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力學知識點總結(具體)
力力即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國際單位: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這是為了紀念英國科學家伊薩克牛頓而命名的。1N=1kgm/(s^2)里具有:物質性、相互性、矢量性、同時性、獨立性、傳遞速度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速度大小、運動方向,兩者同時改變)。力的三要素:力學可分為靜力學、運動學和動力學四種基本力(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電磁力、萬有引力。速度:速度是位移和時間的比值,單位是米每秒,即m/s,用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瞬時速度是時間間隔非常小時的速度。加速度是速度的變化量與發(fā)生這一變化所用的時間的比值。速度與加速度都是矢量。角速度:連接運動質點和圓心的半徑在單位時間內轉過的弧度。線速度:質點作曲線運動時所具有的即時速度。向心加速度: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的加速度。功:功是能量變化的量度。功率: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動能:物體做機械運動具有的能。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發(fā)生的勢能。機械能:機械能是動能與部分勢能的總和。基本規(guī)律: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見公式三力共點平衡的特點:物體在三個力的作用下處在平衡狀態(tài),那么這三個力不是平行的話就必共點,而且其中兩個力的合力必與第三個力大小、方向相反牛頓運動定律:一、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二、物體加速度的大小和它受到的力成正比,跟它本身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和力的方向相同。三、兩個物體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萬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與兩物體的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兩物體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開普勒定律:一、每一個行星都沿各自的橢圓軌道環(huán)繞太陽,而太陽則處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中二、在相等時間內,太陽和運動著的行星的連線所掃過的面積都是相等的。三、繞太陽公轉周期的平方和它們的橢圓軌道的半長軸的立方成正比動能定理:力在一個過程中對物體做的功,等于物體在這個過程中動能的變化。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變化的關系:物體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物體的重力勢能的變化機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工的物體系統(tǒng)內,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而總的機械能不變。波圖像的描點法、平移法中間過程、注意運用守恒觀點);針對簡諧運動的對稱法、針對簡諧用下的宏觀低速運動問題)、動量、能量(可處理變力作用的問題、不需考慮解決動力學問題的三大類方法:牛頓運動定律結合運動學方程(恒力作基本運動類型勻速直線運動是瞬時速度保持不變的運動。勻加速直線運動是瞬時加速度不變的運動。(自由落體)勻加速運動是加速度與初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的運動。(平拋運動)勻速圓周運動是加速度大小不變方向與運動方向垂直的運動。(圓周運動)變速運動。(曲線運動)曲線運動:曲線運動中質點在某一點的速度沿曲線在這一點的切線方向處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解析法(解方程或方程組)、圖像法(勻變速直線運動的s-t圖像、v-t圖像);正交分解法);對物體的受力分析(隔離體法、依三力平衡問題的處理方法(封閉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多力平衡問題力的合成與分解(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多邊形、正交分解);基本解題方法:據:力的產生條件、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注意靜摩擦力的分析方法假設法);各種公式(按拼音首字母順序排列)動能:動能定理:Ek12mV2勻速圓周運動公式:線速度:vr2fr2rT:22W12mV22F2F12mV12αθF1向心加速度:av2RR24T22R4fR2浮力:Fgv功:WFscos功率:P=WtPFV力的合成FF21F222F1F2COStanF2sinF1F2cos胡克定律:Fkx滑動摩擦力:fF機械能守恒定律:mgh121212mV1mgh22mV2牛頓第二定律:F合ma力矩:MFL豎直上拋運動:HV2上升最大高度:o2g上升的時間:tVog萬有引力:FGm1m2r2a、萬有引力=向心力GMm42(Rh)2mV2(Rh)2m2(Rh)mT2(Rh)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萬有引力mgGMmR2gGMR2c、第一宇宙速度mgmV2RVgRGM/Rd、萬能代換gR2GM向心力:FmamvRm2R直線運動:s=tv重力:G=mg重力勢能:Ep=mgh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t11、位移公式:Sv02at22、速度公式:vtv0at3、勻變速度運動的判別式:ssnsn1aT24、速度與位移關系式:v2v202as5、無論勻加速還是勻減速,都有VtVs226、對于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按照連續(xù)相等時間間隔劃分,1t、2t、3t……即時速度之比為:v1:v2:v3::vn1:2:3::n前1t、前2t、前3t內的位移之比為:x1:x2:x3::x22n1:2:32::n2第1t、第2t、第3t……內的位移之比為:xⅠ:xⅡ:xⅢ::xn1:3:5::(2n1)按照連續(xù)相等的位移劃分,1S末、2S末、3S末……速度之比為:1:2:3::n1:2:3::n第1S、第2S、第3S……所用的時間之比為:t1:t2:t3::tn1:(21):(32)::(nn1)
擴展閱讀:高一物理力學知識點總結
高一物理力學知識點總結
定義: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理解要點:
(1)力具有物質性:力不能離開物體而存在。
