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研究生會個人工作總結
個人工作總結
201*年年底悄然而至,從9月份加入xxxx大學研究生會辦公室以來,在工作上、學習上、生活上收獲頗豐,感觸良多。下面我將就辦公室的個人工作和部門管理做一階段總結:一、工作方面
作為辦公室副部長,正確地選擇自己的工作行為坐標,規(guī)劃自己的工作方向。半年來,我最大的喜悅就是:在工作中,準確把握適度分寸,工作中心不偏不離,工作力度松緊相宜,工作節(jié)奏快慢相間。可以說,基本做到副部長應該做到的事情,這使我感到很自信,也很自豪。
在過去的半年里,我協助和參與了辦公室及校研會的許多工作:(1)在開學初,與部長及其他辦公室成員共同完成全體成員見面會的各項準備工作,包括本部門展示需要的視頻、見面會過程中需要的獎品及其他物品、通知宣傳工作等。(2)在重陽節(jié)登山活動中,主要負責編寫活動策劃、參與相關的活動準備工作。(3)參與完善校研會各項制度的工作,修改部分規(guī)章制度。(4)與外聯部、宣傳部溝通協調,為制作校研會宣傳冊整理相關資料。(5)協助辦會副部長xxx為組織各學院研究生會主席參加收看黨的十八大閉幕式,參與相關的準備工作。(6)收集整理各部門相關的活動資料,并提醒各部門對活動資料進行備份,為今后的總結工作做準備。雖然有些事務較為繁瑣,但能從中鍛煉出良好的耐性、養(yǎng)成注意細節(jié)的好習慣,學會協調各方的本領。
當然在工作過程中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1)細小工作不夠注意。作為校研會干部,有高度的責任心才會使自己不負重托。在抓住重點工作的同時,必須要學會注意細小工作,認真全面、周全處理,這樣才能避免或減少失誤。(2)言語表達不夠凸顯表達能力,主要包括言語表達和寫作的能力。在這兩方面,我做得都是不夠好、不凸顯。希望我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經過自己的努力不斷提高這方面的能力,爭取做到全面發(fā)展,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3)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在完成有些工作的時候與其他成員聯系不夠緊密、易受外界因素影響。加上拖拉時間,安排不科學、調整不規(guī)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工作的效率。
二、部門管理.
對于很多辦公室成員來說,可能對本部門的管理了解還不是很全面,私下每個成員之間在工作和學習上的聯系還有待加強。我覺得應該定期召開下工作會議或相互交流了解下工作進展。研究生不同于本科期間,沒有大把的時間。故效率很重要。會議要短,重點突出,形式可以創(chuàng)新但機制要固定。對于把任務分配到小組,具體小組內部靈活機動地開展工作。這種機制我覺得挺好。同時要注意把每人的任務和進展,遇到的問題及時更新到QQ群。責任到人,出現問題及時問責改正。另外再分配任務時要注意盡可能使每個人都調動起來,建議匯總每人的課表,有的放矢。
今后,我將會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總結,在吸取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上,改進工作方法。不足之處,也是我不斷改進的動力。我堅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秉承良好的精神,以更飽滿、更扎實的工作作風,不斷的努力與探索,揚長避短,使自己負責研會部分的工作在穩(wěn)定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穩(wěn)步前進;我相信,只要我以積極的心態(tài),主動的工作,無悔的付出,一定會譜寫出更加壯麗的篇章!
擴展閱讀:歲月靜好,研會留夢:個人校研究生會主席工作總結暨第十三屆校研究生會工作總結
歲月靜好,研會留夢個人校研究生會主席工作總結
暨第十三屆校研究生會工作總結
陶靜
背景:
個人于201*年4月起擔任第12屆校研究生會主席團助理,201*年9月起擔任第13屆校研究生會主席。
在主席任期內,提出了“開放、多元、理性的文化,系統(tǒng)、細致、前瞻的思維,嚴謹、團隊、高效的行動”的研究生會發(fā)展理念、工作方針和改革基調,在過去的一年中,推動校研究生會形成了職能結構健全、組織制度完善、活動類型豐富的良好局面,在會人數創(chuàng)歷史新高,特別是開拓了維護學生切身權益、培養(yǎng)學生骨干力量等領域的工作,一改以往僅僅舉辦單一的學術、就業(yè)、文體活動的被動局面。
第13屆校研究生會創(chuàng)建或者完善了包括“雋彥論道”研究生學術文化節(jié)、研究生體育文化節(jié)、研究生新年晚會、重大節(jié)日主題創(chuàng)意“微活動”、“研究生,我為自己代言”權益工作月、“研究生的范兒”文化藝術節(jié)、論衡工作坊、研究生夢想秀、國是閱覽工作室、“攜手迎挑戰(zhàn)〃永結同窗情〃共筑中國夢”主題月、“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聯誼活動、研究生干部骨干培訓班、研究生民主生活會等在內的品牌研究生活動。
致謝:
感謝長期以來一直支持、包容我個人及校研究生會發(fā)展的校黨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處及其他部門單位的領導老師、我校第12屆、第13屆研究生會與外校研究生會主席及成員、我校研究生同學!
