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在线视频观看,一级日韩免费大片,在线网站黄色,澳门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薈聚奇文、博采眾長、見賢思齊
當前位置:公文素材庫 > 計劃總結 > 工作總結 > 歷史地理學期末試題總結

歷史地理學期末試題總結

網站:公文素材庫 | 時間:2019-05-28 13:51:03 | 移動端:歷史地理學期末試題總結

歷史地理學期末試題總結

1、“地理”一詞最早出現在《周易系辭》,在我國歷史地理有著悠久的歷史。

2、歷史地理學:簡單的說,歷史地理學是研究歷史時期人類地理環(huán)境變化,以及環(huán)境與人類和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學科。融學術性與實用性為一體,是相關學科中最為活躍的領域。3、中國歷史地理學的發(fā)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特點是什么?①萌芽階段先秦時期

這個時期,中國出現了最早的地理學著作《尚書禹貢》、《山海經》。最早的自然地理著作《管子地員篇》,最早的旅游地理著作《穆天子傳》。②成熟時期秦漢魏晉南北朝

最主要的標志之一就是,東漢班固的《漢書地理志》的出現。同時出現了很多區(qū)域和要素系統(tǒng)地理著作,如《吳越春秋》《華陽國志》《水經注》等。已經出現了地圖學和編制地圖的理論。地圖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沿革地理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就是編繪地圖。③發(fā)展時期唐宋元時期

一是大量成熟的地理總志的出現:《元和郡縣圖志》開始,這個時期,出現了《太平寰宇紀》、《元豐九域志》、《輿地廣記》、《輿地紀勝》、《方輿勝覽》、《大元一統(tǒng)志》除此之外,大量邊疆地理著作的出現:《大唐西域記》和《諸番志》等。

二是專門出現了一種學問沿革地理。代表人物是王應麟、胡三省。④繁榮時期明清時期

這個時期主要的特點是大量方志的出現。據記載明清兩朝一共出現了8400多種方志,為區(qū)域歷史地理研究奠定了基礎。明清之際,很多思想家提倡經世致用,一大批事關國計民生的歷史地理菱出現: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徐霞客《徐霞客游記》、王士性的《五岳游草》等等。4、《禹貢》:成書于戰(zhàn)國之世,全書以1193個字概述了當時中國地理上的重要內容。作者在最主要的“九州”一章中,假托大禹治水所劃分的政治疆界,而以天然的山、河、海為標志,把全國劃分為冀、兗、青、徐、揚、荊、豫、粱、雍九州,也就是九個區(qū)域。每州分敘其山川、湖泊、物產、貢賦、交通及少數民族居住的情況,還區(qū)分各州土壤的顏色、肥力以及田賦的等級。5、《山海經》:分《山經》和《海經》兩部分!渡浇洝,約成書于春秋、戰(zhàn)國時代(前八至前三世紀)。分東、南、西、北、中五部,共五卷,因稱《五藏山經》。書中以今山西省西南隅和河南省西部為《中山經》的主要部分!逗=洝钒司、《大荒經》并附《海內經》共五卷,據陸侃如先生考證,分別為西漢及西漢以后人所作。這兩部分記錄了古代對遠方的地理知識,內容帶有許多怪異和迷信的傳說。西方學者也認為它是“世界上最古的旅行指南”。6、《漢書地理志》:既是一篇內容豐富的當代地理著作,也堪稱第一篇歷史地理著作,記述對象不限于西漢,而是考詩書,推表山川,上綴《禹貢》、《春秋》,下及戰(zhàn)國、秦漢。7、制圖六體:裴秀中國傳統(tǒng)地圖學的奠基人,創(chuàng)立了“制圖六體”:“分率”(比例尺)、“準望”(方位)、“道里”(實際距離里數)、“高下”(因地形高下而道里有了遠近)、“方邪”和“迂直”(因道路的斜正曲直而道里有了參差)。地圖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8、唐宋以來,中國有哪些地理總志?《元和郡縣圖志》《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輿地廣記》《輿地紀勝》《方輿勝覽》《大元一統(tǒng)志》《圣朝混一方輿勝覽》

9、歷史地理學的性質及其研究對象是什么?歷史地理學的性質

第一從屬于地理學的觀點

歷史階段地理學研究對象是整個人類歷史時期地理環(huán)境衛(wèi)生變遷及其規(guī)律,這個地理環(huán)境即指自然地理環(huán)境,也包括人文地理環(huán)境,所以歷史地理學就其學科性質而言屬于地理學的范疇,但就研究所依據的資料和方法而言,又具有歷史學的屬性。所以有人說它是“它是在兩個母體中孕育和發(fā)展起來的學科”。

第二歷史學分支學科的觀點

歷史上,地理著作一般都歸入史部,沿革地理自然地屬于歷史階段學,所以以前的學者將其作為治史的四把鑰匙之一。

第三種邊緣論或綜合論觀點

早在六十年代的時候,黃盛璋就提出了葉理是邊緣學科的觀點。近年來,有年青的學者們則提出了歷史地理是利用歷史學的方法而非歷史、利用地理學方法而非地理,它是一門關于有史以來自然與人文地理現象兼包并蓄的獨立的綜合性學科。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對象

包括歷史自然地理和歷史人文地理兩大類。

歷史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對象是歷史時期由人類經濟活動而導致的自然地理的變化。如氣候的改變,植被的變遷,河道的遷徙,湖泊的漲縮,海岸的推移等。因為這些變化依舊是照自然規(guī)律進行的,所以屬于自然科學的范疇。其它有些不是因人的活動而發(fā)生的自然地理方面的變化,如地震的發(fā)生,火山的噴發(fā),水文要素的變動,河道河口的變遷等,本屬于地貌學的研究課題,但如果這些變化在人類歷史時期發(fā)生比較顯著的差異和影響,也屬于歷史自然地理研究的任務。

