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學科建設匯報材料
加強薄弱學科建設,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育才學校小學部加強薄弱學科建設工作匯報
今年縣教研室提出了加強薄弱學科建設的主題和方案,對照我校的教學工作,我們確實感到了教研室這一做法的前瞻性和準確性。按照縣教研室出臺的加強薄弱學科建設的實施意見所設計的薄弱學科,在我校也是存在的,加強薄弱學科建設,有助于推進素質教育,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現將我校加強薄弱學科建設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校小學部共有三個班,158名學生,其中四年級31人,五年級56人,六年級71人,這些學生來自全縣的各個鄉(xiāng)鎮(zhèn),他們普遍特點是天性好動,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他們缺乏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貪玩、好動。好在我們的學校注重了這些學科的教學,注重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我們按大綱要求開齊了課程,開足了課時。我校的英語老師是專職專業(yè)的英語老師,由于教研室加大了對英語的檢測評價,教師重視,學生重視,教師專業(yè)知識強,課堂教學新穎,學生易學樂學,所以我校英語的教學質量正在不斷的提升。體、音、美學科我校雖為專職老師,但并不是專業(yè)教師,缺乏專業(yè)的理論知識?茖W、思品、綜合均為語數老師兼任,由于語數課的教學任務重,班級人數多,對于這些科目的重視程度相比而言還有點不夠。但我們學校能嚴格按課表上好每節(jié)課,這些薄弱學科做到了教案、有作業(yè)、考核“三落實”。另外由于整體教育政策的導向機制、評價機制也造成了我們對這些科目的重視度不高,教學質量相對比較滯后。
二、我們的做法和措施(一)加強教育,轉變理念
我校堅持“以人為本”,一貫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我們校長經常在會上說的一句話是“我們不一定能把每個學生培養(yǎng)成才,但是我們要讓每一個學生成人,我們要讓每一個從我校走出去的學生有一個良好的習慣,健康的身體和心理,走上社會,他就能健康的工作,正常的生活”。所以我校教師在校長的正確引導下,樹立了新型的教育理念。
(二)、學校重視,科學規(guī)劃。
我們學校很重視薄弱學科的建設,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了《丹鳳縣中小學薄弱學科建設課題研究方案》,領會了精神和要求。制定了《我校薄弱學科課題研究實施方案》,成立了以朱校長為組長的薄弱學科建設領導小組和以教研主任賀書軍為組長的課題研究領導小組。我們多次召開會議根據我校實際確定了四年級為重點實驗年級,以綜合科目為重點突破科目的實驗對象。以求達到中心突破、以點帶面,輻射全員研究機制。
(三)、注重理論學習,加強教研探究
在加強薄弱學科的建設中,我們注重理論的學習,注重探索和研究,一是我們多次組織全體教師學習教學理論,先后組織全體教師觀看了《江蘇錫山中學校長訪談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理論,組織全體教師觀看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視頻,為薄弱學科的教學提供了理論支撐和方法指導,更新了全體教師的教學理念。二是我們積極開展課堂教學研究探索,提高薄弱課堂教學的方法策略。在九月份的新聘教師亮相課活動中就將英語、科學作為必講科目之一。在我校十月份骨干教師示范課中,我校要求小學英語、科學、思品、綜合每科必講一節(jié),有力的促進了這些科目課堂教學的探索、嘗試、實踐工作。
三是我們積極開展薄弱學科的教學研究,利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著力解決我們在薄弱學科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十一月份我們在四年級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薄弱學科探索課活動,小學部全體教師共同參與,互聽互評,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益。
四是我們扎實開展了經常性的“推門聽課”活動,要求每位教師每月至少有一節(jié)薄弱學科的聽評課。
(四)注重檢查指導,規(guī)范教學常規(guī)。
