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化差異
體現(xiàn)在文化與文化之間的
交流!吨忻牢幕涣鳎1840-1949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提到:“中美文化差異之大在世界上是少見的。正因為這種差異,中國和美國才互相吸引并產生影響!睂е挛幕町惖囊蛩匾卜N類繁多,例如,語言文化、思維方式、性格特點、交際模式、宗教信仰、社會風俗習慣以及非言語交流的差異等等,因此,在這篇文章中擬提出其中主要的五項因素來淺析中美文化的差異。一、語言文化的差異
在影響中美文化差異的眾多因素之中,語言文化的差異是最顯而易見的。語言,作為一種人們表達思想觀點的工具,它不僅僅傳達著我們的文化,同時也是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詞都包含著某種文化信息,如果將文化從語言中抽離出來,語言所獨有的很多密碼就會丟失掉。以帶有顏色的詞為例,在中國文化中,由于古代的皇帝總是身著黃色皇袍,因而黃色意味著皇權和威嚴,但現(xiàn)在卻意味著色情和淫穢;而在美國文化中,黃色的含義卻不盡相同,例如黃頁就只是一本有著黃色書皮的電話號碼本,與之相反,藍色這個詞卻有著與黃色在現(xiàn)代中國文化中一樣的意思。在中國,紅色作為一種吉利的顏色常常用在各種喜慶的場合,例如婚禮、慶典等等;但是在美國,紅色更多地代表了血腥和暴力,最近幾年則代表著青春和活力而常常用在運動和休閑方面。眾所周知,黑色這個詞在中國與紅色完全相反,它代表著黑暗和死亡,常用在葬禮中;而在美國,它卻意味著莊重和嚴肅,常用在重要的正式場合,黑色西裝更成為了國際商務禮節(jié)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性格特點與交際模式的差異
由于中美兩國人民在性格方面存在著根深蒂固的差異,因而他們的交際模式也不盡相同:
第一,美國人較推崇個人主義,尤其在教育孩子方面,當孩子18歲時,父母們就會鼓勵他們去自食其力,例如打工賺取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等等,努力鍛煉他們成為一個獨立的成人以適應社會;然而在中國,與個人主義相比較,家庭觀念顯然更深入人心,大多數(shù)的家庭都傾向于住在一起。在傳統(tǒng)儒家思想的長期影響下,送年老的父母去養(yǎng)老院更是一種不可原諒的做法。第二,除了個人主義,美國人十分重視隱私權。對他們來說,關于年齡、薪水、宗教信仰和婚姻狀況等這些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個人隱私而不愿被人問及;但在中國,這些卻是朋友、同事之間聊天時的再正常不過的話題。第三,與美國人接觸過或是看過美國電影、電視劇的人都知道,隨意性是美國人性格上的重要特點之一。大多
數(shù)的美國人都不喜歡過多地講究繁文縟節(jié),即使是在老板和雇員之間、父母和孩子之間、上級和下級之間也是如此,孩子或學生都可以對自己的父母或教師直呼其名;而在中國,這樣不拘禮的表現(xiàn)卻是被視為極其不禮貌的,尤其是在長輩和晚輩之間、老師和學生之間。
第四,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中國文化長久以來都把謙虛看成是一個十分必要的美德。因此當聽到對方稱贊“你的英語說的很好”時,大多數(shù)中國人都會謙虛地回應說:“不,不,我的英語說得很糟!毕喾吹兀蠖鄶(shù)美國人則會說:“謝謝。”在美國人看來,過度的謙虛就變成了虛偽。第五,美國人通常在公眾場合從不大聲喧嘩,不僅在歌劇院、演奏會場,甚至在電影院都做到噤聲欣賞,在餐廳吃飯時也盡量壓低音量,因此對于那些留美讀書和工作的中國人來說要特別注意這些,以免引起他人的反感。三、風俗習慣的差異
在社會風俗習慣方面,中美雙方也存在著巨大的文化差異。以中美文化對待不同動物的態(tài)度為例,在大多數(shù)的中國習慣語中,“狗”這個字都是貶義的,例如“狗仗人勢”、“狐朋狗黨”、“狼心狗肺”等等;然而在美國文化中則完全相反,他們認為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這種態(tài)度也體現(xiàn)在習慣語中,例如“youarealuckydog”意思就是你真幸運,因此當聽到美國人這么說時,千萬別生氣,把人比做狗恰恰說明了他們與狗的親密關系和對狗的喜愛。同樣地,在談及“貓頭鷹”時也是如此,英語習慣語中有這樣一句話“aswiseasanowl(象貓頭鷹一樣聰明)”表明在美國文化中把其當成智慧的象征;然而,中國文化對待它的態(tài)度卻截然相反,由于貓頭鷹長得十分奇怪,叫聲又很難聽,因而古時迷信的人稱其為“惡鳴”,說聽見夜貓子叫不吉利,至今還留下了“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等迷信傳說。四、宗教信仰的差異
