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詹天佑讀后感400字
最近,我學(xué)習(xí)了《詹天佑》一課,讓我深受體會。
課文講述了詹天佑不怕任何困難,也不怕帝國主義的嘲笑,毅然接受了修建京張鐵路的任務(wù)。他對自己的工作非常細(xì)心,經(jīng)常勉勵工作人員。他還和工人們同吃同住,同舟共濟。詹天佑做事親力親為,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修好,否則不但惹那些外國人生氣,還會使中國人們失去信心。經(jīng)過重重艱難,最后詹天佑成功修建了京張鐵路。
詹天佑為不讓帝國主義者看不起我們中國,決定要修筑京張鐵路。詹天佑所做的使我們看到了他的愛國之心。
在我國也有很多像詹天佑一樣,為國爭光的人,不如飛行之父——馮如,他成功制造了中國第一架飛機;世界乒乓球賽中,中國隊成績出眾包攬了前三名;我國“飛人”劉翔在雅典奧運會中跑出了世界最快的成績……他們都是在為祖國爭光,不讓外國人看不起我們中國。這種行為讓我們引以為豪。
但是有些中國人就做得不夠了,有些人受不住金錢的誘惑,情愿當(dāng)外國人的間諜走狗,在外國也有些中國人將自己的陋習(xí)帶了過去,影響了中國人的文明形象。這些事,使我們感到羞恥。在我們看來,他們?yōu)榱俗约憾活檱依娴男袨,在我們眼里他們的形象是多么的自私和渺小?/p>
作為青少年,我們應(yīng)該熱愛祖國,不讓她蒙羞。所以,我們從小應(yīng)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長大后為祖國爭光。
第二篇:童年讀后感400字
《童年》是作者高爾基以自己童年為基礎(chǔ)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它揭露了俄國沙皇時期的黑暗、殘暴和非人生活。而高爾基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受盡折磨與欺辱,無論是在精神上或是肉體上,都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但是高爾基卻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堅強地走了過來。
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小名阿廖沙。他自幼喪父,隨著父親和外祖母來到外祖父家。著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艱哭命運的開始。外祖父家,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人間地獄。外祖父掌管著家里的一切,脾氣非常暴躁、視財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時常因為犯錯而被痛打;兩個舅舅常為了分家而爭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沒有地位,任丈夫打罵,發(fā)泄。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陰影。
之后,阿廖沙離開了外祖父家,獨自一人踏上社會。他曾在許多地方打過雜,在這期間阿廖沙飽受欺辱,但他還是熬了過來。因為他被自己堅強、不屈服與困難的精神與信念一直支撐著。
而現(xiàn)在的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愁吃不愁穿。而小阿廖沙卻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挨打、受欺辱。悲慘的一幕又一幕,讓我不由得想到:假如我們生活俄國沙皇時期又會怎么樣?會認(rèn)為那根本不是人生活的地方嗎?
時代在不斷進步,但人們卻越發(fā)變得懦弱了,遇到困難就想要退縮、逃避或者走捷徑。屠格涅夫說過:“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學(xué)會吃得起苦!泵篮玫纳畋仨氂兴冻,才會長久,有所爭取,才會得到。
第三篇:海蒂讀后感400字
最近,我讀了一本世界名著《海蒂》,作者是瑞士著名女作家約翰娜斯必麗。該部小說描繪了“海蒂”這位小姑娘在阿爾卑斯山上居住的經(jīng)歷以及在富蘭克托的一段經(jīng)歷。故事內(nèi)容十分有趣而又感人。
主人公海蒂一個天真爛漫、心地善良、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堅持不懈的女孩。小說中,海蒂幫助克拉拉鼓起了生活的勇氣,使她堅定了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而最終重新站立起來。這讓我感受到愛的力量是那么神奇、偉大!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有那么一短時間,我經(jīng)常去南京兒童福利院,那里有很多腦癱的孩子,但是他們的父母親及親友不離不棄,精心幫助他們戰(zhàn)勝與生俱來的殘障,每當(dāng)孩子跨出一小步,大人臉上就會露出一絲笑容,這個笑容是多么溫馨。
讀完《海蒂》,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小主人公海蒂那種對生活積極向上的樂觀態(tài)度。她不管遇到什么樣的挫折都不灰心,也從不失去對生活的信心。聯(lián)想到我們現(xiàn)在生活在無憂無慮的環(huán)境中,過著許多窮孩子或殘障孩子夢寐以求的生活,可我一旦作業(yè)稍稍多了點便叫苦連天,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不前,真是臉紅。今后,我有些缺點還得真改,要象海蒂一樣關(guān)心他人,幫助他人,做一個燦爛而且有堅定意志力的小學(xué)生。
