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高數學教學淺談
眾所周知,進入職中的學生成績普遍不好。他們在學習、思想、行為習慣等方面存在較大的缺陷,職業(yè)高中與普通高中在數學課教學中有很大的區(qū)別。數學課在普通高中作為一門主科,學生基礎較好,學習興趣濃。而職業(yè)高中數學課作為一門工具課,是為專業(yè)課服務的,學生數學基礎差,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毫無興趣,這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面對如此現狀,職中數學教師應該走一條什么樣的道路?
結合本人多年的職中數學教學實踐,針對目前職中數學教學的現狀,現僅從教學的角度談一點自己的舉措。
一 注重初中與職高數學教學的銜接
數學知識是前后連貫性很強的一個知識系統(tǒng),任何一個知識的漏缺,都會給后繼課程的學習帶來影響,因此,在教學中要善于做好查缺補漏的工作,以縮短初中與職高數學知識跨度的距離,順利進入職高數學園地。
初中與職高數學教材內容有許多知識需要做好銜接工作,如: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任意角的三角函數與銳角的三角函數;立體幾何中線線、線面、面面平行和垂直與平面幾何中的線線平行和垂直;二面角和平面幾何中的角;解析幾何中的直線方程與代數中的一次函數;拋物線和二次函數等等,其中有的是高中的新內容,有的是初中的舊知識。因此在教學中不但要注意對初中有關知識的復習,而且更應注意講清新舊知識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適時滲透轉化和類比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幫助學生溫故知新。剛開始要適當放慢教學進度,通過聯(lián)想對比,回顧初中知識,明確概念的內在聯(lián)系,知識的銜接,使學習逐步深入,適應職高數學教學的節(jié)奏。
二 改革教學內容
首先,新的職業(yè)和就業(yè)領域中,崗位對個人技能的要求由專一型向復合型轉化,由恒常不變向更新多變轉化,由標準化向個性化轉化,這就要求職教數學課程的開發(fā)與設置須選擇更為靈活的策略,以適應知識、技能更新?lián)Q代及周期縮短的特點。有調查表明,人的職業(yè)技能85%以上是在工作崗位上形成的。既然如此,就沒有必要把那些只是為了體現學科本身的體系、邏輯,或者是借以用來表明學科的水準、高度而學生確實學無致用又力所不及的內容放進課程,那些完全可用計算機(器)來完成的繁瑣計算、推理、證明等,也沒有必要用來擠占學生的時間,更沒有必要用偏題、怪題來為難學生。而應該引導學生把更多的時間、精力和聰明才智用在動手實踐中,用在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自己的個性、特長上,盡量考慮到市場需求的實際,做到以實用為本,以夠用為度。
其次,職業(yè)學校的數學教材內容要符合學生的實際和社會需求的實際,淡化知識體系的完整,淡化邏輯結構的嚴密,刪減繁瑣運算,擴大數學知識面,加強數學方法的教育,有意增加數學建模與計算技術的內容,側重應用能力與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
三 改革教學要求
由于職中復雜的教學情況(專業(yè)不同、學情不同、市場需求不同等),教學要求不能一刀切。職業(yè)學校的學生教學基礎差異也較大,若在教學中對學生發(fā)出同一號令,使用同一把尺子,就造成基礎好的學生吃不飽,基礎差的學生吃不消,因此在教學上不能“一刀切”,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分層次教學,力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學校教學主管部門在開學初應針對各個專業(yè)、各個班級按市場要求、學生實際等相關要求制訂教學計劃,明確各班級、各學生的教學要求。對于一般學生,學會計算的方法,會運用計算工具,能解決應用問題就很好了。經過一至兩年的訓練,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數學思維習慣,這樣就能達到使學生具有初步數學建模能力的目標。其實,對于職中生來說,解題可以使用計算器、計算機以及各種繪圖工具。會使用工具就是本事,能使用工具解決問題就是大本事,我就是這樣對學生要求的。
四 改革教學方法
興趣是學習動力的源泉,是個體潛在的動力。職高數學課堂,尤其要重視興趣的作用。因為大多數學生都有失敗的學習經歷,他們討厭、憎恨甚至恐懼數學,F在職校里大部分同學都處于這種狀況。在教學中,教師應盡量多聯(lián)系生活實際,多聯(lián)系學生所學的專業(yè)課,時時刺激注意,處處誘發(fā)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總之,保證我們這些職中的學生有較高的課堂參與度是我們教學的前提,而只有合適的內容、合適的要求、合適的方法才是他們能接受的。
