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電影《孔子》觀后感
電影孔子觀后感
電影的開端,盛大的葬禮,逃跑的小奴,仿佛一下子就將我們帶回了那個諸侯割據(jù)的奴隸社會。
“求仁得仁,又何怨!庇捌幸婚_始展現(xiàn)的孔子并不是一個不問世事滿口之乎者也的歸隱者,而是一個關懷生命有血有肉的真實的孔子。他堅定地救下小奴漆思弓,刀劍加身而面不改色,舌戰(zhàn)眾臣主張廢除不合理的殉葬制,打破世俗偏見收漆思弓為徒,對生命的尊重和維護令人動容,這也是他能夠提出“仁”的學說的原因吧,盡管他的“仁者愛人”具有很大的時代局限性,但不可否認的是他走在了那個時代的前端。他為了挽救一個素不相識的地位極低的小奴的性命,甚至不惜得罪當權(quán)者季孫斯與他背后盤縱錯雜的勢力,為他征途不順離開魯國埋下了伏筆,但孔子從未后悔過,就如同他從未放棄過他的信仰。
于是當他跟隨魯定公赴齊魯邊境會盟時,季孫斯并沒有按約出動五百乘兵車。但孔子早就料到了這一局面,他事前安排了一百輛牛車埋伏在山谷外面,制造假象震懾齊國退兵并還回了魯國三城。至此,孔子作為一個政治家所擁有的的政治才能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也讓孔子得到了魯定公的賞識。但這并不能改變孔子不順的仕途,魯國一直被“三桓”所把持,孔子為了改變魯國這種國將不國的局面,殫精竭慮,提出了隳三都的提議,最終引發(fā)了佞臣的叛亂。盡管在武子臺上孔子用十二條火龍擊退了叛軍,他還是失去了魯定公的寵信。魯定公知道孔子的才識,可他需要穩(wěn)定他的國家,穩(wěn)定他的政權(quán)?鬃咏o魯國帶來的強大繁榮的希望最終破滅,于是在魯定公和季孫斯沉溺于歌舞中時,孔子含淚揮別了魯國,開始了他十四年的游歷講學生涯。其間不管是被亂軍包圍斷糧還是遭受眾人的辱罵詬病,孔子一直沒有停下自己讀書講學的步伐,將自己的思想在中原大地散播。最終垂垂老矣的孔子在同樣垂暮的季孫斯的懇求下重新踏上魯國的土地,追隨老子的步伐不問世事,歸而不隱,開始整理自己的著作,教書育人。
這是電影《孔子》為我們展現(xiàn)的孔子的后半生的片段!拔崾形宥居趯W,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愈矩!边@是孔子對自己一生的評價。孔子的一生可謂是傳奇的一生,他博學多才,虛心好問,學富五車,是那個“百家爭鳴”的輝煌時代的杰出文化代表,也是當時游走在各國之間的傳播自己政治思想的政治家,在政壇上沉沉浮浮,最終隱退政壇,他的“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做人格言不僅影響了三千多名弟子,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顏回、子路還是冉求,都遵循禮儀仁和的精神如命,為此不惜犧牲生命。短短兩個小時的影片只能展現(xiàn)孔子人生的一些方面。他開啟了以“樂禮善學,尚中貴和”為精髓的儒家文化的時代,在中國文化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至今他的名字還以“孔子學院”的方式在世界各地傳播,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代名詞而被各種膚色各個民族的人們所熟知。塑造這樣一位人物是對電影人的一個巨大挑戰(zhàn),短短兩個小時,小小的銀幕,根本不足以展示孔子豐富多彩的人生的十分之一。如何讓世界通過這小小的銀幕更多更全面的了解孔子就成為了一個巨大的難題。盡管電影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還是在短短的時間里盡可能的展示了孔子智慧的多方面的體現(xiàn),讓觀眾大飽眼福。