第四篇:《天問》讀后感400字
青天一顧謂何求——《天問》
初讀《天問》便聯(lián)想到了《詩經(jīng)》中的句子:“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屈原一生恪守道德,“舉世皆濁我獨醒,眾人皆醉我獨清”,他把他的生命和精力獻給了他熱愛的土地!短靻枴房煞譃槿糠郑妥匀粏柫肆艂問題,社會與歷史部分共計九十六個問題,最后他從幻想與神話中醒來,心中感慨萬分,并就此提出了八個問題。這里就不詳細(xì)分析了。這些問題沒有主線,零散卻又天馬行空的想象勾勒出瑰麗的畫卷,像是一個被打碎的花瓶落下一片片靈動的碎瓷。在一個星空浩瀚的夜晚,一位少年仰望天空,把身軀融入那濃濃蒼穹。他像伊甸園內(nèi)的亞當(dāng),卻不知道夏娃的蹤跡,他在追隨愛的步伐,卻不知道愛的代價,于是他對天發(fā)問,傾訴心中憂郁。
屈原的《天問》是一部探求的字典,無法解答的問題像是傷口無法愈合的痕跡。
曾幾何時,另一個少年也向往著同一個夢想。他在天空擁有最亮的一顆,“存亡一知己,生死兩婦人”,他月夜逃去卻中了呂后的詭計,從此星空墜落。他仰天大笑,一如少年時初遇星象的豪邁,那蒼天一問竟成了絕響。
千年后,柳宗元寫出了《天對》以應(yīng)屈原的《天問》,文明無意中找到了最鮮活的傳承方式,一問一答,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屈原的問正是他精神之所困,縱然江水漫漫,又何嘗不是他自身的悲?他太孤潔,又太孤絕,精神的枷鎖擊潰了他最后的防線。他沉水而死,空氣中飄著若有若無的幽香,和著他的遺愿和悲傷。
后記:魂歸來兮,詩言三千行,一人獨飲一江愁,屈子的背影在臨江的斜陽中拉得很長很長……
第五篇:西游記讀后感400字
讀了《西游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jié)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jīng)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jīng)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zhí)著,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lǐng)高超是妖怪們的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于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jīng),他就成(更多好文章請關(guān)注m.seogis.com)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強大勢力做斗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jīng)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lián)想到了他們的執(zhí)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dāng)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后。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須修讀的。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劍影,勾心斗角,愛恨纏綿,都不適合此時閱讀,于是再次翻開了《西游記》,進入了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jīng)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有人干脆把它當(dāng)作道德修養(yǎng)小說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來,它什么都不是,它只是“游戲之作”,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我在讀這本小說時常常有一種共鳴感,想必這是我內(nèi)心深處對于自由的欲望在呼喊吧! 一、自由 在經(jīng)歷了又一個個性受制約的學(xué)期后,孫悟空這個形象完全激發(fā)了我內(nèi)心潛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向往——對徹底的自由的向往。孫悟空破土而出,“不優(yōu)麒麟轄,不優(yōu)鳳凰管,又不優(yōu)人間王位所拘束”,闖龍宮,鬧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稱王,可以說已經(jīng)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tài)。