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寫作指導
材料作文要“三清”“三扣”
材料作文的內(nèi)容一般來說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話題式”的材料。
在所給的一段文字中表達一個相對集中的中心,或者是一個相對明確的語意指向,我們把這一中心總結(jié)出來后,按照“中心”來構(gòu)思、寫作,就完全是在圍繞“材料”來寫了,這類的材料作文,我們把它看成是“話題”作文,只是多了提煉中心的環(huán)節(jié)。另一類是“選擇式”的材料。
在所給的文字中展示出所給話題的幾個方面,考生只要選擇一個方面來寫就可以了,這種形式多見于“格言”、“哲人說的話”中。面對靈活的表現(xiàn)形式,繽紛的文字內(nèi)容,考生往往不能抓住材料的根本,導致作文偏題、跑題,成為困擾考生的難點。寫好材料作文其實并不難,面對材料,考生要做到“平心靜氣”,摒棄一切浮躁心情,調(diào)整好自己的寫作狀態(tài)——這是寫好材料作文的前提條件。審題要“三清”
1.看清材料,領會內(nèi)容。在閱讀材料時,要注意判斷這段材料屬于哪類材料作文,具體理解整體材料的內(nèi)容,要把材料實實在在地讀懂,這一環(huán)節(jié)重在整體把握材料。
2.理清內(nèi)容,提煉中心。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決定是否跑題的關鍵,一定要認真對待。在整體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如果是“話題式”的內(nèi)容,要概括其中心,明確材料的主旨,這就是寫作要確定的主題;如果是“選擇式”的內(nèi)容,需要選取一點,來確定這一點的主要方向,從而確定作文的寫作主題。
3.讀清要求,規(guī)范寫作。讀完材料后,千萬不能忽視的是“寫作要求”。材料敘述后的要求需要細細閱讀,如果有“根據(jù)材料”、“結(jié)合材料”的文字,最好作文里要巧妙體現(xiàn)材料的內(nèi)容或影子,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引材料”,但“引材料”時切忌生搬硬套;如果沒有上述文字要求,就可引可不引了。然后再看具體的寫作要求,明確作文在擬題、文體、寫法、字數(shù)等方面的限制,然后再規(guī)范地寫作,決不能“越雷池一步”。構(gòu)思要“三扣”
1.扣住材料,明確文章的主題。主題是文章的靈魂,也是聯(lián)系材料的主要紐帶,因此作文中的主題一定要明確突出,這是寫出優(yōu)秀作文的必要條件。不論是記敘文還是議論文,主題最好與所給材料有直接聯(lián)系,并且在作文各個部分(開頭、中間、結(jié)尾)都有體現(xiàn),所以在構(gòu)思時“點題”的設計就尤其重要了。
2.扣住主題,明確文章的重點。如果要寫一篇議論文,中心論點的論證無疑是全文的重點;如果要寫一篇記敘文,重點部分就是最集中體現(xiàn)文章主題的部分,對這一部分的描寫要盡量豐富、形象,從而明確其在文章中的地位,進一步突出文章的主題。
3.扣住重心,明確文章的亮點。文章的亮點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它可以是全文的素材選擇、情節(jié)構(gòu)思還可以是語言表達、修辭的運用等等,不管是哪個方面,總之需要考生把文章的亮點在有力地突出主題的同時明確出來,這樣作文就增添了亮麗的色彩。寫作要“五個一”
一個靚麗的題目:題目文章的眼睛,一個精煉又吸引人的題目,是一篇精彩的文章內(nèi)容的集中體現(xiàn),所以千萬不要簡單處理自己的作文題目,在擬題時要特別關注這一點。
一個引人入勝的開頭:文章的開篇要顯示出自己駕馭語言的能力,新穎、別致的開篇往往是吸引人的最主要的亮點。
一句點明主旨的話:在具體的寫作行文中時刻要明確作文的主題,因此要想明確主題,至少一句點明主旨的話是必不可少的。
一個耐人尋味的結(jié)尾:結(jié)尾像是樂曲結(jié)束時的音符,越是回味無窮,越是讓人覺得妙趣橫生。
一個整潔的卷面。
介紹材料作文幾種審題立意的方法。1.提煉本質(zhì)
這種方法就是抓住材料所反映的本質(zhì)性的問題去立意。這種方法適用于平實的敘述性材料。這類材料沒有明顯的是非曲直,所表達的中心也不含蓄,就靠我們提煉出一個帶哲理性的觀點。例如:
1987年,75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巴黎集會。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獲獎者:您在哪所學校,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有價值的東西?出人意料,這位學者說,是在幼兒園!霸谟變簣@學到什么呢?”學者答:“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飯后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我學到的東西就是這些。”這位學者的話代表了科學家的普遍看法。在分析材料時,就要抓住學者話的本質(zhì)。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無私友愛品質(zhì)。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不貪的本質(zhì)。東西要放整齊:嚴格的習慣。做錯了事要表示歉意:知錯必改的品質(zhì)。吃飯前要洗手,午飯后要休息: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我們看出,老學者在幼兒園學到的是一些良好的品質(zhì)和習慣,這些良好的品質(zhì)和習慣使他取得了成功,實現(xiàn)了人生的價值,所以這一材料的本質(zhì)問題就是: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品質(zhì)和習慣使人終生受益。以此為論點,深刻,準確。2.道理升華
