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淺談素質教育中的體育教學
素質教育是當今教育界的一個熱門話題,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學生在教育教學中必須處于主體地位。這才符合教育的本義和宗旨,才符合現代社會對學校教育的最根本的要求。素質教育提出這許多年來,在語文、數學、英語等“主科”的教育觀念、教學方法上改進不少,有些已基本扭轉了“應試教育”的局面。但在一些“副科”中,尤其是體育教學中,卻還存在很大的問題,如教學方法不夠現代化、對體育課的重視不足。這主要是因為部分教育工作者對素質教育還未真正理解深,理解透。素質教育的本質是要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所謂“全面發(fā)展”包括德、智、體、美、勞等諸方面。體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次全教會通過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養(yǎng)成堅持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比绾螌崿F這一決定,我們認為,關鍵一點就是要在體育教育中貫徹素質教育的思想,保證以學生為主體。
在體育教學中體現學生主體性,是我們接受《素質教育與學校體育模式》課題主要研究的問題。《素質教育與學校體育模式》課題的實驗目的是:在現行的學校教學作息制度下,保證全體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使學生的體質得以增強。在實驗過程中既能提高學生能水平,又能有助于掌握《大綱》規(guī)定的技術內容,從而確!秲深愺w育課程整體改革方案》貫徹實施。要實現這一目的,勢必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讓學生養(yǎng)成主動地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為此,我們作了以下實驗研究工作:
一、提高認識,加深理解
教學是師生雙邊的共同活動,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通過自己的教指導學生學,使學生不但學會,還要會學。它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自學性、主動性。要教給學生學習的具體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鍛煉習慣,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教育家陶行之說過:“授之以魚莫若授之以漁。授之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睂τ诰幼≡谏钲谔貐^(qū)城市的學生,生活條件相對比較優(yōu)越,但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卻反而較差,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在體育教學中尚未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還不會玩,F代都市里的孩子課余娛樂主要是玩電腦、看電視、聽音樂、逛街等,能在玩中使體魄同時得到鍛煉的游戲幾乎是零,這就造成身體素質下降的趨勢。另一方面,現代都市里的孩子娛樂項目,有很多是趨向現代化、高科技的東西,基本上可以獨立進行,或者由家長指導,群體性的娛樂很少,這就造成孩子之間溝通、合作較少,有部分學生較內向、甚至有少部分學生的性格較為孤僻、憂郁。而家長們的過分保護、順從、溺愛,也使現在的學生變得敏感、脆弱。為使學生健康、活潑地成長,我們有必要通過系列的體育活動,讓學生增強體魄、發(fā)展身心。
我們以《素質教育與學校體育模式》課題為契機,使科研促教,貫徹學生主體性原則,滲透到課題研究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讓研究成果推動、促進學校素質教育的發(fā)展。
二、121健力操實驗
121健力操是《素質教育與學校體育模式》一項重要實驗內容。接到任務以后,我校馬上成立了專門課題小組,集中力量,多方科研、實驗,制定課題實施方案,各課題組成員分工合作。先選取幾個班為試點,經過一學期實驗,測試數據表明,121健力操對于增強學生體質有明顯效果。目前已在全校推廣普及。1999年8月,我校8人組健力操隊赴京參加第一屆全國部分地區(qū)121健力操“永林杯”比賽,獲得小學組一等獎。1999年11月我校由600人組成的121健力操隊參加運會開幕式表演,贏得同行學校及上級領導的好評。
1.實驗時間、對象與方法
1.1時間:1998年10月至1999年10月
1.2對象:三(1)、(4)班、五(1)、(4)、(3)班。其中男150人,女150人。
1.3方法:
1.3.1 文獻資料法:《小學體育教學大綱》、教材和《學校體育》有關資料。
1.3.2問卷調查法:采用課題組的統(tǒng)一問卷,根據學生和學校的實際情況作適當的調整,由體育教師向學生發(fā)放問卷共計300份,回收率100%。
1.3.3 數據測驗法:數據測驗由體育教師、校醫(yī)等教師對學生進行體質測試得出結果。
1.3.4 數據統(tǒng)計法:通過電腦對測試結果進行統(tǒng)計處理,體育教師根據統(tǒng)計數據作出實驗評價。
2.實驗討論與分析
2.1前、中、后期三次數據相比較,身體各項指標明顯升高。(圖示1)
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提高,不單表現在各項數據指標的升高上,而且還表現在:以前每次早上集會時,總會有四、五個學生會頭暈不適的現象,現在,這種現象已經很少出現了。在今年的校運會開幕式上,歷時一個多小時,頂著烈日,卻沒有一個學生暈倒。由此可見學生在121健力操的作用下,體質得到明顯提高。
2.2前、中、后期三次數據與同期一個非試驗班相比較,試驗班的各項指標明顯比沒有試驗的班高得多。兩班測試數據相比較,得出結果是:
2.2.1在肺活量方面,試驗班的增長率(以三年級男女生平均率為例,下同)為6.73%,非試驗班(以三(3)班學生為例,下同)的增長率為2.34%。由于在做121健力操的過程中運動量增加消耗養(yǎng)料(能量)和氧氣,排出大量的廢氣(主要是co2),使心肺(呼吸系統(tǒng))機能得到增強,心肺功能的增強,使呼吸肌增強。因而使胸圍增大。同時,呼吸肌增強也自然使肺活量增大。所以試驗班肺活量6.73%的增長率和非試驗班肺活量2.34%的增長率,是實驗的必然結果。(圖示2)
2.2.2在做121健力操過程中,上身活動較多,四肢、腰部、腹部平衡用力,健力器的伸縮、擴長力量由小到大,上肢力量的增加比徒手操鍛煉效果更明顯。在斜向引體測試中,試驗班一年中增長率為14.46%,非試驗班的增長率為7.83%。(圖示3)
2.2.3在立定跳遠項目上,試驗班的增長率為7.06%,非試驗班的增長率為6.82%。(圖示4)
說明121健力操下肢克服各種力量彎曲較容易,消耗較少的能量,對下肢力量增長不太
明顯。希望能針對此問題加強研究,克服這一矛盾,使學生身體各機能平衡發(fā)展。
2.3三年級試驗班后期數據與五年級試驗班前期數據相比較:(圖示5)