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zhì)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斗爭也都是為了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我一種尋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總之,我覺得現(xiàn)代人對于自己的生存狀態(tài),尤其是精神方面較為安于現(xiàn)狀,缺乏一種開拓進取,尋找更大自由的精神。 二、神話 如今也是一個遠離神話的時代。日常生活過于現(xiàn)實,使充滿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話絕非幼稚的產(chǎn)物,它有深邃的哲學(xué)意義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謝林在他的名著《藝術(shù)哲學(xué)》中說:“神話乃是各種藝術(shù)的必要條件的原始質(zhì)料!段饔斡洝肥侵袊裨捫≌f的顛峰,也是神話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后中國的神話文化漸漸沒落了,神話不被人重視,連《西游記》也少有人問津,只有孩子們會被孫悟空征服,于是也只有孩子們抱有對未來浪漫的、夢幻般的希望。” 三、英雄 “英雄”有許多不同解釋。《辭!分姓f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操說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胸。我認(rèn)為,英雄是那些頑強地掌握自己命運,并為崇高理想而奮斗的人。孫悟空無疑是英雄的典型,他為了自由,為了自己的尊嚴(yán),不怕與一切進行斗爭。正因為這種對抗的差距懸殊,發(fā)自內(nèi)心而拼盡全力的抗?fàn)幉棚@得悲壯。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勇士才能凸現(xiàn)出其英雄本色。 復(fù)讀《西游記》,讓我覺得其不屬于一般名著的特點。我相信,也希望它永 遠向大家展示著“自由、神話、英雄”三個主題,給大家?guī)砑詈驮醋詢?nèi)心的力量。
在《西游記》的神話世界里,處處有人間的影子:神圣的天宮表面氣派不凡,至高無上的玉帝卻賢愚莫辨,十分昏庸,天庭和人間的王朝相仿佛;地府森嚴(yán),官官相護,貪臟枉法,無辜的人有冤難伸,和地上的衙門并無兩樣;妖魔鬼懌殺人吃人,貪財好色,仗著魔力法術(shù)稱霸一方,無惡不作,簡直是人間惡霸、官僚的化身!段饔斡洝愤寫到了一些人間國度,那里的統(tǒng)治者大多是“文也不賢,武也不良,國君也不是有道的”,這同樣是明朝廷君臣禍國殃民罪行的寫照。吳承恩塑造的孫悟空,嫉惡如仇,神通廣大,一切稱兇逞狂的妖魔鬼怪在它的金箍棒下都推動失去了往日的威風(fēng),或一命嗚呼,或束手就擒,這都反映了吳承恩掃蕩社會丑惡現(xiàn)象和丑惡勢力的強烈愿望,也是《西游記》民主性精華之所在。
大鬧天宮故事和取經(jīng)故事,在題材內(nèi)容和主題思想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和矛盾。但由于主人公前后性格的一貫性,斗爭對象和情勢的變異并未影響到小說思想內(nèi)容的大致統(tǒng)一。孫悟空因法力不及如來佛,造反失敗,被鎮(zhèn)壓在五行山下,后來皈依佛門,遵奉神佛的意旨保護唐僧到西天去取經(jīng)。他出于"強者為尊"的思想而反抗神權(quán),終因較量之后變成相對的"弱者"而不得不屈服于神權(quán)。但孫悟空在思想上并沒有真正成為一個謹(jǐn)守教義的虔誠佛教徒,最后成為"正果"也還是"斗戰(zhàn)勝佛",斗爭精神始終是孫悟空的寶貴性格。當(dāng)然由于題材本身的宗教性質(zhì)和作者的歷史局限,不能不受到封建正統(tǒng)思想的影響,取經(jīng)故事未能褪盡因襲的宗教色彩,孫悟空的反抗精神也不能與大鬧天宮時相提并論,作者還不可能完全克服前后兩部分之間的思想矛盾。
《西游記》的語言生動流利,尤其是人物對話,富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富有濃烈的生活氣息,表現(xiàn)了一種幽默詼諧的藝術(shù)情趣。吳承恩善于提煉人民生活中的口語,吸收它的新鮮有力的詞匯,利用它的富有變化的句法,加工成為一種優(yōu)美的文學(xué)語言。
假如沒有孫悟空
印象中,初讀《西游記》,最討厭的人物就是那個不可一世的齊天大圣——孫悟空。按常理來說,孫悟空應(yīng)該是眾多少兒讀者的崇拜對象啊。有一天偶然翻看自己小學(xué)時的日記。上面寫道:“今天看到‘其’天大圣把那個人打死了,腦漿象豆‘符’一樣出來了。我很想哭,這是宋老師說的殘忍吧。”現(xiàn)在看起來真的很可笑。是啊,那時單純的過分,那一個細(xì)節(jié)竟然使孫悟空在我心里成了一個殘忍的角色,使我幼小的心靈有了一次至今仍記憶著的陰影?稍囅,假如沒有了孫悟空,那整部小說也許不會有那么多的血腥,不會使天宮大亂,也不會有如來把他壓在五行山下,保護唐僧西天取經(jīng)那么多麻煩事?僧吘箤O悟空是個功臣,是《西游記》里的英雄,一路上降妖服魔保護唐僧的安全,F(xiàn)在孫悟空是《西游記》中我最欣賞的角色,并非因為他那些英雄行為,也不是因為他那出神入化的七十二變,只是被他的精神所感動。他是有些霸道,有些驕傲;但他敢作敢當(dāng),對于不滿的事情敢于反抗,這些對已走向成熟的我有著深深的吸引。他是整個小說的中心,是作者心靈的使者,是有個性、有理想、有能力的人性美的象征。作者從孫悟空身上傳輸了他對封建統(tǒng)治的蔑視和鄙夷,贊揚了勇于反抗的精神。可以說孫悟空是作者與讀者心靈交流的一個窗口,假如沒有了他?故事又從何談起呢?