盡管如此,電影的最后顏回之死還是讓我不知該哭還是該笑,竹簡沉水本來就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顏回居然還為了救六個竹簡而采取了相當于自殺的舉動,最終死在了回魯國的路上。好吧,就當電影是為了贊揚顏回愛書甚于愛命,為傳承文化而犧牲吧。
第二篇:電影《孔子》觀后感
《孔子》觀后感
語文課上,又一次觀看《孔子》這部電影,此已是第三次與它見面。前兩次,一為電影剛上映湊個熱鬧,二為父母觀之而陪。這兩次多為觀其情節(jié)、重其演員演技,將其定義為一部“經(jīng)典國產(chǎn)片”,未有多思多慮之處。而此次,在李老師的課上再觀《孔子》,卻有了一些微妙的想法。
電影上映之處,出現(xiàn)了不少“反《孔》精英”,痛批這部電影這樣那樣的不足。的確,作為一部電影,它或許是有些商業(yè)化,有些重形式。但孔子這個題材太難拍了,看得出來導演用心了,試圖表達點兒什么,只是有些流水賬。
不過,畢竟這部電影表達出了孔子其人與其弟子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他們身處那個時代所遇到的困境以及他們?yōu)榇俗鞒龅呐εc犧牲。
簡單的人物出場,寥寥的情節(jié)鋪陳,卻巧妙地反映出了孔子在本性和信仰之間的取舍,耐人尋味。孔子連同他身后的弟子,或許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讀書人,但他們給人的感覺確實如海濤般洶涌澎湃的千軍萬馬,統(tǒng)領著一個時代。孔子周游列國十四載,受盡風霜之苦離別之痛,嘗遍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依然堅守禮儀仁和,堅持在求索,這樣的孔子留下的是立足萬世的思想,是奠定中華文化千年傳承的核心,是使后人受益匪淺的精神之髓。
接下來細說一下電影里幾個最有感點的片段:
孔子力主禁止活人獻祭的戲,十分精彩。朝堂之上的孔子舌戰(zhàn)群儒,圓形的會場,不知道當時是不是這樣的,整個場景很像古羅馬元老院或者現(xiàn)在英國議會,對待公山狃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給個話啊”,展現(xiàn)了孔子的從容和智慧,更大是幽默。
劇中,人物退場大多是生離死別,顏回之死、南子之死、子路之死、季氏之死再到最后孔子之死。在此,我不一一論道,只做一個小的總結(jié)。
孔子本人很少談論生死,劇中孔子自稱“我的老師子產(chǎn)曾說過‘茍利社稷,死生以之’”,其實孔子并非這樣如此簡單,他心中的社稷其實是天下百姓的福祉,如果僅為某種領袖者的號召而賣命,其實就是愚忠、愚死。所以他說“危邦不入”,他才是實實在在重視生命!吧^大易”這是儒家最為根本的精神。到了孟子那里生死就不得不提了,因為孔子的時代即便仁義缺失,還是有些仁義的,到了孟子的時代就完全不同了。所以孟子說“有大于生者,有大于死者”。
例如顏回之死。雖然可以考究歷史上顏回并非是撿竹筒而死的,但編劇如此安排,我倒覺得也有其巧妙之處,但如此安排是好是壞就由人評論了。顏回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其深受孔子教誨,深諳孔子思想。在馬車經(jīng)過冰山時,冰山裂開,竹筒掉入冰水中,顏回為了撿回孔子的竹筒,一次接連一次潛入冰水中撿回竹筒。當時電影音樂凄涼,觀眾都為之感動為之呼喚;蛟S有人是在心里默念:顏回啊顏回,你對孔子的思想是參的有多透,你將孔子的竹簡看的你年輕寶貴的生命還重要啊,孔子沒白教導你,你的此舉正是對孔子的教育成果最好的展示,你死的值。或許也會有人在心里默念:顏回啊,你個傻子,你個白癡,趕快上來啊,不要再撿了,你年輕寶貴的生命比那幾本破竹簡重要多了,竹簡還可以再寫,你的生命卻只有一次啊,你個傻瓜,趕緊上來,活命要緊啊。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正是編劇要的效果,有分歧才有看頭嘛。另外,其實編劇如此安排,也正體現(xiàn)出了孔子為人師表教導有方,(來源好范 文網(wǎng):m.seogis.com)弟子愿意為其畢生思想而付出生命的偉大節(jié)操。
