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著讀后感500字
讀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記》有感中國是一個泱泱大國,上下有著50xx年的歷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因此,中國的歷史,是不能不了解的,如要更好地了解中國的歷史,中國古典四大名著是不能不讀的。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包括:《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這四部書,以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了一幅幅歷史畫卷,其中以《西游記》是我的最愛!段饔斡洝肥且徊块L篇小說,它取材于民間流傳的唐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它運用輕松明快,幽默詼諧的語言,塑造出神通廣大,敢于反抗的孫悟空的形象,反映了人民群眾要求掙脫人身束縛,追求自由的愿望。在這一部書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沙和尚。他與世無爭,任勞任怨,雖然在故事中他的情節(jié)不多,但是如果沒有他的話,這個故事就無法進行了,當孫悟空,豬八戒外出打怪的時候,就需要他來保護師傅;當孫悟空與豬八戒吵架的時候,就要他來出面調解。而且,像挑行李等活都是沙和尚來做,對于他的這種精神我很欽佩。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不也只缺少了這種精神嗎?當今社會,像沙和尚一類的“老黃牛”實在太少了!誰誠實,誰善良,誰就容易被欺騙!想一想改革開放的時代吧!那時候,中國就因為有了這種任勞任怨的人才會在改革開放的大路上邁開如此堅定而又穩(wěn)重的步伐!也正因為有了這樣的人才會在社會主義建設上打下堅固的地基! 不僅僅是《西游記》那精彩的語言讓我們回味,那沙和尚的精神更應該讓我們深思!讓我們在深思之后依然踏踏實實的做好每一件小事,只有這樣,中國人才會昂起自豪的頭顱!。
紅樓夢讀后感500字(1):
“丟棄了不離不棄黃金瑣,忘記了莫失莫忘通靈玉”,好一個多情瀟灑的賈寶玉,嬌嫩多病的林黛玉,塑造了一個發(fā)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動人愛情悲劇。
作者曹雪芹通過《紅樓夢》,揭示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榮國府,漸漸與賈政之與生俱來通靈玉而性格頑劣的公子賈寶玉相戀,又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使得賈寶玉娶帶有黃金瑣的薛寶釵,讓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的故事。
我實在是為林黛玉而感到悲哀不值,更為他們悲慘的命運而惋惜。但追究人物本身并沒有過錯,讓人憎恨卻是那種封建的傳統(tǒng)觀念。什么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什么門當戶對,這種思想真是害人不淺。這不,賈寶玉和林黛玉就是因此而要承受陰陽相隔,想而見不著的痛楚。還要讓賈寶玉受這樣的欺騙。唉,就是石頭心腸的人也會被他倆的真情所感動的。
一部《紅樓夢》,讓多少人為它垂淚,讓多少人為它感動。
紅樓夢讀后感500字(2):
故事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為賈寶玉,他應該說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為環(huán)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為他們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于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fā)現(xiàn)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這里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么“指腹為婚”,更為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里糊涂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著要進宮,因為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冷清了,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于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稅,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丑陋的中國人》讀后感