歷史人文地理,包括:歷史經濟地理;歷史政治地理;歷史城市地理;歷史居民地理;歷史區(qū)域地理,歷史社會地理、歷史商業(yè)地理、歷史農業(yè)地理等

10、在歷史氣候的研究中主要的貢獻者是竺可楨,1972年《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奠基作品。

11、氣候變化對動植物的變遷表現明顯

如:貘和象都是東南亞熱帶森林地區(qū)的動物,F代的象目前在我國只能自然生存在云南省南部西雙版納的密林中。亞洲現代的貘,更局限于馬來半島及蘇門答臘的沼澤森林。這些喜暖的古動物遺骸,指示了當時黃河流域氣候的溫暖和濕潤,

山東龍山文化遺址中,發(fā)現了炭化的竹節(jié)。現代竹類大面積的生長大體上已不超過長江流域。竺可楨據此假設五千年來竹類分布的北限大約向南后退了13°緯度,從而證實當時的年平均溫度比現在高2℃左右,冬季1月的平均溫度比現在高35℃

唐代在河南設立過管理竹子的機構,宋代撤銷,元代又重新設置。反映了氣候冷暖的變化。隋、唐到北宋初期,我國氣候又進入溫暖期,兩宋時期,我國氣候又轉向寒冷期,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國氣候又進入溫暖期。12、中國近5000年來氣候變遷的總的趨勢是?從我國溫暖和寒冷氣候交替變遷情況來看,歷史時期氣候波動總的趨勢是:溫暖時期一個比一個短,溫暖程度一個比一個低。從生物分布的變化上可以反映出這個趨勢。

【一、全新世大暖期,又稱大西洋期,即距今8000年至5000年左右的溫暖期,為冰后期的最適期。

二、約公元前3000公元前1100年的溫暖時期

三、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8世紀中葉的西周時期,氣溫有所下降,是中國我國氣候在長達幾百年的第一溫暖期之后,進入了第一個短暫的寒冷期。四、春秋、戰(zhàn)國、秦、西漢時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我國氣候又轉入第二個溫暖期。氣溫比現在要高1.5℃左右。

五、從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東漢、三國到六朝時代,我國氣候又轉入第二個寒冷期,氣溫比現在要低1~2℃左右。

六、從公元600年到1000年的隋、唐到北宋初期,我國氣候又進入第三個溫暖期,氣溫比現在要高1℃左右。

七、從公元1000年到1200年的兩宋時期,我國氣候又轉向第三個寒冷期。

八、從公元1200年到1300年的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國氣候又進入第四個溫暖期。九、從公元1400年1900年的寒冷時期十、公元1900年以來的氣候波動時期。(第一在時間上,大致以四十年代為界,劃分為前后兩個階段。從十九世紀末期開始,到二十世紀的四十年代,是世界性的氣候增暖時期,在這個時期,氣溫總的趨勢是升高的。第二是在地區(qū)上,高緯地區(qū)的氣候變化比中、低緯地區(qū)明顯)】

13、中國近5000年來氣溫變化曲線圖(如12題所述)14、人口南遷、北遷與氣候變化的關系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就是哪里溫暖去哪里,你們滴明白?比如吧氣候寒冷了吧農業(yè)就會受影響,中國是農業(yè)國吧,農業(yè)受影響了吧就會影響社會穩(wěn)定接著就會引起社會動蕩,社會動蕩了吧就會形成大遷移啊大位移啊大戰(zhàn)亂啊啊,所以請自行組織語言回答此問題)15、中國植被變遷趨勢及原因

變遷趨勢:(一)在地帶性總體格局不變的條件下,植被呈現不同程度的地域性變化。由于地帶性因素的影響,歷史時期植被緯度地帶性和經度地帶性十分明顯,即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際,呈現森林草原荒漠依次過渡的景觀,從北至南,森林依次演變?yōu)楹疁貛п樔~林溫帶落葉闊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熱帶雨林。(二)在歷史時期發(fā)展過程中各地由于自然條件的變化,特別是人為活動的影響,其植被類型也隨著不斷發(fā)展和變遷?偟内厔菔窃耘嘀脖坏牟粩鄶U展和天然植被的逐漸縮小。(三)生物分布界線的推移,歷史時期以來,我國氣候曾經發(fā)生過多次波動,隨之氣候位置也出現相應的南北擺動,這必然會影響到動植物分布界線和農作物的種植制度。

原因和影響:歷史時期我國森林頒布的變遷是巨大的,森林變遷的原因與自然條件,與氣候條件關系特別密切。同時,在歷史時期,人類的活動對森林的影響更大,更直接,歷代大興土木、軍事行動、森林利用中的濫砍濫伐、農業(yè)開發(fā)中的毀林開荒、刀耕火種等對歷史時期森林資源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變遷不是直線式的,而是經過多次反復的。

16、進入歷史時期(約6000、7000年來)我國現有植被帶已經基本形成,即大興安嶺北部地區(qū)的寒冷針葉林帶,東北溫帶針葉林落葉闊葉林帶,遼東以南、秦嶺和淮河以北的溫暖帶落葉闊葉林帶和北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帶,秦嶺淮河以南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和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帶,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季雨林、雨林帶,南海諸島常綠矮林和灌叢帶。在這些林帶的西北為草原、荒漠地區(qū)。以后由于氣候變化,植被群落和植被分布均有一定變化,但總的來看,歷史時期的變化幅度相對于地質時期并不是很大。