三個決定論
1、一所大學的研究生教育與管理的水平決定了一所大學的實力與地位,而“泡沫”的高考分數線無法給予大學真正的地位。很多高?缭绞桨l(fā)展的瓶頸在研究生教育與管理。
2、一所大學的研究生教育與管理的水平決定了一所大學的研究生會的發(fā)展能力與水平。如果研究生會一直放緩研究生會制度化的進程,那一定是因為該校的研究生教育與管理的制度化尚處于初步階段,研會制度必然需要以整個學校的研究生教育與管理制度為基礎和保障;如果研究生會一直降低研究生學術文化節(jié)評委的規(guī)模乃至層次,那一定是因為該校的研究生的整體學術水平難以承受多個業(yè)界名師、博導的質疑!
3、一所大學的視野與底蘊決定了一所大學的教學、科研、管理、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fā)展能力與水平。大學需要高立足、大視野,需要大氣度、深底蘊,而非“坐井觀天”。大學的教學、科研、管理應該以服務為起點,而非以防御和懲治為起點。國際化不是崇洋媚外,不是外國化,國際化的前提是本土化、首都化,國際化是意識、是行動、是細節(jié)。底蘊決定著師生的學習成長的態(tài)度與方法,決定著食堂、宿舍、圖書館等服務部門的能力與素質,決定著校園內、食堂內老者的修養(yǎng)與姿態(tài)倘若在一所學校,到處可見把公共教室當做朗誦室、錄音室的外語類學生,邊玩手機邊為學生取飯的食堂工作人員,哄搶饅頭忘記了排隊、還經常口吐臟話的老者,拳砸腳踢宿舍門的宿管,年級、院系、專業(yè)、類型迥然不同的研究生雜居于同一宿舍,讓我們明白,底蘊還需要長時間培育。
一種趨勢論
4、中國很多大學的研究生呈現出了“去校園化”趨勢,或者稱為“反校園化”,即研究生的精力大多用于校園之外的實習、兼職,也就是名義上的社會實踐與專業(yè)實踐,而并非校園內的專業(yè)學習、讀書討論、課堂沙龍、實驗調研、思考研究、論文寫作等,即使有些研究生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校園內,心思也在校園外,在人文社科類大學尤為嚴重,二外也不是例外。正是研究生的“去校園化”趨勢導致研究生會報名率低、研究生會活動參與率低、研究生會干部效率低。研究生的心緒不靜、心境不寧、心思不清,是研究生教育飽受質疑、研究生會發(fā)展屢受冷落的根本原因。在這種趨勢下,很多研究生在時間、精力、能力有限下的所作所為不僅有“丟了西瓜撿芝麻”之嫌、更有“賠了夫人又折兵”之危、還有“強扭的瓜不甜”之罪!