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到,三年級后期數據除肺活量與五年級前期數據非常接近外,其余均超過五年級前期數據。這有力說明了121健力操是學生身體素質全面提高的關鍵所在:參加了121健力操訓練的三年級學生身體素質明顯要好于未經訓練的五年級學生。
2.4存在問題:121健力操對柔韌素質提高不太明顯。柔韌素質主要決定于運動幅度的大小,而從測試情況來看,不管是三年級還是五年級,在經過121健力操的訓練后,柔韌度的變化不大。說明121健力操的運動幅度不大,有待進一步研究改進。
3.實驗結論:
實驗證明:學校實行121健力操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較大提高,精神面貌也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對121健力操鍛煉身體的方法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和推廣。但現行這套操仍存在不足,如對下肢及柔韌度的鍛煉不足,應進一步研究加以改進,以期使學生身體各部分機能均能得到均衡發(fā)展。
三、“421”學校體育模式
學校體育模式要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學生“體”、“心”全面發(fā)展,而不是單純追求某一方面。“421學校體育模式“就是根據深圳特區(qū)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因地制宜設計出來的學校體育模式。具體來說是保證每周三節(jié)體育課、一節(jié)形體課,廣播操和健力操,以及一節(jié)以年級為單位的活動課。
1.體育教學課與特色教學 在體育教學課上,對于傳統(tǒng)教學中好的東西既要繼承下來,又要努力濃度創(chuàng)新;既要注重上好每周三節(jié)最基本的教學課,又要以《教學大綱》為指導,改革教法。我們根據《大綱》和實驗規(guī)定的內容,結合此次模式的實驗方案,對課堂教學作了新的調整嘗試。改變以往較陳舊的教學方式,實行技能訓練和體能訓練相結合的原則,課堂教學以技能教學為主,體能訓練和快樂體育為輔進行教學,使教學內容和方法豐富起來,在課堂教學中穿插快樂體育(如呼拉圈、踢毽球、顛羽毛球等一些簡單的游戲)和一些衛(wèi)生與健康基本常識。我們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條件,完善各項設備、設施建設,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如音像教育、利用幻燈分解動作進行技術指導等)進行教學。以些使學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并可借助多媒體教學適當地給予品德教育,讓學生們感受到體育精神、崇高的道德風尚和強烈的集體榮譽感。這樣體育課越來越受學生歡迎,學生越來越愿意上體育課。問卷調查顯示:喜歡上體育課的人數由原來的83%,上升到現在的92%;每周喜歡上三節(jié)體育課的人數由原來的77%,上升到現在的88%。學生的課外活動主要內容也由原來的看電視、打游戲機、聽音樂為主,增加了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如乒乓球、羽毛球、跳繩、游泳等。
我們還留意到小學生中普遍存在寫姿、坐姿、站姿 、走姿不正確的問題,雖經校醫(yī)、班主任教師一再糾正、強調,或是穿戴糾正體形的“背背佳”,效果仍不明顯。為此,我們在一至三年級中每周開設了一節(jié)形體課,由學校體育老師自編一套形體教材。在40分鐘的體育課時間里,設置一個體育舞臺,配上柔婉的音樂,編排一些以柔韌度訓練為主、力度訓練為輔的動作,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既糾正了學生的不良習慣,使學生儀態(tài)翩翩,又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教育,同時也達到了強身健體、增強體質的效果,成為我校體育教學的一大特色。
2.廣播操和健力操 兩操指早晨的廣播操和121健力操。課題組為了抓好早操,用了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參觀了兄弟學校的早操情況,根據本校實際制定了嚴格的廣播操管理細則。以“快靜齊準”四字為要領,從出隊的時間、路線到準備動作、早操、歸隊時間、線路都有詳盡、嚴格的規(guī)定。這一工作得到校領導和各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常抓不懈,真正實現了課題組“使廣播操成為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的承諾。在此基礎上,我們又在全校推廣普及了121健力操,并在做完廣播操后加做一套121健力操。這樣加大了早上的體育鍛煉量,學生的身體素質明顯得到提高,學生在一天的學習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從任課老師、家長、學生反饋回來的信息說明,兩操的實行是個非常好的發(fā)展方向。
3.自由活動課 針對我校實際情況,我們設計別開生面的,以年級為單位的每周一節(jié)自由活動課,以保證學生平均每天有一小時的活動時間。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是體現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雙主體性”為主,但在自由活動課中,我們更多的是體現學生的學、玩“單主體性”。在活動中,我們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以讓學生學會玩為主,學生在課堂上所學會的游戲都可以分組或獨立玩?zhèn)痛快,秩序由班干部維持,教師只作安全指導和看護。這樣學生放得開,玩得歡,結果在活動中不僅鍛煉了身體,放松了精神,還在活動中逐漸學生了“五自能力”,即自我鍛煉、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評價的能力,從而與終身體育接軌。學生在自由活動中嘗到了甜頭,大大提高了積極性,還經常啟動腦筋,開發(fā)思維,為教師出謀劃策,想出許多有趣的游戲。目前,我;顒诱n的游戲主要有:一、二年級的乒乓球、顛球、投準、頭頂物跑、雙人跑;三、四年級的呼拉圈、乒乓球、投準;五、六年級的呼拉圈、投籃、踢毽球、顛羽毛球等。有這樣的成績,可以說我們的體育活動課已經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我們決定在現有的秋季田徑運動會上增設春季快樂體育運動會,并在學生中征集比賽項目,學生反應非常踴躍,已設計了諸多項目。
我校試驗統(tǒng)計數據表明,學生今年的發(fā)病率比去年降低了2.1%,學生體育合格標準考核合格率也增長了2%,優(yōu)秀率增長 0。9%。這些都證明了只有在體育教學上大大改善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使體育教學朝著素質教育的方向發(fā)展,讓學生不論是身體素質,還是心理素質都得到全面發(fā)展。
第二篇:素質教育中的體育教學體會.