說明:①對某一物體而言,可能有一個或多個施力物體。②并非先有施力物體,后有受力物體
(2)力具有相互性:一個力總是關聯著兩個物體,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說明:①相互作用的物體可以直接接觸,也可以不接觸。②力的大小用測力計測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的形狀發(fā)生改變;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5)力的種類:
①根據力的性質命名:如重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磁力、核力等。②根據效果命名:如壓力、拉力、動力、阻力、向心力、回復力等。
說明:根據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稱的力,性質可以相同;同一名稱的力,性質可以不同。重力
定義: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說明:①地球附近的物體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但不能說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③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④在兩極時重力等于物體所受的萬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時不相等。(1)重力的大小:G=mg
說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體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緯度越高,同一物體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體在兩極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個物體的重力不受運動狀態(tài)的影響,與是否還受其它力也無關系。③在處理物理問題時,一般認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變。(2)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說明:①在兩極與在赤道上的物體,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響,與運動狀態(tài)也沒有關系。(3)重心: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點。
重心的確定:①質量分布均勻。物體的重心只與物體的形狀有關。形狀規(guī)則的均勻物體,它的重心就在幾何中心上。
②質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的重心與物體的形狀、質量分布有關。③薄板形物體的重心,可用懸掛法確定。
說明:①物體的重心可在物體上,也可在物體外。
②重心的位置與物體所處的位置及放置狀態(tài)和運動狀態(tài)無關。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體物體時,就可以把整個物體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個力來表示,于是原來的物體就可以用一個有質量的點來代替。彈力
(1)形變:物體的形狀或體積的改變,叫做形變。
說明:①任何物體都能發(fā)生形變,不過有的形變比較明顯,有的形變及其微小。②彈性形變:撤去外力后能恢復原狀的形變,叫做彈性形變,簡稱形變。(2)彈力:發(fā)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跟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彈力。
說明:①彈力產生的條件:接觸;彈性形變。
②彈力是一種接觸力,必存在于接觸的物體間,作用點為接觸點。③彈力必須產生在同時形變的兩物體間。④彈力與彈性形變同時產生同時消失。
(3)彈力的方向:與作用在物體上使物體發(fā)生形變的外力方向相反。幾種典型的產生彈力的理想模型:
①輕繩的拉力(張力)方向沿繩收縮的方向。注意桿的不同。
②點與平面接觸,彈力方向垂直于平面;點與曲面接觸,彈力方向垂直于曲面接觸點所在切面。
③平面與平面接觸,彈力方向垂直于平面,且指向受力物體;球面與球面接觸,彈力方向沿兩球球心連線方向,且指向受力物體。
(4)大。簭椈稍趶椥韵薅葍茸裱硕蒄=kx,k是勁度系數,表示彈簧本身的一種屬性,k僅與彈簧的材料、粗細、長度有關,而與運動狀態(tài)、所處位置無關。其他物體的彈力應根據運動情況,利用平衡條件或運動學規(guī)律計算。摩擦力
(1)滑動摩擦力: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相當于另一個物體滑動的時候,要受到另一個物體阻礙它相對滑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說明:①摩擦力的產生是由于物體表面不光滑造成的。②摩擦力具有相互性。
滑動摩擦力的產生條件:A.兩個物體相互接觸;B.兩物體發(fā)生形變;C.兩物體發(fā)生了相對滑動;D.接觸面不光滑。
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并跟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說明:①“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與運動方向相反”②滑動摩擦力可能起動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瑒幽Σ亮Φ拇笮。篎=μFN
說明:①FN兩物體表面間的壓力,性質上屬于彈力,不是重力。應具體分析。②μ與接觸面的材料、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無單位。③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相對運動的速度大小無關。
效果: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但并不總是阻礙物體的運動。
滾動摩擦: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滾動時產生的摩擦,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要小得多。(2)靜摩擦力:兩相對靜止的相接觸的物體間,由于存在相對運動的趨勢而產生的摩擦力。說明:靜摩擦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
靜摩擦力的產生條件:A.兩物體相接觸;B.相接觸面不光滑;C.兩物體有形變;D.兩物體有相對運動趨勢。
靜摩擦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并總跟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相反。說明:①運動的物體可以受到靜摩擦力的作用。