第二篇:初中數學教學論文初中數學教學論文:初寫數學論文的幾個要點隨著教育科研意識的不斷深化,很多教師希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論文形式公開發(fā)表。 根據筆者的切身經歷,我認為初寫數學論文的教師, 為了盡可能的少走彎(請您繼續(xù)關注公文素材庫m.seogis.com)路,應充分注意以下幾點。
一、借鑒成果,博采眾長
對他人的研究成果,進行吸收消化,為我所用,這是每一個科研工作者都在做、并且必須做的事情。 一個人的精力、能力、水平等畢竟是有限的,要彌補這個“先天性缺陷”,就一定要向他人學習借鑒。 就初中數學教師而言,我們所涉獵的范圍自然應以初中數學的教育教學科研信息為主,但還應兼顧高中和小學的數學,以及計算機、物理、化學等相關學科的信息。
信息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大致可以分為三類:(1)書面形式,比如各種書籍、報紙、刊物等;(2)口頭形式,比如各種會議、聽課、交流、咨詢等;(3)電子形式,比如以網絡、光盤、軟盤等為載體的信息。 來源于不同形式的信息各有千秋,有的權威性高,有的時效性快,有的針對性強,有的信息量大。 這些信息的保存方式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四種:
(1)制卡片,簡要注明作者、題目、出處、摘要、編號、日期等項內容,主要用于一般性的信息;(2)做摘記,寫在本上,編好序號目錄,以便查找,所記內容比卡片更詳盡,適用于比較重要的信息;(3)復印,對于特別重要并且篇幅較長的文章,可以全文復印,復印件應用同樣大小的復印紙,對不同大小的原件縮放得一樣大,便于裝訂、排序、編目;(4)存盤,這是針對電子信息形式的特殊性采用的一種保存方式,復制到微機硬盤或軟盤上。 有條件的,還能使用錄音、錄像、刻錄光盤等等方式。
自1996年以來,我手抄20多萬字,復印存盤10多萬字,這些寶貴的文獻資料,為我的教育科研和論文寫作,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二、完備素材,厚積薄發(fā)
論文只是教研結果的表現形式之一,有人提出“論文還自教研始”、“論文在研不在寫”等觀點,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只看重論文發(fā)表這一結果,急功近利,做無病之呻吟,效果肯定不好。 “厚積”是基礎,沒有來源于實踐的經驗教訓、數據統(tǒng)計等等素材的積累,想要寫出比較有價值的論文,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些素材源于何處?如何去發(fā)現這些素材呢?答案是那句古話“處處留心皆學問”。
具體說來,素材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課堂教學,它是教研工作的主陣地,也是素材最重要的來源,這不但是一個教學實踐的過程,還是一個發(fā)現問題的過程,是一個向學生學習的過程;(2)課后反思,對每節(jié)課的成敗得失都及時的總結下來,以便進一步研究;(3)作業(yè)記錄,從學生作業(yè)中不但能發(fā)現具有共性的問題,提示我們教學教研的改革方向,而且學生中也會有許多新穎的解題思想,值得教師學習;(4)考試總結,測驗考試是對學生知識的集中檢驗,即使在素質教育中,也不能把考試視為應試教育的“余孽”,“打入冷宮”,關鍵是如何改革考試制度和內容,適應素質教育;(5)解題分析,教師平時應堅持解答一定數量的數學題,解題是數學的核心任務之一,這樣做可以活躍思維,并從中探索解題規(guī)律和命題趨勢;(6)調查反饋,調查可以用談心、問卷等多種形式進行,從中所反饋的信息是難得的寫作素材;(7)成果質疑,學習他人但不要迷信他人,在閱讀他人的論文時,有時也能發(fā)現其存在的不足甚至是錯誤之處,對此只要自己的理由充分就要敢于質疑;(8)探討爭論,在日常探討問題的過程中,持有不同觀點的人發(fā)生激烈爭論是常有的事,從中往往加深了對問題的理解程度;(9)靈感頓悟,事實上很多自選課題的素材
是平時工作、學習、生活甚至睡夢中突然想到的,但這種靈感是對問題深入思考的結果,如果沒有自覺教研的精神,靈感就無從談起。