素質教育中的體育教學體會
五大連池一中劉傳紅 隨著新的課程標準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完善和深入,素質教育越來越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同,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學校體育,既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又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學科不可代替的作用。體育教師如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
1.加強思想品德教育:
在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思想品質,樹立正確的體育道德觀,具有勇敢頑強、團結進取、活潑開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誘導學生養(yǎng)成維護道德規(guī)范、遵紀守法。體育教學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教學中結合課的具體內容的傳授進行的,不能空洞說教和脫離教材生拉硬扯,要細心構思巧妙安排,以畫龍點睛的揭示,引導學生去感悟,使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不知不覺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2.因材施教具體關注每一個學生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認真了解和研究全體學生,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接受能力、個性差異、適度地分層次教學,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制定教學計劃及教學步驟要設立不同的目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嘗試到通過努力練習就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教師不僅要關心優(yōu)秀學生,更要關心后進生,要對每一個學生負責。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標準要求,對優(yōu)秀學生應擴充內容、增加練習難度、提高要求,;對后進生進行個別輔導,在練習方法、難度上進行簡化,但在練習次數上和時間上進行強化,給他們以信任和勉勵,加倍關心他們的學習進步,哪怕微小的進步也要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使他們獲得不斷進步的信心,激發(fā)他們的自尊和上進心,讓所有的學生都愛上體育課,愛參加體育鍛煉,確保每一個學生在運動中受益。
3.激發(fā)運動興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情況,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選擇“發(fā)現式”、“問題式”等新穎多變的教學方法和形式,讓學生動起腦筋,邊想邊練;教師運用教法要力求新穎,使學生的情緒不斷變化。在學習中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往往以教師為主,學生沒有自由表達的機會,總是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練什么,從而使學生對體育活動產生冷淡,甚至厭倦的心理,這就扼殺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不利于學生參與體育活動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實施素質教育,必須以學生的活動為主,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動精神,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做體育學習的主人,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如耐久跑是體育課中比較難教的內容。學生感到枯燥、艱苦、不愿學。我在教學時,前幾次課采用與球類活動相結合的教法,讓學生在跑動中左右手運籃球,或跑動中運帶足球8分鐘和12分鐘跑。最后采用目標教學法讓學生自己制訂努力目標,教師根據學生的目標,分成幾個組進行相互競爭,相互鼓勵。這樣的學習興趣高,學習效果好。
因為體育教學要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意識與體育能力。如以高中足球為例,我們用少量課時進行足球的基本技術的教學,更多的是讓學生自由組合進行教學比賽。讓學生在自由組合的比賽中,自我鍛煉提高,從比賽中感覺到技術的不足,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從教學比賽中產生對足球的濃厚興趣,把積極的熱情投入到學習鍛煉中。完成“要我健身”→“我會健身”→“我要健身”過程的轉變。又如,我們在耐久跑教學時,除了教學生跑的技術還要教給學生如何控制跑的速度,掌握間歇時間,如何緩解“極點”,以及跑后如何消除疲勞補充營養(yǎng)等。使學生既鍛煉身體又學知識,并且教學中啟發(fā)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去實踐,去探索,形成他們自己的鍛煉能力。
5.建立課外體育活動小組發(fā)展學生的特長
課外體育活動小組,是有效引導學生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自主性、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的組織。體育教學的完整過程,應包括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課外體育活動的教學不是傳授體育知識和技術,而是引導學生根據計劃、要求、自身興趣、愛好進行各種體育活動項目的練習。教師在必要時進行示范、指示、輔導、總結。
課外體育活動小組的組織形式,應采用有按照學生自己喜歡運動項目、內容有選擇性的自由組合形式。根據學,F有的條件、學生的需要和興趣打破原來的班級分組,實施年組開放和自由組合的形式,一些普及性和興趣性較強的體育活動項目,采用各興趣小組自定時間集中活動形式。各興趣小組由有體育特長的學生負責,學校為學生提供運動器材,活動時學生自由選擇練習手段、練習難度、練習伙伴,創(chuàng)設自主練習的氛圍。聘請有體育特長的文化課教師進行輔導,幫助學生解決在體育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培養(yǎng)學生自發(fā)自主進行體育活動的能力和習慣,使學生充分理解參加體育活動的必要性,結合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建立良好的體育生活態(tài)度,并獲得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提高。
充分利用課活、雙休日,開展課外體育競賽。這種體育競賽,變以前的“選手競賽”為現在的群體性競賽,擴大競賽參賽人員,讓所有興趣小組成員都能參加。選擇有組織才能、交往能力和責任心強、技術水平高的同學擔任競賽的組織工作,由學生自己擔任裁判工作,對待學生裁判應先組織學習要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能力。同時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及時巡視、監(jiān)督、指導,體現體育競賽的公平、公正,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
當然,這只是在實施素質教育中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做法,很片面,不完善,希望得到廣大同人的指導。
第三篇:論體育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論體育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呼蘭區(qū)順邁小學李龍
一、素質教育
社會不斷發(fā)展,對于復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使得素質教育的推廣與發(fā)展成為新的教育觀下新課標的要求。每一個公民的素質構成了整個社會的素質,而提高全民族素質的現實要求,也使得學生時代的素質教育勢在必行。