在電影結(jié)尾,孔子吩咐弟子將魯《春秋》拿去。然后感嘆:“后人理解我,因為這部書,誤解我,也是因為這部書。”正如這句所言,這部《孔子》也是一
樣的,會在不同人心理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內(nèi)心埋下不同的種子。電影抓住了孔子與時代的關系,抓住了那個時代的癥結(jié)點,帶給我了這些感受。
第三篇:電影《孔子》的觀后感
資料分享
關于孔子的論文影評
最近在大學語文課上看了一部歷史古裝大劇叫做《孔子》,看后我思緒萬千,感慨頗深。
看完這部電影我首先想到的一個詞就是“三人成虎”,寫這段文字前我又想到的另外一個詞就是“眾口鑠金”,不幸的是這兩個詞因為某些原因都被強加到了《孔子》身上。之所以說這些話,是因為《孔子》不但超出了我的意料,而且感動了我,盡管片中有不少史實上的謬誤與臺詞的不足,但是我還是堅定地認為這是一部優(yōu)異之作,它有應該被批評的地方,但是不應該被貶低到一個很低的地步。
我首先理解本片的編導們對一些學者針對影片中出現(xiàn)的文史錯誤進行挑刺的反應,因為整個觀影過程使我感到編導們已經(jīng)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nèi)盡力了,在商業(yè)目的的前提下的確是想把本片做得足夠好,這在影片的整體制作水準上是能體現(xiàn)出來的,因此當被人詬病時,免不了覺得委屈,問題在于反應歷史問題方式上有過激之嫌,當然這不排除是在故意炒作。坦率地講,作為一部反映歷史人物的電影,除了一些可以接受的藝術(shù)加工和改編之外,《孔子》居然犯了很多文史方面的錯誤,這似乎成了國內(nèi)目前這一類電影創(chuàng)作上的通病,這也反映了制作方的急功近利,這才是應該注意的問題。一些學者出于文史研究的嚴謹態(tài)度,對本片提出批評挑出毛病,這個是可以理解的,這樣的“挑刺者”的存在是有積極意義的,他們對一些容易誤導觀眾的常識問題提出修正,這是一件好事。只是就目前的現(xiàn)狀而言,這二者之間無法形成積極互動和良性循環(huán)的趨勢,這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電影的情節(jié)是從孔子在魯國為官開始,是孔子一生比較順風順水的時候,一系列的從政治到軍事的作為可以看出孔子確實有才干,膽識過人、政績突出,被魯定公非常賞識,卻因觸犯了作為既得利益者的權(quán)勢季孫斯的政治利益而被排擠驅(qū)逐。孔子在一番政治作為之后終于成了悲劇,但這段在魯國的戲因為符合劇情沖突的的要素,說白了就是有正派有反派,所以十分引人關注,也十分精彩。而到了出魯國流浪的時候,沒有了與孔子直接沖突的反面人物,劇情沖突并不激烈,如同很多媒體所說“后半段像散文”,其實從一個有理想?yún)s只能流浪的人物去理解的話,可以看出孔子輾轉(zhuǎn)漂泊的背后,他的最大的敵人就是那個春秋亂世的時代。
影片中的孔子臨終說了這樣一句話:“后人對我的贊賞是因為這部書(應是指《春秋》),對我的誤解也是因為這部書!笨鬃由邦嵟媪麟x如喪家之犬,死后極盡哀榮成萬世師表,古今之人或膜拜或鄙夷都不過是從自身需求中而產(chǎn)生的主觀行為,孔子在世之時恐怕從來沒想過自己如何偉大或者渺小,他只是擁有一個強大的精神世界,并且為了一個理想不斷前進而從不放棄,故能夠在困境中始終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東西這才是孔子最偉大之處,因此這部電影至少在這個層面上具備了十足的感染力。