這種方法適用于比較含蓄的隱喻型材料,寓言,帶有哲理性的自然現(xiàn)象。運用這種方法是要在分析概括材料中心的基礎上進一步展開聯(lián)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從而提煉出更深、更新的觀點。例如“濫竽充數(shù)”的典故從一般意義上來說是在講沒有本領的人混進來冒充有本領最終總要現(xiàn)出原形。從這個道理引申開去,我們可以想到人必須有真才實學的重要性。1990年高考作文材料提供的是寓言《小姑娘與玫瑰園》,2003年的《智子疑鄰》都屬于這一類型,分析這類材料,就要揭示蘊涵在材料中的那個“理”,然后再將這個道理的適用范圍擴大化。又如《獵戶》引《淮南子》中有一段:
畋不掩群,不取麕夭;不竭澤而漁,不焚材而獵。就這一段話聯(lián)系現(xiàn)實寫一篇議論文。
有同學就事論事談打獵,有的同學談要保護小動物,要有惻隱之心;有的同學從效益的角度談方法。這些都不得要領。也有的同學談要保護生態(tài)平衡,不能把野生動物滅絕,這似乎都扣題了,但恰恰犯了一個錯誤:就事論事,沒有上升到理論高度,沒有在理論的指導下去“俯瞰”生態(tài)平衡這一問題。
不論是打獵,還是捕魚,這幾種做法有著共同的實質(zhì):只顧眼前利益,不顧將來。這就是蘊涵在材料中的那個“理”,從這一點出發(fā),我們就可以這樣立意:凡事要有長遠眼光,要留有余地。再用它去聯(lián)系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我們會自然的想到一些與此相似的事情,如棄學經(jīng)商等。
漫畫這種形式也常被采用。如1996年的“截錯了”就是如此,漫畫一般用夸張,幽默,諷刺的手法反映現(xiàn)實,多屬于隱寓型的,所以也應該揭示畫面所蘊涵的那個道理,再放之于現(xiàn)實,加以升華,而不能就畫論畫。3.同異互求
這種方法就是把幾個不同材料的某一共同點提出來,加以概括提煉,作為文章的論點。這種方法首先適用于相似排列的多元式材料。如有這樣一組作文材料:第一則材料是一正面名作家,晚年傷病困擾,不輟寫作;第二則材料寫一老教育者前半生有重大過失,晚年不堪
外族入侵,保持名節(jié),罵敵遇害;第三則材料中的陳獨秀是中共創(chuàng)始人,曾犯過嚴重錯誤,晚年賦閑,貧病交加,仍不屈事微敵。三則材料的共同點是保持晚節(jié)、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這一共同點就應是作文立意之所在。另有一個題目也給了三則材料,要求根據(jù)材料寫議論文。
A有人問世界著名球星貝利他最滿意的進球是哪一個,他回答說:“下一個!保掠腥藛栁覈麑а葜x晉他拍得最滿意的影片是哪一部,他回答說:“下一部!保敏斞赶壬f過:“不滿是向上的車輪”。
認真思考一下不難看出,這三則材料的共同點都是在講“不滿足已有的成績才能進步”的道理。找到了這一共同點,文章的中心論點就可以確定下來了。4.自由評論
這種方法適用于是非型材料,這類材料作者不擺明自己的觀點,也沒有明確的傾向,需要我們分析其中是非曲直,拿出主見。一般說這類作文不求結(jié)論的一致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言之成理即可。如有這樣一則材料:
某車間主任的人選在大黃和小黃之間難以確定,新廠長想通過下棋測試性格確定一個人,與大黃下,大黃穩(wěn)扎穩(wěn)打,出手老練,三局都握手言和,與小黃下,小黃猛打猛殺,咄咄逼人,既有開局三斧頭又有“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前兩局直殺得廠長無還手之力,第三局宣稱一定要贏廠長,不料只下了個平局,小黃不肯罷休,拽住廠長再干,廠長不干了,因為他已物色好車間主任了。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材料將褒貶愛憎的感情或明或暗地體現(xiàn)出來,這就是材料的是非傾向性,對此不可視而不見。辨明材料中的傾向性,可以判斷自己提煉的觀點是否正確。如以下這則材料:
當斷臂的維納斯展示在人們面前時,無數(shù)好事之徒趨之若鶩。他們提出種種接上斷臂的奇思妙想,維納斯的斷臂就如一個充滿誘惑力的圈套,但迄今為止沒有任何設計能獲得普遍的贊賞。
5.反彈琵琶
有個魯國人,擅長織麻鞋,他的妻子擅長織白絹。他們想到越國去居住,于是有人對他們說:“你們將會貧窮不堪了!边@個魯國人問他是何道理,那人說:“麻鞋是穿在腳上的,而越國人是赤腳走路的,白絹是做帽子的,而越國人是披發(fā)的,你們夫妻的特長,在越國是無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窮呢?”