中國人的缺點:
1.中國人不團結,窩里斗。
2.中國人說空話,假話
3.中國人死不認錯
4.中國人神經恐懼,神經質,窩囊,只敢說“算了”“算了”
5.中國人的民主只是形式,不是生活的部分
6. 中國人包容心小
7.五千年來,對人性尊嚴摧殘的封建力量,太大,官性太濃,當一個人的官性太興旺的時候,人性就消滅了。當官久了,就沒有了人性。
缺少敢講敢想的靈性------ 積威之下,人味全失,而奴性入骨,只要你給我官做,你干啥我都贊成。
8. 儒家不但是很保守的,而且是反對進步的。
9. 中國人太聰明,太聰明的極致一定是太自私
10.“真”在歷史文件中沒有地位,中國的歷史文件就跟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一樣,也不得不走錯方向。在這種走錯了方向的腳步聲中,中國同胞遂把吃奶的力氣都使出來,去追求“美”,追求“善”。獨對“真”提都不提,一提“真”就搖頭,要想他不搖頭也可以,那就得打馬虎眼。
11. 孟子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這句話支配了中國知識分子的思想和行為,使中國人的知識無法實驗,知識和技術無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上。而西方的學者往往是手拿釘錘、斧頭的人。在西風東漸之前,中國學者,是不拿工具,不在實驗室中做工的。西方的知識、技術,卻在實踐的過程中,獲得不斷的修正和突破。而中國人縱有聰明的思考力,精于算術,很早能發(fā)明火藥、羅盤、弓箭,卻沒有辦法推動科技,發(fā)展機械文明。因為,在儒家思想影響之下,高級知識分子的領導階層,輕視用手做工。機器的發(fā)明與運用,只限于末流的平民階段,大大地阻礙了知識的發(fā)展!“身居領導地位的知識分子,高高在上,和大眾生活脫節(jié),知識的斷層,使中國人思考與行為分家,嚴重地妨礙中國社會的進步。”
12.中國人大多欺生。
13.在公共場合不排隊
中國人的優(yōu)點:
1. 中國人無論自己怎么苦,怎么困難,總要讓孩子上學。這是我發(fā)現(xiàn)的中華民族的一個長處。
2. 和中國人相處,開始時他們很多疑,但一處久了之后,他們對人非常忠心。”
譬如,他們會竭盡所能來幫助你,為你服務,保護你。中國人當他們一旦和你成為真正的朋友時———雖然,那往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他愿意無條件為你做許多事,且不求回報。
3. 中國人很富于外交能力。中國人天生就富口才,個個是外交家。即使目不識丁的文盲,他們都有很強的說服力,他都有令人難以拒絕的本領,使你為了說一個‘不’字,感到很不好意思。”
4.中國人性格特異-----“中國人的忍耐力是驚人的,是巨大無比的?催^中國農村貧苦生活的面目,體驗過中國人近代紛亂迭起的變遷--------沒有看過比中國更能吃苦的民族。
中國人較之以前進步之處:
1. 比以前會笑了,其碼服務行業(yè)比如飯店,服飾店,藥店都笑容可掬。
2. 比以前有禮貌了,會說:“謝謝”“對不起”
3. 隨著社會透明度的增加,法的意識比以前強了,學會了維權和監(jiān)督。新聞,輿論的監(jiān)督、、
中國人進步中出現(xiàn)的問題:
1.變得浮躁,偏面追求提速!缺少了踏實肯干的精神,缺少了韌性。
2.物欲橫流,只看表面,不重實質。
3.缺少自省,和自我分析。
后邊幾項是我自己加的,由于閱歷有限,所以只能湊合看了。
第二篇:名著讀后感400字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
我閱讀了一本很有教育意義的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是一部自傳性的長篇小說。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對自己一生的經歷加以概括和提煉,以自己為原型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英雄形象。
保爾.柯察金是十月革命后蘇維埃第一代共青團員的代表,堅強的布爾什維克戰(zhàn)士。作者深刻的描寫了這個人物內心世界的美,展示了主人公從童年起,直到國內戰(zhàn)爭和入黨后的成熟時期的人生經歷。反映了他在革命斗爭的烈火中百煉成鋼的成長過程。
