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碎思》讀后感
一張?zhí)幏,無論多么靈驗,也不能包醫(yī)百病,只有熟諳處方背后的藥理,方能以不變應萬變。”這是鄭金洲在其新著《教育碎思》中《教育學本土化的追求》一文中的一個比喻。讀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鄭金洲教授的書,無時無刻不感受到這種教育學的熏陶。
對于廣大一線教育工作者來說,教育學是枯燥的,然而《教育碎思》卻不會讓人有這種感覺。教育理論不能對教育實踐起指導作用,不能被一線教師接受,在鄭金洲看來,主要是因為教育“理論本身還不夠成熟,還沒有能在理論與實踐之間找到一定的平衡機制。”因此,“教育理論要敢于直面實踐。”
鄭金洲便是這么做的。《教育碎思》談了很多教育方面的問題,其中不乏教育學理論,但討論更多的是教育實踐、教育現(xiàn)象。諸如“素質(zhì)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課堂教學”、“校本課程”、“校本培訓”、“校園暴力”、“師生交往”、“案例教學”、“課程改革”、“教學科研”等等,都是廣大中小學教師耳熟能詳?shù)脑掝}。作為一名年輕的師范大學的博導,鄭金洲堅持到中小學去聽課,既顯示了一種做學問的方法,更表明了一種做學問的態(tài)度。難怪在短短的幾年內(nèi),他便迅速成為一位在教育理論界著述頗豐、影響頗廣的年輕理論家。
教育理論家看待教育問題的視角自然與普通教師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同樣是聽課,在《聽課中的觀察與記錄》一文中,就不啻成了一門學問。“聽課者一般要提前幾分鐘進課堂”,然后要“觀察學生的狀態(tài)”,“與任課教師攀談”,“與學生攀談”,“選擇自己要坐的位置”,并“畫出幾幅教室課桌椅排列的草圖,以備使用”;上課鈴聲響過之后,聽課者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員特性”、“言語交互作用”、“非言語行為”、“活動”、“管理”、“教學輔助手段的使用”、“認知水平”、“社會方面”、“情感水平”、“教學材料的使用”以及“時間”等上面;至于課堂紀錄,也是有技巧的,可以選擇“實錄式”、“敘述式”、“分類系統(tǒng)式”、“圖式記錄”等多種方式;下課鈴響了,不要急著離開,因為“在課后仍然可以觀察到一些有益的信息,對你理解和認識這堂課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北師大的石中英教授曾經(jīng)大力呼吁教師要懂一點“教育哲學”。確實,如果沒有一定的理論素養(yǎng),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只能在經(jīng)驗的層次徘徊,而永遠只是一個“膚淺的教育工作者”!督逃樗肌分杏泻芏辔恼律婕皩窘逃拍畹姆治龊完U釋,如《何謂“教育觀念”》、《何謂“案例”》、《“素質(zhì)教育”提法的思索》、《“創(chuàng)新教育”的說法成立嗎》、《“校本”是什么》、《“教育口號”辨析》、《教育現(xiàn)代化的正與悖》等,這些文章不僅讓我們知道如何正確科學地理解這些名詞,更讓我們知道了什么是嚴謹科學的治學態(tài)度。
在教育理論者努力要跟實踐相結合的時候,教育實踐者更要積極向理論學習,這樣,中國的教育才有希望。
第二篇:教育碎思讀后感
《教育碎思》讀后感
這學期末,學校讓我們挑兩本書來讀讀,豐富暑假的生活,一本是關于教育方面的理論著作,另一本是關于本專業(yè)的理論著作。我在書店的教育類書堆前站住,每一本書粗略一翻,最后從幾十本書中挑中了《教育碎思》。
《教育碎思》談了很多教育方面的問題,其中不乏教育學理論,但討論更多的是教育實踐、教育現(xiàn)象。諸如“素質(zhì)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課堂教學”、“校本課程”、“校本培訓”、“校園暴力”、“師生交往”、“新型課堂”“案例教學”、“探究式學習”“課程改革”、“教學科研”等等,都是廣大中小學教師耳熟能詳?shù)脑掝}。
因為是初讀,有些還不能了解透徹,但有一章讓我有所感觸:師生交往有效性的匱乏。鄭金洲在文中指出的問題在我們今天的課堂上還是普遍存在的,F(xiàn)在的課堂雖然不像以前教師高高在上,學生唯命是從,但是,師生交往還是不平等的。