我們可以把材料中的問題倒過來思考和分析,從相反的角度對原材料提出質(zhì)疑:魯人到越國去一定會貧窮嗎?也可能正因為越國人赤腳、披發(fā),鞋帽才有大市場,從而可以得出魯國人未必會窮的結(jié)論。這種立意是一種逆向思維,這類辯證置疑的文章,如果角度新穎,立意深刻,有思辯色彩,能很好地抓住閱卷老師的眼球。
在分析材料、提煉觀點時還應注意的一點是思路要靈活,要學會多角度分析問題。比如“濫竽充數(shù)”這一成語故事從不同角度分析就可提煉出幾個不同的觀點。達"芬奇畫蛋的材料,從廣義上說,可以提煉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萬丈高樓平地起”的觀點;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可以悟出“學好基礎知識、練好基本功很重要”的道理;從教師的角度則可以探討“名師出高徒”、“抓好基本功訓練的必要性”的問題。
多角度地分析問題,不僅有助于提煉出富有新意的觀點,同時也有利出培養(yǎng)思維的變通性、發(fā)散性。多角度分析材料,必須從題目要求出發(fā),不能脫離材料牽強附會,同時還應從自己熟悉的、有創(chuàng)見的方面選擇恰當角度、確立文章的中心。材料作文審題示例。
以上五種方法,并不能包括審題立意的所有方法,也還都是紙上談兵,要想使之發(fā)揮作用,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在寫作中去實踐,去摸索,去總結(jié),從而不斷提高寫作水平。
【訓練1】
閱讀下面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不少于800字。
在美國阿拉斯加溫利欽自然保護區(qū),為保護區(qū)內(nèi)的鹿群,人們射殺了狼。十幾年后,鹿群從4000只發(fā)展到40000只,但它們體態(tài)笨拙,沒有了昔日的靈秀,并且因為體質(zhì)衰弱,開始大批死亡。人們只好把狼再請回來,鹿又開始四散奔逃,但卻恢復了昔日的勃勃生機!杆悸芬龑А共牧蟽(nèi)容前后是因果關系。應該立足材料所述事物的“果”去追溯事物的“因”,然后就其“因”立意,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中的某一方面展開議論。消滅了狼,鹿無憂無慮,飽食終日,數(shù)量大增。人們似乎達到了保護鹿的目的,但鹿沒有了天敵,也就消除了生存的壓力,于是導致體質(zhì)衰弱而大批死亡。
聯(lián)系實際,我們不難想到人類的生活。如果像材料中的鹿群那樣,沒有生存的壓力,人的意志就會消沉,精神就會空虛?梢,競爭是促進發(fā)展的重要條件。正如古人所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居柧2】
請認真閱讀下面這則材料,聯(lián)系實際,選取一個角度,自行立意,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體不限,題目自擬,不要寫成詩歌。
一位富商,臨終前,見窗外的市民廣場上有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對他四個未成年的兒子說,你們到那兒給我捉幾只蜻蜓來,我有許多年沒見過蜻蜓了。四個孩子飛速下樓,來到了廣場。不一會兒,大兒子就帶了一只蜻蜓上來。富商問,怎么這么快就捉來了一只?大兒子說,我是用你剛才送給我的那輛遙控賽車換的。又過了一會兒,二兒子也上來了,他帶來了兩只蜻蜓。二兒子說,我把遙控賽車租給了一位想開賽車的小朋友,他給了我三分錢,我只用兩分錢向另一位有蜻蜓的小朋友租來的。爸,你看這是那多出來的一分錢。富商微笑著點點頭。
不久,老三也上來了,他帶來了十只蜻蜓。三兒子說,我把遙控賽車在廣場上舉起來,問:誰愿玩賽車,愿玩的只需交一只蜻蜓就可以了。富商拍了拍三兒子的頭。
最后到來的是老四。他滿頭大汗,兩手空空,衣服上沾滿塵土。富商問:孩子,你怎么搞的?四兒子說,我捉了半天,也沒捉到一只,就在地上玩賽車,要不是哥哥們都上來了,說不定我的賽車能撞上一只落在地上的蜻蜓呢。富商笑了,把兒子摟在了懷里。
「思路引導」從材料看,富商讓孩子捉蜻蜓的目的就是在他臨終前能夠享受到和人們一樣的快樂,那就是見一見自己許多年沒有見到的蜻蜓,這是對生命多么深切的眷戀!作為兒子,不管采取什么手段,只要能給臨終的爸爸帶來蜻蜓,帶來快樂即可。所以,前三個兒子,雖然不是捉,是換、租、拍賣,但目的達到了,就沒什么可責備的。那么,是不是四兒子沒有捉到一只蜻蜓,爸爸就不高興啦?也不是的,材料上說:“富商笑了,把兒子摟在了懷里!闭f明,四兒子同樣給富商帶來了快樂,這個時候,蜻蜓的有無就顯得不重要了,關鍵是那充滿童趣的過程,給他們自己,也同時給臨終的父親帶來無上的快樂。
所以,我們審讀材料,一定要整體把握材料的中心內(nèi)涵,不能只抓住只言片語。像這則材料,如果只抓住前三個兒子聰明,有商品交換意識,或者是提高效率,會動腦筋,講方法,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這正是現(xiàn)代人所應具備的,而老四死腦筋,不會變通一下方法,是思想傳統(tǒng)、守舊、低效率的表現(xiàn);或者肯定老四誠懇認真的態(tài)度,否定前三個兒子投機取巧、不勞而獲的態(tài)度等,這恐怕就偏題了,因為富商畢竟不是給兒子們出一道智商測驗題,或者品德考察題。臨死的人了,不就是希望兒子們快樂地活著,而自己臨終前也想得到和平常人一樣的快樂嗎?
至于如何立意,可以多角度,但無論從哪個角度立意,對材料一定要整體把握,材料“快樂”的中心內(nèi)涵不能丟掉。比如我們可以立意為“快樂在于行動的過程中”。有了觀點,就在腦子里問自己為什么——為什么快樂在于行動的過程中呢?材料是一個
方面,可以作為一個方面的論據(jù)。一個富商,生前為生意日夜奔忙,很有可能沒有真正享受到生活的什么樂趣,或者對于快樂的內(nèi)涵可能沒有真正的理解,但到了臨終前見窗外的市民廣場上有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他就感到那捉蜻蜓的過程是最大的快樂,他讓他的兒子們都去體驗一下。這是對人生真正的大徹大悟啊,可卻到了他臨終的時候!但不要就材料論材料,而是要由此及彼地去聯(lián)想,想一想我們平時所積累的材料(包括閱讀積累和生活積累)中有沒有與之相類似的事情,或者與之相反抑或與之相關的事情。有了這些聯(lián)想,思路自然就打開了。
【訓練3】
與但丁、莎士比亞齊名,被稱為世界詩壇三大巨匠之一的歌德,享年83歲,就在他逝世前的7個月,才完成了大型歌劇《浮士德》下卷的創(chuàng)作——補寫完了難度較大的第四幕,使他的創(chuàng)作生涯達到了自己的巔峰。
他的好友愛克曼在問及歌德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時,歌德只說了一句話:“我的創(chuàng)作好比推一塊石頭上山,石頭不停地滾下來,我又推上去!