17、唐北宋時期黃河流域仍為中華文明的中心之地。經濟開發(fā)的強度加大,林地多被墾殖變?yōu)檗r田,而對森林的采伐規(guī)模也在增大,關中平原地區(qū)已經沒有什么森林,洛陽則一點也沒有,但關中平原和洛陽地區(qū)、泌陽盆地還有許多竹林。

18、植被變化的主要趨勢:墾地、自然農田擴大,自然植被縮小。(從植被類型的變遷看:栽培植被不斷擴展,天然植被不斷縮減。從栽培植被的擴展來看:主要是經濟植被的擴展,生態(tài)植被的擴展)

19、黃土高原植被的變化自然地理的特征是什么

地形支離破碎、溝壑縱橫氣候溫暖干燥、變化劇烈河流水少沙多,暴漲暴落環(huán)境敏感脆弱,易受破壞20、△黃河下游河道變遷的原因及其影響△

原因:黃河流域的土壤、氣候及黃河河道的坡度,是造成其下游經常決徙和改道的自然因素。歷史上人類不合理的墾殖、樵采以及其他的活動。

影響:首先,黃河的決口和泛濫,在北至津沽南達江淮的二十五萬平方公里的廣大范圍內,曾制造了無數次田園、城鎮(zhèn)和人口被吞噬的慘劇。其次,黃河決口還帶來嚴重的沙災。由于每次決口都將大量的泥沙沉積于土地上,水退沙留,以至沙崗遍地。黃河的不斷決口和改道,還破壞了黃淮平原上原有的水系面貌。21、黃河河源探索的幾種觀點:①先秦的“河出昆侖”《尚書禹貢》最早就有“導河積石,至于龍門”的記載。《山經》說:“昆侖之丘,河水出焉”。

②漢代的“伏流重源”臆說

③晉、唐時期對青海河源地區(qū)的初步認識④元、明、清三代對河源地區(qū)的考察與成就

⑤建國后對河源的考察及其再認識,確認了黃河源上的兩湖應為“西扎東鄂”。

22、從先秦時期到解放前約三千年間,黃河下游決口泛濫達1693次,平均三年兩次決口,重要的改道26次。清初學者胡渭從古代黃河上千次改道的記載中,予以整理歸納,在《禹貢例略》里提出五大徙之說。后咸豐五年(1855年)銅瓦廂決口改道,加上一徙,統(tǒng)稱“六大徙”。再加上戰(zhàn)國初期前原有故道,概括為七個階段。23、黃河變遷的特點

①總的趨勢是決口改道越來越頻繁。除第一、二兩次大徙后,長達數百年間,決徙次數甚少,有一個較長的穩(wěn)定時期外,慶歷、明昌改道后,連三十年固定的河道都沒有出現過,弘治改道后,入淮之水仍數股并存,流程紊亂,主流也時有變更。

②黃河改道以下游為主,但上、中游也有改道。上游主要發(fā)生于河套平原的后套地方。24、明末,著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對金沙江實際考察后,寫了《溯江紀源》(一名《江源考》),糾正了“江源于岷”的錯誤認識。指出發(fā)源于犁牛石的金沙江才是長江正源。25、云夢與云夢澤

“云夢”一詞從廣義說,它是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泊等多種地貌形態(tài)在內的范圍廣闊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王的狩獵區(qū),而“云夢澤”則是其中局限于江漢平原以湖沼地貌為主的一部分。26、洞庭湖的變化(新石器時代洞庭湖地區(qū)仍是河網切割的平原景觀,至東晉南朝時期開始,洞庭湖開始沉降擴展。從3世紀開始,由于荊江三角洲的擴展和云夢澤萎縮,出現景口、淪口兩股長江水進入洞庭平原,使沼澤平原逐漸演變?yōu)橥粞蠛棋拇蠛。?9世紀中葉開始,洞庭湖開始淤塞萎縮。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湖區(qū)大量被壅塞成陸,洞庭湖逐漸被切割成為一些大小不等的湖沼,除東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外,其他湖沼多較小。)

27、云夢澤的演變(從全新世開始到先秦時期,由于長江與漢水所挾帶的泥沙長期填充的結果,原始面貌已經大為改觀。云夢澤已演變成平原沼澤形態(tài)的地貌景觀。這就是《子虛賦》中所說的“平原廣澤”。西漢時期,因江、漢兩水泥沙的淤積,荊江和漢江兩內陸三角洲聯為一體。揚水兩岸的云夢澤區(qū)逐漸淤填分割成路白、東赤、船官、女觀等湖,云夢澤的主體已南移至華容附近。魏晉南朝時期,江漢陸上三角洲和云夢澤變化較大。由于江漢地區(qū)新構造運動有著自北向南傾斜的趨向,荊江東岸分流夏、涌二水所塑造的三角洲也向東南方伸展。隨著云夢澤主體向東南部的推移,形成“首尾七百里”的夏州。唐、宋時,隨著江漢內陸三角洲的進一步擴展,日漸淺平的云夢澤主體,已大多填淤成陸。唐宋志書已不見大湖的記載。北宋初期,在今監(jiān)利縣東北六十里設置玉沙縣,管理和開墾新生成的三角洲平原,歷史上著名的云夢澤基本上消失,大面積的湖泊水體已為星羅棋布的湖沼所代替。明、清兩代,由

于荊江北岸穴口大多堵塞,荊江泥沙改向南岸排泄,江漢平原又開始出現了眾多的湖泊群。原已消失的太白湖,明末清初已成為周圍二百余里的淺水湖泊。清乾隆年間改稱赤野湖,周圍還有六十多公里。清末光緒年間,已因泥沙的長期淤填被分割成若干較小的湖沼。與太白湖淤淺消失的同時,明嘉靖年間,在今洪湖縣境開始有洪湖的出現,清末光緒年間卻已擴大成為周圍二百里的大湖)