當老師的,總有理由來解釋自己對學生的呵斥、懲罰。
首先,老師所有的行為,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學生好。假如老師在心里沒有學生,他就不會因為你作業(yè)沒做而批評你,因為你上課不聽而點你的名。其次,班級的人數(shù)太多了,一個班有五六十人,每天要面對大大小小不同的事情。如果人少的話,那么就相對好管理了,我的心情就會輕松,我的脾氣就會變好,我和學生們就會輕聲細語的說話了。
再者,雖說現(xiàn)在是素質(zhì)教育,可是說得比唱得還好聽,考試制度不改革,應試教育別想根除。不改變教學評價制度,也休想有平等和諧的師生交往。 如果我們真的要改變自己。首先得從觀念上改變自己,其次才能在行為上改變自己。
“素質(zhì)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育”的提法差不多已經(jīng)深入人心了,我從來沒對此懷疑過什么,直到讀了《“素質(zhì)教育”提法的思索》和《“創(chuàng)新教育”的說法成立嗎》兩篇文章才知道,原來在這兩種提法里頭還是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我們現(xiàn)在很多的做法都在學國外的,沒有經(jīng)歷一段長時間的在自己本土的實踐證明,很多都不成熟,卻被教育行政部門當作一種指令來抓,很容易走偏。這可以
反映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們也很心急,想把我們的教育事業(yè)抓上去。不過,欲速則不達。
很多時候,我們的反思只是停留在事情的表面現(xiàn)象,沒有追根溯源,也就看不清問題要害所在。看看自己的工作其實很大一部分是處于模糊狀態(tài)下進行的。開卷有益,至少能讓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
讀了這本書,雖然不能說改變了我的教育觀念,最起碼思維得到撞擊,對教育理念有了新的理解
第三篇:《病隙碎筆》讀后感
學生習作
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
——讀《病隙碎筆》有感
“命運,就是說,這一出?人間戲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隨意調(diào)換!彼,把生活比作戲劇,詮釋的那么準確:“要讓一出戲劇吸引人,必要有矛盾、有人物間的沖突,矛盾和沖突的前提,是人物的性格、境遇各異,乃至天壤之異”然而生活何嘗不是這樣呢,生活就是由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命運來組合的。每個人的命運不同造成了人生的差異,才顯示出生活的五彩繽紛。所以每個人的命運都不可以隨意調(diào)換,也不可能千篇一律。
《病隙碎筆》中,史鐵生用通俗易懂并且生動的語言寫出了關于我們?nèi)松牡览恚喝松、命運、愛情、金錢、道義、信仰……。史鐵生有嚴重的殘疾,但他仍然堅持地在寫文章——在他三天一次透析,整天與病魔抗爭的時期,他完成了《病隙碎筆》。
《病隙碎筆》是史鐵生生命體驗的記錄。他隨著年齡的增加,寫作的時間將不斷減少。也許正因為這樣,他對于病痛不畏懼,努力留出時間對人生意義等去進行思考,所以也有了對“成長”、“生病”、“愛情”、“道義”等的感悟。
看完《病隙碎筆》,頓時覺得史鐵生不是一個文學家,更是一個哲學家,一個有很高文學功底的偉人。史鐵生,我曾反復地咀嚼著這“鐵生”二字,一個因雙腿癱瘓而投身寫作的人。或許上天給了他過多的信任,讓他經(jīng)受著磨難卻依然堅強的活著。很難讓人相信以上對于拜佛這事兒的看法竟出于他的文章。甚至于輕松地說他的職業(yè)就是生病,業(yè)余寫點東西。對于一個有著這樣經(jīng)歷的人來說,沉郁、沮喪才是人們對他的認識,可在《病隙碎筆》中,我終于看清楚了他,終于感受到了他的一顆善良、智慧、自我的心。擁有化苦難經(jīng)歷為人生哲理的本領,用一支筆馳騁在依舊充滿生命力的大地。
史鐵生沒有躲避生命必須面對的問題,他用他的智慧一一解答了這些問題,也領悟到了很多道理。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