歌德的回答非常簡單,卻給人很多啟迪。請根據(jù)上則材料,結(jié)合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體不限,題目自擬。
「思路引導」像這一篇材料作文,首先就要弄清歌德這句話的含義。這句話是個比喻,它把創(chuàng)作的過程比作上山推石頭,石頭不停地滾下來,又推上去。這就道出了創(chuàng)作的艱辛。偉大的作家總是為自己樹立更高的創(chuàng)作目標,向更大難度的創(chuàng)作高峰挑戰(zhàn),這樣才能創(chuàng)作出更為輝煌的作品。當然這個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其間會經(jīng)歷反復的失敗,甚至創(chuàng)作出現(xiàn)迂回、倒退的情況也是有的,但真正偉大的作家不會失去向上攀登的意志,這就需要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精神和毅力。歌德創(chuàng)作的秘訣原來也就在這里。這是我們對材料喻意的理解,是為材料作文的第一步定位。
緊接著是提取論點。歌德成功的秘訣實際上印證了一個普遍的道理:無論做什么事情,想成就一番大事業(yè),沒有上山推石頭的那股韌勁和毅力,都是不可能成功的。這樣推理,論點就可以提煉出來了。比如“百折不撓方為英雄本色”、“堅忍不拔才能走向成功”、“人生就是要向自我挑戰(zhàn)”、“挑戰(zhàn)人生的極限”、“人生的目標永遠在巔峰”等都可以作為論點。
有了論點,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為自己的論點找論據(jù)。這是同學們寫作的難點,關鍵是平時積累的材料太少。為了說明論點,道理上的闡發(fā)、議論當然是必要的,但事實論據(jù)的使用更重要,事實勝于雄辯,不然,沒有事實為證,文章怎么會有實在的內(nèi)容,怎么會有說服力呢?關鍵是我們要學會調(diào)動,調(diào)動我們大腦中平時所積存的材料,產(chǎn)生由此及彼的聯(lián)想,用最恰如其分的材料來說明論點。
比如說要論證“人生的目標永遠在顛峰”這一論點,歌德寫作《浮士德》當然可以作為一個例證,拿來作為論據(jù)當然是可以的,但光有這點材料是不夠的,還要由之產(chǎn)生相關、相似等類的聯(lián)想,看還有哪些典型的材料來論證這一論點。比如說余秋雨,他本來是上海戲劇學院的教授,在戲劇理論研究方面已經(jīng)達到了某一個巔峰,但他并不滿足,而是為自己在前面又豎了一個目標,那就是文化散文,于是他周游全國,對歷史文化產(chǎn)生美學的觀照和理性的思考,寫出了一本《文化苦旅》,開創(chuàng)了文化大散文的先河,可以說他在這方面又達到了一個巔峰了,然而他依然不滿足,又在前面為自己豎立了一個更大的目標,于是他周游世界,于是《千年一嘆》《行者無疆》等又捧到了我們讀者面前。人生就是在這樣的不斷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挑戰(zhàn)自我的極限中不斷前進的,直至達到生命輝煌的巔峰。像余秋雨這個例子,我覺得來論證這個觀點還是比較恰如其分的。
其他的,大家還可以去想。但要注意,一定要恰如其分,不能似是而非;要確有其事,不能胡編亂造,更不能妄加揣測,憑主觀臆測,強加于人。在以上論證充分的基礎上,就可以做出結(jié)論了。
例說材料作文的立意分成
湖北十堰一中徐有國
《語文學習報》人教版高二總349期【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是揭示劇中人物內(nèi)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觀眾非常感興趣,看過之后,無不驚嘆。其實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會變臉的人不計其數(shù),變得更快,變得更絕……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構(gòu)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
【思路導引】
試題提供了一則關于在川劇藝術和現(xiàn)實生活中變臉的故事。要求“全面理解材料”,立足材料的整體含意。從形式上看,這是一道材料作文題;但允許考生“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又體現(xiàn)出話題作文的某些特點。反觀近幾年高考材料作文的命題思想,均體現(xiàn)了材料作文與話題作文的雙重特征,呈現(xiàn)出一種平穩(wěn)發(fā)展的延續(xù)性。本題目的設置權(quán)且算是一次有益的實踐與鞏固。
面對這樣的題目,認真研讀材料,準確把握其整體含意,無疑是寫好作文的重要前提。那么,這個故事包含哪些側(cè)面(或者說角度)呢?其中的川劇變臉特技,未必是值得深究的對象;關鍵在于材料末尾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審視變臉現(xiàn)象的一句話“其實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會變臉的人不計其數(shù),變得更快,變得更絕。”“絕”既可以看作是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變臉”的積極肯定,也可以當成是對它的有力批判。由此生發(fā)開來,自然是符合題意的。剖析這個試題的立意,首先要認真解讀“臉”的含義,這就需要我們看前面的所供材料了。由材料不難看出:“臉”既可以理解為實際生活中的臉,像臉面、臉龐、臉色等淺表性的含意;又可以看作是抽象意義上的臉,比如人的心理素質(zhì),為人處事的態(tài)度等?傊澳槨痹谶@里變成了一個符號,一個能呈現(xiàn)出一定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供人審察分析的符號。
明白了“臉”的含義,寫作思路就打開了。我們可以贊同變臉,梁啟超說過:“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得到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惟有不斷地汲取他國、他民族的優(yōu)勢和精髓,不斷地科學合理變通,那種固步自封、墨守成規(guī)的態(tài)度與做法是不可取的。小到一個人,“以人之長,補己之短”,有效地借鑒他人的長處,為我所用,未嘗不可,切忌“夜郎自大”。當今世界正逐步趨于全球一體化,現(xiàn)實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是彼此關聯(lián)的,孤立中求發(fā)展,無異于自掘墳墓。
基于“贊同變臉”這個立意角度,我們還可以這樣構(gòu)思。一個人,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必須呈現(xiàn)出不同的臉,這樣的人生才是真實的,完美的。像警察,在歹徒面前是虎豹,在百姓心中是老黃牛,在家人身旁是小綿羊。像教師,在學生心里是紅蠟燭,在后學者眼里是引路人,在校長的麾下又是學校發(fā)展的主力軍。同時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就應該依據(jù)當時特定的生活情境進行一定的合理的變臉,不至于使自己身陷泥淖,難以自拔,從而影響到自己一生的發(fā)展。