宗教信仰也是中美文化差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佛教傳入中國的這201*多個春夏秋冬里,其思想根深蒂固地影響著中國人,更深深地植入到中國文化之中,對中國的語言詞匯產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中相當一部分的成語都是與佛教有關的,例如“半路出家”,“五蘊皆空”,“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等,這些詞語如果單單從字面上來譯成英語的話,會讓美國人無法理解。同樣的,作為美國的主流宗教,基督教也深刻地植入到了美國文化之中,“絕大多數(shù)美國人相信的是猶太教和基督教所共有的上帝”,“1991年蓋洛普民意調查顯示,有一半美國人相信上帝大約在一萬年前創(chuàng)造了人”。因此,在美國文化中,“上帝”(God)這個字代替了“佛”在中國的意義,一些習語和諺語也與這個上帝有關,如“Godsendsfortunetofools”(傻人有傻福),更常聽到的就是:“Godblessyou(愿上帝保佑你)!”五、非言語交流中的文化差異以上所提及的中美兩國人民交流過程中的文化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面對面的交流中,其實在非言語交流中也存在著種種文化差異。首先,最明顯的差異之一就是,在中國,我們不善于用肢體動作來表達人與人之間的友好與親近,例如擁抱、親吻。心理學研究表明,那些經常被觸摸和擁抱的
小孩的心理素質要比缺乏被觸摸和擁抱的健康得多,成人也是如此。身體語言在人際交往中有著口頭語言無法替代
的作用。而在美國文化里,父母和兒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好友之間,從小到大都沒有間斷過擁抱和親吻。其次,在美國,當人們相互交流時,互相注視著對方的眼睛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有句古話說:“Nevertrustapersonwhocan’tlookyouintheeyes(永遠不要相信一個不敢看著你眼睛的人)。”但是在中國卻不需如此,甚至一些中國人為了表達他們的謙虛或尊敬而故意避免注視著對方的眼睛。再次,中美兩國人民對于各自的空間距離都有著不同的要求。多數(shù)美國人在交談時都不愿意離得太近,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在電梯、公交車或火車上,中國人可以容忍互不相識的人擁擠在一起,而美國人卻無法忍受這樣的身體接觸,因此在對個人空間的要求上面,中國人要比美國人小得多。不僅如此,文化差異也體現(xiàn)在學校里,中國學生通常必須站起來回答老師的問題以示尊重,而美國學生一般都坐著。綜上所述,作為一種社會現(xiàn)象,文化是一門覆蓋面寬廣而又十分復雜的學科,包括社會規(guī)范、世界觀、價值觀、生活方式等等,如果我們能夠更多地了解相互之間的文化和風俗習慣,那么就可以更好地避免相互交流中的誤解,預防交流中可能出現(xiàn)的沖突,通過拓寬各自的眼界以達到更好地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相互交流的目的。因此,要實現(xiàn)中美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和關系深入,就要求我們在交流中、在產生文化誤解和沖突中不斷地總結文化差異,努力發(fā)現(xiàn)語言文化、社會風俗習慣的差異,排除文化交際模式化的禁錮和文化差異的干擾,互相尊重,平等往來。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淺談中美文化差異論文
目錄引言。。。。。。。。。。。。。。。。。。。。。。。。。。。。。。。。。。。。。。。。。。。。。。。。。。。。。。。。。。。。。。。。。。。。2一、價值觀與道德標準的差異。。。。。。。。。。。。。。。。。。。。。。。。。。。。。。。。。。。。。。。。3(一)個人榮譽感與謙虛謹慎。。。。。。。。。。。。。。。。。。。。。。。。。。。。。。。。。。。。。。。。31、美國人的個人榮譽感。。。。。。。。。。。。。。。。。。。。。。。。。。。。。。。。。。。。。。。。。。。。。。。。。。。。。。32、中國人的謙虛謹慎。。。。。。。。。。。。。。。。。。。。。。。。。。。。。。。。。。。。。。。。。。。。。。。。。。。。。。。。