28、行政區(qū)劃:行政區(qū)劃是一個現代名稱,除非疆域非常狹小,任何國家都要根據行政管理的需要,將國土劃分為有層級的區(qū)域,這一過程叫作行政區(qū)劃,這些區(qū)域就是行政區(qū)域,簡稱行政區(qū)或政區(qū)。政區(qū)由國家立法創(chuàng)置或撤廢,具有可變性的特點。政區(qū)還有承繼性、延續(xù)性的特點,中國的政區(qū)是歷史時期長期發(fā)展演變的結果。行政區(qū)劃的出現體現了中央集權制國家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存在的行政管理關系,這是中央與地方關系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如果中央與地方不存在行政關系,則無行政區(qū)劃可言。

克服兩種誤解:一是認為一個國家就一個行政區(qū);二是認為中國從夏代起就出現了行政區(qū)劃。

29、行政區(qū)劃的基本要素:①層級(層級是行政區(qū)劃中的核心要素)②幅員(層級多,每級的管理幅度就小,層級少,管理幅度就大)③邊界(兩個政區(qū)間的界線。是人為劃定的。政府根據管理需要隨時加以調整)④形狀⑤地理區(qū)位30、《禹貢》的政治地理思維

①九州(以名山大川為標志,劃分天下為九個區(qū)域,取名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

②五服制(以王都五百里為甸服,而后每隔五百里往外增加一個支,形成了甸、侯、賓、要、荒五服的圈層結構)

九州制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那就是九州的分布是南三北六,表明了一方面是北方比南方開發(fā)程度較高,另外是北方的政治單位比南方多。九州雖然是政治區(qū)域,但不能說是行政區(qū)劃,因為周天子與諸侯只是一種政治關系,而沒有行政統(tǒng)轄關系。五服制所體現的是一個國家的核心區(qū)與邊緣區(qū)的理想關系,而九州制體現的是一個國家的內部如何進行政治分區(qū)以實現管理的實際體制,或者說是中央與地方的政治關系的一種地理體現。秦漢以后,這兩種結構就成為政治地理格局的兩種基本形態(tài),一直到近代。31、僑州郡縣:永嘉亂后,晉室渡江南遷,暫處建康,中原人民大部分渡淮南遷,也有一小部分遷往遼東和河西地區(qū)。當地政府為了招撫流亡,安置世家大姓,即就地按原來籍貫的州郡縣名設置政區(qū),給予不納稅的待遇,稱為僑置郡縣。僑置郡縣多集中于兩點三線:即長江中游的荊州和下游的揚州。三線是今漢中至成都、重慶;襄陽至江陵、武昌;當涂、揚州、鎮(zhèn)江至常州。

32、土斷,即以土地為斷,令北方流亡的士民,就所居地作為土著,與南方土著同等待遇,東晉成帝咸和年間至陳天嘉元年(360年)共實行九次土斷。土地斷后流民和土著的差別逐漸消失,許多僑郡縣被省并。

33、投下軍州:就是貴族、功臣將戰(zhàn)爭時俘獲掠奪的人口,作為他們的私奴所建立的州縣,這樣的州大概有30余個。

34、唐時府不分等,州則根據地位輕重,轄境大小、經濟開發(fā)程度、人口多寡等條件,分為輔、雄、望、緊、上、中、下七等?h也有赤、畿、望、緊、上、中、中下、下等八等。35、論述循環(huán)中國行政區(qū)劃的二三級制的

①郡縣的設置始于春秋時期,到戰(zhàn)國時期相對完整的郡縣制已初具雛形,為秦的郡縣制奠定了基礎。

②漢代為了對日益增多的郡加強管理開始設立監(jiān)察區(qū)。最初監(jiān)察區(qū)只是中央的派出機構,與郡并沒有行政隸屬關系;州設刺史或州牧,也不是常設官。西漢末年,這種狀況才有所變化,州的地位上升。在地方普遍設立郡縣兩級制,由于漢初分封王國,在王國下又設有郡縣,便形成三級制。東漢后期,州逐漸成為一級行政區(qū)劃,便形成州、郡、縣三級制。

③魏晉南北朝時期,總的來看主要是實行州郡縣三級制,但因分裂割據,朝代更替頻繁,地方行政制度和行政區(qū)劃變化無常。東晉開始實行“土斷”,將僑置州、郡、縣并入土縣。這種行政區(qū)劃的趨勢和混亂狀況一直延續(xù)到了南北朝時期。

④隋文帝時改州、郡、縣三級制為州、縣兩級制,廢除了郡,但后來郡與州的名稱不斷替換。

⑤唐代在行政區(qū)劃上一個重要的改動是設立道。唐代地方行政區(qū)劃主要是州縣制。為滅安史叛亂,唐在全國遍設方鎮(zhèn),任命一批管軍、管民的節(jié)度使。戰(zhàn)亂爆發(fā)初,全國已設置了44個方鎮(zhèn)。等戰(zhàn)亂平息后,這些戰(zhàn)時區(qū)劃就保留下來,節(jié)度使與道已融為一體,凡設置節(jié)度使、觀察使的地方,皆稱為“道”。道已成為州(府)之上的行政、軍事區(qū)域,地方制度又從唐前期的虛三級變?yōu)閷嵢壛恕?/p>

