,這個“人”指的就是干部,而且應該是“好干部”。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提出了“好干部”的五條標準: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黨的干部,必須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真誠信仰馬克思主義,矢志不渝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為更廣大更基層人民大眾謀福祉;必須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努力創(chuàng)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實績;必須堅持原則、認真負責,勇于堅持和推進改革,敢于和善于做過去沒有做過而對事業(yè)發(fā)展有利的事情;必須敬畏權力、慎用權力,始終保持拒腐蝕、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和清廉風貌。
當然,由于個人成長經歷不同,大家對“好干部”的評價也可能會有所相同。但是,不管如何認識和評價一名干部是好是壞,都應該有一個共同的基本標尺,那就是:能否正確處理好個人追求與單位需要的關系。
下面,就結合我的學習體會,結合本站人員思想實際,從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正確對待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關系、機關工作作風等三個方面,談一談如何成為一名“好干部”的問題。
一、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不動搖
要想成為一名“好干部”,首先要解決的是信仰問題。在建黨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要求全黨“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明確提出八項任務,第一項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引領我們不斷前進的偉大旗幟。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是黨和人民團結一致、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根本思想保證。為了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
大家都知道,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從根本上說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是有用、管用的科學理論。這一點已經被上百年的人類發(fā)展史,特別是我們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所證明。毛澤東同志曾形象地稱馬克思主義為“望遠鏡”和“顯微鏡”。望遠鏡的作用是看得遠,高瞻遠矚;顯微鏡的作用是觀察入微,條分縷析。
馬克思主義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我們認識世界的本質、理解人與世界的關系提供了科學依據;提出了物質生產實踐是人類歷史發(fā)展基礎的觀點,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來解釋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變化,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矛盾,指出了工人階級及其政黨肩負的歷史使命,創(chuàng)立了科學社會主義,使我們對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有了深刻的認識。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立場、觀點、方法,才能準確把握歷史發(fā)展的大勢,才能明確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方向和道路,才能進一步堅持和完善共產黨的領導。
反觀當今社會的部分黨員干部,在社會發(fā)展變革和創(chuàng)新驅動中無所適從,精神困惑,有的雖然身為共產黨員卻在骨子里已不再堅信馬克思主義、不再認同共產主義,反而對唯心的東西越來越感興趣,個別甚至開始利用封建迷信的方式來尋求自我救贖。出現的這種“不信馬列信鬼神”的情況,值得我們深思。
習近平曾說,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理想信念不堅定,甚至沒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會“缺鈣”。一旦“鈣”缺失嚴重,就會得“軟骨病”。缺鈣不補、有病不治,必然導致“重疾纏身”。所以,才適時提出“補鈣”、“治病”的要求。作為共產黨人,如果信仰缺失、信念動搖,最終的結果就是“政治蛻變”,不僅自身的政治生命會喪失,而且也會給黨的肌體、干部隊伍帶來漬垢甚至感染疾患。因此,必須切實加強思想教育和理論武裝,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擰緊理想信念“總開關”,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