幾年來,我以“教學手記”形式,積累的素材已達200多份45萬字,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整理成文,已在國家級、省級報刊發(fā)表各類數學論文(或文章)100余篇17萬字。 其中,有些論文的素材積累投入了很大力度,比如發(fā)表于《理科考試研究》(初中版)201*年第10期的《“動”了五年的壓軸題》一文,是在對1997年~201*年五年間,河北省中考壓軸題的命題規(guī)律進行研究的基礎上,匯總整理而成的;發(fā)表于《校園學習。數學》201*年第1~2期的《方程(組)中考復習精要》一文,素材源于對201*年70余份中考試題的分析精選。
三、立足實踐,提煉新意
初中數學教師都從事著一線教學工作,最清楚教學中的困惑和喜悅,最了解學生的想法和看法,最直接的進行著實踐和改革,這些是專門從事教育科研工作的專家、學者和部門所難以具備的。 正因如此,一線教師的論文多數源于實踐,具有強烈的實用性和鮮明的針對性,對于我們的這些優(yōu)勢應該有充分的認識,并不斷保持和發(fā)展。 近期,我正負責河北省“創(chuàng)新教育”子課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研究工作,這一課題也是當前教育界的一個熱門話題,我將自己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寫成論文《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常用方法》,參加了201*年8月在京舉辦的“全國初中數學教育第十屆年會”論文評選,榮獲二等獎。 再比如,教學中的一些“冷點”問題雖不常見,但一旦出現便會使學生無從插手,據此李鳳君老師和我合作寫成《怎樣判斷勾股數》一文,發(fā)表在《教育實踐與研究》201*年第2期上。
論文的新意如何出?我認為有兩點非常重要:一是在主題上,立意新穎,視角獨特;二是在時間上,意識超前,創(chuàng)作及時。 就拿對中考試題的研究來說:河北省201*年中考于6月22日結束,我隨即對當年的中考試題加以分析,從考查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角度深入剖析,于7月份創(chuàng)作完成了《注重考查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201*年河北省中考數學試題評析》并寄給《中小學數學》(初中教師版),后來發(fā)表于該刊201*年第3期;一般每年的全國各地中考試題匯編資料最早在10月份面世,通過研究我發(fā)現,1998年的中考試題中不等式應用題異軍突起,而且當年考生的得分率偏低,必將引起以后中考師生的注意,針對這一新動向,我于11月份寫成《例談中考不等式(組)應用題》一文,對此進行分類研究,并補充編擬新試題,指出命題趨勢,該文發(fā)表于《河北教研》1999年第2期。
四、從小到大,循序漸進
寫論文需要一個過程,循序漸進,不可能一蹴而就。 按照一般情況,提醒初寫者先嘗試以下兩個步驟:第一步,練習寫學習輔導類的文章。 幾年來,我在《學習報》、《少年智力開發(fā)報》、《初中生周報》等報紙上,發(fā)表學習輔導類文章數十篇。 這些雖然一般稱不上“論文”,但是進行這樣的寫作,既可以當作練筆,又可以用于教學,還可以視為一次小小的課題研究。 學習輔導類的報刊面向廣大學生,通常用稿量大,發(fā)表得快;其內容突出針對性,深入淺出,形式靈活;所需稿件短小精悍,通常有1000字左右;要求與教學同步,應該比教學進度提前3個月寄稿;寫稿還應分析用稿動向,目前學習輔導類報刊多數存在高年級稿多、低年級稿少,綜合知識稿多、單個知識稿少等等現象,初寫者可以傾向于寫“少”的方面的稿;稿件寫完后要反復修改,確保無誤,再抄寫或打印寄出。
第二步,進行教學研究類論文的寫作,側重于解題方法研究等實踐性強的,由淺入深,不要急于寫理論性太強的論文。 可以先探討解題技巧,再挖掘思想方法,后深究素質能力,
進而分析命題原則,預測趨勢走向等。 如果寫有些理論性的文章,可以從教學實踐中去尋找適應教育發(fā)展趨勢的新課題,比如發(fā)表于《中小學數學》(初中教師版)201*年第9期的《談計算器的教學》一文,就是在此方面的嘗試。 需要指出的是,一篇論文的范圍不求廣,但求分析透徹,凝練精華;論文篇幅不求長,大家都知道的少說或不說,適可而止,相信讀者的閱讀水平,主要適于教師閱讀的論文,長短不一,就我發(fā)表的論文而言,短的僅千余字,長的近7000字,一般在3000字左右;此類論文與學習輔導類的文章相比,格式要規(guī)范得多,但對與教學同步性的要求則比較寬松;為提高發(fā)稿率,應認真研讀報刊風格,留心新增欄目、征稿啟事,對發(fā)現的問題勇于質疑爭鳴。
五、文外功夫,提高修養(yǎng)