生命給我們每個人的提問都不一樣,怎么樣去回答生命拋給你的問題正是我們對生命的態(tài)度,于是,不再苦苦追問“公平嗎?”“為什么?”我會抓緊每一寸的時間,繼續(xù)、和繼續(xù)的繼續(xù)。
第四篇:病隙碎筆讀后感
靈魂的洗禮,生命的追問
《病隙碎筆》是史鐵生寫的一部長篇哲思抒情散文,全書共六部分,兩百三十六則!恫∠端楣P》中,史鐵生用通俗易懂并且生動的語言寫出了關于我們?nèi)松牡览恚喝松、命運、愛情、金錢、道義、信仰??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繁瑣的推理或考證,也沒有精美的段落,有的只是樸實的陳述與精辟的思考,甚至是對于生命的幽默的調(diào)侃。
命運與生活
李澤厚說:“哲學探索命運,文學表達命運,宗教信仰命運。”《病隙碎筆》開篇第一句,便是“所謂命運,就是說,這一出‘人生戲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隨意調(diào)換!蔽覀兂B犝f,“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作者把生活比作戲劇,我能讀到的就是生活就是由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命運來組合的。每個人的命運不同造成了人生的差異,才顯示出生活的五彩繽紛。所以作者承認生活存在差別的,接受上帝安排的命運,不埋怨上帝對自己的不公。從文本中我們可以看出來,對于病痛、殘疾,作者并沒有自卑與怨恨,而是以他豁達樂觀的心態(tài)理智地去面對,并將之展現(xiàn)與我們的眼前。他對生活的坦然與豁達,使我對他的堅強的意志無比欽佩。一個每隔三天就要做一次透析,躺在透析室的病床上,看鮮紅的血在透析器里汩汩地走——從他的身體里出來,再回到他的身體里去的人,他如此堅強的活下來,難道不值得我們敬佩與學習嗎? 作者曾這樣調(diào)侃:“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彼麑ι幕磉_,對死亡的正視,從自然層面上升到一個哲理層面,從而超越了個體與自身的命運局限,提出了生命的意義在于過程的道理,過程的精彩才是生命的精彩,“因為死神也無法將一個精彩的過程變成不精彩的過程,因為壞運也無法阻擋你去創(chuàng)造一個精彩的過程,相反你可以把死亡也變成一個精彩的過程,相反壞運更利于你去創(chuàng)造精彩的過程”。此岸與彼岸之間,史鐵生選擇了彼岸,但是彼岸只能去跋涉,不能抵達,目的只是過程的方向,創(chuàng)造了過程,也就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他把死亡是一個節(jié)日,就好像苦讀時盼望有一個輕松的暑假。是的,生命有不能承受之重,亦有不能承受之輕。死不帶去的一副皮囊,有時反而禁錮著人的心,靈魂。人生在世,庸庸碌碌還是叱咤風云,最后終歸要化塵化土,那么,與其把死亡說成是生命的結束,倒不如說成是一個漫長的節(jié)日來
的豁達了吧。只不過,這個節(jié)日就像夏日午后的小睡,一經(jīng)睡去,不知道何時再醒來了。
塵世猶如浮云,人生彈指即過,是福是劫是禍?齊克果曾說:“我們每個人都不得不走這條道——跨過嘆息橋進入永恒。” 死亡是我們的生命的一部分,它在長路的盡頭守候著我們,我們是無法拒絕的。這是我們唯一的路,我們無法回避,只有徑直地走過去。但當我們走的時候,我們至少可以通過一路播種一路耕耘,讓身后的路鮮花遍地插柳成蔭。人生就是一個過程,只在乎過程本身,結果怎么樣,那都是次要的。過程本身就是結果,感受我們一生應該感受的,經(jīng)歷應該經(jīng)歷的。在歷史的洪潮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從無中來,回無中去,誰也不是誰,就像在過100年誰又會記起我們呢?親情、愛情、友情,才是我們在這短暫的行程中最真實的存在。人生就像那把三弦琴,一頭連著希望,一頭連著生命,兩頭繃緊了,人生才叮叮當當?shù)某錆M生氣。人的命就像琴弦,拉緊了才能彈好,彈好了就夠了。
懺悔與反省
“凡你描寫他人描寫得(或指責他人指責得)準確——所謂一針見血,入木三分,惟妙惟俏——之處,你都可以沿著自己的理解或想象,在自己的心底找到類似的埋葬。真正的理解都難免是設身處地,善如此,惡亦如此,否則就不明白你何以能把別人看得透徹!