當然,變臉自有變臉的好處,如果我們反彈琵琶,堅持不變,堅持自我,也是完全切合題意的。這樣一來,就把話題轉(zhuǎn)移帶我們熟悉的領域中了,學生應該有材可選,有話可說,無形之中增加了寫作的廣度。在這方面的材料儲備較為豐富:文天祥寧死不變節(jié),布魯諾投身火海捍衛(wèi)真理,吉鴻昌胸前掛著“我是中國人”的牌子,東施效顰、邯鄲學步、鸚鵡學舌等歷史典故的反面例證……堅持正義,堅持真理,堅持自我,絕不用人格尊嚴和生命去換取功
名利祿,絕不因傾羨學習別人的長處而丟失了屬于自己的東西。
從文體上看,既可以講述“變臉”的經(jīng)過,又可以討論“變臉”的結(jié)果,適合記敘、抒情、議論類的各種文體的寫作。學生完全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文體,自由地表達觀點和態(tài)度。總之,本題在立意上趨于開放,介于材料作文與話題作文之間,能考查考生的見識水平,也有利于考生放開手腳,道出獨立的見解,寫就富有個性和靈性的千字佳作。情景材料作文的觀點提煉法
怎樣寫好情景材料作文?第一,閱讀全文,弄清大意。第二,舍次留主,抓住關鍵。第三,分析推導,提煉觀點。其中第三點,是寫好情景材料作文的關鍵。怎樣提煉觀點?方法有三種:
一、因果推導法
示例1猩猩,獸之好酒者也。大麓之人設以醇尊陳之飲器,大小具列焉,織草履,勾連相屬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見,則知其誘之也。又知設者之姓名與其父母祖先,一一數(shù)而罵之。己而謂其朋曰:“盍少嘗之?慎勿多飲矣!”相與取小器飲,罵而去之,己而取大者飲,又罵而去之。如是者數(shù)四,不勝其唇吻之甘也,逐大爵而忘其醉,醉則群睨嬉笑,取草履著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縶,無一得免焉,其后來者亦然。大猩猩智矣,惡其為誘也,而卒不免于死貪為之也。根據(jù)上面的材料,我們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閱讀全文,弄清大意。這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猩猩面對山里人的誘騙,由清醒理智,對設圈套的人的反感、厭惡,到后來到底禁不住酒的誘惑,終于喝得越來越多以致酩酊大醉,最后落入山里人的圈套而導致全軍覆沒。
第二步,舍次留主,抓住關鍵。猩猩們的最后結(jié)果是什么?“卒不免于死”。是什么原因使猩猩們“就摯而死”呢?文中結(jié)尾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貪為之也”。
第三步,分析推導,提煉觀點。導致猩猩死的原因,是它們經(jīng)不起考驗和誘惑,好酒貪杯,本性難改。盡管猩猩們開始時頭腦清醒理智,曾經(jīng)與誘惑抗爭,但是它們的防范不是善始善終,不能堅持到底,因缺乏毅力而以失敗告終。依上述諸多“原因”可提煉以下觀點:①貪婪=自取滅亡②要克服自身的缺陷③要立場堅不動搖④要有毅力持之以恒
由以上分析可知,因果推導法是由材料的結(jié)果出發(fā),向上逆推出事情的原因,就其原因而提煉出觀點。二、比較分析法
示例2美國康乃爾大學做過一次有名的實驗,他們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丟進煮沸的油鍋里。這只反應靈敏的青蛙,在千鈞一發(fā)的緊要關頭,用盡全力,躍出勢必使它葬身的滾燙的油鍋,跳到鍋外安然逃生。過了30分鐘,實驗人員用同樣大小的鐵鍋,在鍋里放了大半鍋冷水,然后把那只剛剛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到鍋里,在鍋底用炭火慢慢地燒著。開始,青蛙很愜意,等到它意識到鍋中的水溫已使它熬受不住,必須奮力跳出才能活命時,一切已經(jīng)為時已晚,它渾身乏力癱軟,呆呆地躺在水里坐以待斃,這只可憐的青蛙就這樣葬身于鍋底。第一步,弄清大意。講的是有關青蛙的實驗過程及結(jié)果。
第二步,比較異同。這是一次對比性實驗,同一只青蛙,同樣的鍋。實驗的過程不同:第一次是滾燙的油鍋,第二次是鍋中的水由冷水變溫水再變成沸水。實驗的結(jié)果不同:第一次是奮力躍出,第二次是坐以待斃。
第三步,提煉觀點。青蛙在突如其來的危險面前,它能警覺則得以生存,但當危險在平安環(huán)境里悄悄來臨時,青蛙則由囿于安逸而放松了警惕,最終因無力反抗而葬身鍋中。通過
比較,可以得出如下觀點:①生于憂患死于安樂②要防患于未然
③和平環(huán)境里更要具憂患意識
比較分析法,是將不同的材料或材料的不同方面作比,判斷其利弊得失,由此得出結(jié)論或觀點。
三、歸納總結(jié)法示例3綿羊開店。
綿羊先開了家理發(fā)店,刺猬第一個光臨,綿羊給它燙了一個跟自己一樣的卷發(fā),刺猬氣壞了,因為它的頭發(fā)是防御武器,這下可沒用了,于是告到工商局,綿羊的執(zhí)照被吊銷。綿羊只好改開縫紉店,烏鴉第一個照顧生意,綿羊給它縫了身跟自己一樣的白衣服,而烏鴉的家族從來就忌諱白色,以“惡意傷害”之名起訴,綿羊的營業(yè)執(zhí)照又被吊銷。屢敗屢戰(zhàn)的綿羊接著又開了家飲食店,狐貍是第一位顧客,綿羊給了它做了份自己愛吃的炒青菜,而狐貍一貫吃的是葷菜,從不吃素菜,后果不難預料,綿羊又被吊銷了營業(yè)執(zhí)照。第一步,這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綿羊三次開店均告失敗的事。
第二步,綿羊三次開店為什么失敗了呢?給刺猬燙發(fā),使刺猬失去了防御武器;給烏鴉縫白衣,犯了烏鴉家族的“忌諱”;給狐貍吃青菜,有故意作弄之嫌。通過分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一切從自己的主觀愿望出發(fā)而不顧實際情況,只能是屢戰(zhàn)屢敗,不僅害人害己,自己也得不償失。由此可以提煉出以下觀點: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②凡事要實事求是③一切要為他人著想④不能一刀切
由上可知,歸納總結(jié)法是從同一材料的不同方面或不同材料的共同點進行歸納,找出其本質(zhì)特點,以此來提煉觀點。
文章的立意取決于審題。審題不清,那么立意就不準;立意不準,就會出現(xiàn)偏題、跑題現(xiàn)象!捌迨б恢,全盤皆輸”就是這個道理。材料作文審題原則①整體性原則
仔細閱讀所提供的材料,切實弄清材料的中心和實質(zhì),不要只抓住其中的只言片語,以局部代替整體。當然,重視材料中起關鍵作用的語句是正確而且必需的,但它在必須在整體框架下進行。如這樣一則作文材料,根據(jù)以下材料自選角度作文:
一偉大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問她:“你是怎樣雕出如此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說:“其實,這座雕像原來就在那里,我只是將它多余的邊邊角角去掉而已。”其實,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多余的邊邊角角”,就能獲得完善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我們該怎樣“審”這則材料呢?