⑥五代多實行州縣二級制。

⑦北宋初年承唐代道制而設立路,實際上最初是一種財政收轉區(qū)。后來路實際上成為了一級行政區(qū)劃,宋代便出現路、州、縣三級制。(宋代地方行政區(qū)仍實行州縣制,其特色是州一級行政區(qū)相對更復雜)

⑧遼代實行道、府、縣、三級制,但還保留部落、頭下軍州等制。⑨元代推行行省制。元代行省下實行路、府、州、縣四級制,但在實際運行中互有交叉,十分復雜。

⑩明代承元制,改行中書省為布政使司。清代上承元明之制,實行省、府、縣三級制。民國前期一般實行省、道、縣三級制。

秦到民國初,中國的政區(qū)變遷的三個階段:一是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行政兩級制變成三級制;二是隋唐五代宋遼金時期,重復了由兩級制變成三級制的循環(huán);三是元明清時期及民國前期,從多級制逐步簡化到三級制,以至短時的二級制。

在近201*年的時期內,中國行政區(qū)劃出現郡縣時代、道路時代、行省時代三個階段,分別體現了秦到南北朝的郡縣二級制、唐宋時期的道(路)州縣三級制、元明清以來的省州(府、路)縣三級制。實際上第一階段后期,作為監(jiān)察區(qū)的州已經有一級行政區(qū)的作用,仍為三級制。歷史時期中國行政區(qū)劃層級變化呈現由高降低和由虛入實兩個規(guī)律。(基本內容如上請自行組織語言)

36、二級制

三級制各有哪些朝代采取請見上題混合

擴展閱讀:《中國歷史地理學》期末考試復習資料

《中國歷史地理學》復習資料

一、名詞解釋

1、歷史地理學:是研究歷史時期人類地理環(huán)境變化,以及環(huán)境與人類和人類社會發(fā)展關系的科學。從時間上講,歷史地理學是研究人類產生以來的地理環(huán)境變化以及與人類發(fā)展關系的問題;從學科的發(fā)展是來看,如果從沿革地理這個角度來講,歷史地理學是一門古老的傳統(tǒng)科學,如果從現代歷史地理學的角度來講,它又是一門十分年輕的學科。

2、盡全時空觀念:對歷史客體的認識應由地域性客體和時間性客體兩大部分組成,要全面、客觀、準確地認知客體,既要盡可能地占有所有歷史時間的信息符號,也要盡可能地占有所有歷史地域的信息符號。

3、人地互動觀念:現代歷史地理學將人地關系作為歷史地理學研究的最終歸結點,強調分析社會現象的環(huán)境起始因素。人地關系是人們對人類與地理環(huán)境之間關系的一種簡稱。這里的地理環(huán)境被認為是由自然和人文要素按照一定規(guī)律相互交織,緊密結合而成的地理環(huán)境整體。

4、水土流失:土壤及其他地表組成物質在水力、風力、凍融、重力和人為活動等作用下,被破壞、剝蝕、轉運和沉積的過程。中國水土流失強度分為:微度、輕度、中度、強度、極強度、劇烈等六級。人類對土地的利用,特別是對水土資源不合理的開發(fā)和經營,使土壤的覆蓋物遭受破壞,裸露的土壤受水力沖蝕,流失量大于母質層育化成土壤的量,土壤流失由表土流失、心土流失而至母質流失,終使巖石暴露。

5、羅布泊: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東南部湖泊。在塔里木盆地東部,海拔780公尺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最低處。蒙古語羅布泊即(多水匯入之湖)。古代稱澤、鹽澤、蒲昌海等。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較多,西北側的樓蘭城為著名的“絲綢之路”咽喉。為中國第二大咸水湖,F僅為大片鹽殼。

6、沙漠化:沙漠化(desertification)是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由于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的影響而引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破壞,使原來非沙漠地區(qū)出現了類似沙漠環(huán)境的變化。在干旱和亞干旱地區(qū),在干旱多風和具有疏松沙質地表的情況下,由于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使原非沙質荒漠的地區(qū),出現了以風沙活動、沙丘起伏為主要標志的類似沙漠景觀的環(huán)境退化過程。

7、統(tǒng)萬城:又稱“白城子”,這座古城遺址氣勢浩大,它是1600年前北朝十六國時期的大夏國赫連勃勃都城,但唐代開始逐漸被風沙淹沒。故址在今陜西省靖邊縣境內的沙漠之中,城址東北有淖泥河,向東南注入無定河。

8、釣魚島:釣魚島,全稱“釣魚臺群島”,倭人稱其為“尖閣列島”。釣魚島群島由釣魚島、黃尾島、赤尾島、南小島、北小島等七座小島組成,總面積約7平方公里。其位于閩之正東,臺之東北,距基隆102海里,距那霸230海里。,處在大陸架上,附屬于臺灣島,以海溝與琉球群島相隔。其海域為新三紀沉積盆地,富藏石油。1972年美國將釣魚臺列嶼的行政管轄權也交給日本,被劃為沖繩縣石垣市,歷史上琉球不屬于日本。針對日美再三挑釁我釣魚島主權行徑,自1970年代開始,華人組織的民間團體曾多次展開宣示主權的“保釣運動”,中華民族捍衛(wèi)釣魚島領土主權的決心堅定不移。

9、改土歸流:又稱土司改流、廢土改流,是指將原來統(tǒng)治少數民族的土司頭目廢除,改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土司制度是在唐宋時期羈縻州縣制的基礎上發(fā)展而成的,其實質是“以土官治土民”,承認各少數民族的世襲首領地位,給予其官職頭銜,以進行間接統(tǒng)治,朝廷中央的敕詔實際上并沒有能夠得到真正的貫徹。改土歸流一般采取兩種辦法:“一是從上而下,先改土府,后改土州。二是抓住一切有利時機進行,如有的土官絕嗣,后繼無人,或宗族爭襲,就派流官接任;土官之間互相仇殺,被平定后,即派流官接任;有的土官犯罪,或反王朝被鎮(zhèn)壓后,以罪革職,改由流官充任”