文外功夫,主要指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個人修養(yǎng)、意志品格等方面的表現。 它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講究文德,不要過分看重名利、沽名釣譽。 必須信守承諾,尤其是應約寫稿,一定要迅速及時,保質保量;如所約稿件較多,也可以多寫幾篇給編輯以選擇的余地;為避免信件丟失,可用掛號信寄稿,有時還需用特快專遞、傳真、發(fā)e-mail等方式。 當前很多單位(甚至有的是個人)利用教師希望發(fā)表論文的迫切心理,征集各種名目的“自助論文”,對此應慎重對待,不能為了名利,就寫一些沒有價值的文字,花錢發(fā)表。 一稿多發(fā)一般是由一稿多投所致,如果在約定時間內未收到用稿通知、樣報樣刊或稿費,而再投他刊造成重復發(fā)表的尚有情可原;但有的把一篇稿同時寄往多家報刊,甚至明知已經發(fā)表錄用又另投他刊,即使僥幸被重復發(fā)表,無論間隔時間長短,也很容易被讀者識破,這樣做既不尊重編輯,影響報刊質量,又坑害讀者,降低個人聲譽,結果適得其反。 更為嚴重的是剽竊抄襲他人論文,不但可恥,而且是一種違法行為。
另一方面是,堅持不懈,持之以恒。 我從1996年初開始著手于素材的積累,不斷自覺的夯實基本功,歷時一年多,直至1997年開始投稿,結果投寄的第三篇論文《代數式求值十法》就被發(fā)表于《理科考試研究》1997年第6期,喜悅之情溢于言表,細細回味,一年多的“寂寞”也是初次收獲的重要因素,如果堅持不下來,也只能是半途而廢了。 相對于更多的論文作者來說,我還算是幸運的,他們在談到自己的寫作經驗時,提到投稿數十次、甚至近百次以后才有作品問世,其間的酸甜苦辣、經驗體會是難以言傳的,“失敗是成功之母”、“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們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以上所談是我對初中數學論文寫作的幾點看法,希望能給剛剛開始寫作的朋友帶來一些幫助。 所涉及的內容較為膚淺,如要在論文寫作的道路上不斷提高,還需要借鑒更多人的成功之道,但無論如何,個人的實踐創(chuàng)新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第三篇:數學教學論文淺談數學教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能從現實生活中發(fā)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領悟到數學的魅力,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呢?在這里,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這個問題。
一、創(chuàng)
設生活情境,導入數學問題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師要善于挖掘數學內容中的生活情境,讓數學貼近生活;要盡量地去創(chuàng)設一些生活情境,從中引出數學問題,并以此讓學生感悟到數學問題的存在,引起一種學習的需要,從而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探索之中。如我在教學《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這節(jié)課時,就以生活中的“海上日出”引入新課,在同學們的頭腦中先形成一幅令人愉悅的“海上日出圖”,然后請同學們勾勒出太陽從海平面慢慢地升起直至離開海平面的輪廓。最后讓同學們從這幅圖畫中抽象出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的數學模型。進而讓學生討論圓與直線有幾種位置關系?再用幾何畫版放映出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的變化過程,最后歸納出圓與直線的相切、相交、相離的三種相對位置關系。該節(jié)課運用這種“生活化”的新課引入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引入的生活畫面形態(tài)色彩越逼真,學生學習就越有興趣,理解得就越深刻,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二、構建生活課堂,解決數學問題
很多學生愛上數學課,是因為他們覺得上數學課好玩有趣,貼進生活且富有挑戰(zhàn)性。而討厭數學的同學一般是因為覺得數學枯燥繁難。為了使每個學生學好數學,學習過程要盡量生活化。數學課堂不應僅僅是學習的地方,更應是學生“生活”的樂園。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組的應用時,我通過課件演示增補了“利率問題”“打折問題”這一節(jié)課,先創(chuàng)設一個小商店,我當營業(yè)員出示一些商品及其單價,讓學生扮顧客進行購物活動,師生互動,課堂氣氛熱烈. 