應該大膽肯定的是演員的表演。周潤發(fā)在《孔子》中他的表演很出色,氣定神閑,舉止有度,特別是老年孔子,更表現(xiàn)出一個白發(fā)蒼蒼流離失所的仁厚長者形象;他的對手陳建斌飾演的季孫氏也相當有性格,專斷而不失大氣,是個叫人無法恨之的反面人物;而任泉飾演的顏回更像個熱血青年,單純執(zhí)著,也可圈可點;還有作為“香艷”作料和炒作話題出現(xiàn)的周迅版南子雖有賣弄風騷之嫌,但也叫人眼前一亮。一部電影,演員表演能叫人信服,就至少不能算失敗,不能抱著對演員的偏見和其他因素去看待這部電影。
資料分享
夫子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這恐怕誰都無法給出個確切的答案,因為畢竟那是兩千年前的事情了,再加上孔子在中華文化圈中的顯赫地位,以及其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使得這個題材比之于其他傳記作品的拍攝更有難度。本片把夫子塑造得文武雙全,甚至刻意突出了他的武力和軍事指揮才能,雖有夸大之嫌,但是作為電影作品,這種適當?shù)目鋸垙膴蕵沸缘慕嵌热タ词强梢越邮艿模辽贈]有做得很過分,這和目前某些涉及到歷史人物的影視作品中不負責任的夸張和演繹相比高明了很多。更何況,史載夫子身材高大、臂力過人且酒量不俗,因此這種藝術(shù)加工也算不無根據(jù)。至于片中的顏回之死,雖然進行了完全的改編,但是考慮到是為了增加影片的觀賞性而且并沒有影響歷史事件的整體面貌,因此也是可以理解的。編導的目的想是借這個戲份突出孔子、顏回之間的師徒情深,加重悲情戲份,這些改動都不算過分,至少不叫人覺得無稽。而我最心儀者,則是孔子與幾名弟子共坐,聽他們述說各自的志向時,并沒有贊同想為官為相的子路、冉求等人。唯有曾點說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零,詠而歸!”這種悠然自得的生活向往使孔子不由喟然嘆道:“吾與點也!”這種浪漫令我向往不已,可惜片中未曾著墨。
總而言之,本片實際上是試圖把孔子拉下神壇,從一個凡人的角度去詮釋這個“圣人”,比如他也有缺點,不經(jīng)意間見了南子給后人留下口實;比如他也有愛好,愛喝酒好武術(shù),這些表現(xiàn)手法都不失為操作性較強的辦法。有家小而不能享其樂,惜弟子而不能全其身,愛國家而不能報其君,戀故土而不能立其足,懷理想而不能盡其志,孔子實際上真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失敗者”。但是就是這個“失敗者”周游列國十四年,受盡風霜之苦離別之痛,嘗遍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依然在堅持在求索,這才是孔子思想立足萬世的根本,正是這個“失敗者”奠定了中華文化二千年以來的文化核心,使后人受益匪淺。因此,當影片最后皓首霜須的孔子再回到闊別多年的故國之時,跌落塵埃痛哭失聲,既符合一個受盡顛沛之苦的游子應有的情懷,也凸顯了這個于平凡之中孕育偉大的生命個體的不同凡響之處,同樣這也深深撥動了我們內(nèi)心中那根最脆弱的弦,既然能打動人心,我們自然會忽略它的其他不足之處,在此發(fā)出感喟,就算長歌當哭祭圣賢吧。
本文由 最近好看的電影http:/// 收集整理
第四篇:電影孔子觀后感
電影孔子觀后感
這部片子在前部分都是講孔子投身政治與教育,使用“仁義禮治”來治理魯國,取得了一系列輝煌的成就,感覺一切都是那么的順利。然而,在后部分卻峰回路轉(zhuǎn),即從孔子推翻三桓失敗和齊國大兵壓境之后,孔子便開始里顛沛流離的苦難生活,最后到老的時候回到魯國投身教育?鬃右惠呑右矝]有將“仁義禮治”推行成功。