10、郡縣制:對中國古代實行的中央集權體制下,郡、縣二級政權的地方行政制度(類似于現在的行政區(qū)劃)的總稱?たh制形成于戰(zhàn)國時期,盛行于秦漢,郡縣制是古代中央集權制在地方政權上的體現,秦統(tǒng)一后郡縣制遂遍行于全國。郡縣制規(guī)定郡守、縣令和縣長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襲,使君主有效地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經濟的發(fā)展。

11、行省制:元代施行的一項政治制度。元統(tǒng)治者為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對全國的統(tǒng)治,在中央設置中書.元代行省置丞相、平章、左右丞、參知政事,其行政機構名稱和官吏品秩與中樞相等,凡一省軍國大事無所不領。行省轄區(qū)不僅地域遼闊,且省界犬牙交錯,使其無山川險阻可依,北向門戶洞開,形成以北制南的軍事控制局面。因這一措施有助于防止地方割據,故為明、清所繼承。12、明長城:明長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區(qū)修筑的軍事防御工程,亦稱邊墻,區(qū)別于由秦始皇所修的萬里長城。明朝建立以后,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貴族韃靼、瓦剌諸部仍然不斷南下騷擾搶掠;明中葉以后,女真族又興起于東北地區(qū),也不斷威脅邊境的安全。為了鞏固北方的邊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統(tǒng)治中幾乎沒有停止過對長城的修筑工程。

13.山海關:山海關,又稱“榆關”,位于秦皇島市東北15公里,匯聚了中國古長城之精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認為是明長城東端起點,有“天下第一關”之稱。與萬里之外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山海關城,周長約4公里,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門,多

種防御建筑。

14、嘉峪關: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嘉峪關市西南隅祁連山脈嘉峪山。嘉峪關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是明代長城沿線建造規(guī)模最為壯觀、保存程度最為完好的一座古代軍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長城沿線的重要軍事要塞,素有“中外鉅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稱。

15、武關:武關位于丹鳳縣東武關河的北岸,與函谷關,蕭關,大散關成為“秦之四塞”。關城建立在峽谷間一座較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習山,南瀕險要。武關歷史悠久,遠在春秋時即以建置,名曰“少習關”,戰(zhàn)國時改為“武關”,它是秦楚兩國相抗衡的產物。

16、潼關:潼關位于陜西東部渭河下游、舊潼關縣港口鎮(zhèn)東南的黃河邊上,與崤函古道東口的函谷關遙遙相對,守衛(wèi)著這條古道要津的西口。歷史上因其守望著崤函古道中百余公里的桃林而又稱為桃林塞。潼關設于東漢末,當時關城建在黃土塬上,隋代南移數里,唐武則天時北遷塬下,形成今日潼關城舊址。唐置潼津縣,明設潼關衛(wèi),清為潼關縣,民國時襲之。因為潼關地處黃河渡口,位居晉、陜、豫三省要沖,扼長安至洛陽驛道的要沖,是進出三秦之鎖鑰,所以成為漢末以來東入中原和西出關中、西域的必經之地及關防要隘,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畿內首險”、“四鎮(zhèn)咽喉”、“百二重關”之譽。

17、大散關:亦稱散關山口,位于陜西省寶雞市南大散嶺上。北連渭河支流,南通嘉陵江上源。散關當山川之會,扼西南、西北交通要道樞紐。亦稱崤谷。今川陜公路、寶成鐵路由此通過。大散關亦稱散關,關中四關之一,為周朝散國之關隘,故名散關。這里山勢險峻,層巒疊嶂,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為“川陜咽喉”、兵家必爭之地。

18、都江堰: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舉世聞名的中國古代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國著名的旅游勝地。通常認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占城稻:占城稻是出產于印支半島的高產、早熟、耐旱的稻種,宋朝時引入我國,并迅速在江南地區(qū)推廣。占城稻以其原產地,位于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為名。占城稻又稱早禾或占禾,屬于早秈稻,原產越南中南部,北宋初年首先傳入我國福建地區(qū)。根據我國古書記載,占城稻有很多特點。一是“耐旱”。二是適應性強,“不擇地而生”。三是生長期短,自種至收僅五十余日。

20、《禹貢》:《禹貢》是《尚書》(一作《書經》,簡稱《書》)中的一篇。是戰(zhàn)國時魏國的人士托名大禹的著作,因而就以《禹貢》名篇。《禹貢》以地理為徑,分當時天下為九州,這是撰著者理想中的政治區(qū)劃。此外兼載山脈、河流、

土壤、田地、物產、道路,以及各地的部落,無不詳加論列!队碡暋啡珪1193字,以自然地理實體(山脈、河流等)為標志,將全國劃分為9個區(qū)(即“九州”),并對每區(qū)(州)的疆域、山脈、河流、植被、土壤、物產、貢賦、少數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現象,作了簡要的描述。今天看來,它其實是上古人類對天下的認識。雖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保留了非常重要的遠古地理資料,是我們研究古代歷史地理的重要文獻,也可見上古中國人活動的區(qū)域。

二、簡答及論述

1、史念!饵S土高原森林與草原變遷》、《中國歷史經濟地理》、《中國古都研究》第1輯、《中國古都和文化》、《中國的運河》、《河山集》葛劍雄《中國歷代疆域的變遷》、《中國人口發(fā)展史》、《西漢人口地理》侯仁之《歷史上的北京城》、《歷史地理學的理論與實踐》、《步芳集》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長水集》藍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線史》、《古代交通、生態(tài)研究與實地考察》