3(二)自我中心與無私奉獻。。。。。。。。。。。。。。。。。。。。。。。。。。。。。。。。。。。。。。。。。。31、美國人的自我中心的表現(xiàn)。。。。。。。。。。。。。。。。。。。。。。。。。。。。。。。。。。。。。。。。。。。。。。。。。。32、中國人的無私奉獻。。。。。。。。。。。。。。。。。。。。。。。。。。。。。。。。。。。。。。。。。。。。。。。。。。。。。。。。3(三)創(chuàng)新精神與中庸之道。。。。。。。。。。。。。。。。。。。。。。。。。。。。。。。。。。。。。。。。。。41、美國文化鼓勵創(chuàng)新。。。。。。。。。。。。。。。。。。。。。。。。。。。。。。。。。。。。。。。。。。。。。。。。。。。。。。。。42、中國的中庸之道。。。。。。。。。。。。。。。。。。。。。。。。。。。。。。。。。。。。。。。。。。。。。。。。。。。。。。。。。。4(四)在個性自由與團結協(xié)作上。。。。。。。。。。。。。。。。。。。。。。。。。。。。。。。。。。。。。。。。。。。。。。。。。41、美國的個性自由。。。。。。。。。。。。。。。。。。。。。。。。。。。。。。。。。。。。。。。。。。。。。。。。。。。。。。。。。。42、中國的團結合作。。。。。。。。。。。。。。。。。。。。。。。。。。。。。。。。。。。。。。。。。。。。。。。。。。。。。。。。。。4二、社會習俗的差異。。。。。。。。。。。。。。。。。。。。。。。。。。。。。。。。。。。。。。。。。。。。。。。。。。。。。。。。。。。4(一)對女性的態(tài)度。。。。。。。。。。。。。。。。。。。。。。。。。。。。。。。。。。。。。。。。。。。。。。。。。。。。。。。。。。。41、美國婦女受到尊重。。。。。。。。。。。。。。。。。。。。。。。。。。。。。。。。。。。。。。。。。。。。。。。。。。。。。。。。42、中國婦女地位。。。。。。。。。。。。。。。。。。。。。。。。。。。。。。。。。。。。。。。。。。。。。。。。。。。。。。。。。。。。4(二)平等意識與等級觀念。。。。。。。。。。。。。。。。。。。。。。。。。。。。。。。。。。。。。。。。。。。。。。。。。。。。。41、美國人的平等意識。。。。。。。。。。。。。。。。。。。。。。。。。。。。。。。。。。。。。。。。。。。。。。。。。。。。。。。。42、中國人的等級觀念。。。。。。。。。。。。。。。。。。。。。。。。。。。。。。。。。。。。。。。。。。。。。。。。。。。。。。。。4三、婚姻家庭差異。。。。。。。。。。。。。。。。。。。。。。。。。。。。。。。。。。。。。。。。。。。。。。。。。。。。。。。。。。。。。5(一)婚姻穩(wěn)定。。。。。。。。。。。。。。。。。。。。。。。。。。。。。。。。。。。。。。。。。。。。。。。。。。。。。。。。。。。。。。。51、美國人的婚姻觀念。。。。。。。。。。。。。。。。。。。。。。。。。。。。。。。。。。。。。。。。。。。。。。。。。。。。。。。。52、中國人的婚姻觀。。。。。。。。。。。。。。。。。。。。。。。。。。。。。。。。。。。。。。。。。。。。。。。。。。。。。。。。。。5(二)核心家庭與四代同堂。。。。。。。。。。。。。。。。。。。。。。。。。。。。。。。。。。。。。。。。。。。。。。。。。。。。。51、美國家庭結構較簡單,家庭成員間獨立。。。。。。。。。。。。。。。。。。。。。。。。。。。。。。。。。。。。。。52、中國家庭結構較復雜,家庭成員間相互依賴。。。。。。。。。。。。。。。。。。。。。。。。。。。。。。。。。5四、家庭教育的差異。。。。。。。。。。。。。。。。。。。。。。。。。。。。。。。。。。。。。。。。。。。。。。。。。。。。。。。。。。。5(一)中美教育傳統(tǒng)的差異。。。。。。。。。。。。。。。。。。。。。。。。。。。。。。。。。。。。。。。。。。。。。。。。。。。。。51、美國基礎教育重視實踐,重視創(chuàng)造課堂教學形式。。。。。。。。。。。。。。。。。。。。。。。。。。。。。。52、中國基礎重視教育知識,重灌輸?shù)恼n堂教學形式。。。。。。。。。。。。。。。。。。。。。。。。。。。。。。5(二)中美家庭教育的目的。。。。。。。。。。。。。。。。。。。。。。。。。。。。。。。。。。。。。。。。。。。。。。。。。。。。。51、美國家庭教育目的的期望值不高。。。。。。。。。。。。。。。。。。。。。。。。。。。。。。。。。。。。。。。。。。。。52、中國家庭教育目的期望值高,而且功利性強。。。。。。。。。。。。。。。。。。。。。。。。。。。。。。。。。。5五、社會禮儀的差異。。。。。。。。。。。。。。。。。。。。。。。。。。。。。。。。。。。。。。。。。。。。。。。。。。。。。。。。。。。6(一)禮儀。。。。。。。。。。。。。。。。。。。。。。。。。。。。。。。。。。。。。。。。。。。。。。。。。。。。。。。。。。。。。。。。。。。