在活動中,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去理解商品的進價、售價和利潤等,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讓學生自己結合教材進行觀察和討論,“利潤是如何產生?”及“每件商品的進價、售價和利潤之間有何關系?”等問題,這時學習商品的進價、售價和利潤等已成為學生的自身需要. 當學生理解了商品的進價、售價和利潤等后,同時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對本次提到的商品打八折銷售,以及打折銷售的商品中顧客是否真正得利益?于是又激起了學生的探求欲望.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興趣盎然,自始至終主動參與學習實踐活動,認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三、引向生活實際,應用數學問題
數學應用是數學教學的第一重要意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知識經驗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好的課程資源。我們應該有意識地把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數學化,使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逐步具備在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運用數學的本領,使他們認識到“數學是生活的組成部分,生活處處誰也沒有想到開數學”,調動他們主動學習數學、創(chuàng)造性運用數學的積極性。每當學過某個數學問題,我都要求學生在課外找到與此相關的生活實際問題,然后運用數學知識加以解決。這不但加深他們對所學數學問題的理解,更鍛煉和提高了他們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我們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數學,加強知識與實際的聯(lián)系;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力爭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已有的知識,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一些生動有趣、貼近生活、富有生活氣息的情境和練習,使學生切實體驗到“生活離不開數學”,“人人身邊有數學”,用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篇:小學數學教學論文數學與生活實際的探索
扶溝縣大李莊鄉(xiāng)潘莊小學教師:劉發(fā)春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能夠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那么,在他們的眼里,數學將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游戲。這樣,學生學起來自然感到親切、真實,這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眼光來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態(tài)度和意識。對于學生更好地認識數學,學好數學,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促進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作為教師要善于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
一、利用學生生活實際問題引入新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生活現象引入新知,會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會激起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愿望。
比如,在教學“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時,我安排了這樣一段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在我們人體上存在著許多有趣的比嗎?將拳頭翻滾一周,它的長度與腳底長度的比大約是1:1,身高與雙臂平伸長度的比大約也是1:1,腳底長與身高的比大約是1:7??知道這些有趣的比有許多用處。到商店買襪子,只要將襪子在你的拳頭繞一周,就會知道這雙襪子是否適合你穿;假如你是一個警察,只要發(fā)現罪犯的腳印,就可估計出罪犯的身高??這一切,實際上是用這
