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鍛煉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我們要養(yǎng)成鍛煉的習慣。這里給大家?guī)淼氖墙虒W論文:淺談小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如何養(yǎng)成,大家可以進來看看!
摘要:
體育鍛煉習慣是指通過重復或練習而鞏固下來能促進身體發(fā)展并達到愉悅情感的行動方式。因此,體育習慣是體育鍛煉的需要與行為的直接聯(lián)系,是不需外在監(jiān)督和個人意志努力即可實現的活動傾向。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習慣,是學校體育所要追求的目標之一。
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提高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習動機水平,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能力,促進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形成體育鍛煉習慣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應重視小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
一、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體育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觀念,形成自覺主動進行身體鍛煉的習慣。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文件中,對學校體育工作做出的如下要求:“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使學生養(yǎng)成堅持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了解科學營養(yǎng)知識”。對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全國健身計劃綱要》中指出:“各級各類學校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做好學校體育工作。要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技能和習慣。”九年制義務教育教學指導綱要明確提出:要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作為教學目標之一。
當前大多數的小學生基本都明白為什么要參加體育學習,但問題是,正確的學習認識并沒有使他們真正產生積極的學習行動。一是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由于重智輕體的社會環(huán)境,從而嚴重地影響了小學生體育學習的態(tài)度,影響了他們正確學習動機的形成。所以,教師應注重教學方法的改變,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在體育鍛煉中找到自己的優(yōu)勢,感受成功的快樂,享受成功的喜悅。這樣的體育課才有感召力,學生健康的個性就會得到張揚。對學生的個性健康發(fā)展和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形成也必將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
二、培養(yǎng)體育鍛煉的興趣
新課程特別強調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小學體育教學在內容的選擇上應貼近學生的生活,通過教給他們平時熟悉的動作,讓孩子們積極的參與,玩得起來,在玩和活動中掌握技能,發(fā)展體能,受到教育。如在投準練習中,如果每次練習都采用固定點讓學生來投,學生興趣就會減淡。如果組織投準比賽,看誰擊中目標次數多的練習,“投沙包比準”、 “投籃入筐”、“投靶比準” 等投準練習,課上就會出現你能我行的高漲氣氛。再如50米快速跑教學中,如果讓學生用同一種方法去跑,就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因為學生技能發(fā)展不一樣,采用多種不同形式的分組比賽和多種 方法跑的方式進行比賽,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練習的興趣,使之情緒高漲。因為此時的學習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需要。主體地位是自主的落實,不是被動的落實,可見這樣的教學會使他們身心的得到愉悅。
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方面,注重學生學習和生活經驗相聯(lián)系,引導學生體驗運動樂趣,提高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習的動機水平;重視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和責任感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刻苦鍛煉的精神,促進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基本形成體育鍛煉習慣。例如:在投擲教學中選擇學生熟悉的紙飛機作為教學內容,這種選擇符合學生的身心特征,教材內容兒童化、趣味化、原本枯燥、乏味的投擲教學變得有趣了,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正在體驗到了運動的樂趣。
三、堅持體育鍛煉的毅力
研究資料表明,我國中小學生的健康令人擔憂,尤其是心肺功能指標、耐力素質與國外同齡孩子相比,問題更是突出,其實造成這種情況的最根本原因是學生們參與體育活動少,沒有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小學階段是良好學習習慣形成的最佳時期,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體育學習習慣,不僅有助于加強體育學習的目的和意義的教育,使學生產生正確的學習動機,而且還能發(fā)揮體育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幫助他們養(yǎng)成各種學習習慣,從而培養(yǎng)起他們堅強的意志、毅力和終身鍛煉的意識。
新課程標準專門設計了運動參與領域的學習目標,特別關注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習慣。因此,學校體育教育不僅應該注意增強學生的體質,更要使體育成為青少年的必修課。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它的意義不僅在于當前的實現作用,更應當在于它的后繼作用。學校教育不僅應當充分體現體育特點,滿足個體的興趣愛好,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參與意識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小學階段,他們的生理、心理發(fā)育不穩(wěn)定不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們對體育活動有很大的興趣。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