為了確保薄弱學科的教學工作落到實處,我們在常規(guī)教學督導中,將思品、綜合、科學、體育、音樂、美術、電腦學科納入常規(guī)教學檢查督導之中,教導處對這些科目同語數課同等要求,年級組在每周一次的常規(guī)檢查中,對這些科目的教案作業(yè)必查。
辦公室加大了對薄弱學科的課堂教學督檢,在我校的《兩項常規(guī)考核辦法》中要求,教師要嚴格按課表上課,教師之間不得隨意換課,不得隨意占用體育、音樂、美術、電腦課的教學時間,這些項目都納入了每位教師的月創(chuàng)佳評差考核之中,從而保證了薄弱學科的教學工作得到有效落實。
(五)優(yōu)化興趣活動,提高學科質量。
為了進一步提高薄弱學科的教學質量,我們積極組織開展興趣小組活動,成立了體育、音樂、美術、電腦、科學興趣小組,堅持每周三最后一節(jié)課開展技能培訓指導,做到了計劃、人員、活動、記錄、效果“五落實”。我們利用每兩周一次的小學部活動開展科學知識競賽、文藝匯演、書畫展等活動,拓寬了薄弱學科的教學實踐途徑,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科興趣,提高了薄弱學科的教學質量。
正因我們工作的扎實開展,我校薄弱學科的教學質量正在不斷的提升,十月份我校在丹鳳縣深化學校文化建設推進素質教育文藝匯演中獲得第一片區(qū)“優(yōu)秀組織獎”。201*年在教育局組織的全縣中學生籃球賽中,我校獲得全縣第二名。201*年商洛市青少年田徑運動會中我校獲得“優(yōu)秀組織獎”。
三、后期工作設想
為了加強薄弱學科建設,提高薄弱學科的教學質量,后期我們將做好一下工作:
1、加強薄弱學科師資配備,在以后的教師招聘中,我們將盡可能的為薄弱學科配備專業(yè)型教師,提高薄弱學科的師資水平。
2、開展專業(yè)理論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理論水平。我們將利用教研活動、業(yè)務學習時間組織學科教師進行理論培訓、學術指導,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技能。
3、我們將繼續(xù)開展課題研究,探究薄弱學科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將“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應用于薄弱學科的教學之中,堅持校本教研活動,提升薄弱學科的教學效益。
4、繼續(xù)加強對薄弱學科的常規(guī)教學檢查督導,確保其教學開展有序,有效落實。
5、改革對薄弱學科教學的評價,除教研室對語數英的檢測評價外,我校將科學、綜合、思品、體育、音樂、美術學科得教學檢測評價結果一并納入教學質量目標獎懲之列。
總之,加強薄弱學科的建設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將持之以恒,積極探索,為提高我校薄弱學科的教學質量而努力,為全縣薄弱學科建設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
丹鳳育才學校201*年12月6日
擴展閱讀:加強薄弱學科建設
研培并舉加強薄弱學科建設
發(fā)布日期:201*-8-2112:55:01瀏覽人數:806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各學科均衡發(fā)展。但是由于多種原因,我縣在基礎教
育階段還存在相對薄弱的學科。如小學科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中小學的音、體、美、計算機等學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著師資力量弱,專業(yè)化水平低,專職化程度低等實際問題。因此采取多種有效措施,著力提高這些學科教師的整體素質,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教育教學的需求,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此我校根據薄弱學科教師隊伍的現狀制定了一整套提高薄弱學科建設的方案。即全員培訓,落實課標;專題引領,提高能力;培養(yǎng)專職,以點帶面;課題研究,有效教學。將教學能力建設貫穿在整體培訓始終,創(chuàng)新形式,突破難點,在薄弱學科建設方面走出了一條務實高效、符合我縣實際的特色之路。
一、全員培訓,落實課標,整體提升薄弱學科教師業(yè)務水平