2、氣候變遷對唐代繁榮的影響

唐代在中國201*年的歷史上屬于溫暖濕潤的時期,溫暖濕潤的氣候對唐代農業(yè)經濟影響很大,并為唐代的農業(yè)經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環(huán)境基礎,從而成為唐代繁榮的重要因素。

(一)溫暖濕潤氣候造成牧業(yè)分界線北移,農耕區(qū)擴大。既有利于唐代經濟的發(fā)展也為農業(yè)經濟發(fā)展客觀上創(chuàng)造了一個更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

(二)唐代溫暖濕潤氣候使農業(yè)經濟作物種植北界北移,產出多樣性更明顯。(三)唐代溫暖濕潤氣候使可供農作物生長時間增長,農作物生長周期縮短,復種指數提高。

(四)唐代溫暖濕潤氣候使農作物單產量提高,糧食總量增加。(五)唐代溫暖濕潤氣候使水利建設成效顯著。(六)由于國力強盛,使南方地區(qū)的開發(fā)有了保證

3、宋代氣候變化與宋元歷史發(fā)展的關系

12實際的氣候變寒宣告了中世紀溫暖期的結束,以后南宋、元、明、清時期雖然氣候有反復變溫暖,但總的來看以寒冷為主。以南宋開始的長達800年的寒冷期,對中國歷史進程的影響顯著。

(一)由于氣候寒冷,北方游牧民族長期處于一種高壓狀態(tài),威脅中原農業(yè)民族。五代以后,入主中原的北方民族核心區(qū)也越來越靠近東部,威脅中國南方的北方游牧民族也在向東推移。與之相應的是隨著中國政治經濟文化重心的東移南遷,東亞民族的戰(zhàn)爭舞臺整體東移,這是一個十分值得思考的歷史人地軌跡。

(二)由于氣候寒冷,黃河流域農業(yè)經濟衰落,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移成為定局。

這樣,宋代在氣候變化和北方游牧民族壓力的大背景下,北方地區(qū)的經濟水平總體衰退,宋代的經濟實力橫向來看相對下降,財政收支的困難,使軍事力量受到極大地影響,造成軍事上的積貧積弱。這種貧弱的大趨勢并不因元代曇花一現的大趨勢而有所改變。

4、明清小冰期與社會波動的關系

研究表明,明清時期中國的氣候十分寒冷,有稱“明清小冰期”,亦稱“明清宇宙期”。在傳統(tǒng)社會里,低溫會使農業(yè)生產受到致命的影響,自然災害的頻發(fā)則影響農業(yè)生產,民生日苦,同時也直接加劇社會矛盾,影響社會穩(wěn)定,進而造成引起中國傳統(tǒng)社會劇烈的社會動蕩,形成大遷移、大移位、大戰(zhàn)亂。

(一)明清時期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處于一種高壓狀態(tài)。(二)由于氣候寒冷,黃河流域農業(yè)經濟進一步衰落,沙漠化進一步向南拓展,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移成為定局。

(三)由于氣候寒冷,自然災害頻率大,社會處于十分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影響了中國農業(yè)技術的進步和農業(yè)經濟推動力和效率的轉換。

5、森林覆蓋率

分布變化情況:關中沖積平原及河流兩側(周代)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森林豐富、關中有竹分布(秦漢)六盤山地區(qū)林木茂盛(東漢至南北朝)關中地區(qū)沒有森林,黃河中游森林較多(唐北宋)華北平原森林嚴重破壞(唐宋時期)

森林覆蓋率南方高于北方的原因:

(一)氣候因素,南方溫暖濕潤,適宜樹木生長,北方干燥多沙漠。(二)南方開發(fā)遲,始于明清時期;北方開發(fā)早,破壞大。(三)北方多平原,南方多丘陵、山地,北方不便于伐木。6、歷史時期野生動物分布

亞洲象: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嶺南地區(qū),現在只有云南西南部唯一有殘存黃河流域、渭水上游、山東南部、河北地區(qū)(商周時期)黃河流域分布大量減少(秦漢以后)長江中游地區(qū)分布廣泛(東漢)長江中游地區(qū)亞洲象滅絕(1050年前后)亞洲象南退原因:野生亞洲象生育能力差,對森林、食物、飲用水需求量大,一旦環(huán)境急劇變化,就難以生存;人類活動的濫捕濫獵對森林資源的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特別是氣候的變化使亞洲象失去了生存的基本環(huán)境

大熊貓:繁盛是在更新世中期,在長江以南多有分布。歷史時期多分布在黃河、長江、珠江、瀾滄江、怒江等流域的20多個縣內。唐宋時期,云貴川三聲都有大熊貓生存,F在在四川的黃龍寺、九寨溝。臥龍,陜西佛坪、甘肅武都等地有集中分布。

犀牛:歷史時期主要分布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漢到北宋)、嶺南地區(qū)(分布廣延續(xù)時間長),云南是我國野生犀牛的最后滅絕地(20世紀中葉)。

中國野生犀牛滅絕的主要原因:(1)野生犀牛本身食量大而繁殖能力差,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弱;(2)由于中國歷史氣候越來越趨于寒冷的演變趨勢,中國中高緯度地區(qū)越來越不適應野生犀牛生存;(3)人類不合理的開發(fā)使野生犀牛失去了生存環(huán)境;(4)歷史時期人類直接獵殺的野生犀牛不計其數,對野生犀牛的影響很大

7、歷史時期黃河改道頻繁的原因:

(1)自然地貌和土壤因素。黃河流經青藏高原,再到黃土高原。特別是在黃土高原,由于黃土顆粒細,孔隙多,耐沖性差,遇水則變?yōu)槟嗔,到下游華北平原堆積形成懸河。

(2)氣候環(huán)境因素。黃河流域全年降水的70%都集中在夏秋,多暴雨,洪峰流量大大高于年平均流量,形成暴漲暴落,極易沖壞河堤。研究表明黃土高原侵蝕中自然侵蝕占70%,而人類加速侵占只占30%,這就是說自然地貌、土壤和氣候環(huán)境是造成黃土高原侵蝕的最主要原因。

(3)人類活動因素。由于人類的不合理開發(fā),特別是采伐不節(jié)制,使黃河中游地區(qū)的森林受極大大的摧殘,水土流失因此越來越嚴重,黃河水患也越來越酷烈。

8、長江流域洪水災害頻發(fā)的原因:

(1)自然環(huán)境的內部諸多因素。如長江流域徑流量與太陽黑子數有必然聯系,而長江流域洪水與近日點、日月交食年也存在必然的聯系,再則氣候溫暖,往往水災頻率也增大。

(2)人類活動的因素。長江流域的洪水災害頻率增大和災害強度增大,很大程度上緣于上游和中游的森林破壞和水土流失,體現為人類活動的影響作用,如山地陡坡墾殖、皇木采辦。

(3)長江中游地區(qū)的森林破壞、圍湖造田也是加重長江流域洪水災害的一個重要原因。

(4)從長江流域的洪災規(guī)律來看,災害的損失越來越大,很大程度上歸因于長江沿線經濟的日益發(fā)達,從而導致災害的客觀損失也更大。

9、絲綢之路的興衰原因

西北絲綢之路的興衰與歷史時期氣候變化二帶來的西北地區(qū)沙漠化推移關系十分密切。

(1)秦漢時期是一個冷濕時期,雨水較多,氣溫較低,雪線下移。絲綢之路上的諸多城鎮(zhèn)環(huán)境較好,人煙輻輳,絲路一片繁榮。

(2)東漢以后,氣候開始變干,匈奴地區(qū)出現連年大旱赤地千里,人畜死亡大半,絲綢之路南道南路南移、消亡。樓蘭城廢棄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在大的干旱背景下塔里木河下游和孔雀河下游分合與終點位置的改變。

(3)隋唐以后,絲綢之路北道逐漸開辟、繁榮,從伊州可通西洲高昌城、交河城,絲綢之路南北二道均繁盛一時。

(4)西北絲綢之路的衰落以綠洲農業(yè)的衰退和沙漠化加強為特征,這種衰落以中國西北地區(qū)近201*年來氣候日趨干冷為背景,是人類墾殖文明的不合理開發(fā)的結果。(西北綠洲國家的衰落和消失的主要原因是河流的改道和退縮引起的沙化,但河流改道和退縮是歷史時期自然與社會雙重因素的結果。一方面中國近5000年來的氣候變化是日趨干冷;一方面人類在綠洲上的開發(fā)強度不斷加強。)、

10、哪些因素對氣候產生影響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大氣環(huán)流、海陸分布、洋流和地形緯度位置是影響氣候的基本因素,大氣環(huán)流是形成各種氣候類型和天氣變化的主要因素,海陸分布改變了氣溫和降水的地帶性分布,地形的起伏能破壞氣候分

布的地帶性,洋流對其流經的大陸沿岸的氣候也有一定的影響。

11、管理沙漠化的措施:

(1)加強草場管理。A、落實家庭草場承包責任制,B、限制最高草原載畜量,C、搞好草原圍欄,D、改變飼養(yǎng)方式,推行圈養(yǎng)、輪牧,E、加強草原養(yǎng)護,防治病蟲鼠害,F、采取草地保護措施(2)加強水土保持

(3)利用生物措施特種基因資源

12、中國古代經濟重心東移南遷的原因:

(1)自然因素:氣候、水源、植被、土壤

氣候唐代以后,黃河流域由暖轉冷,水源西北地區(qū)降水減少,日益干旱土壤不合理開發(fā),水土流失,肥力下降水源北方水源枯竭(2)社會因素

A、人口大量南遷,帶入大量人才、技術B、南方少數民族的自我發(fā)展C、南方相對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D、南方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

12、高產農作物的引進

小麥原產中亞,最早的小麥距今38020你說呢占城稻宋代引進,原產印支半島

明朝中后期引進馬鈴薯、玉米、番薯、花生、煙草、番椒

高產農作物引進的影響:

(1)對山區(qū)的墾殖開發(fā)有重要意義(2)有利于商品糧的發(fā)展(3)促進了經濟作物的發(fā)展

(4)間接促進了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展(如;淀粉加工)

(5)弊端:A、對生態(tài)造成一定破壞(水土流失、生態(tài)失衡)B、造成了人口數量的急劇膨脹

13、五大、六大、七大文明古都的劃分

五大古都西安、洛陽、開封、南京、北京

六大古都西安、洛陽、開封、南京、北京、杭州

七大古都西安、洛陽、開封、南京、北京、杭州、安陽

14、京杭大運河的影響

京杭運河一向為歷代漕運要道,對南北經濟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十九世紀海運興起,以后隨著津浦鐵路通車,京杭運河的作用逐漸減小。

(1)加強南北交通,鞏固對全國的統(tǒng)治。(2)加強對江南地區(qū)的經濟建設。(3)文化交融,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4)方便南糧北運。

-7-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歷史地理學期末試題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歷史地理學期末試題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歷史地理學期末試題總結》由互聯網用戶整理提供,轉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m.seogis.com/gongwen/581703.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