那么什么是素質教育呢?國家教委《關于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解釋:“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著眼于受教育者以及社會長遠發(fā)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受教育者的態(tài)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fā)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币簿褪钦f,素質教育重視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yǎng)、個性發(fā)展等多方面的教育。素質教育最終應該是既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潛力最大的開發(fā),實現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同時又能尊重每一個學生各自的特點,因材施教,在共同發(fā)展的基礎上,獲得自身最大的發(fā)展空間,完成個性化的發(fā)展,實現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要求。因此,實施素質教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不可或缺的途徑,是實行全面教育方針的重要手段與任務。
二、體育教育
體育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通過身體活動和其他一些輔助性手段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過程,實現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體育知識、鍛煉身體的方法、體育運動相關技巧的目的,同時達到增進身體健康、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的多重目標。學校體育教育是學校推廣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德育、智育相互結合、相互滲透,是素質教育實施的重要手段和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
三、體育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實施與影響
學校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而育人更是其核心任務。顧拜旦先生倡導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目的就是通過體育競技來達到教育人的目的。教育
家斯霞老師曾說:“智育不好,是次品;體育不好,是廢品;德育不好,則是危險品”。由此可知體育教育是人全面發(fā)展的基礎。因此在素質教育中體育教學的作用不可小覷。
(一)體育教學與德育
德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是提高人的覺悟,培養(yǎng)人的思想品德的一種活動。將德育教育與體育教學相結合是體育教學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體育教學使德育教育不再是生硬干癟的語言,而是鮮活的動作與真切的生活實際。
其一,體育教學中團體合作、集體主義意識的培養(yǎng)
跟體育競技活動類似的是我們現實的社會一個競爭激烈瞬息萬變的社會, 擁有團隊合作的能力和集體主義的意識顯得尤為重要。比如:在接力跑、拔河、各種集體球類比賽以及體育教學常規(guī)工作的實施都與團結合作息息相關,若想取得最后的勝利,單靠個人的努力與能力,往往面對失敗;我們不但要有必勝的勇氣與毅力,更重要的是懂得通過與隊友的協(xié)作,依靠集體的配合與默契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同時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體育教學中這種獨有的教學環(huán)境與實踐機會,將這種集體主義意識和協(xié)作精神很自然的得到了培養(yǎng)。
其二,體育教學中遵紀守法品質的培養(yǎng)
在體育教學中,可以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以增強學生的組織紀律性。任何體育活動或競賽都有其規(guī)則的,我們教師可以結合體育的實際要求與國家法規(guī)、學校行為規(guī)范相結合,引導學生在小事中、日常行為里時刻警醒自己規(guī)范行為。比如,上課整隊是就要求全體學生整齊嚴肅立正站好,這就是規(guī)矩;在足球比賽中對于運動員的行為,有紅牌和黃牌以及口頭警告等處罰,這就是規(guī)則。以此告訴學生在做每一項活動,哪怕是簡單的準備活動,也有它的規(guī)定和要求,若是不按照要求完成,那么最終可能會傷害到自身的健康。這就像國家的法規(guī)一樣,201*年5月高曉松酒后駕車連撞多臺車輛,事后同樣被判拘役6個月并處罰金40000元。不管社會地位,不管知名度,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讓學生將遵守紀律規(guī)則的好習慣和自我約束的能力保持下去,以后帶入未來的社會活動之中,必然為全民族全面素質提升有著卓越的貢獻,同時為學生終生發(fā)展做準備。
其三,體育教學中多種意志品質的全面培養(yǎng)
在體育教學中,能夠培養(yǎng)學生勇于拼搏、力爭上游、追求卓越的進取之心,
同時,還能使學生學會勝不驕、敗不餒,用平常心看待成功,用樂觀豁達的心胸接受失敗,然后重新出發(fā),堅持不懈,直至成功。比如,在平時上課中接力賽跑這一環(huán)節(jié),就將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意志品質的優(yōu)勢表現的淋漓盡致:首先將學生分成多組進行接力比賽,所有的學生都有勇爭第一、力爭最后勝利之心,然而,第一只有一個,在比賽的過程中必然有領先,有落后。就在這時,面對暫時的領先的學生,應該保持頭腦清醒,勝不驕,果斷保持甚至擴大領先優(yōu)勢;面對暫時落后的學生,應該發(fā)揮其百折不撓、頑強拼搏的精神,堅韌不拔。不怕困難,不怕失敗,同時要注意依靠集體的力量,通力合作。
在體育教學中,還能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自強不息、堅持不懈的精神。比如,在體育課上長跑訓練中,總有學生半途而廢。教師可以通過語言鼓勵學生頑強堅持、挑戰(zhàn)自我;可以提高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可以以史為鑒,眾所周知“西伯幽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司馬遷著《史記》,在現實體育世界中,每一個出色的運動員的背后都是滿滿的汗水和堅持。
體育活動中,超越自我才是勝利,享受比賽過程才是成功。就像奧林匹克體育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一樣,讓學生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來學習生活,以豁達樂觀的心境面對失敗。
其四,體育教學中養(yǎng)成學生多方面的好習慣。
首先,公平公正是體育競賽的基本要求,是激發(fā)學生積極上進的一種手段,同時培養(yǎng)學生成為一個正直的人,這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是很必要的。
其次,培養(yǎng)學生學會禮讓。當代學生以獨生子女居多,每一個學生都是家里的寶貝,“唯我獨尊”的想法已經習慣成自然。然而禮讓是我國自古以來的傳統(tǒng),大家耳熟能詳“孔融三歲讓梨”的故事就是證據。比如,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相互謙讓
再次,體育教學中要求學生上下課前整理體育教具,比如搬運籃球、足球等球類,并提出要求:不允許踢、打,拖拉,以培養(yǎng)學生愛護公共財物;在上課期間注維持上課地點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提高學生環(huán)保意識,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等等。學生做的好的地方公開表揚,樹立標兵,注重榜樣的力量;學生做的不好的地方要及時批評,防止學生再犯,其他學生效仿。教育學生:取人之長,克己之短。雖然這些對于學生來說,都是普通的小事,但是堅持下來就是好的習慣。有這樣
一句話:“想要做大事,先要做小事”。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習慣是尤為重要的。
其五,體育教學中愛國主義精神培養(yǎng)
室內體育課,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下我國體育事業(yè)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體育事業(yè)在發(fā)展過程的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增加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比如,08年奧運會女子體操隊重獲團體金牌,全國人民歡呼雀躍,五星紅旗飄揚在最高處的時候,很多人都是熱淚盈眶;姚明在nba賽場上出色的表現;飛人劉翔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中國、亞洲,乃至世界的記錄。這一幕幕無不讓人激情澎湃,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和民族自豪之心,油然而生。