些身體的比組成了一個個有趣的比例來計算的,今天我們一起研究“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通過利用“人體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現象,引出“比例”的學習,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主動的參與新知識的探究。再如,在教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時,我利用多媒體引進一段動畫:小明在操場上跑步,他跑了一周的路程是指操場的什么?如果在操場中間鋪上草坪,要求鋪多大,又是指操場的什么呢?這就是我們這一節(jié)課要學習的“面積和面積單位”。這一動畫片斷來自于學生的生活,是他們喜聞樂見的導入形式,所以他們很快地就投入到迫切要求學習新知的情境中來。
由此可見,學生通過借助這些有實際生活背景的問題引入新知,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學習新知。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很強的學科,而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性為主,因此為了使他們能比較輕松的掌握數學規(guī)律,在課堂教學中,我力求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生活情景。把學生引入生活實際中來,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通過觀察和實踐來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方法,逐步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比較、分析和綜合的能力。
比如,在教學相遇問題時,存在著三種類型的題目:相向而行(或相對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為了讓學生能夠搞清三者之間解題規(guī)律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我組織學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同桌兩人為一組,將相遇問題中的三種情況作演示,表演場地在教室內外自由尋找,過5分鐘后集中交流表演情況。學生們興致勃勃,個個洋溢著笑
容開始了自己的演出。通過這次實際演練,使學生加深了對相遇問題三種情況的理解。
另外,對于一些教材中實踐性較強的數學知識,我盡力為學生提供大自然的舞臺,把課堂教學的主陣地——教室轉移到室外,讓學生處于實際環(huán)境中學習新知。比如,學習小數時,我?guī)е鴮W生到商店去了解各類商品的價格,觀察商品的標簽,了解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學習實際測量時,我?guī)е鴮W生拿著測量工具到操場上去測量兩點之間的距離,并組織學生利用步測方法來計算操場面識;學習百分率時,我?guī)е鴮W生深入面粉廠、榨油廠和某些其他的工廠去了解出粉率、出油率及產品合格率等。
經實踐證明,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學習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挖掘現實生活素材,鞏固新知。
數學知識需要得以鞏固,才能使學生牢固掌握并熟練應用。在教學中,如果能結合具體的生活實際問題進行練習或實踐,可以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將數學應用于實踐的過程中,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逐步培養(yǎng)。
比如,201*年我在教學分數應用題時,正好遇上第29屆奧運會即將在北京舉行,于是,我在課前準備了前兩屆奧運會中國隊奪獎牌的情況,課上讓學生自己編題,以鞏固所學的新知識。學生興趣盎然,編出了不少分數應用題,如“上屆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奪得32枚金牌,其中女運動員奪得的金牌數占5/8,女運動員奪得金牌多少枚?”
