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奇人降世,皆有祥瑞示之。老子臨凡,東方有朝霞氤氳,庭院有紫氣搖曳;仲尼出世,燥熱有雄鷹搖翅,迷途則猛虎銜衣。然小子生于丁卯之年,全無異象,蓋大賢之士鮮于多見,庸人之流本自常常。襁褓之年倏忽而過,垂髫之歲始入學耳。
余之村學,落于村舍之尾、土山之前,外無紅墻以圍,內無桌幾為倚。每季入學則搬桌攜凳,家中長者多誤于隴畝,然窮困至斯余幼年竟不知也。夏無扇以納涼,竟入水塘,師者責之;冬無窗以避寒,取書以遮,長者斥之。見書中所載孩童有明亮教室、新整桌椅,圖自羨耳。聞師者之教誨,聆長者之諄諄,余每謂己曰“國之將盛始于學耳,國之將強始于勤也”。自是小子赤心向國,勤于學耳,惟懵懂不知愛國之心矣。
然時與境遷、年與歲馳,匆匆志學。古人十五而有志于學,小子志學而始知愛國。小子中學,有青蔥樹木成行,夏可納涼;有潔白學堂三間,冬可避寒。又兼有圖書藏室乃余之最愛耳。然二十學子宿于一屋,嘈嘈雜雜亂不自勝;所飲所食皆自備一周,常三日而霉變,然涼水泡食而不忍舍之,是故余今日胃有不適始于此耳。然圖書之藏、學問之長,始令小子如灌醍醐,是以入青年團以立志。志曰“小子之運將與大國相連,小子志學將用以強國”。昔慷慨激昂歷歷在目,今日思之仍有蠢蠢欲動之感,彼時乃知個人之運與國家之運不可分也。
時而結發(fā)弱冠拜大學耳。余之大學座于千年古都長安,校舍寬廣而潔凈,課堂明亮而先進,宿寢有沐浴休憩之所,館藏有中外古今巨著。師者系博學多才之能士,友人乃壯志激昂之青年,教學有科技為輔,作業(yè)有信息為肘。所見所歷,與余昔年所見不可同日而語矣。始知我泱泱中華,國力之盛,民心之強,小子一點方寸噴薄欲出,乃有幸臨于國強之路,喜不自勝。后又多讀國史,遍覽國事,始知中華之強不可脫離于人矣,不可脫離于黨矣。遂入黨宣誓“將吾身投于強國之路,投于為民之途,投于復興之偉業(yè)”。自始憤而讀書,以求安身于天下,服務于民間,赤赤之心不可言表。古人有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于小子而言大學之道,在明愛國矣。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已而而立之年矣。余今日居于仲裁,求公正于案中,留清白于世間。每自嘲曰仲裁即種菜矣,小子即為菜農耳。今于菜園思及往昔,桑梓之地已有樓臺臨立,四方親鄰皆為樂業(yè)安居,深知中華民族之崛起勢不可擋,小子惟兢兢以為業(yè),踐行余志以報國耳。何以為憑?有詩為證:
兒時立壯志,勤學兀自歡。垂髫不知窮困,為求喜新顏。不畏寒來暑往,無論雨疏風驟,衷心未曾變。幾番回首看,抱負在心田。
求大道,出鄉(xiāng)關,赴長安。三十余年彈指,仲裁在人寰。大國風范漸起,華夏之夢正酣,點點在心間。胸有愛國志,無處不青山。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