課程標準充分體現新課程的基本理念,突破學科中心,加強了整合,把素質教育理念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因此,我們將領會課標,解讀課標作為提高薄弱學科教師業(yè)務素質的切入點。全員培訓采取分科形式,教研員理論剖析、實踐舉例;教師研討交流、反思質疑,就課堂教學中的困惑進行互動研討,在研討中梳理認識、加深體會。通過培訓加速了教師對新課標、新教材的理解,為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培訓中實行任務驅動,強調突出問題的解決、凸顯案例教學,通過培訓也提升了教師的實踐智慧。同時我們?yōu)檫M一步鞏固新課程理論學習成果,201*年3月份組織了全縣中小學教師進行了閉卷的課程標準考試。教研員根據培訓分科命題,統(tǒng)一組織閱卷、評卷,公開下發(fā)考試成績。經統(tǒng)計全縣中小學所有任課教師共計4341人進行了課程標準統(tǒng)一考試。經過統(tǒng)一評卷,參加考試的薄弱學科教師及格率達到97%。針對薄弱學科未及格教師,我們著力進行了考后的督促、考題解析,并進行了部分學科和專任教師的補考活動。通過一系列培訓、學習、考核活動,各科教師明確了新理念,對課程性質的定位更全面、準確。對教學目標的把握更明確、具體。從而提升了薄弱學科教師的理論水平。
二、專題引領,提高能力,培養(yǎng)薄弱學科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相對而言,薄弱學科對教師的專業(yè)化素質要求更加具有專業(yè)性。如音樂學科要求教師對聲樂、樂理、器樂,有所掌握。美術學科教師對色彩、各種繪畫技巧要精通?茖W教師要具備基本的實驗操作能力等等。我們在深入聽課的過程中發(fā)現部分學科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專業(yè)化技能方面亟待提高。為此,07-08年寒暑期,我們舉辦了專項技能提高班。包括體育學科的口令訓練,體操集訓、隊列整理;音樂學科的初級聲樂培訓,鍵盤樂培訓,舞蹈編排;美術學科的素描、國畫技法等;科學學科的實驗室管理、實驗器材操作規(guī)程;小學思品學科主題圖設計等。參加中小學科學、幼兒、音樂等學科專題培訓的教師約700余名。為廣大教師提供專業(yè)引領和培訓,迅速提高教學基本功。我們不但通過培訓“練功”,而且我們還搭建平臺“比武”。08年全縣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我們充分考慮學科的專業(yè)化特性,在比賽項目的設置上充分重視薄弱學科的專業(yè)化素質考查。比如專項技能考核中:初中政治學科設置了歷史人物評說;中小學英語學科設置了聽力測試、情景會話;音樂學科設置了器樂演奏、歌曲表演唱;科學學科設置了動手實驗操作。各個學校充分利用此次競賽的契機,圍繞競賽內容,按照《中小學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方案》的要求,認真扎實的進行了基本功訓練和指導,切實提高了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和專業(yè)水準,達到了以活動促提升、以賽事促進步、以引領促發(fā)展的目的,使教師的專業(yè)化素養(yǎng),尤其是薄弱學科教師的基本功得到了提升。
三、培養(yǎng)專職,以點帶面,發(fā)揮薄弱學科骨干教師的輻射作用
就目前薄弱學科教師隊伍現狀而言,專職教師所占比例不大,中青年骨干
教師更少。留住優(yōu)秀教師、培養(yǎng)專職教師、推出名師可謂重中之重。為了穩(wěn)定薄弱學科教師隊伍,從04年開始我們堅持進行跟蹤聽課指導活動。這種跟蹤形式也是對學科專任教師的一個長期培養(yǎng)過程。每學期至少要聽一節(jié)這些專任教師的課,建立成長記錄檔案。從這些教師中培養(yǎng)各級各類骨干教師、兼職教研員、優(yōu)秀網絡成員。向省市級教研部門推薦優(yōu)秀課例及優(yōu)秀教師。逐步建立中心教研組,發(fā)揮專任教師在教研、教學中引領、示范作用。為基層學校開發(fā)校本教研提供人力資源。教研員每學年確定2-3名培訓對象,鼓勵培養(yǎng)對象與骨干教師結師徒對子,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做到教育資源共享。在教師集中培訓和分散研修的過程中,對培訓對象的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進行定期輔導或跟蹤指導,充分發(fā)揮名師效應及引帶作用,使培訓對象從骨干教師的教書育人和教育科研的經歷及他們成長的心路歷程中,受到啟迪和感悟,做到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從而增強其敬業(yè)、樂業(yè)的職業(yè)意識,樹立其勤業(yè)、精業(yè)的師德風范。