61、中美禮貌用語的比較。。。。。。。。。。。。。。。。。。。。。。。。。。。。。。。。。。。。。。。。。。。。。。。。。。。。。。62、中美對接受美言的比較。。。。。。。。。。。。。。。。。。。。。。。。。。。。。。。。。。。。。。。。。。。。。。。。。。。。63、中美在禮儀場合的比較。。。。。。。。。。。。。。。。。。。。。。。。。。。。。。。。。。。。。。。。。。。。。。。。。。。。6(二)風俗習慣。。。。。。。。。。。。。。。。。。。。。。。。。。。。。。。。。。。。。。。。。。。。。。。。。。。。。。。。。。。。。。。61、中美收禮的態(tài)度。。。。。。。。。。。。。。。。。。。。。。。。。。。。。。。。。。。。。。。。。。。。。。。。。。。。。。。。。。62、中美待客的態(tài)度。。。。。。。。。。。。。。。。。。。。。。。。。。。。。。。。。。。。。。。。。。。。。。。。。。。。。。。。。。6結論。。。。。。。。。。。。。。。。。。。。。。。。。。。。。。。。。。。。。。。。。。。。。。。。。。。。。。。。。。。。。。。。。。。。。。。。。6參考文獻。。。。。。。。。。。。。。。。。。。。。。。。。。。。。。。。。。。。。。。。。。。。。。。。。。。。。。。。。。。。。。。。。。。。。6致謝。。。。。。。。。。。。。。。。。。。。。。。。。。。。。。。。。。。。。。。。。。。。。。。。。。。。。。。。。。。。。。。。。。。。。。。。。7
淺談中美文化的差異
內容提要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作為具有代表西方文化的美國與我國建立越來越密切,由于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的不同所以中美的社會關系,價值觀與道德標準、社會風俗和社會禮儀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美國文化主張謙虛無私奉獻、中庸之道和團結協(xié)作;西方人平等意識較強、家庭結構簡單,而中國人等級觀念較強,在跨文化交際中,由于文化障礙而導致的信息誤解荒誕粗俗。因此,研究文化差異,研究正確的跨文化交際行為已成為不可忽略的問題。
關鍵詞:中美差異文化
隨著科學技術,經濟,文化,政治的多元化的發(fā)展,各國的之間的聯(lián)系日益密切,然而文化是溝通各國之間的橋梁,但是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不同的地方的文化特點也不相同,文化的多樣性,民族性,歷史性,呈現(xiàn)了人類的一筆珍貴的財富。中美文化是人類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中美文化有共同點,也有不同之處,由于文化障礙而導致的信息誤解,甚至傷害對方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有時善意的言談會使對方尷尬無比,禮貌的舉止會被誤解為荒誕粗俗。
在中國,對別人的健康狀況表示關心是有教養(yǎng),有禮貌的表現(xiàn)。但對美國人的健康表示關心,就不能按照中國的傳統(tǒng)方式了。記得有一天我們上外教的課,在課間交談中,我們幾個同學圍著大衛(wèi)先生交談,才得知他得了小感冒,當時有位同學就很關心地建議他:Whynotseethedoctor?當時外教就非常的不高興[1]。后來我學了英美報刊這本課程,才了解當時為什么外教不高興。原來在外教看來有病看醫(yī)生這種簡單的事情連小孩子都知道,用不著任何人來指教。如果就某種小事給人以忠告,那顯然是對其能力的懷疑,從而大大的傷害其自尊心。
在美國,人們崇拜個人奮斗,尤其崇為個人取得的成而自豪,從來不掩飾自己的自信心、榮譽感與贊美。但是中國人卻很謙虛,不喜歡張揚性格。所以有一個笑話是美國一位紳士贊美一位中國女孩子,中國女孩子謙虛地回答:Where,where!學者認為這個笑話中西文化的不同所帶來的產物[2]。
從以上例子不難看出:文化障礙的確會影響跨文化交際,有時還會產生誤會。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文化間的差異。
西方文化在許多方面與中國的文化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一、價值觀與道德觀的差異
(一)個人榮譽感與謙虛謹慎
1、美國人的個人榮譽感
美國人崇拜個人奮斗,尤其崇為個人取得的成就自豪,從不掩飾自己的自信心、榮譽感以及在獲得成就后的狂喜。美國人的這種個人榮譽感與其崇尚的個人奮斗不無聯(lián)系。在美國人看來,個人榮譽的取得是建立在個人奮斗的基礎上的。沒有個人孜孜不倦的勤奮努力,就不會有所成就,當然也就談不上榮譽感。因此,在他們取得榮譽后,他們會毫不掩飾的加以炫耀,而不是“深藏不露”。以至于在我們中國人看來,美國人是毫不謙虛的。因此,當別人贊揚他的時候,他會接受你的美言說:Thankyou.