電影幾乎沒有涉及到孔子在學術(shù)上的成就和“仁義禮治”的思想,只是從一個很普通的視角來描述孔子的一生。片子的前半部分和孔子的面孔一樣,看起來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和。然而,前半部分也為孔子的命運埋下了伏筆,即該部分實際上是危機四伏。同樣的,平和的孔子,背后是其經(jīng)受了一般人沒有經(jīng)歷的痛苦以及在痛苦中體驗的境界和對信念的執(zhí)著。
這部片子有幾個情節(jié)讓我記憶尤深。
第一個情節(jié)是孔子推翻三桓失敗后,孔子和魯王的對話以及孔子和老子的對話?鬃右砸磺怀錆M“仁義”的熱血誓以推翻三桓以維護“君臣之綱”。魯王便說了,“仁義只是一個說辭,如果失敗了,誰還在乎你仁義與否”,“我們應該‘無為方能無不為’”。于是,孔子便回憶起和老子的對話,老子提了一句話,如果做不到便索性放棄吧,這非常符合老子“無為”的思想。老子的“無為”,即無違,不要違反規(guī)律,也就是如果你真的做不到的話,說明條件還不成熟,無需勉強硬來?鬃友垡婑R上得以成功推行“仁義”,卻在這一時刻失敗了,要放棄以前所做的所有的努力,這真是一般人難以接受的。于是,孔子便離開魯國,顛沛流離到周朝列國,每到一個地方便開始“仁義”的教育。
第二個情節(jié)是孔子和衛(wèi)國君夫人南子的對話。南子對孔子說了一句話,“世人也許容易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體會夫子在痛苦中體會的意境”。南子在電影出現(xiàn)的第一幕是,她拿著一卷書,趴在草上讀書,從這一幕可以看出南子是一個有知識知禮節(jié)的人,當然也是一個美麗性感的女人。同樣的,從她與衛(wèi)君和太子等人的對話中,你也會發(fā)現(xiàn),南子是一個聰慧、做事強硬果斷的女強人。她對孔子充滿一種“惺惺相惜”的敬仰與欽佩,他和夫子兩個人在對話的那一刻都能夠深深體會到對方的痛苦和境界。南子的出現(xiàn),讓我能夠進一步理解孔子的內(nèi)心和執(zhí)著。
第三個情節(jié)是顏回之死。這個情節(jié)是讓我最無法忘記的情節(jié)。我對顏回的體會是,他在片子是一個非常帥氣、有才和忠誠的人。在這一個情節(jié),一方面是顏回為了挽救孔子流離各國譜寫的書籍而一次又一次的深潛到冰冷的水里,撈起一卷又一卷的竹簡;另一方面是夫子慟哭的說道“回,你給我回來”,夫子只想顏回安全的爬出水面,而不是要他去撈那些花費了無數(shù)心血編寫的書籍。顏回對夫子和夫子對顏回間的這種感情,真是讓人無法言表。
第四個情節(jié)是孔子回到魯國。他和弟子們經(jīng)歷了諸國戰(zhàn)火,顛沛流離的回來后,在城墻底下哭著喊,我回來了。
在這個片子,孔子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世人也許能夠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體會夫子在痛苦中體會的境界”?鬃觾(nèi)心的痛苦和對信念的執(zhí)著讓我無法忘記。這是一部非常有內(nèi)涵的國產(chǎn)片。該片弘揚傳統(tǒng)文化中國古圣先賢幾千年經(jīng)驗、智慧的結(jié)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能把這樣的題材拍成如此優(yōu)秀的電影,在當前文化缺失、物欲橫流的大環(huán)境下,有不少人誤認道德是限制人們行為的條條框框。其實,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
第五篇:電影孔子觀后感
電影孔子觀后感
《孔子》年初已經(jīng)上映了,我卻一直沒有看,昨晚閑來無事,在網(wǎng)上看了,竟也看出一點感覺來了。