另外,我還組織學生進行預測:今年中國能奪得多少枚金牌?李浩奇說:“16枚!备邅喗苷f:“比上屆多3枚!崩铢i超說:“能奪得本屆金牌總數的1/15.”于是我就問:“要知道高亞杰預測多少枚,需要知道什么條件呢?要知道李鵬超預測多少枚,你認為需要知道什么條件呢?這是一道學生感興趣的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題目,使他們感覺到不是在解應用題,而是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不僅鍛煉了學生捕捉信息的能力,而且還使學生受到了愛國主義的教育。
四、深入學生現實生活,應用新知。
多年以來,我們的數學教學忽視了數學的實際應用,不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與應用能力,偏重于脫離實際的機械訓練和題型教學。在學生的練習中存在大量的人為編造的離學生生活現實較遠的題材,諸如:糊紙盒、裝配機器等等。長期這樣的訓練導致了學生思維僵化,不利于學生思維發(fā)展。而新的教學大綱指出,學習數學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每學到一個新的知識,我就要鼓勵和引導學生深入生活實際,去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比如,在教學完求平均數應用題以后,我要求學生通過社會調查,數據收集和整理來了解某家、某;蚰炒迦粘I钪械挠秒姟⒂盟钠骄M用,自己班上同學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齡等。在元、角、分的教學以后,我利用數學活動課組織學生開展模擬購物活動,師生互當售貨員和顧客進行買賣游戲等。在學校組織學生參加為希望小學獻愛心活動過程中,我就借此東風,讓學生把家里的零錢湊起來,計算出
總金額,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熟悉了元、角、分以及它們之間的兌換和簡單的加減計算。
通過這些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了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和應用的廣泛性。而且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現實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意識到在他們周圍的某些事物中存在著數學問題,養(yǎng)成有意識地用數學的觀點觀察和認識事物的習慣,并逐步學會把簡單的實際問題表示為數學問題。
綜上所述,我認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聯(lián)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把社會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學習數學的大課堂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他們學會用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
第五篇:初中數學教學論文初中數學教學論文
—如何運用激勵手段提高中學生數學學習效率
摘要: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懂得如何去激勵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研究在初中數學教育中運用激勵手段,激發(fā)鼓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關鍵詞:激勵興趣中學數學學習效率
哈佛大學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發(fā)現:一個人要是沒有受到激勵,僅能發(fā)揮其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正確而充分的激勵,就能發(fā)揮到80%—90%,甚至更高。由此可見,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正確而充分的激勵學生,發(fā)揮其能力至關重要。以下內容詳細介紹如何運用激勵手段提高中學生數學學習效率。
所謂“激勵”,就是激發(fā)鼓勵人的行為動機,使人做出努力行為,從而有效完成預定目標的過程,也就是調動人的積極性。把管理心理學中的激勵運用到初中數學教學,激勵學生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一.在教學過程中,常常遇到這種情況:能力相當的學生會取得不同的成績,
甚至能力差的學生可能比能力強的學生成績更好。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由于激勵的程度和效果不同所致。一般來說,學生的成績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一是能力,二是動機激發(fā)程度。他們的關系可表現為: 學習成績=能力x動機激發(fā)程度 從式子可以看出,學生成績的好壞主要取決于其能力和動機激發(fā)程度的乘積,能力越強,動機激發(fā)程度越高,成績就越好。在這兩個影響因素中,能力是個人的心理特征,其提高需要經過一個過程,而動機激發(fā)則是較易變化而且可以控制的因素。所以,在一般情況下,成績與動機激發(fā)程度成正比,能力稍差,可以通過激發(fā)學習動機來彌補。在學習中,能力不怎么強的學生,通過自己刻苦努力而取得較高成就的例子是屢見不鮮的,其原因就是這些學生有著強烈的學習動機或內驅力。因此,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關鍵,是如何通過激勵調動起人的積極性。能力再強,但若不能進行有效的激勵,也難以取得良好的成績。
二.數學教學中激勵原則:
首先,激勵要因人而異。由于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所以,激勵要因人而異,一些學生的成績很好,可以激勵他們把成績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給他們制定一個更高的目標;一些學生的成績一般或者不好,可以激勵他們達到一個可以完成的目標。如果學生的目標都是同一個水平,成績好的學生覺得沒有動力,輕松達到目標,進喪失進取心;對成績差的學生會來說或許是一個遙遙不可及的目標,覺得反正達不到就不想學等。因此,給學生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很重要。
