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是明朝朱元璋的開國元勛,又是明初很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在未歸順朱元璋前,劉基曾中過元末進士,任過高安縣丞,由于在任受到排斥打擊而憤歸浙江青田故鄉(xiāng)隱居。當(dāng)隱士時他埋頭寫了一部有名的書,題名為《郁離子》,共有十八章,一百九十五篇,都是用寓言、議論相間寫成的短小文章。這部書的主要特色有以下幾點。
其一是作品富有形象性。作者所寫文章雖然篇幅短小,但每篇文章中都有人物(或動物)形象出現(xiàn),如《賣柑者言》中的賣柑者,《楚人養(yǎng)狙中》的狙公,《工之僑為琴》中的僑等,其形象都很鮮明。
其二是作品的寓意深刻,諷刺性很強!顿u柑者言》中,作者借柑的金玉其外與敗絮其中的強烈對比,一針見血地諷刺了那些“佩虎符、坐皋比者,洗洗乎干城之具”、“峨大冠,拖長紳者,昂昂乎廟堂之器”、“坐高堂、騎大馬,醉醇而飫肥鮮者”等群丑官人,實際上都“盜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稟粟而不知恥”,更談不上有“孫、吳、之略”,“建伊皋之業(yè)”。
這些人的表里不一、敗絮其中才是真正的社會丑怪現(xiàn)狀。又如《工之僑為琴》中,作者寫一個叫僑的樂工用良材做的琴因“弗古”而被退回,后來他請漆工在琴上涂了似古的“斷紋”,請篆工刻了似古的款識,“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希世之珍也’。”通過這則故事,作者極形象地諷刺了當(dāng)時社會普遍存在的不辨是非,貴古賤今的丑惡世態(tài)。
其三是作品的語言精煉,尤其是每篇文章中議論部分的語言都相當(dāng)精彩。譬如《司馬季主論卜》一文中,作者在最后寫道:“昔日之所無,今日有之不為過;昔日之所有,今日無之不為不足。是故一晝一夜,華開者謝;一秋一春,物故者新;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君侯亦知之矣,何以卜為?”像這段文字就是不與前文聯(lián)系,單獨欣賞都是極富哲理的警語。又如《苦齋記》中的末尾寫道:“先生之言曰:‘苦與樂,而不知苦生于樂。則樂與苦,相去能幾何哉?’”這里的議論文字也相當(dāng)精辟,它好比畫龍點睛一樣,使整篇文章頓時閃爍出亮麗的色彩。
劉基的文章除寓言小品之類的文章之外,他還有不少別的詩文佳作。比如《松風(fēng)閣記》等游記文章,也寫得生動傳神。他的詩歌則寫得古樸雄放,風(fēng)格奇崛。如《旅興》詩:“倦鳥冀安巢,風(fēng)林無靜柯。路長羽翼短,日暮當(dāng)如何?登高望四方,但見山與河。寧知天上雨,去為滄海波。慷慨對長風(fēng),坐感玄發(fā)皤。弱水不可航,曾城岌嵯峨,凄涼華表鶴,太息成悲歌。”像這樣情思勃郁風(fēng)格渾古的詩在他的詩作中是比較常見的。劉基的詩總的來看不如他文章名氣大,他的文章宗法柳宗元的藝術(shù)手法,當(dāng)然亦有自己的獨特風(fēng)格與創(chuàng)造。
在歸順朱元璋之后,劉基或許為繁忙的政務(wù)所耽誤,他的詩文就寫得比較少了。其有影響的作品也大都寫自隱居期間,當(dāng)了高官之后的劉基,晚年被相國胡惟庸所構(gòu)陷,六十五歲時憂憤而死。《明史·劉基傳》中記述他“貌修偉,慷慨有大節(jié),論天下安危,義形于色……所為文章,氣昌而奇,與宋濂并為一代之宗。”這大略也是對他為文為人的中肯評價。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zé)聲明:本文僅限學(xué)習(xí)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