我不是文人,也不是文化人,但孔子作為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我還是很尊敬他的。可以說我是懷著一種虔誠的心態(tài)來觀賞這部電影的。
《孔子》是胡玟導演的力作,畫面精美,氣勢恢宏,述說了東周末年各諸侯國為了達到稱霸目的相互征戰(zhàn),而孔子為了理想在列國之間奔走,以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影片活靈活現(xiàn)在刻畫了一代儒師的大家風范。周潤發(fā)飾演的孔子表演極其到位,演出了孔子的神韻,他總是面帶微笑卻剛正不阿,從容不迫卻睿智精警。
影片巧妙地穿插了大量經(jīng)典的論語名句,使整部影片看起來人文氣質(zhì)濃厚。讓人們在觀看電電影、回顧歷史的同時,得到啟悟和學習。
在影片在開頭不久,孔子為了救出陪葬的小孩,在魯定公面前勇敢諫言、取消陪葬,與季孫氏斗智斗勇,并最終取得勝利。體現(xiàn)了孔子的博愛和正義,以及一種無比堅定的勇氣。
孔子在50幾歲后才被委以重任,在他短暫的政治生涯中,主張“為政以德”,政績顯赫,并得到了魯定公的絕對信任和贊揚。齊國一心想吞并魯國,卻對孔子心存懼意,于是想出一個除掉孔子的計謀,約魯定公和孔子在齊魯交界處商討齊魯合盟的事?鬃又榔渲杏性p,為保證魯定公安全,便向季孫氏借戰(zhàn)車500乘。當孔子和魯定公去赴約后,齊方便露出真面貌,試圖致魯孔二人于死地?鬃又兰緦O氏的戰(zhàn)車不會到來,因此用了一個計謀,命人在山谷另一邊以樹技等道具制造灰塵及吼聲,并對齊王說他早就安排了500乘戰(zhàn)車在山谷口候命。齊王見山谷那邊灰塵大起,信以為真,便撤了軍隊,最終還失去了占領魯國的三座城池。孔子的計謀在歷史上無可考究(三國時期的孔明也用過此計),可能是編劇加上去的情節(jié),以此來歌頌孔子的軍事才華。破了齊國的計謀后,孔子名聲大震,被提為大司寇,相當于今天的總理一職。這是孔子從政來的輝煌的時期。
孔子為削弱三桓的勢力,采取了墮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后來墮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從此處處被牽制和排擠,最終對政治失去了信心,不得不離開家鄉(xiāng)魯國,和弟子一路顛沛流離講學,一走就是數(shù)年。
在衛(wèi)國,他見到衛(wèi)國國公的女人南子。在“子見南子”中,南子和孔子的對話加起來寥寥數(shù)句,但很細膩傳神,把一種惺惺相惜、含而不露的感情表達得奇妙而精準。最終南子被震憾了,她站起身說:“世人也許很容易了解夫子所體會的痛苦,但未必能領會夫子在痛苦中體會到的境界。”然后跪拜在孔子面前,孔子敬之以同樣的回禮。所有的人格得到升華,所有的人性得到彰顯。
孔子在同游列國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各種磨難,有一次被人圍困,絕糧7日,孔子險些被餓死,謹有的一碗稀粥,孔子還和弟子推來讓去,最后一人只喝一口,場面溫馨而感人。
多年后,孔子終于重回故鄉(xiāng)魯國,頭發(fā)胡子已經(jīng)花白,面對城樓,已是垂垂老矣的他長跪不起,老淚縱橫……那是落葉歸根的情結(jié),那是對家鄉(xiāng)的眷戀和歸屬感,那是永遠的游子情懷!
最后影片在《幽蘭操》的歌聲中結(jié)束,那是對孔子詩意而完滿的總結(jié)!疤m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給孔子,也給生活中每一個有著高潔品性的人。
一部能震撼人心的電影,值得一看。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