②靜摩擦力的方向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同,可以相反,還可以成任一夾角θ。③靜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動力。
靜摩擦力的大小:兩物體間的靜摩擦力的取值范圍0<F≤Fm,其中Fm為兩個物體間的最大靜摩擦力。靜摩擦力的大小應根據實際運動情況,利用平衡條件或牛頓運動定律進行計算。
說明:①靜摩擦力是被動力,其作用是與使物體產生運動趨勢的力相平衡,在取值范圍內是根據物體的“需要”取值,所以與正壓力無關。
②最大靜摩擦力大小決定于正壓力與最大靜摩擦因數(選學)Fm=μsFN。效果: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的趨勢。
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是解決力學問題的基礎,是研究力學的重要方法,受力分析的程序是:1.根據題意選取適當的研究對象,選取研究對象的原則是要使對物體的研究處理盡量簡便,研究對象可以是單個物體,也可以是幾個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
2.把研究對象從周圍的環(huán)境中隔離出來,按照先場力,再接觸力的順序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并畫出物體的受力示意圖,這種方法常稱為隔離法。3.對物體受力分析時,應注意一下幾點:
(1)不要把研究對象所受的力與它對其它物體的作用力相混淆。
(2)對于作用在物體上的每一個力都必須明確它的來源,不能無中生有。(3)分析的是物體受哪些“性質力”,不要把“效果力”與“性質力”重復分析。力的合成
求幾個共點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1)力是矢量,其合成與分解都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一條直線上兩力合成,在規(guī)定正方向后,可利用代數運算。(3)互成角度共點力互成的分析
①兩個力合力的取值范圍是|F1-F2|≤F≤F1+F2②共點的三個力,如果任意兩個力的合力最小值小于或等于第三個力,那么這三個共點力的合力可能等于零。
③同時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共點力才能合成(同時性和同體性)。④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某一個分力。力的分解
求一個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同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已知兩分力求合力有唯一解,而求一個力的兩個分力,如不限制條件有無數組解。要得到唯一確定的解應附加一些條件:
①已知合力和兩分力的方向,可求得兩分力的大小。
②已知合力和一個分力的大小、方向,可求得另一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③已知合力、一個分力F1的大小與另一分力F2的方向,求F1的方向和F2的大。喝鬎1=Fsinθ或F1≥F有一組解若F>F1>Fsinθ有兩組解若F<Fsinθ無解
(3)在實際問題中,一般根據力的作用效果或處理問題的方便需要進行分解。(4)力分解的解題思路
力分解問題的關鍵是根據力的作用效果畫出力的平行四邊形,接著就轉化為一個根據已知邊角關系求解的幾何問題。
必須注意:把一個力分解成兩個力,僅是一種等效替代關系,不能認為在這兩個分力方向上有兩個施力物體。矢量與標量
既要由大小,又要由方向來確定的物理量叫矢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標量
矢量由平行四邊形定則運算;標量用代數方法運算。一條直線上的矢量在規(guī)定了正方向后,可用正負號表示其方向。思維升華規(guī)律方法思路
一、物體受力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物體的受力情況不同,物體可處于不同的運動狀態(tài),要研究物體的運動,必須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正確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是研究力學問題的關鍵,是必須掌握的基本功。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主要是根據力的概念,從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及其與周圍物體的接觸情況來考慮。具體的方法是:
1.確定研究對象,找出所有施力物體
確定所研究的物體,找出周圍對它施力的物體,得出研究對象的受力情況。
(1)如果所研究的物體為A,與A接觸的物體有B、C、D就應該找出“B對A”、“C對A”、“D對A”、的作用力等,不能把“A對B”、“A對C”等的作用力也作為A的受力;(2)不能把作用在其它物體上的力,錯誤的認為可通過“力的傳遞”而作用在研究的對象上;
(3)物體受到的每個力的作用,都要找到施力物體;
(4)分析出物體的受力情況后,要檢查能否使研究對象處于題目所給出的運動狀態(tài)(靜止或加速等),否則會發(fā)生多力或漏力現象。2.按步驟分析物體受力
為了防止出現多力或漏力現象,分析物體受力情況通常按如下步驟進行:(1)先分析物體受重力。
(2)其研究對象與周圍物體有接觸,則分析彈力或摩擦力,依次對每個接觸面(點)分析,若有擠壓則有彈力,若還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則有摩擦力。(3)其它外力,如是否有牽引力、電場力、磁場力等。3.畫出物體力的示意圖
(1)在作物體受力示意圖時,物體所受的某個力和這個力的分力,不能重復的列為物體的受力,力的合成與分解過程是合力與分力的等效替代過程,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時認為是物體所受的力。
(2)作物體是力的示意圖時,要用字母代號標出物體所受的每一個力。二、力的正交分解法
在處理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復雜問題上的一種簡便的方法:正交分解法。正交分解法:是把力沿著兩個選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其目的是便于運用普通代數運算公式來解決矢量的運算。力的正交分解法步驟如下:
(1)正確選定直角坐標系。通常選共點力的作用點為坐標原點,坐標軸方向的選擇則應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原則是使坐標軸與盡可能多的力重合,即是使需要向兩坐標軸分解的力盡可能少。
(2)分別將各個力投影到坐標軸上。分別求x軸和y軸上各力的投影合力Fx和Fy,其中:Fx=F1x+F2x+F3x+;Fy=F1y+F2y+F3y+
注意:如果F合=0,可推出Fx=0,Fy=0,這是處理多個作用下物體平衡物體的好辦法,以后會常常用到。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高一物理力學知識點總結(具體)》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高一物理力學知識點總結(具體):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