我對這段話的理解是,能描寫或指責得“一針見血,入木三分”,要不就是因為在自己身上看到、反省到真實存在的劣根性,要不就是自己極為熟悉的人有此劣根性。人最為了解的,應該是自己;而除開自身,便是極為熟稔的人。要不你怎么能把別人的所思所想分析得如此之透徹?難道對于一個僅僅見過幾次面的人甚至是毫不相識的人,你就能做到對他徹底的分析,如解剖過他一般?若真能如此,我能想到的唯一的解釋便是,此人具有特異功能,他有讀心術這門高深的絕技。在武俠電影或連續(xù)劇中,我們常能看到身懷此絕技的人,任何人在他面前,毫無隱私可言,非?膳隆H欢F(xiàn)實中呢?在現(xiàn)實中,會讀心術這一類對我來說是恐怖的絕技的人,大概是不存在的。那么,即使你是多么有天賦、有能力的心理學家或邏輯學家,也無法推斷到一顆陌生的、復雜的心的聲音吧。所有的深刻的描寫,都是從懺悔和反省中來的。
看到這一段文字,我不由得想起一個人,他就是先生魯迅。上世紀初中國國民的劣根性,我們在先生的作品中可以說是窺盡所有。先生出于挽救國家、民族的危亡,提出了改造國民性的問題。在他發(fā)表過的那么多的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出,先生對國民性的弱點理解得相當透徹,相當深刻,簡直是“一針見血,入木三分”。那么些小說,把國民性的弱點淋漓盡致地揭示出來。先生創(chuàng)造的阿q這么個典型的人物,集中表現(xiàn)國民的劣根性。阿q性格形成的原因,除了封建的政治、經(jīng)濟等原因外,還有傳統(tǒng)的封建思想。能將阿q描寫得如此透徹,即使是一個世紀后的現(xiàn)在,我們也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難道不是因為先生自己身上有阿q的某些劣根性?先生在深沉的強烈的自我反省中看到自己一些落后的、消極的思想,并加之他對自己所處的當時的社會清醒理智的認識,才能寫得如此尖銳與暴露。
無論是作者所說的“懺悔”,還是魯迅先生的自省,在我們當前這個時代,都是必須的。前段時間的“小悅悅事件”,已經(jīng)被討論過很多回了。有人這暴露了當代社會的冷漠,有人說是父母的看管不善,有人說是交通知識不普及,還有道德的缺失······經(jīng)過這些年的扶跌倒老人反被誣告的事件層出不窮,之前有位網(wǎng)友發(fā)布了一條說說:“生命的寬度就在于:走在路上,看見一個老人摔倒,所有人都上去扶她,讓她一時不知道該訛誰!” 只有懺悔和反省,才能減少這類事件的發(fā)生。
愛情與欲望
作者在文中所提到的殘疾人的愛情與欲望的問題,最終上升到所有的人。就我個人而言,提到性與愛,在國外,不得不提的是《情人》的作者,法國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我看過的是早年王道乾先生翻譯的版本,譯得極好,可以說是詩意滿篇。在《情人》這一薄薄的一小本子里,杜拉斯極盡描寫之能事,將性愛描述成一種文化,一種愛情的表達儀式,真是露骨而又大膽,卻無絲毫齷齪之感。在這本《病隙碎筆》中,作者也有這樣的表述:“性······已經(jīng)成長為一種語言,已經(jīng)化身為心靈最重要的表達與祈告了。當然是表達愛愿!倍趪鴥(nèi),我最愿意想到的是90年代在大學校園里大學生爭相打印、傳閱的《黃金時代》了。作為文壇邊緣第一人的王小波,對杜拉斯也是極為推崇的。雖然小波自己也
說了,自己描寫性愛,是“對過去時代的回顧”,“在非性的年代里,性才會成為生活的主題,正如饑餓的年代里吃會成為生活的主題”。