(二)體育教學與智育
智育就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向學生傳授系統(tǒng)的傳授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的教育活動。體育為智育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健康的體魄。大文豪蘇軾曾說“厚自養(yǎng)練多少妙,養(yǎng)生有術文思涌”。這就告訴我們:豐富的體育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反應靈敏度、細致的觀察能力,可以在數學學科中得到充分應用,如審題細致、思維敏捷;豐富的體育活動可以拓展學生的想象力,這可以在語文作文以及開放性試題中得以顯現優(yōu)勢;豐富的體育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記憶力,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對于學生階段的發(fā)展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三)體育教學與美育
美育應該是以陶冶學生情操為目的,使學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質、美的素養(yǎng),讓學生具有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的一種教育活動。美育在學校塑造全面發(fā)展的人以及每個人終生發(fā)展中是不可或缺的。在體育教學中,有講授健美操、韻律操的環(huán)節(jié),這就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健康的審美觀;講授武術中太極的環(huán)節(jié)時,既能擴大學生的視野,也能加深學生對于世界觀、人生觀的認識。滿足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以及全面的發(fā)展,注重了學生健康心態(tài)的培養(yǎng),使得學生成為身心俱美的人。
三、小學體育教學中幾點注意事項
體育教育在學生時代是貫穿始終的,自小學至大學,這為努力實現將體育活動作為終身發(fā)展的一部分的目標。然而,每個階段的體育教學又有各自的特點,
這主要是由于每個階段教學對象的特點——學生的學情決定的。只有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然后“對癥下藥”,才能到達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我根據小學學生的一些特點總結了幾點注意事項:
第一,根據學生身體素質,制定教學內容。小學教育五年,此間學生的身體素質變化還是很大的,教師應及時調整教學內容,以滿足學生需要的同時注重學生能接受的范圍。例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力量和速度略微薄弱,但是身體的柔韌性卻好一些。那么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時,注意內容和容量要適中,如長跑就不太合適。
第二,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年齡不大,仍處在好動、自我約束能力不強的階段,但是喜歡學習新鮮的體育活動,總是充滿活力和競爭意識。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分組團隊競賽、個人競賽的多種比賽、游戲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對體育這個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喜歡體育課,使得他們能主動的參與課堂,自然而然學生能夠充分掌握所學,同時體育課的紀律得以保持、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得以完成。
第三,注重言傳身教。由于智育的限制,小學生學習比較復雜的動作稍顯吃力。故而,教師首先要進行適當的講解,然后要注重親身示范,示范的同時注意動作分解訓練以及反復鞏固練習。所謂熟能生巧。但是,小學生對于單一重復性東西的學習耐心很少,因此教學中可采取多種形式來完成,比如:優(yōu)秀學生展示等等,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
第四,注重課堂中學生主體地位。教學的對象是學生,因此教師要注意保護和維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講與學生的練相結合,當然學生的主體作用應該是在教師的積極引導、科學有據的條件下展開的。課堂上,學生一方面有所收獲,一方面感受體育課的獨特魅力。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工作已經展開,對學生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的要求日益提升,學校教育內容日益豐富,學科間的相互滲透日趨明顯。體育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體育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的研究也需要體育老師在教學工作中不斷探索、改進教學方法與模式,大膽嘗試,注重自省總結,為素質教育的實施提供豐富的實踐
經驗與素材。
第四篇:體育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體育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目前,學校體育繼續(xù)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課程與教學改革不斷深化,
素質教育全面推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得到均衡發(fā)展。但學校體育在很多地方和學校還沒有得
到應有的重視。造成上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來自社會的,有家庭的,有學校本身的,也有
政策導向性的等等。但究其實質根到底,還是對體育本質的認識存在偏見:重智輕體,自古
以來在人們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一些家長寧愿對孩子智力開發(fā)上不惜血本,但不舍得花時間
花本錢投資在增強體質上?偢杏X孩子參加體育活動就影響學習,影響了學習就影響了升學,
影響了升學就進不了好學校,導致畢業(yè)后很難找到好的工作等等,這是一種十分錯誤的邏輯
和想法。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體育具有他學科教學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使學生智力、體質
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進取精神和健康的審美觀等等。本文從學校體育在素質教育
中的作用這一角度談一些粗淺的認識,謹與廣大同仁商榷。目的在于提示學校教育要充分認
識體育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學校體育 素質教育 作用
前言:
所謂的素質是人先天的自然性和后天的社會性的綜合。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是:按社會
和人的發(fā)展的實際需要,遵循教學規(guī)律面向全體學生,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核心,注重開
發(fā)青少年潛能訓練。其目的是在于提高學生素質入手,全面提高整個民族素質,造就跨世紀
的一代新人。體育教學對于提高學生體育素質、促進學生智力開發(fā)、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
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和審美素質的作用,體育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它與思想道德素質、
科學文化素質、勞動技能素質等構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素質教育的統(tǒng)一體。
1、具有素質教育中的提高身體素質的作用1、1“生命在于運動”這句格言是由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提出的,但對“生命在于運動”
的道理我國先秦時期就已有了比較深刻地認識,并用“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边@樣
形象的比喻說明了這一道理。這種運動的樸素觀念是古代社會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