幾組矛盾論
5、研究生會和研究生活動要解決幾下幾對矛盾:研究生學術科研壓力極大和身心放松需求極大的矛盾,研究生就業(yè)壓力極大和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能力有待提升的矛盾,研究生幸福指數期望過高和研究生學習生活條件依然有待改善的矛盾等。
一些創(chuàng)新論(一)
6、在過去一年中,我逐步提出并完善了“開放、多元、理性的文化,系統(tǒng)、細致、前瞻的思維,嚴謹、團隊、高效的行動”的研究生會發(fā)展理念、工作方針和改革基調,其中,文化是氛圍,思維是方向,行動是實力,三者缺一不可。
7、在過去一年中,我逐步提出并完善了“虛擬職位”的概念,只針對技術崗而不針對管理崗,因為管理必要需要深入研究生會發(fā)展和研究生學生活動提升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虛擬運作顯然不太現實,容易形成“在其位不謀其職”的不良局面;ㄆ繑[設是研會的恥辱,只說不干、不懂裝懂的研會成員還被誤以為骨干是研會的悲哀。
8、好評可能無法促進校研究生會的發(fā)展與進步,但是差評卻可以頃刻間使研究生會的努力毀于一旦,校研究生會是校級學生組織,能存活靠的是同學,沒有氣度、沒有策略,是極其危險的。
9、視野與能力是決定研究生會干部未來成長發(fā)展的重要素質,也是研究生會發(fā)展和研究生學生活動提升的重要基礎,能否具備走出學校乃至中國、跳出專業(yè)乃至學科的視野決定了個人和組織的成長速度,能否具備有思想或者有技術的書面、語言、身體、工具的表達與展示能力決定了個人和組織的發(fā)展速度。
一些創(chuàng)新論(二)
10、在修改第一次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大講堂的新聞稿時,我擬出了《校研究生會大膽創(chuàng)新工作理念丁丁張“人生需要立即執(zhí)行”二外分享會圓滿舉行》的題目,并首次提出了“微活動”理念。這種通過少人力投入、少財力投入、少時間投入卻實現雙重目的甚至多重目的的活動理念,是第十三屆研究生會的創(chuàng)新工作之舉,被總結概括為“微活動”理念,這種活動理念符合研究生學術科研壓力較大、業(yè)余時間相對較少、對活動含金量要求較高的實際,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早在9月7日,也就是我成為二外研會主席后的第一次活動,校研究生會就在“微活動”理念的指導下舉辦了“三行詩的感恩信,給導師的好聲音”教師節(jié)感恩活動,通過“三行詩”這種簡單而獨具深意的形式,詮釋二外學子對全校辛勤耕耘在各條戰(zhàn)線上的老師的感恩之情,成為201*年教師節(jié)期間校園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11、研究生學生干部需要主動、高度、細節(jié)、策略和創(chuàng)意,主動思考、整體統(tǒng)籌、注重細微之處和成功之道,創(chuàng)意化而非政治化、非軍隊化。一些學生干部想事不主動、做事被動化,只能執(zhí)行不能思考,只能做“補丁”不能做“精英”,局限于角落、受制于死角,“自己挖坑自己跳”,不能整體思考與統(tǒng)籌,思想和行為粗糙而又拙劣,無創(chuàng)意或者有想法轉化不為行動。有些人在研會工作了一或者兩年即使擔任了研究生會的要職,這些人“也不是核心、不是骨干,棄之略顯可惜,用之實在無味,頭腦不清、不接地氣、不倫不類”,但是“確實無藥可救,研究生會也沒有過多的時間精力去救”,實在是一種遺憾。
12、我們要“搭臺唱戲”,謹防“意識拆臺”,即為研究生同學(一些情況下包括導師)搭臺,讓他們作為“演員”施展才華、提升素質,研究生會干部施展才華、提升素質的空間是“搭臺”的思想與行動,“拆臺”的意識與行為。“意識拆臺”指兩個方面:一方面,“搭臺”的思想與行動沒有新意、沒有質量、沒有吸引力,同學們不參與、不愿意做“演員”,就是同學們用“意識”拆了舞臺,我們的“搭臺”成為無用功,另一方面,是研究生會干部只知道“搭臺”,卻沒有“拆臺”的意識與行為,有頭無尾,這在去年文藝晚會結束后表現的尤為嚴重。另外“自己搭臺自己唱”也是一種失敗,一方面是證明活動參與率不高,不得不靠研會人撐場,另一方面,還是沒有大研會的氣度和氣場,去年文藝晚會研會在最后的節(jié)目,不僅在排練時耗費巨大精力,在晚會現場也成為那場表面上還看的過去的晚會的一大敗筆,就是經典案例。我們辦的一些活動“自己搭臺自己唱”,被同學們“意識拆臺”,不得不靠研會人撐場,這是一種失敗,需要反思。
13、二外研會一直在倔強地踐行著“小學!钡摹按笱袝、“草根學!钡摹昂篱T研會”的夢想,期間有過“短暫的繁榮”,“偶爾的美好”,但是終究飽含著“現實的殘酷、根基的不足”的苦楚,不免像中國旅游業(yè)一樣走向了“揠苗助長、空中樓閣”的極端。
三大關系論