有的同學抓住了關鍵詞“雕塑自我”,以此為話題,立意為“我勤奮努力塑造自我”、“我通過多讀書塑造自我”、“我選擇好的朋友塑造了自我”、“我培養(yǎng)自己高尚的情操來塑造自我”等等。有的同學更是出新:“我不用祛除自身的毛病,因為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有缺點錯誤!边@樣行不行呢?不行!只抓住材料本身的“只言片語”來立意,沒有能夠準確把握出題者的真正意圖,未免偏頗。既然是審題,就應該審得全面,把材料作為一個整體來分析,而不是分割蠶食,片面立意。如我們把上面這則材料當做一個整體來分析就不難發(fā)現(xiàn):除了“塑造自我”這個短語以外,“去掉多余的邊邊角角”也是很重要的一個信息!叭サ?多余的邊邊角角?
才能塑造完美的自我”才是材料的中心內(nèi)涵,圍繞這一點立意選材文章就已經(jīng)成功一半了。再如這樣一則作文材料,根據(jù)以下材料自選角度作文:
武漢市的珞珈山,是武漢大學的所在地。山上有聞名遐邇的櫻花園。每年的櫻花時節(jié),游人如織?傄娨恍┣嗄昱笥汛┲头跈鸦▍仓袛z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漢留學的韓國青年見此大為不解,她對她的導師說:“他們?yōu)槭裁匆┲头フ障衲?我們韓國也有櫻花,但從沒有人穿著和服去同櫻花照像。”她的導師苦笑了一下,無言以對。
這則材料從導師的“苦笑”“無言以對”來看,表現(xiàn)了導師對那些穿著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滿和鄙視。導師的心聲體現(xiàn)了命題者的意圖,也體現(xiàn)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評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國青年,批評他們崇洋媚外,民族尊嚴淪落,國家觀念淡薄。這則材料所涉及的對象有四個:一是游人,二是中國青年,三是韓國青年,四是導師。這四個對象表現(xiàn)為材料的四個角度。而最能表現(xiàn)題旨和意圖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在第二和第四個角度中,假如從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閉的表現(xiàn),由此而論證中國要走向世界,要增進各國人民的友誼,就必須解放思想。這個文意,雖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題旨和命題者的意圖。所以,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我們應當引導學生正確把握角度與題旨的關系。如果一味求新,“反彈琵琶”,只會曲解原材料的意思。②多角度原則
很多材料包含兩個或更多含義,因此分析材料時,要運用發(fā)散性思維,很快列出由材料中引出來的觀點2~5個,然后找出一個對自己寫作有利的分析角度去寫。如這樣一則作文材料,根據(jù)以下材料自選角度作文:
有個魯國人,擅長織麻鞋,他的妻子擅長織白絹。他們想到越國去居住,于是有人對他們說:“你們將會貧窮不堪了。”這個魯國人問他是何道理,那人說:“麻鞋是穿在腳上的,而越國人是赤腳走路的,白絹是做帽子的,而越國人是披發(fā)的,你們夫妻的特長,在越國是無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窮呢?”