其次,激勵要做到獎懲適度。獎勵和懲罰不適度都會影響激勵效果,如果學生在上數學課無精打采、開小差 、不交數學作業(yè)等等,可以給懲罰,但懲罰過重會讓學生感到不公,或者失去對數學學習的信心等;懲罰過輕會讓學生輕視錯誤的嚴重性,從而可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如果學生數學成績提升很快或者考試考得很好,可以可以獎勵。但獎勵過重會使學生產生驕傲和滿足的情緒,失去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欲望;獎勵過輕則起不到激勵效果,或者讓學生產生不被重視的感覺。
再次,激勵要做到公平合理。公平性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學生感到的任何不公的待遇都會影響他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情緒,并且影響激勵效果。取得同等成績的學生一定要獲得同等層次的獎勵;同理犯同等錯誤的學生也應受到同等層次的處罰。犯同樣錯誤學生應該同等處理,不要應為好生就可以優(yōu)待或者特殊等等。
第四,激勵要注重時效性。激勵要及時地進行,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勵學生。比如某某同學在數學全國競賽中獲得名次,應即使表揚,不要等到該比賽過了幾個月了才來表揚。學生的積極性早也大打折扣了,對于表揚無所謂了。
第三.激勵在數學教學中具體運用
第一,數學是一門很靈活的學科,不能單純地講授課本“死”知識,應多鼓勵學生去探究,積極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鬃釉唬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馑颊f,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愛好它,愛好它不如樂在其中!昂谩焙汀皹贰本褪窃敢鈱W,喜歡學,這就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能產生愛好,愛好它就要去實踐它,達到樂在其中,有興趣才會形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數學學習中,我們把這種從自發(fā)的感性的樂趣出發(fā)上升為自覺的理性的“認識”過程,這自然會變?yōu)榱⒅緦W好數學,成為數學學習的成功者。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閱讀著名數學家的傳記,課堂精心設疑,一題多解及靈活多變的等等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鼓勵學生去深入探究,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第二:在數學教育中采用——榜樣激勵。榜樣激勵,也叫做典型示范,就是通過榜樣 〔先進典型)來教育學生、鼓舞學生、激發(fā)學生積極性的一種方法。榜樣是一面旗幟,具有一定的生動性和鮮明性,容易引起人們在感情上的共鳴。同時,有了榜樣,使得大家學有方向,趕超有目標,而且看得見、摸得著,說服力強,號召力大。教師要善于發(fā)現榜樣,積極扶植和培養(yǎng)榜樣,宣傳榜樣,組織大家學習榜樣。
第三.在數學教學中,給學生制定一個合理課實現的目標,激勵學生,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有被動學習轉變到主動學習,由消極學習到積極學習。對于學生達到目標可以進行適度的表揚或者獎勵,讓學生有進一步努力的動力;如果達到目標什么表揚或者獎勵都沒有,會造成學生逐漸失去對
數學的學習興趣和喪失信心,難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難于達到目標。
第四.激勵學生各方面能力全面發(fā)展。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要求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計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有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數學學習環(huán)境中得到培養(yǎng)的。在平時教學中要注意開發(fā)不同的學習場所,積極鼓勵學生參與一切有益的學習實踐活動,如數學第二課堂、數學競賽、智力競賽等活動。鼓勵學生平時注意觀察,比如,空間想象能力是通過實例凈化思維,把空間中的實體高度抽象在大腦中,并在大腦中進行分析推理。其它能力的培養(yǎng)都必須學習、理解、訓練、應用中得到發(fā)展。特別是,教師為了培養(yǎng)這些能力,會精心設計“智力課”和“智力問題”比如對習題的解答時的一題多解、舉一反三的訓練歸類,應用模型、電腦等多媒體教學等,都是為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開設的好課型,在這些課型中,學生務必要用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智力參與,最終達到各方面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四.結束語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激勵,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1. 拉豐的《激勵理論》第一卷,人民大學出版社201*年6
月版
2.《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第一版)北
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公文素材庫推薦更多文章:初中數學教學論文
初中數學教學論文
數學教學論文
小學數學教學論文
小學數學教學論文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