這兩位作家對性的描寫,既不媚俗,又不骯臟,而是將性作為人的一部分來詮釋?桌戏蜃诱f:“食色,性也。”也就是說,性如果得不到,就會成為人性的障礙。殘疾人也是人,是人就該有人性,應該勇于追求自己應有的人性。史鐵生告訴我(本文來自公文素材庫:m.seogis.com)們,殘疾人也有爭取愛情和欲望的權利。我想我們該做的,就是以正常人的眼光看待殘缺(包括心靈的殘缺和身體的殘缺)的人。
史鐵生說佛,說上帝,他似乎對于這些,并無確定的界限。對于佛法,他敬重,卻沒有皈依,因為自認無知。對于上帝,他的認識是,上帝不許諾榮光和福樂,但會給你希望。對于宗教上的信仰,史鐵生似乎并無一個堅定的判斷,是或者否。
史鐵生的文字有一種蒼涼的況味,是那種從煉獄中發(fā)出的不屈吶喊,是穿越苦難在風雨中翱翔的黑色海燕!恫∠端楣P》是史鐵生在病痛中書寫的對生命的了悟,質(zhì)樸無華的文字,冷靜睿智的思索,表達了他對人生各種不同境遇的體驗和感受。他用勇氣去超越痛苦的智慧,以我現(xiàn)在的人生閱歷,是絕不能很好得地理解的。但又何妨,就把閱讀《病隙碎筆》當成是一次靈魂的洗禮,生命的追問,雖然我對它認知淺薄。
最后,就讓我以他的一句很出名的一句話作結尾:“我輕輕地走,正如我輕輕地來,掃盡塵囂!
第五篇:《病隙碎筆》讀后感
《病隙碎筆》讀后感
基督教的信徒將自己的生命交給上帝,讓上帝來操控著人的貴賤尊卑與智愚貧富,羅織著世間一切真實卻又漂泊不定的情感。但如果,當那人可以控制這一切,潔凈心靈,另開一扇窗時,他也就從平凡之人一躍成為黑夜中最璀璨的明星,而史鐵生,就是這樣的人。
《圣經(jīng)》里說:“當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時,就必然會再給你開一扇窗!鄙系圩屖疯F生平靜地生活了21年后玩笑似的贈予不健全的軀體,干脆利落地折斷了這個少年剛舒展的羽翼,硬生生地毀壞一個生靈的夢想。但他并未被擊倒,反而自己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道路,換一種生活方式來享受。他不再為自己的軀體而發(fā)愁,忐忑不安的想法早已灰飛煙滅,滿腔的愛,讓他重拾對生活的信心。 曾經(jīng)有位記者問史鐵生的職業(yè),他說是生病,業(yè)余寫一點東西。這話霎時聽來不失調(diào)侃,可仔細一想又何嘗不是呢!他的一生,病痛接連不斷,此病未去彼病又來。但他還是熬了過來,并且積極對待生活。他說:“生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游歷……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shù)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么晴朗!笔前,發(fā)燒了,才知道不發(fā)燒的日子多么清爽?人粤耍朋w會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詳。鼻塞了,才了解鼻通時呼吸是多么順暢……人總是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看完這本書的時候感慨萬千,可是真要等我說出來,能在筆間流瀉下的卻也無幾。很多都只能心領神會,不是幾個文字就能表達的;也有些還未能看懂。我想也許是我閱歷不夠,無法理解他的邏輯思想吧;也或許是我的那個靈魂的自我太局限,無法夠及他的高度吧。
吳元帥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