為促進薄弱教師盡快成才,使教師隊伍建設扎實有效,我們經過研究確定,各基層學校成立教師隊伍建設領導小組和教育科研中心。骨干教師在這個中心中應挑重擔,想辦法、出點子,制定教師隊伍建設的總體目標和階段目標,研究教師對建設中的具體問題和應對策略,建立培養(yǎng)對象的個人檔案和信息資料庫,強調培養(yǎng)對象在教育實踐和教育改革中的主體地位和主角意識,強化骨干教師的內功修煉和形象塑造,發(fā)揮其在校內外的示范和輻射作用。每學期通過開展送教下鄉(xiāng)、教改實驗專題研討和教育科研論題答辯、以現代化教育技術為主要內容的教學基本功展示以及教學經驗、學術論文和實驗報告的交流、發(fā)表和獲獎情況匯報等各項活動,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過程中展技驗能,鍛煉提高。
四、課題研究,以研促教,開展薄弱學科有效教學行動研究
為了進一步提升薄弱學科教師的教研水平,我們有計劃、有目的組織開展
高質量的教研活動,以各種活動帶動、推進教師的學習和研究,搭建展示教師研修成果的舞臺,使中小學教師的學習研究能夠得以展示。通過各學科專題教研活動、主題研討活動,使教師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得到歷練,提高教學能力。08年下半年,為提升小學科學、音樂、英語學科專、兼職教師的整體素質,本著“面向全員,傾斜農村”的原則,舉行小學科學、音樂、體育學科主題研討會,使教師明確新課程環(huán)境下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和有效利用,達到會上課、上好課。體育學科研討會主題是“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共享體育快樂”,音樂學科研討會主題是“凸顯音樂本味,提高教學實效”,科學學科研討會主題是“小學科學探究研討會”。09年我們確定了“向課堂教學有效性要效益、要增長點”的主題,要求全縣中小學組織教師圍繞個人備課、集體備課、課堂組織教學、課后輔導及練習等方面,結合學科特點、學生特點和教師個人特點,設立子課題,開展研究,總結經驗,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推進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高。各?蒲辛㈨椪n題正順利進展,同時加強指導全體教師做好微型課題研究工作,采取以發(fā)展主課題,帶動副課題,各個課題相容并進的策略。立足課堂,面向學生、服務教學實際的校本教研。進一步降低教科研重心,教師結合確立的教科研子課題,堅持從教學實踐中發(fā)現問題,進行和諧有效課堂的深入研究。開展問題研究,解決教學實踐問題的原則,注意積累教研原始資料,及時整理分析,提煉升華,完善自己的教科研檔案,形成個人研究課題檔案的規(guī)范和系列化。各學科教研員包學科、定點校,督促指導行動研究。對于薄弱學科,我們尤其重視課題立項、參與研究人員培訓、研究階段性總結。目的在于,以研究活動促進教學水平提高,以研討課、經驗論文交流等形式總結成果,培養(yǎng)研究型教師。
經過幾年來的努力,我們的薄弱學科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F
在,小學科學、品社、中小學音體美等相對薄弱的學科已經培養(yǎng)出省級骨干教師18人,市縣級骨干教師30余人,初步形成了以專職教師為骨干的梯隊式教師隊伍。在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發(fā)展中心組織的全國首屆新課程課例大賽上,實驗小學的胡立波老師所執(zhí)教的《做框架》獲國家級二等獎;在全省教學新秀大賽上,科學學科的孟慶祝老師獲得一等獎;在松原市科學、品德與生活教學研討會上,實驗小學的胡立波、永平的劉平平所做的課被評為優(yōu)秀課;在吉林省中小學音樂教師基本功競賽活動中,實驗小學宮月爽獲全能一等獎;在吉林省中小學體育教師基本功競賽活動中,士英小學李超剛、五家站中學王維獲全能一等獎。全縣中小學薄弱學科的師資水平和教學質量有了顯著提高。
薄弱學科建設任重而道遠。今后,我們將在以下幾方面繼續(xù)探索努力。我們將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真正實現資源共享。開通學科空間,建立學科博客聯盟,利用論壇開展網絡研討交流。使更多的薄弱學科教師不用外出就可以學到專業(yè)理論知識。著力組建學科中心教研組,從集體備課入手提高薄弱學科教師施教能力。繼續(xù)引導、督促有效教學行動研究,注重薄弱學科教師的階段性總結。并利用送教下鄉(xiāng)、片區(qū)交流、校級交流等教研活動,培養(yǎng)薄弱學科骨干教師。()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薄弱學科建設匯報材料》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薄弱學科建設匯報材料: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