2、中國人的謙虛謹慎
相反中國文化不主張炫耀個人榮譽,而是提倡謙虛。中國反對王婆賣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國式的自我謙虛或自我否定卻常常使西方人大為不滿[3]。Youareveryhandsome!或贊揚你YourEnglishisverygood時,中國人一般很謙虛地說:Idonotthinkso!或說No,no,myEnglishispoor.這種謙虛,在美國人看來,不僅是否定了自己,還否定了贊揚者的鑒賞能力。這種中國式的謙虛在資本主義是競爭市場是行不通的。
(二)自我中心與無私奉獻
1、美國人的自我中心的表現(xiàn)
美國人自我中心意識和獨立意識很強,我認為主要表現(xiàn)在:
1、自己為自己負責。在弱肉強食的社會,每個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質量都取決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2、不習慣關心他人,幫助他人,不過問他人的事情。
3、正由于以上兩點,主動幫助別人或接受別人幫助在西方常是令人難堪的事。因為接受幫助只能證明自己無能,而主動幫助別人會被認為是干涉別人私事。
2、中國人的無私奉獻
中國人的行為準則是“我對他人,對社會是否有用”。個人的價值是在奉獻中體現(xiàn)出來的。中國文化推崇一種高尚的情操無私奉獻。在中國,主動幫助別人,給人以無微不至的體貼是一種美德,因此,中國人不論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大事,小事,無聊事,事實有份。而這在美國會被視為“多管閑事”。
(三)創(chuàng)新精神與中庸之道
1、美國文化鼓勵創(chuàng)新
美國文化鼓勵人民開拓創(chuàng)新,做一番前人未做過的、杰出超凡的事業(yè)。在美國文化中,鼓勵創(chuàng)新是傳統(tǒng),也是獨立生活精神的一種體現(xiàn)而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則要求人們不偏不倚。
2、中國的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提倡的一種主張待人接物采取調和擇中的態(tài)度。走中庸之道,中國人容易滿足生活,善于預見未來的危險性,更愿意維護現(xiàn)狀,保持和諧。中庸之道是要求人安分守己。并且在任何時候都保持中庸,不要鋒芒畢露,這樣不適合時代的發(fā)展。
(四)在個性自由與團結協(xié)作上
1、美國的個性自由
美國人十分珍視個人自由,喜歡隨心所欲,獨往獨行,不愿受限制。其實這與美國的國情有一定的聯(lián)系,美國向來主張民主,提倡自由與科學。在美國,個人主義精神很早就出現(xiàn)了。遠在殖民時期,拓荒者們便義無反顧地擺脫了舊世界給他們的約束和迫害而來到這塊自由土地。他們現(xiàn)實地發(fā)現(xiàn)自己不再享有文明社會里安逸與舒適的生活,而必須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地解決自己的一切,包括衣、食、住、行。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養(yǎng)成了美國人獨立自主的個性。因此,這種獨立的精神從早期殖民地時期便開始了,一直延續(xù)至今,成為美國人信奉的精神之一。
2、中國的團結協(xié)作
中國文化則更多地強調集體主義,主張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主張同甘共苦,團結合作,步調一致。孔子曰:“殺身成仁”,孟曰“舍生取義”,正是這種重整體,輕個人思想的極端體現(xiàn)。
二、社會習俗的差異
(一)對女性的態(tài)度
1、美國婦女受到尊重
美國婦女和中國婦女的地位都不高,但美國婦女卻有幸能享受許多傳統(tǒng)的騎士習俗,而且西方男士非常紳士,尊重婦女的禮節(jié)在美國社會隨處可見:男士為女士開門;扶女士下車;在馬路,男士走外側,女士走內側,以給女士提供保護;女士進餐廳時,所有的男士都要起立;餐桌前,男士要為女士拉開椅子,等待女士站好了位置再把椅子送回女士的身后,請她就坐。Ladyfirst.在西方經常見。
2、中國婦女地位
但中國社會對女性的照顧和禮節(jié)似乎要少一些,且有一些專家注意到:漢字中帶“女”字旁的有相當一部分含有貶義,如“妖、奸,奴,妒”等。由于受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思想的影響,現(xiàn)在有些地區(qū)婦女的地位還很低,有些農村還出現(xiàn)重男輕女的現(xiàn)象。中國社會對女性的照顧和禮節(jié)似乎要少一些,而且有些單位還不招婦女。