一要堅定道路和理論自信。要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chuàng)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任何道路能夠創(chuàng)造當今中國的輝煌,能夠解決泱泱大國的人民生存發(fā)展問題。作為共產黨人,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去相信這一道路的唯一性和排他性。堅信這一道路,就要堅定理論自信,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于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那種把信仰定位在基于唯心論認識上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信仰缺失的嚴重表現,都是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程中理想動搖、信念頹喪、意志衰落的嚴重表現。對此,不能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不能聽之任之、任其發(fā)展,否則會給我們隊伍的思想建設帶來影響,久而久之甚至可能將大家的思想引向歧途,黨長期以來的思想教育成果也將面臨毀于一旦的危險!所以,必須發(fā)現苗頭就要敲起警鐘,堅決對一些不健康思想行為說不;必須堅持用制度自信來維護、鞏固和保障道路自信、理論自信,不斷提升全體黨員干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自信心,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性。
二要把理論學習滲透到日常生活之中。信仰是建立在相信基礎上的精神狀態(tài)。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建立在共產黨人相信馬克思主義基礎上的精神狀態(tài)。馬克思主義信仰要成為共產黨人的唯一信仰。要求全體黨員干部必須切實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堅持用理論指導實踐,堅持活學活用,切實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中國化和實踐性,將理論運用到林業(yè)實踐中去。
三要根據實際情況設定奮斗目標。鄧小平就曾經指出:“我們堅信馬克思主義,但馬克思主義必須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只有結合中國實際的馬克思主義,才是我們所需要的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思維方式和理論原理來引領我們的中國夢,合理設定奮斗目標,使日常工作和個人行為逐漸接近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站里現有的幾攤工作,都是具有服務性質的工作,無論是推廣站,還是省林學會、編輯部,其最終目標是為全省廣大林業(yè)科技工作者服務的。這就要求我們的黨員干部都要始終堅持服務這個核心理念,堅持以服務為宗旨開展各項工作。
四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堅定自覺地同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明辨大是大非不糊涂。要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敏銳性,做到心中有黨、在崗懷責,不忘初心、一如既往。
二、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
利益是社會關系的核心。在眾多利益關系中,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是最為基本的關系。要想處理好個人追求與單位需要的關系,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好干部”,就要清楚認知和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
(一)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是個人發(fā)展的兩個方面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這是馬克思主義學說基于“現實的個人”角度認識和研究問題所得出來的結論,F實的個人,是指活生生的、有著多種需要的、在一定社會中進行生產的人。而“把人和社會連接起來的唯一紐帶是個人需要和私人利益”。
人的生命活動總是從需要開始的。吃、穿、住、行、繁等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在這些生理需要之上,還有社會交往、享受、精神、發(fā)展等需要。正是為了滿足這些需要,人們開始作用于外部客觀世界,從事社會物質生產,并與其他人發(fā)生聯(lián)系。而利益是“社會化的需要”,是“人通過一定的社會關系表現出來的需要”。需要和利益成為人們從事一切活動的根本動力。
個人是生活在一定社會關系中的,因此也必然受到社會關系的約束。社會關系是在許多個人的共同活動、相互合作中產生的。而在眾多個人的共同活動中,必定結成具有一定指向的共同體,這種指向就是利益,是利益把社會成員彼此連接起來。個人的發(fā)展、利益的實現,與共同體的存在和發(fā)展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因為只有有著共同利益的個人,才能結合成集體。“沒有共同的利益,也就不會有統(tǒng)一的目的,更談不上統(tǒng)一的行動。”
集體利益是個人利益的集中體現,是為實現個人利益服務的。“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fā)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同理,有了集體,才有個人實現價值最大化的平臺,從而形成個人離不開集體的客觀存在。
(二)努力推動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相協(xié)調
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對個人發(fā)展都是必不可少的。不承認和尊重個人利益,人們的積極性就調動不起來;而不維護集體利益,集體就會處于無序甚至混亂狀態(tài),個人利益也得不到保障。一般來講,正當的個人利益促成集體利益的實現,反過來集體利益又促成個人利益更好地滿足。協(xié)調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是實現一個集體和諧發(fā)展的重要保證。
