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目從前期與業(yè)務人員的多次信息溝通和業(yè)務交流,明確了碼頭的業(yè)務需求,之后經過深度需求分析設計,參考已有的軟件系統功能組織項目人員快速開發(fā),系統原型很快確立并實現,及時的給業(yè)務人員安裝了原型系統,期間項目組每周定期前往碼頭收集用戶試用意見,在上次改進功能得到肯定的同時,認真記錄業(yè)務人員針對當前系統相應模塊提出的改進意見,并且重視用戶的操作習慣,組織研究已有系統和分析用戶業(yè)務需求,提出最優(yōu)的解決方法,功能修改后盡快給碼頭現場更新系統進行試用,經過一段時間的功能補充、細化和修改,截至目前功能上已基本覆蓋碼頭業(yè)務需求,在滿足系統功能的同時,通過增加批量錄入,自定義功能,圖形化展示等使系統操作更加方便、快捷,界面友好性和軟件性能都有較大提高,消除了軟件開發(fā)者與用戶的距離,降低了業(yè)務人員的抵觸情緒,用戶比較滿意。
但項目實施階段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一定的困難,調度計劃、值班調度、運務崗位人員工作忙,時間緊張,試用系統較少,而堆場理貨系統錄入人員配備存在困難,目前尚無專門的人員安排系統的工班票錄入和火車日志錄入,對系統的數據采集造成影響,這些都需要局里統一協調安排。碼頭財務接口已確定不需要,而磅房系統暫時不考慮更換,系統數據庫服務器都在磅房內,并且磅房和辦公樓之間沒有網絡連接,故此系統暫時不提取磅房數據,根據紙質單據錄入工班票裝卸情況進行數據記錄。
局調度系統和局貨運系統接口寫入功能已開發(fā),在給業(yè)務人員使用此模塊時,業(yè)務人員提出上報操作繁瑣,比如動態(tài)申請通過本地系統導入中間庫再導入到局調度系統后,假如動態(tài)申請尚未審核而需要對數據進行變更修改,則需要在本地系統和局調度系統同時修改,造成工作量增加,業(yè)務人員建議采取局系統錄入后更新至本地系統的方法,目前系統已根據此需求做部分改動提供給客戶試用。
本項目至今已歷時3個多月,前期調研和中期開發(fā)相對比較順利,后期實施相對滯后主要是業(yè)務人員安排緊張,系統試用時間較少,一些潛在的功能需求不能及時的提供,勢必會給項目的后期整體運行以及維護遺留較多的工作,加上港務局其他散貨碼頭整體項目計劃時間安排緊張,希望局里能協助推動系統的上線運行。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