出的寶貴經驗。
1、2為了研究運動與人的健康的關系,國外一些學者,曾做過限制人運動的科學實驗:將
若干20~30歲的健康男子分成兩組,要求第一組被試者每天躺著,不許起坐、站立,第二組
被使這也接受同樣的規(guī)定,不同的是允許該組被試者每天躺著時可以在專門的器械上鍛煉4
次。20天后,第一組被試者感到頭昏眼花、四肢無力、心慌氣短、肌肉酸痛和不想吃飯。
如果沒有運動,人的健康就會受到很大影響,生命就會受到威脅,運動得少,生命力就脆弱。
要保持鍵看和生命力,就應進行有規(guī)律的運動。
2、具有素質教育中的智育開發(fā)作用。
2、1體育鍛煉能增強人的體質,促進大腦發(fā)育。經常參加運動,能增強人的體質,而健全
的精神來源于健全的身體,同時能增加大腦的重量和大腦的厚度。有的科學家用老鼠進行過
試驗,一組老鼠從幼鼠就關在籠子中不讓運動,另一組將老鼠裝入一特制籠子中讓其經常跑
動爬高,到長大時殺掉后分別稱其大腦重量和測量皮層厚度,結果是經常運動的老鼠大腦重,
皮層厚,而且腦神經細胞的樹突多。這充分證實了運動鍛煉能為勤奮學習提供充沛的體力和
精力,為智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物質基礎。
2、2體育鍛煉可使腦獲得營養(yǎng)和氧氣有助于提高思維力、記憶力。有的科學家經過對北大
附中、北京123中等學校500人次以上的實驗測定,發(fā)現上體育科教文化課后智力活動效率
有明顯提高,且發(fā)現課間操后的第三節(jié)課往往呈現智力活動的高潮。2、
3體育鍛煉可以提高腦細胞反應速度,有利于發(fā)揮腦的潛力。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人,視覺、
聽覺等感覺器官都比較敏銳,大腦神經細胞反應速度較快,大腦皮層的分析、綜合能力也較
強。人的大腦中有很大一部分潛力未曾加以利用,而且又是右腦。體育運動正是開發(fā)右腦的
有利工具。曾有人對學生關于體育項目的愛好及興趣做過統(tǒng)計分析,大多數學生很喜歡球類
運動和常有游戲性的體育活動,這些項目的體育活動過程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靈活性、多變
性,能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使之具有反應敏捷,觀察、判斷準確,想象豐富的特點。這對
于提高鬧反應速度,發(fā)揮腦的潛力具有一定的作用。2、4經常運動可使腦子更清醒,有助于提高大腦對疲勞的耐受力。大腦皮層對人體的各種
活動時有分工的。有的區(qū)管腦力活動,有的區(qū)關體力活動,根據興奮與抑制過程相互誘導規(guī)
律,運動時管體力活動的神經中樞高度興奮,加快了管腦力活動的神經中樞抑制過程,使之
得到休息,運動后由于腦力活動的中樞的功能得到恢復,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
3、具有素質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3.1 磨煉意志,增強對挫折的耐受力 。體育教學中的每一項內容都具有明確的目的性,為
了要達到預期的目標,學生是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的,而且要經過一個不斷反復的練習過
程。這樣,某些意志品質和性格特征就在練習的過程中得到了相應的磨煉與升華。如球類能
夠培養(yǎng)學生機智、靈活、沉著、冷靜、頑強拼搏的良好品質及集體協(xié)作精神;武術對學生的
目的性、堅定性、自制性、勇敢等意志性格特征及民族自豪感的培養(yǎng)有較好的促進作用;中
長跑能培養(yǎng)學生堅韌不拔、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質及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等等。特別
是體育教學中的每一個練習,都存在著成功與失敗的交替進行,在這種不斷反復的交替中,
學生不斷忍受失敗的痛苦,嘗試成功的喜悅,勝不驕;敗不餒,用成功釀造自信,在逆境中
堅定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不斷磨煉,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增強了對挫折的耐受力,提高
了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
3.2 渲泄情緒,緩解壓力,調節(jié)心理平衡。學生負擔過重、社會及家庭的期望值過高、升學
及就業(yè)競爭壓力的增大等給大多數學生帶來了極大的生理負擔和心理緊張。許多人都有這樣
的體會:當心情不好時,就去打一場籃球或踢一場足球或進行遠足就會感覺好受些,這實際
上就是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了心理學中的轉移情緒的方法緩解了緊張的心情。當人在從事運
動時,主管運動的神經中樞興奮性加強,主管學習的那部分神經中樞的興奮性則處于相對抑
制的狀態(tài)而得到了積極的休息。同時,運動時引起血漿中某些激素(如糖皮質激素)的水平
下降或不變或不再升高,使精神刺激大大減小,從而使高度緊張的大腦神經得到了松馳,緩
解了精神壓力。
3.3 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體育鍛煉的突出特點就是強烈的實踐性,在這
里,每個學生都懂得只有通過自身主動自覺的活動,才能將運動知識和技能轉化為自己的認
識和行為方式,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活動,體驗到運動的樂趣,使自我意識得到發(fā)展,個
性得以優(yōu)化,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3.4 自我調控,增強對行為的責任能力。體育教學因其活動性、實踐性等特點,有著較為特
殊的課堂常規(guī)來要求全體學生遵照執(zhí)行;游戲、教學比賽等形式有著較為嚴格的規(guī)則規(guī)定以
保證學生在公平、合理、合法、有序的環(huán)境中進行競爭;形式多樣的分組練習、比賽等明確
了個人在活動中充當的角色及應承擔的責任,并要求自己為之努力奮斗等等,使學生在游戲
娛樂的同時養(yǎng)成了遵紀守法、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增強了自我調控能力及對自己行為的責
任能力。
3.5 陶冶情操,培養(yǎng)審美情趣。美在運動中,體育教學中蘊藏著大量的美學因素,一次漂亮
的投籃、一記強勁的射門、一次成功的過桿飛越、一段優(yōu)美流暢的舞蹈、一趟純熟的武術套
路等,無一不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成功的快樂。這是因為在體育教學中不僅能夠遵循力量、
速度、靈敏、柔韌、節(jié)律等特有的要求,而且還能運用和諧、對稱、統(tǒng)一、節(jié)奏和造型等形
式美的法則,做到造型優(yōu)美、技巧嫻熟、柔中有剛、動作舒展而有節(jié)奏,使學生沉浸在力與
美、樂與舞的熏陶之中,獲得美的享受。從而陶冶學生情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健康的審
美觀,提高其發(fā)現美、追求美、創(chuàng)造美、欣賞美的能力。
4、具有素質教育中的品德教育作用
4、1體育教學是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發(fā)展的重要載體。體育教學有著豐富的思想教育內容和
生動的教學活動,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負荷(如練習密度、運動強度
等)和心理負荷(如緊張與輕松、獨斷與協(xié)作等),要克服物體條件和自然條件的困難,要
調適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人與時空之間的種種關系,這些體育中的社會文化屬性有利
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集體意識、協(xié)作意識、進取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守法意識優(yōu)良的思想道德素
質。
4、2隨著市場經濟的迅猛發(fā)展,不可避免地會造成某些人道德素質的每況愈下,道德淪喪
現象也是屢見不鮮,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的當務之急。道德問題又往往是與利益的
競爭相聯系的,道德的培養(yǎng)也需要在競爭的情況下進行方能見效,體育恰恰可以為道德教育
提供這樣的機會 ,體育的內容載體之一是現代競技運動,其不斷完備的規(guī)程、規(guī)則體現了
一種社會的道德期盼,參與其中便會使人懂得社會或群體對個體的期待和行為規(guī)范,自覺地
以社會或群體的行為規(guī)范來指導或約束自己的行為。如足球競賽中要求隊員之間要團結協(xié)作,
隊員要服從裁判、尊重觀眾,要正確對待比賽,要正確對待勝負等等,所有這些都使隊員自
覺或不自覺地以社會或群體的行為規(guī)范約束自己的行為;學校體育的德育功能還表現在通過
參與或觀看體育比賽,提高了整個民族素質和民族的凝聚力。如北京奧運會期間,全國上下
一片歡騰,為運動健兒的勝利更為祖國的榮譽歡呼雀躍,無處不體現了體育的德育功能。通