14、高地與主力的關系:研究生會應該努力使自己舉辦的研究生活動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高地”即校園文化建設的引領者,而非“主力”!案叩亍敝饕獜娬{的是活動的導向與示范、活動的質量與內涵,而“主力”更多強調的是活動的數量與規(guī)模,“主力”更應該由課余時間更多、學生數量更多、社團類型更多的本科生群體特別是學生組織來擔任。
15、數量與質量的關系:研究生會活動應該更加注重質量、精簡數量。一方面,由于研究生會成員和普通研究生同學在學術科研壓力面前時間有限,無法滿足活動數量快速增長的需要;另一方面,伴隨著近年來高校校園文化的繁榮與開放,社團數目逐步增長,活動數量也由之攀升,研究生會依靠活動數量獲取發(fā)展空間的策略在活動“爆炸”的校園活動格局中已經不再有效,同時活動主題也容易重復。
16、制度與自由的關系:組織需要制度無可非議,但是研究生會的制度建設如何進行卻是一個難題,這種“難”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制度的嚴肅性和約束性需要相應的激勵措施和獎懲手段來保障,激勵的意圖是否合理、獎懲的力度是否合理都是需要掌控的;一方面,制度的嚴肅性和約束性的“度”需要與校園文化相符合,嚴謹的工科院校可以適度增加“度”,而更為自由的文科院校則需要減少“度”。過去的一年中,我將校研究生會的制度定位為“自由為主、嚴肅為輔”的風格,并嚴格劃清“自由”與“懶散”的界限,更多地通過與研究會成員的心靈溝通與精神交流來提升研究生干部的紀律性和工作熱情。研究生會干部內在的精神約束力比研究生會制度外在的強迫規(guī)范力更為以人為本、更為行之有效,更為“符合二外”風格與實際。
關于未來論
17、可以把旅游當做特色,但是不要把旅游當做氣質,因為中國旅游的氣質是揠苗助長、空中樓閣。建立地理和文化學科為核心,哲學和美學學科為底蘊,經濟和管理學科為輔助,外語和傳播學科為工具,外交和法律學科為支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學科體系。
18、在研究生學術科研壓力日益增大、就業(yè)壓力有增無減的今天,很多研究生群體產生了“參加研究生會沒有意義”、“沒有必要關注研究生會活動”等不恰當的思想和論調,而在碩士研究生群體中還蔓延著“實習、就業(yè)才是第一要務”、“學術科研無需盡力”等致命的錯誤觀念,如何調整研究生的心境,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冷靜,少一些功利、多一些執(zhí)著,努力矯正研究生群體的價值觀,成為研究生會和研究生活動的一個重要課題。
19、研究生會是青春的集合,是夢想的舞臺,是青春之夢的起飛之處和醞釀之地,研究生會應該努力打造優(yōu)良舞臺和和諧窗口,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高地”,使每一位研究生會干部和研究生同學在其“終將逝去的青春”的日記中,有一筆對研究生會和研究生活動的重重的記錄和暖暖的回憶,研究生會應該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向廣大研究生同學傳遞力所能及的“正能量”。銘記那些年,我們一起奮斗過、支持過的研究生會和研究生活動。
20、個人認為,作為研究生,在其幾年的學生生涯中,應該做到以下八件事才能不會有過多遺憾:1、在一定范圍內,學術與科研成為所研究學科或者方向的專業(yè)第一,這里的一定范圍,碩士應該至少是學校,博士應該是所在城市或者省域;2、在一定時期內,成為所在學校學生活動與學生組織的領袖,位卑不忘“憂!;3、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或者延續(xù)一直堅持不懈的愛情;4、來幾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無論目的地的知名度,重在用心體驗,用心觀察,用心思考,見識與經歷;5、交幾個無所不談的好友或者延續(xù)那些真摯的友誼,無論同性還是異性,以誠相待,可以有爭議與不和,卻一直彼此認可;6、讀至少100本書籍,無論是專業(yè)書籍還是其他類別,可以速讀,可以反復閱讀,可以欣賞,可以批評痛罵;7、尋找或者保持至少一種可以終生獲得激情與樂趣的愛好;8、畢業(yè)找的一份自己喜歡并可以保證經濟收益的工作或者升學(碩到博)一所更為優(yōu)秀的高校、師從一名更為出色的導師、攻讀一門更為偉大的學科。尚需努力,祝你我好運!二外人、研會人、旅游人好運!
寫于金秋北京,正式卸任校研究生會主席前夕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校研究生會個人工作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校研究生會個人工作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