任何一個集體都有一個道德基礎,這個基礎應該是符合所有人利益需求的集體利益,而不是各種各樣的個人利益。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既然正確理解的利益是整個道德的基礎,那就使個別人的利益符合于全人類的利益。既然人天生就是社會的生物,那就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發(fā)展自己真正的天性,而對他天性力量的判斷,也不應當以單個人的力量為準繩,而應當以整個社會的力量為準繩。
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雖然是個人發(fā)展的兩個方面,但并不是在所有的集體中二者都是和諧的。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矛盾沖突是長久的沖突,是客觀存在的沖突。這種客觀存在的沖突,要求這個集體里的任何成員的利益追求,都要以滿足集體利益最大化為目標,而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fā)生矛盾沖突時,必須以集體利益為重,有時甚至為了力保集體利益而不惜犧牲個人利益。這種沖突的正確處理,是社會發(fā)展的一個內因,更是和諧社會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條件。如果個人和集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沒有恰當的解決好、平衡好,或者說這兩者之間不和諧、不融洽,對團隊的發(fā)展必將是一個巨大的羈絆。
事實上,集體利益作為一定社會成員利益的集合,本質上是每個成員利益有機聯(lián)系的統(tǒng)一整體。在現實生活中,不管個人主觀上怎樣超脫各種關系,他在社會意義上總是這些關系的產物。從這個角度講,任何個人都離不開自身所在的集體。馬克思主義認為,個人在集體中的活動,既是為了他人,也是為了自己,他提供給所在集體的價值越大,自身的發(fā)展和進步就越快,個人價值和利益實現的程度也就越高。這就告訴我們,在選擇和確立個人價值目標時,必須考慮到集體和個人兩者利益的統(tǒng)籌兼顧。鄧小平同志指出:“在社會主義制度之下,歸根結底,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是統(tǒng)一的?梢钥隙ǖ氖牵瑐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即使在高速發(fā)展的當下,也仍然可以相對平衡,可以兩全”。
(三)對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理性認知和行為選擇
從根本上說,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是一致的。沒有個人利益,就不存在集體利益。但是,如果只是單純考慮個人利益而忽略集體利益,那么集體的發(fā)展將止步,地位將削弱,甚至面臨解散的危險。如此一來,個人利益也將蕩然無存。可見,單純追求個人利益、忽略集體利益而得到的利益,是短暫的、微小的。
對此,作為推廣站的一員,作為國有單位的一名工作者,我們必須端正三點認識:一是每位成員都要知道集體利益是個人利益的保障,是個人利益的延續(xù),是能夠更好實現個人利益的平臺。二是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fā)生矛盾沖突時,要堅持以集體利益為重,并愿意放棄或犧牲一些個人利益。從長遠來看,堅持集體主義是對個人利益的最大保護。三是個人價值不等于個人利益,個人價值的實現不等于個人利益的膨脹,全站所有人員都必須擺正個人和集體的關系,不要過分看重個人利益。
當然,堅持集體主義并不意味著只顧集體利益,不顧個人利益,正當、合理的個人利益是應該受到尊重、支持和保護的。從個人成長的角度講,追求物質利益,追求精神享受,追求事業(yè)成功,實現個人價值,是人的本性反應,不僅無可厚非,而且還應鼓勵。
三、關于作風問題
作風是人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現出來的一貫態(tài)度和行為風格。要正確處理好個人追求與單位需要的關系,做一名“好干部”,就要切實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要聚焦作風建設,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此次在省直機關開展“評、比、促”活動,仍以整治為官不為、改進工作作風為重點。這說明作風問題,始終是我們黨員干部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有些問題,看似跟我們很遠,實則離我們很近。譬如:工作推諉扯皮、敷衍塞責,對上級決策部署執(zhí)行不力、愛打折扣,常常出現中梗阻;工作不思進取、不求上進,只戀權貴,不想官責,為官不為,懶政怠政,消極怠工;工作怕苦畏難、叫屈喊冤,不愿直面矛盾,不敢擔當,能力素質不能勝任崗位職責;工作作風漂浮、不出實力,效率低下,責任心不強;只想著個人的“小九九”,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大局意識不強,存在個人主義、利己主義。這種種表現,是“四風問題”的集中反映,必須采取斷然有效措施加以扭轉。
工作中有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問題視而不見、習以為常。久而久之,就會養(yǎng)成麻痹大意、粗枝大葉、投機取巧的工作態(tài)度。也正是基于這樣的現實和認識,廳黨組才決定在全廳開展懶政怠政問題專項整治,通過常態(tài)化問責方式,不斷強化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倒逼作風改進。
習近平指出,作風建設是立破并舉、扶正祛邪的過程。信念是本,作風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則形散。所有黨員干部,都要自覺主動思考問題、開展工作,在位謀政、盡職盡責,牢固樹立服務理念,想事、謀事、干事、成事,合力推動全站工作長足發(fā)展。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