過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思想品質,樹立正確的體育道德觀,具有勇敢頑
強、團結進取、活潑開朗的精神面貌(請你繼續(xù)關注公文素材庫m.seogis.com),以及誘導學生養(yǎng)成維護道德規(guī)范、遵紀守法。體育教
學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學中結合課的內容的傳授進行的,引導學生去感悟,使學生在鍛煉身
體的同時,不知不覺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5、具有素質教育中的生存教育功能。
5、1學校體育首先是教育,然后才是運動,也就是說體育是通過運動所進行的教育,體育
不僅僅是鍛煉學生的身體,更重要的是教育學生學會生存,F代人也許不必再去和猛獸或自
然環(huán)境抗爭,但卻要去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以免被淘汰,還要預防運動不足導致
的過度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現代文明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壽命延長的
趨勢日趨明顯,為了“生存”和適應社會的迅猛發(fā)展,終身教育應運而生,而終身接受體育
教育和參與體育鍛煉則顯得尤為重要,學校體育不但為終身體育打下了堅實的身體、心理基
礎,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習慣、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合作與競爭的能力。為適
應以后競爭日益的社會環(huán)境打下了扎實的身體基礎和良好的意識品質,實現了學校的生存教
育的功能。
5、2現代社會的人除了要能夠生存以外,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生存或生活質量,終身體育
運動成為現代人文明生活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已是不爭的共識。無論是文、史、哲還是數、
理、化,在學生走上社會加以運用之前,都只能是“經院文化”,而對學生而言是難以使之
立足即融入生活的,體育則不是,蘊含其中的“玩”的教育、“美”的教育、“安全”的教育、
“健康”的教育、“人際關系”的教育“生活習慣”的教育、“欣賞”的教育等等,在這個意
義上,我們說不要把體育僅僅看作是運動的教育,而是要看到運動作為一種載體,其教導生
活的承載力是其他任何教育所難以比擬的。作為生活教育的體育也許不能直接培養(yǎng)出引發(fā)產
業(yè)革命的曠世奇才,但卻可以造就一代懂得如何健康、文明地生活的一代人。
6、具有素質教育的勞動素質培育作用。
6.1體育教學的學習過程實現了學生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有機結合,而且往往體力勞動大
于腦力勞動。通過體育鍛煉使身體強壯有力,為以后從事各項工作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并且
能使學生明白勞動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績就越大這一道理。所以通過體育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
的勞動素質。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能和敬業(yè)教育。學習體育動作要有吃苦耐勞精神,要經得起
反復磨練。而一項勞動技能的掌握,同樣也需要多次實踐的過程,進而教育學生正確對待勞
動,樹立勞動光榮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熱愛本職工作,敬業(yè)愛崗。
結論:在教育教學中加強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這是關系到學生全面成才的關鍵。廣大教育
工作者要從對教育負責、對國家負責的角度重視和加強這項工作。特別是體育教育工作者,
要結合實際,認真學習教育理論和體育理論,重視學生個性能力的培養(yǎng),鍛煉學生自我生存
的能力,教育學生全面把握素質教育的科學內涵,把受教育者培養(yǎng)成全面發(fā)展的跨世紀人才,
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也是教育面向21世紀的必然要求。
參考資料:
(1)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1999年6月13日。
(2)《論中學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功能》 - 作者:岳貴有體育教師網
(3)《體育教學》201*年第2 期
第五篇:淺談體育教學與素質教育
淺談體育教學與素質教育
體育教學是學生學習、發(fā)展的基本途徑,是學校體育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也是素質教育在學校體育實施的主渠道。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這是一場歷史性的轉變。體育教學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智力、個性及創(chuàng)造等方面的發(fā)展,對培養(yǎng)跨世紀人才,增強綜合國力,具有關鍵性的作用。
一、 轉變觀念,更新思想
素質教育是為了改變應試教育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而提出來的扶正理論,是一種新的教育觀念。素質教育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的基本屬性和在此基礎上通過人的社會實踐逐漸積累形成的相對穩(wěn)定的基本品質。素質教育不是教育的分類,而是科學指導思想,一種教育觀念。素質教育是現代社會及經濟發(fā)展對學校的客觀要求。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即更好地完成自然的人向社會的人轉化,這個社會的人應具有適應社會、改造社會所需要的全面素質,即思想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素質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素質和培養(yǎng)跨世紀人才的需要,是現代社會每個個體所必須接受的基礎教育。素質能夠在人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下轉化為人的行為表現。而素質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求得青少年身心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體育教學中,除對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外,還應加強素質教育,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正確的教育思想是學校一切教育的核心和靈魂,學校教育的現代化就是要以現代化的教育思想為指導來組織實施全部教育活動。為此,在體育教學中樹立現代教育思想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二、 體育教學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和基本內容
(一) 增強學生的體質
體育教學對增強學生體質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與此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興趣、習慣和能力。使學生走向社會后,不僅有一個強健 1
的體魄,而且具有一定的體育素養(yǎng),以適應現代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
(二) 促進學生智力的發(fā)展
首先,體育運動能促進大腦的發(fā)育,改善機能,為人們從事智力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可以促進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力等智力因素的發(fā)展。如,在體育教學通過觀察法、對比法和示范法的運用,能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技術動作的發(fā)展;通過教學比賽和各種體育游戲,可以潛移默化地發(fā)展學生思維的流暢性和靈活性。
(三) 在體育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嚴格體育課堂常規(guī)教育,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紀律行為,在開展各項體育游戲競賽的時候,利用對規(guī)則的學習、理解培養(yǎng)他們遵紀守法,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根據各種不同的教材特點,培養(yǎng)他們的各種意志品質。如中長跑可以培養(yǎng)學生堅忍不拔的毅力;健美操和體育舞蹈可以陶冶學生美的情操。