1.橫向立意:就是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思維順著原材料所告訴讀者的指向去考慮。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能脫離實際。這種立意的好處是能緊扣材料的基本傾向、主要觀點,因而不會出現(xiàn)偏題、走題的現(xiàn)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問題倒過來想想,從相反的角度對原材料提出質(zhì)疑。因為越人赤腳、披發(fā),鞋帽就大有市場,就會得出魯人未必會窮的結(jié)論。這就要求魯人敢于嘗試、敢于冒險、敢于改革。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內(nèi)容的基礎上,對原材料作合理的聯(lián)想,進行恰當?shù)耐评、引伸?/p>
“虧本生意做不得”,“無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觀點。
4.類比立意:就是通過聯(lián)想,把材料的已知內(nèi)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內(nèi)容由此及彼地聯(lián)系起來考慮,找出其中的相似點。
辦企業(yè)、做生意,要根據(jù)當?shù)氐纳a(chǎn)、消費、風土人情等情況,也要根據(jù)需要與可能,那么就要求我們考慮動機與效益,又要揚長避短,才能生財有道。③明限制原則與話題作文相比,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限制性非常強,必須要明確材料題旨來確定立意。如這樣一則材料,根據(jù)以下材料自選角度作文:
有一個生長在孤兒院的男孩,悲觀地問院長:“像我這樣沒人要的孩子,活著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長交給他一塊石頭,說:“明天,你拿這塊石頭去賣,但不是真賣,不論別人出多少錢,絕對不能賣!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場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買那塊石頭,而且價錢越出越高。晚上,院長要他明天拿到黃金市場去叫賣。在黃金市場,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價錢要買那塊石
頭。
最后,院長叫男孩到寶石市場去賣這塊石頭,結(jié)果,石頭的身價較昨天又漲了十倍,甚至被傳揚成“稀世之寶”。
院長對男孩說:“生命的價值也就像這塊石頭一樣,一塊很不起眼的石頭,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價值。”
在進行作文訓練的時候,有很多同學以“珍惜”為話題,寫“珍惜友誼”、寫“珍惜時間”、“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學習機會”等,都未免偏頗。只要我們再全面深入地進行分析,就會明白這則材料的主旨才是話題——“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辈牧蠈Α罢湎А庇辛烁唧w的限制。④傾向性原則
有些材料,客觀地敘述一件事,說明事物或現(xiàn)象,不帶命題人任何主觀感情色彩和思想傾向;有些材料則正好相反,在敘述、說明或評論某個事物時,明顯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傾向,這樣我們可從材料的情感傾向入手來審題立意。如這樣一則材料,根據(jù)以下材料自選角度作文:
當斷臂的維納斯展示在人們面前時,吸引了無數(shù)好事之徒趨之若鶩。它們提出種種接上斷臂的奇思妙想。維納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個充滿誘惑力的圈套。但迄今為止仍未有任何設計能取得普遍的贊賞。
材料中的情感傾向十分明顯。“好事之徒”、“趨之若鶩”等詞貶斥之情溢于言表。對想接上斷臂在做法持否定態(tài)度,對斷臂維納斯持贊賞態(tài)度。據(jù)此可立意為:應順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傾向,立意為:堅持就是勝利或攻書莫畏難。就明顯偏離題意。
材料作文審題方法
如何快速審準題意,是材料作文成功的關鍵。
審題方法:找關鍵詞句法。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時在文字上有所表現(xiàn),抓住這些詞句往往能事半功倍。
材料:燕子是一種候鳥,起初人們并不是這么認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饈槍畔@拔叭搜搶鍤慷嗟玫貿(mào)齙慕崧邸L煬煲澹嗣親鴟盍?400多年。18世紀,瑞士巴賽爾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寫了一張紙條把嘧櫻閽諍未υ蕉俊保⒔笤諮嘧擁耐壬。翟溎甏禾,當這只燕子翩然而歸時,鞋匠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一張新的字條:“雅典,在安托萬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個被信奉?400多的的謬誤終于得以澄清。
找出這則材料體現(xiàn)主旨的詞語“好奇”牧先斡玫秸飧齟視錚昂悶嫘氖顧戳艘徽胖教酢保靶車暮悶媸掛桓霰恍歐盍?400多年的謬誤……”再加材料的標題《鞋匠的好奇》,而抓住了關鍵詞語的同學很容易明白本材料的主旨:好奇,往往是發(fā)明和創(chuàng)新的原動力。
材料:洛倫茲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相對論的核心之一迓鬃缺浠環(huán)匠癱閌撬慕蘢鰲H歡狽⑾終庥肱6俚木允笨展巰嗝蓯保H渙耍蛭鞘薔;容置覀悖一年煮r斯坦走到诊勫殠艩N齙攪送奈侍;湍薁框斯藤徚无顾忌地冲破了牛顿力学的士3予洛伦兹变画h(huán)匠桃勻碌奈錮硨澹傭賈孿嘍月鄣牡?
找出關鍵詞句“不容置疑”、“毫無顧忌地沖破了牛頓力學的束縛”,似乎矛盾的關鍵詞語包含材料的主旨:敢于質(zhì)疑是成功的階梯。
審題方法:以果溯因法。任何事物的產(chǎn)生、變化和發(fā)展,都有其內(nèi)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閱讀分析材料的因果聯(lián)系,從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材料:烏鴉因羨慕老鷹能從山上俯沖下來抓走小羊的本領,于是模仿老鷹的俯沖姿勢拼命練習。一天,烏鴉覺得自己練得很棒了,便哇哇地從樹上猛沖下來,想抓住山羊往上飛,可是它的身子太輕,爪子又被羊毛纏住,無論怎樣拍打翅膀也飛不起來。結(jié)果被牧羊人抓住
了。當牧羊人的孩子問這是什么鳥時,牧羊人說:“這是一只忘記自己叫什么的鳥!焙⒆用鵀貘f的羽毛說:“它也很可愛呀!”