(二)平等意識與等級觀念
1、美國人的平等意識
美國人平等意識較強,無論貧富,人人都會尊重自己,不允許別人侵犯自己的權利。同時,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在美國,很少人以自己的顯赫的家庭背景為榮,也很少以自己貧寒出身為恥,因為他們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牛仔也能當總統(tǒng)”。
2、中國人的等級觀念
新中國雖已建立了六十年,但傳統(tǒng)的君臣,父子等級觀念在中國人的頭腦中仍然根深蒂固。父親在兒子的眼中,教師在學生的眼中有著絕對的權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長中仍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三、婚姻家庭差異
(一)婚姻穩(wěn)定
1、美國人的婚姻觀
美國人的婚姻觀與中國人的婚姻觀有著極大的不同。因為他們認為:婚姻純屬個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同時婚姻不屬于道德問題。一個人有權選擇他/她最喜歡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旦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的婚姻是一個錯誤,他/她有權作第二次選擇。如果夫婦一方愛上了第三者,任何一方都不會受譴責。在他們看來:強迫兩個不相愛的人生活在一起是很殘忍的。
2、中國人的婚姻觀
中國人的婚姻相對來說比較穩(wěn)定。這是因為中國人把婚姻當作一個嚴肅的道德問題,喜新厭舊,或是第三者插足都會被認為是極不道德的。
(二)核心家庭與四代同堂
1、美國家庭結構較簡單,家庭成員間獨立
美國式的家庭結構比較簡單:父母以及未成年孩子,稱之為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結婚,就得搬出去住,經濟上也必須獨立。父母不再有義務資助子女,讓孩子在經濟上有一定的獨立性。我認為這種做法給年輕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并培養(yǎng)其獨立生活的能力,但同時也疏遠了親屬之間的關系。
2、中國家庭結構較復雜,家庭成員間相互依賴
中國的家庭結構比較復雜,傳統(tǒng)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這樣的家庭中,老人幫助照看小孩。兒孫長們大后幫助撫養(yǎng)老人,家庭成員之間互相依賴,互相幫助,密切了友情關系。然而,這種生活方式不利于培養(yǎng)年輕人的獨立能力,使年輕人更加地依賴家人或父母,同時也助長了年青一代的懶性。
四、家庭教育的差異
(一)中美教育傳統(tǒng)的差異
1、美國基礎教育重實踐,重視創(chuàng)造的課堂教學形式
美國基礎教育實踐,注重創(chuàng)造的教學形式。在教學方面,美國學校注重啟發(fā)式教學,特別是個性發(fā)展和自我表現(xiàn),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和動手能力,而不偏重考試成績。在課堂上,課堂氣氛活躍,教師側重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課后作業(yè)一般很少而且靈活主要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培養(yǎng)思考習慣。
2、中國基礎教育重知識,重灌輸?shù)恼n堂教學形式
中國基礎教育注重知識,注重課堂教學形式。在中國學校里,采用統(tǒng)一教學模式、學習內容,統(tǒng)一的考試及標準的答案。這大大地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應試的教育模式下課堂教學完全瞄向了應試。教學內容完全以“大綱”為依據。教育指出,在教學過程中,中國教師一味地灌溉,學生一味地死記硬背那些古板的知識[4]。
(二)中美家庭教育的目的
1、美國家庭教育目的期望值不高
美國家庭教育目的是把孩子培養(yǎng)成具有適應各種環(huán)境和獨立生存能力的“社會人”,這個目的期望值不高,所以美國父母能較為輕松地對待孩子的教育,把孩子的個性中的積極成分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來,讓子女實現(xiàn)自我價值。