(四) 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競爭意識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正是為其步入社會做好心理上的準備。體育中的各種競賽,是在公平競爭的條件下進行的,教師通過比賽和游戲教學,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不斷進取,超越自我。在體育比賽中,勝利與失敗并存,對學生進行勝負觀教育尤為重要。勝不驕、敗不餒,在勝利中找不足,繼續(xù)前進;在失敗中找教訓,以頑強的毅力去爭取勝利,使學生能正確對待學習中、生活中遇到的失敗與挫折,振奮精神,克服困難,做生活的強者。
(五) 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能力是指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在一定的制約下,成功地完成或處理某種活動
和情況的行為和表現。而在體育教學這一特定環(huán)境中,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具體體現在學生對教學的示范、講解、指導的理解;分析、接受與學習的能力;組織能力、解答能力、保護與幫助能力、自練能力、自控能力、交際交往能力等方面。能力不是天生而俱,而是后天獲得的,而能力的提高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因此,體育教學應該有目的地逐步開展,促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發(fā)展和提高。
(六) 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良好的個性會影響整個人生。學校體育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有相當大的影響,而體育教學更由于教學環(huán)境的獨特性,學生的個性表現是“顯性”的,開放而又強烈,教師易于觀察,便于引導,加上青少年的可塑性大,也給教師的教育帶來有利條件。使教育能根據學生的顯性表現,因勢利導,在寬松和諧的教學氣氛中,在充分尊重學生人格的基礎上,促使學生個性的健康發(fā)展。由于個性在人生歷程中的重要性,而個性發(fā)展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育,因此體育教學在實施素質教育中可以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七)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創(chuàng)造是社會發(fā)展的一種動力,沒有創(chuàng)造,人類只能停止在一個水準,社會就不能前進,故人的創(chuàng)造性對社會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我們的體育教學和其它學科的教學一樣,應提倡讓學生提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問題,變求同思維為求異思維。注重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是個性教育的一個重要標志。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主要表現在敢于懷疑,求新求異,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等。教學中要讓學生獨立思考,在活動中發(fā)現和解決問題。
(八) 鍛煉學生頑強的意志
良好的意志品質是現代人所必須具備的素質。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必須克服一個又一個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難或障礙,并且每前進一步往往都要付出極大
的意志努力,勝利也常常取決于“在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所以,長期系統(tǒng)的體育教學,能有效地鍛煉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
(九) 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
在學生良好行為的養(yǎng)成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難以估計的,教師除了根據國家和學校的教育與教學要求,抓好常規(guī)教育外,教師的示范、講解,教學中的舉止行為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言傳身教,為人師表,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學生,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
(十) 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念與審美能力
正如蔡元培先生指出的那樣:“體育中含有大的美育因素,體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多姿多彩的學校體育教學中,教師各種教法手段的運用,各種隊列練習與技術練習,各種體育競賽與表演,以至體育場地器材的布置等,都可以使學生受到外在美和內在美的熏陶,并獲得豐富的、多種多樣的美的情感體驗,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念和熱愛美的情感,提高學生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和表現美的能力,進而使學生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
三、 對體育教學改革的認識
⑴要深化體育教學改革,必須以思想觀念的更新先導,更新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克服那種只講社會需要,忽視個體發(fā)展;只強調體育的傳技、健身作用,忽視體育的教育、人文價值;只追求體育的近期效益,忽視體育的長遠效益等片面性。把社會需要和個體需要、育體和育心、增強體質與為學生終生體育打基礎有機地結合起來。只有將現代教學思想真正貫徹到教學實踐中去,才能拓寬思路,勇于創(chuàng)新。
⑵加強教學方法的改革。過去,體育教學最基本的常規(guī)方式,首先是講授示范再進行練習,先集體模仿再分組過渡等等。教學的主導方面出現了“教師
講得多、統(tǒng)得多、包得多”的現象,容易陷入死板、缺乏活性的地步。目前,首先應把現代教學方法引用到體育教學中去,體育教師必須深入研究每項教材的特點、價值和魅力。教法上必須解決怎么教學生學生才愛學,怎么教學生學生才會學、學懂的問題,引起興趣,形成意識,培養(yǎng)能力,在掌握“三基”過程中,朝著快樂體育、成功體育和終身體育的的方向發(fā)展。其次,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加強區(qū)別對待,使每個學生都有所得,學有所成。
⑶素質教育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尚的職業(yè)道德。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高度的責任感,熱愛學生,為人師表,能正確處理各種人際關系,具有較強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廣播的業(yè)務知識。從理論到實踐能全面掌握體育教學的各種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技術,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不斷地學習和探索,努力掌握一切最新的體育教學理論知識、技術和技能等;多元化的文化素質。體育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與眾多學科交叉關聯。作為一名體育教師除掌握體育本身的基礎知識外,還需加強文學、藝術、歷史等方面的知識修養(yǎng),以便在教學能做到語言豐富,講解生動形象,富有幽默感和號召力,從而不斷地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總之,我國體育教學改革正在起步階段,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教育體制的改革,以及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必將會擺脫“應試教育”的羈絆,而“素質教育”必將以嶄新面貌給教育以新的內涵和活力,體育教育也必將在貫徹“素質教育”的進程中,為培養(yǎng)21世紀的人才而作出應有的貢獻。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