假如沒有唐僧
小學(xué)五年級,再讀《西游記》時,發(fā)現(xiàn)對唐僧厭惡到了極點:其實《西游記》也就是那么一檔子事,主題就倆字——取經(jīng)!從西天取到真經(jīng),然后把經(jīng)書交給皇上這故事也就完結(jié)了。之所以成為了洋洋灑灑一百多回的神話小說,主要原因就是——唐僧。想想看,孫悟空是齊天大圣。∫粋跟頭十萬八千里。取經(jīng)?一跟頭的事!雖說八戒、沙僧是沒有悟空厲害,可怎么算也是日行千里的主兒。到大雷音寺取個經(jīng),幾天就辦成不是問題吧?可問題就出在了唐僧身上,使自己3個本領(lǐng)高強的徒弟那騰云駕霧的本事不能施展。這也就算了,可偏偏他還是令妖怪們垂涎三尺的金禪子轉(zhuǎn)世,再加上他不分黑白,不識人妖,常念那緊箍咒令忠心保護自己的大徒弟孫悟空滿地打滾,折騰的死去活來,甚至還趕回了老家,這便給這條本已遙遠艱難的路又增添了不少的“色彩”。要是沒有了唐僧,這一路不知道少了多少麻煩,減了多少曲折,節(jié)約了多少金子似的時間啊。可隨著時間的流逝和自己的成長,我逐漸理解接受了故事中這一切的安排,這正是吳承恩老先生的高明之處。取經(jīng),本是一種事業(yè),但實際上已經(jīng)成了唐僧所堅韌不拔地追求的一種理想的象征。假如沒有了唐僧,《西游記》便成了單純的打打殺殺的神話故事。“不經(jīng)歷風(fēng)雨,怎么現(xiàn)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是的,沒有了唐僧一路的曲折坎坷,這“取”經(jīng)的意義又在哪里?這部魅力永恒的小說又何以傳承至今?
假如沒有配角
我把豬八戒,沙僧,各路神仙、妖怪等其他的人物都稱為配角。一個小說的成功取決于故事的情節(jié)與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主角的塑造也要依靠配角的襯托。《西游記》并沒有犯大多數(shù)神話犯的錯誤——完美!段饔斡洝防锊]有哪一個人物完美無缺,配角只不過缺點暴露的更明顯些罷了,豬八戒的好吃懶做,沙僧的老實沒心眼,妖怪們的貪婪以及神仙們的庸笨……這一切的一切卻成了小說中的必須,沒有了他們,孫悟空的英雄從何而來?沒有了他們,唐僧的善良又怎么表現(xiàn)?如果沒有了配角整個小說便如同雞肋一樣索然無味……這一路分析下去,才發(fā)現(xiàn)這各個人物是缺一不可的,這一切組合在一起是那么的恰當(dāng),正好構(gòu)成了一個令人回味無窮的故事。妙,妙不可言……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已經(jīng)成為了一名初二的中學(xué)生,對文字的理解能力也有了進一步的提高。此時再讀《西游記》,發(fā)現(xiàn)了其中更多的精華:孫悟空的智勇,唐僧的善良,豬八戒的缺點雖多但心眼卻不壞,再想想沙僧的老實又何嘗不是優(yōu)點呢?《西游記》這部神話小說真是教給了我太多的東西,而這些都是以后的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它令我善良寬容,嫉惡如仇;令我面對困難時努力想辦法去戰(zhàn)勝,而不是逃避;更多的是,使自己摘下了完美主義的眼鏡,理解了“缺點產(chǎn)生美”的觀點——我不會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一遇挫折便哀聲不絕,也不會一發(fā)現(xiàn)別人的缺點便對此人厭惡,因為我從《西游記》中體會到了缺憾也可以產(chǎn)生美,人無完人,不是嗎?我要感謝吳承恩先生。是他用超凡的智慧為我們編織了一個美麗的夢,一個雖充滿曲折與艱辛但結(jié)局依舊圓滿地夢。假如沒有他……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zé)聲明:本文僅限學(xué)習(xí)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