2、中國家庭家庭教育目的期望值高,而且功利性強
中國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培養(yǎng)成“才”,將來有出息,有個好職業(yè),一生能在順境中度過。出于這個目的的中國父母特別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對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專心、
安靜地學習,卻忽視了孩子的天分,限制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
五、社會禮儀的差異
(一)禮儀
1、中美禮貌用語的比較
中國人見面都喜歡問對方姓名、年齡、單位及收入等。而美國人很討厭人家問及年齡與收入等個人私事,覺得這是對他的不尊重。中國人路遇熟人總愛寒暄到:吃飯了嗎?到哪兒去?上班啊?等等。在我們看來這是一種有禮貌的打招呼用語,而若你跟西方人這樣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們則會認為你想請他吃飯或者干涉其私事,會引起誤解。美國人見面,通常打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tomeetyou.
2、中美對接受美言的比較
研究表明,中國人反對王婆賣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國式的自我謙虛或自我否定卻常常使美國人大為不滿[5]。
對于別人的贊揚,中國人通常表示謙虛,并帶有一套謙虛之詞,像“慚愧”、“哪里”、“寒舍”!白疚摹钡。而西方人總是很高興地回答thankyou以表示接受。
3、中美在禮儀場合的比較
中國人用“謝謝”的場合較美國人少,尤其是非常親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員之間不常說謝謝。而美國人整天把thankyou掛在嘴邊,即使是親朋好友和家庭成員之間也常如此。
(二)風俗習慣
1、中美收禮的態(tài)度
中國人收到禮物時往往把禮物放到一邊,看也不看,生怕別人說貪心。而西方人收到禮物時要當著客人的面馬上打開并連聲稱好。
2、中美待客的態(tài)度
中國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覺得難以對付。而西方人的習慣是:Pleasehelpyourself!中國送客人時,主人與客人常說:慢走、小心點、再見,走好啊、你們進去吧等。而西方人只說Bye!Seeyoulater!
結論
隨著中國加入WTO和經濟,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和美國在國際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了解中美文化差異,于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它能幫我們正確理解美國人的言行。在交際過程中,充分了解對方,尊重對方的習俗,以取得最佳的交際效果。對于中美間的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認真對待兩國文化的差異。因此,每個人都應該了解中西文化,成為21世紀的交際強者!
參考文獻
[1]端木義萬.英美報刊[J],南京大學出版社1900(2):92-94[2]胡文仲.文化與文學[M]上卷,1994(1):116[3]邢東.中美文化差異管窺[M]上卷,1997:.74-76[4]中國教育報[J].中國教育報刊社,201*:14[5]吳冰.外語教學與研究[M].1994(1):p.87
致謝
在我的論文完成過程中,得到了了很多人的幫助與支持。首先,最感謝的是我的指導老師,他以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和對教學的熱情,對我的畢業(yè)論文的寫作給予悉心指導,提出了許多批評建議,使個人的論文得以如期完成,在此致上最真摯的謝意。在此也感謝我的同學和朋友們,是他們在我寫作的過程中給與我很多的意見,建議和種種資料的提供與協(xié)助,謝謝他們。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中美文化差異》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中美文化差異: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