烏鴉為什么抓山羊失?因為它不顧自身條件(身子太輕,爪子不如老鷹鋒利),盲目模仿老鷹,哪有不失敗之理?從原因入手,可立意為:盲目模仿別人,就如東施效顰,難免遭致失敗。人貴有自知之明。認識自我。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當然,也可從小孩稱贊烏鴉“它也很可愛!”分析原因立意,因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烏鴉,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戰(zhàn),敢于嘗試,勇氣可嘉!從此處立意,更容易寫出新意。也可以從既要勇于嘗試又要講究實際立意。
審題方法:聯(lián)系實際法。
材料:人們總佩服“千里馬”一日千里,勇往直前的氣概;人們也崇尚“老黃!鄙幌ⅲ绺恢沟木。然而有的人總感到不如意,總想讓“千里馬”與“老黃牛”搞優(yōu)勢互補,從而派生出“千里馬”式的“老黃牛”或“老黃!笔降摹扒Ю锺R”。
這則材料談的是人們對“千里馬”與“老黃!钡膽B(tài)度,如果將材料中的動物聯(lián)系到人類社會,學生自然容易找出材料的主旨:對人不能求全責備。審題方法:領會寓意法。
材料:一只蝸牛,很想做成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yè)。開始它想東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頂,可一計算,要實現(xiàn)這個計劃,至少需要3000年時間,只好忍痛放棄這個打算。后來它又想南下爬到長江邊上,看一看奔騰的江水,可一計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時間。蝸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暫,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終死在了野草叢中。
這則寓言分兩個層次:第一層講一只蝸牛好高騖遠,立志大而不當,結(jié)果兩次“宏偉”的計劃都因不切實際而最終流產(chǎn);第二層講這只蝸牛從此一蹶不振,最終死于草叢之中。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造成蝸牛悲劇的原因有兩點:一是立志不切實際;二是不肯腳踏實地,不肯從干好平凡小事入手來實現(xiàn)自己的生命價值。
材料:小馬要過河,先問牛大伯,問是否可以趟過去。牛大伯說水很淺,能趟過。小馬正準備過,忽然松鼠告訴他,水很深,不能過,前天還淹死了它的一個同伴。小馬沒主意了,回去問媽媽。媽媽叫它自己多想想,試一試。結(jié)果小馬過去了,水不深也不淺,剛好過膝蓋。正面:1.獨立思考是可貴的精神素質(zhì)2.正確的行為導向來源于獨立思考3.只有相信自己,才能走出盲從的迷谷4.多分析,多比較,方能鑒別是非5、.真知從實踐出,真理從實踐來
6、試一試是成功的開始,敢試才會有成功反面:.1、人云亦云,自陷困境。
2.缺乏獨立精神的人只能扮演依附攀附的角色3.大腦長在別人頭上的人是可悲的4.盲從沒有出路
怎樣才能寫好材料作文呢?首先,弄清命題特點。
這種給材料作文的方式同以往的材料作文不同,它把話題作文中的“話題”與“材料”的功用都集中到“材料”(這個材料,可以是寓言,可以是故事,可以是漫畫,還可以是表格等)身上,讓審題不是從“題目”出發(fā),而是從“材料”出發(fā),從而使文題更具開放性,更能啟發(fā)考生的發(fā)現(xiàn)能力、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更能引起各方面對作文內(nèi)容的重視。
過去的話題作文以“話題”為范圍,現(xiàn)在的材料作文以“材料”為范圍。這樣在這種材料作文中,考生就能把審題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材料上。材料既是審題的第一出發(fā)點,又是作文
6
符合題意的終極范圍。材料所畫出的范圍,也許是材料的內(nèi)容范圍,也許是材料的含意范圍。考生的作文在材料范圍之內(nèi)就符合題意,在材料范圍之外就偏離題意。無疑,這是在一個更大更自由的范圍內(nèi)提出了審題的限制性要求,也就是在發(fā)散性中強調(diào)了限制性。總之,這種材料作文的形式、思路開闊,意境深遠,具有極大的思維空間張力。其次,關注取材范圍。
在弄清了材料作文的命題特點后,還要關注材料作文的取材范圍,以便在復習備考中“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進行準備。從近兩年高考的材料作文題目來看,考生應對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關注。
A、關注現(xiàn)實生活
如2006年高考全國卷甲卷關于“國民圖書閱讀率”的材料作文,2005年我國國民圖書閱讀率首次低于50%,這一調(diào)查結(jié)果正式公布于2006年4月21日。這些數(shù)據(jù)是從20個地區(qū)的城市和農(nóng)村取樣的,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從而引導考生關注現(xiàn)實生活和社會現(xiàn)實意義。又如2007年全國卷Ⅰ(河北、河南、陜西等省用)的材料作文,圖畫通過一個孩子踩著一塊西瓜皮而跌坐在地,孩子的“家庭”“學!薄吧鐣眳s認為“出事了吧!”這種生活現(xiàn)象,諷刺了“家庭”“學校”“社會”對孩子行為(遇到挫折、犯錯誤、出了問題等)的過度關注(心疼、埋怨、責怪、嘲笑等)的生活現(xiàn)實。B、關注創(chuàng)新意識
如2006年高考全國卷乙卷關于“烏鴉學鷹”的材料作文,文題在寓言故事最后增加了讓牧羊人的孩子摸著烏鴉的羽毛說“它也很可愛!”情節(jié),從而暗示對這則寓言還可以有另外一種理解,即把烏鴉當做悲劇英雄來尊重,從而更深入也更豐富地理解題目內(nèi)涵。又如2007年高考全國新課標卷(海南、寧夏等用)的材料作文,它取自20世紀初法國化學博士別涅迪克發(fā)明創(chuàng)造裂而不碎的汽車擋風玻璃的故事,它符合當前科技創(chuàng)新的需要,也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C、關注詩歌聯(lián)想
如2006年高考山東卷的材料作文,它引用著名詩人雷抒雁的哲理詩《星星》:“仰望星空的人/總以為星星就是寶石/晶瑩,透亮,沒有纖瑕/飛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兒有灰塵、石渣/和地球上一樣復雜!币蟾鶕(jù)讀這首詩所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或感悟?qū)懸黄恼。又?007年高考北京卷的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是兩句詩“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以及對這兩句詩的解讀,要求考生根據(jù)自己讀這兩句詩的體會,展開聯(lián)想,寫一篇文章。D、關注祖國語言
如2006年高考湖北卷的材料作文,它列舉了在漢語里“三”所構(gòu)成的很多詞語,如“三思而行”,“三省吾身”“舉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薄叭齻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等等,要求考生根據(jù)對上述詞語或你所熟悉的其他帶“三”詞語(注意“三”在詞語中的含義)的聯(lián)想與感悟,寫一篇文章,可以就某一個詞語聯(lián)想思考,也可以把幾個詞語聯(lián)系起來思考。又如2007年高考湖北卷的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就有關“母語”的材料寫作文,從而引導考生認識母語的無比重要,感受母語的博大精深,熱愛母語的精美瑰麗。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