保爾.柯察金出身于一個烏克蘭的工人家庭,在幾十年的學習和斗爭中成為了一個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戰(zhàn)士。他從小誠實質樸,渾身是膽,無所畏懼,但對剝削階級有著刻骨的仇恨,渴望反抗,同時自我要求上進,喜愛閱讀各種革命書籍,思想覺悟提高快。他的性格堅強,在敵人面前堅強不屈,和敵人進行堅強的斗爭。更重要的是他能夠自我反省,對自己頭腦中殘存的舊思想開戰(zhàn),客服了自己的無政府主義影響,客服了缺乏組織紀律的觀念。再也不做自己感情和習慣的奴隸。他將自己融入人民大眾之中,工作完全忘我,為了人民群眾得利益而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面對身體狀況的惡化不屈不撓忍受劇痛,在另一條文學的戰(zhàn)線上繼續(xù)為人民服務。他是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英雄形象。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鐵的精神是怎樣的?在烈火中煎熬,在重重困難中挺身而進;在烈火中千錘百煉,在惡勢力的壓迫下正義反抗。
正如奧斯特洛夫斯基在數(shù)中所說的那樣: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再臨死的時候,他能夠問心無愧的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人應當趕緊的、充分的生活,因為意外的疾病或悲慘的事故隨時都可以結束他的生命。
青春永遠都是美好的,但真正的青春只屬于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
《平凡的世界》名著讀后感
勞動著是幸福的,無論在哪個時代。《平凡的世界》正白紙黑字的告訴我們這樣的人生真諦。它響亮的提出,人,無論在什么位置,無論多么貧寒,只要一顆火熱的心在,只要能熱愛生活,上帝對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勞動者,不把不幸當作負擔,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誠的心去體驗,畢竟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 這是一部用生命來寫成的書。在亙古的大地與蒼涼的宇宙間,有一種平凡的聲音,蕩氣回腸。 《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是路遙。當代作家。路遙的小說多是農村題材,擔又不局限于農村生活的描寫和城市“交叉地帶”發(fā)生的人和事。特別是著重表現(xiàn)年輕人的生活,通過他們愛情的波折反映出新生活中一代年輕人的價值觀。 《平凡的世界》時間跨度是七五年至八五年。發(fā)生地點在廣袤的黃土高坡上一個叫做雙水村的地方;旧险啃≌f是寫雙水村的變化和雙水村的人。在這個十年里,中國又發(fā)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雙水村及雙水村的人是中國和中國人民的縮影。在那段年代里,文化革命結束了,鄧小平上臺執(zhí)政帶來了改革開放。 里面包含了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路遙是想用一種現(xiàn)實主義的筆法細致的勾勒出一幅宏大的社會畫卷。在里面各個階層不論性格面貌的人物都栩栩如生。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因為路遙的精湛的小說功底,極其嚴肅的寫作態(tài)度,使這部小說具備了作為那一段歷史最好的輔助教材。 這部小說給我最大的教育意義則是一種對農民的深刻理解,F(xiàn)代城市年輕人可能很難真正理解農民。農民的生活,農民的想法。農曾經過的日子,農民現(xiàn)在和未來他們也不會關心。但是間接知識也能夠貸給我們啟示和觸動。這就是《平凡的世界》。小說能夠深刻的反映農民的生活和喜怒哀樂,讀完這些小說從某個意義上說我們也經歷過了那個時代,也曾在田中揮汗如雨。這些書的現(xiàn)實意義在于中國的現(xiàn)狀,在于歷史的延續(xù),在于未來的展望和我們年輕人自身的提高:對人性的理解,對中國的理解,對構成中國大地那一片片生命陸地的人們的理解。 另外一個方面,我很喜歡路遙的出發(fā)點——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 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遙卻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說孫少平,他受過了高中教育,他經過自學達到可與大學生進行思想探討的程度。作者賦予了這個人物各種優(yōu)良的品質,包括并不好高騖遠。在路遙的世界中出現(xiàn)的都是平凡的人物,這是在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寫著人性中的善與美,丑與惡。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這點從孫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體現(xiàn),。當他得到調出煤礦來到城市的機會時,哪怕他選擇的是煤礦。這不是又無他有多高的覺悟,而是他對自己工作過的地方的熱情和眷戀。他選擇了平凡。 然而,就如薩迦格言所說的,“火把雖然下垂,火舌卻一直向上燃燒”一樣哪怕再平凡的人也應為其所生活的世界奮斗!
