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計劃學習體會
元月2號到4號,正是深冬時節(jié),武漢天氣也是陰雨交加的,走在路上,除了來去匆匆的旅人,是沒有多少人閑逛的。呆在酒店里,對培訓我們除了好奇,更多的是期望:信息技術(shù)背景下的國培,我們究竟能收獲什么?是枯躁的演講,還是情理并容的演說?是技術(shù)上的點滴指導,還是理論上的高談闊論?
真正走進會場,只有兩個字來形容培訓帶給我的感覺,那就是:實、巧。
我們本次參培的重點是《“國培計劃(201*)”――湖北省項目縣工作坊研修項目方案解讀》,究竟會怎樣解讀?是一頁一頁的念,還是旁征博引地講?結(jié)果讓我們大開眼界,主講老師來自遼寧沈陽,她從專家團隊到培訓業(yè)績,從培訓目標到培訓內(nèi)容,從考核評價到應(yīng)用結(jié)果,從各角色的職責與任務(wù)到玩轉(zhuǎn)微信與簡報制作,噼里啪啦的,連珠炮似的,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講專家團隊的歷練,她從自己的故事入手,講述了一個優(yōu)秀的初中老師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國培的舞臺,其中固然是一把辛酸一把淚,但在我們聽者聽來,卻更多的是鼓舞人心;講各角色的職責與任務(wù),無非就是幾大塊,她把我們重點要完成的任務(wù)做成幻燈片,清晰醒目,既不拖沓也那樣宛轉(zhuǎn),而更多前沿的理論,她也只是寥寥數(shù)語,卻勾畫出一幅藍色宏圖,“刪繁就簡三秋樹,領(lǐng)異標新二月花,”她不著痕跡地帶我們走進文本、超脫物外,這樣的架構(gòu)與嫻熟,這份新穎與實在,帶我們走進了另一扇窗。作為老師自己,我們有自己的約束力,尚且希望所有的學習是活潑的、有趣的,何況是孩子?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首先思量的,就該是在有效的教學背景下,多做功課,讓孩子也能學的輕松、有趣!
約莫晚上六點,我們坐在電腦桌前,老師手持話筒一邊講一邊操作,我們也跟著一步一步,真正走完洗程,其實發(fā)現(xiàn)就是我們以前做過的,只是以前是東詢西問,這兒拼一塊那兒學一點,不像這樣系統(tǒng)去學習,但大家坐在一塊兒,不厭其煩地,放下老師的架子做回學生,也挺可愛。
最值得一提的是永剛老師,他以《技術(shù)改變學習》為話題,娓娓而談,“物流分揀機器人,”讓我們看得那叫一個興起,“無人駕駛汽車,”直讓人心生向往,瞧,沒有一句高深的理論,便把我們帶進了老師精心設(shè)計的“坑,”深深沉醉其中呢!接著,老師讓們拿出手機,大伙兒面面相覷,一個小小的工具,哪怕我們平常都在玩兒,有的甚至是機難離手,可不知道,原來小小的手機竟然能玩出這么多的名堂。老師現(xiàn)場提出一個問題:現(xiàn)實生活中,好多技術(shù)人已被機器所替代,那么,試著思考,下一個被取代的會不會是……教師?大伙兒分別在微信群里暢所欲言,大部分人認為不會,其理由如下:教書育人,教書是技術(shù),或許可以被取代,但老師對學生價值觀世界觀的影響是不可能被機器所取代的,人類除了掌握技能,更是有血有肉的人,是情感動物,從這一點來說,是永遠不會被取代的。其實在微往群里類似的這樣的討論,我們自己在教師群里也會常常去做,但永剛老師教我們怎樣把這些討論的資料進行整理,而且把剛才的討論還可以在微信群里進行一個簡單的投票,模擬現(xiàn)實、三維打印、遠程教學、人機互動,所有我們做過的、沒做過的,聽說過的、眼見過的,一一讓我們飽覽個遍,短短的一個半小時,讓我們真的是意猶未盡!這樣的課堂教學,就在身邊,就在那方小小的手機里,的確是妙不可言,與此同時,我也在反思,這樣的巧學活用,一個一個的小妙招,平常在玩的時候,我可不可以多些深思,也能把生活中的小物品,用活用巧?甚至教孩子也學會用活用巧?真正讓孩子們從課本走向課堂,從課堂走向生活?
武漢兩天的學習,雖然有旅途風霜,但讓我獲益匪淺的同時,更讓我不時地反思我們的課堂,我們的學習。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