第三篇:名著讀后感300字
讀《遙遠的島》有感
在《成長的歲月》的《內心的成長》這個分目錄里,有篇名叫《遙遠的島》的文章,給我們講述了兩個孩子內心成長的故事。
從前有兩個孩子,他們一心向往著海上的那個神秘而異彩紛呈的小島。可是當終于有一天,他們真的踏上這個小島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只不過是一片不成樣子的荒野。他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就是曾日夜向往的小島。他們回家之后一直很難過,也從此不再看這個小島了。
看了這篇文章之后,我感觸很深。從對夢的癡心幻想到逐步認識冰冷的現(xiàn)實,也是成長的一個重要的內容。
每一個人的童年時代,都是夢的季節(jié)。小時侯,我們閱讀的,是美妙的童話,畫的,是無拘無束的想象畫,聽的,是歡快的兒歌,做的,是無奇不有一心向往的夢。小時侯,在我們的眼里,周圍每個人都是笑著的,每個故事都有圓滿的結局,天空,可以畫成綠色,獅子,不會吃人……一切都是多么美好啊。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時間的飛逝,我們長高了,長大了,看到的東西多了,也懂得了不少。其實我們有很多夢想,當我們真的涉足期間,卻突然大失所望,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比不上人的想象那么美好。我們總會慢慢發(fā)現(xiàn),不是每個人都是笑著的,不是每個故事都有圓滿的結局,天空,畢竟還是藍的,獅子,還是會吃人……
我想起了以前在作文選上看過的一篇作文。它講的是作者快小學畢業(yè)了,想考上重點中學。一天晚上,作者的媽媽請了重點中學的幾位老師到家里來吃飯,并給他們送禮,讓他們幫幫忙,讓作者“順利”進入重點中學。作者當時感觸很深,也很詫異,重點中學不是只有考好試才能進的嗎?為什么有些人學習不好也能進重點中學?大人卻對作者說:你是小孩,你不懂。
<童年》是高爾基所著,它與《在人間》及《我的大學》被人們稱為“自傳體三步曲”。我讀完《童年》,覺得它記載了高爾基鉛一般沉重的往事。
作者阿遼沙的父親染上霍亂而早早過世了,3歲的他和外祖母,外祖父和母親生活在一起。外祖母是他一生中最珍貴的人,她的愛豐富了作者的心靈,可外祖父脾氣暴躁,這給阿遼沙沉重的打擊。阿遼沙的童年有酸,苦和辣,微微泛著一點甜,可他的母親卻把她兒子的這一點甜一同帶進了墳墓。阿遼沙讀完三年級,就永遠離開了他心愛的學校課堂,不久就走向人間,到人間去謀生。
在這一部《童年》中,故事的情節(jié)就是作者生活的真實寫照,書中慈祥的外祖母那豐富,生動,優(yōu)美的童話故事和民間歌謠使作者聽了大為神往,就激發(fā)了他對正義事業(yè)的美好希望。
當我讀到這樣一段話的時候,深有感觸:
“我們的生活是令人驚奇的,這不僅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這層充滿種種畜生般的壞事的土壤是如此富饒和肥沃,而且還因為從這層土壤里仍然勝利地生長出鮮明,健康,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東西,生長著善良的人所固有的善良,這些東西喚起我們一種難以摧毀的希望,希望光明的,人道的生活終將蘇生。”
讀了這樣一段話,開始我還不太理解,后來我才漸漸明白:它是想要告訴我們新的一代是如何堅忍不拔地頑強生長,并且對美好的生活充滿向往,把正在沉睡的民眾喚醒。我想這也是高爾基創(chuàng)作這本書的另一個用意吧。
我覺得在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紅樓夢》是可以讀多次,而每次感受都不一樣。
第一次看《紅樓夢》是在讀高中時,當時看書更多注意故事情節(jié),為了更快知道最后的結局,書中的詩歌大多跳過了?赐旰鬄闀械娜宋锪飨铝送榈难蹨I,不太喜歡薛寶釵,更喜歡林黛玉。
前年,女兒要看《紅樓夢》,幫她借了一本成人看的,她看了幾天,可能看不懂,就不再翻了,我就一字不漏的再看了一遍。我才知道高中時沒有讀的詩歌寫得是多么的好。作者曹雪芹如果不是家道中落,看透了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他寫不出《紅樓夢》,作者把他對人生的看法和感悟,都融于小說里,他用心寫了一部不朽的名著,我認為《好了歌》是作品的中心思想,人生只有一世,到生命的盡頭,名、利皆是空,不要為他人做嫁衣裳,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也許,又看一遍,又有新的感受。
第四篇:名著的讀后感1500字
—讀《傅雷家書》有感
每個人都有生身父母,大都體會過父母的慈愛和教誨。當我讀著這本家書,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誨,不是老師的教導,不是長者的叮囑,而是父母對兒女的關切,是不同于我的父母的關愛,卻不失被細心呵護的感覺,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愛,這也是大多數(shù)子女所體會不到的。這也許是這十年對她愛慕不減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書,就象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我像一個乖孩子在感受著,聆聽著,用心銘記著。
父親傅雷是一個睿智,博學,正直的學者,年輕時甚至有些暴燥,極富個性。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yǎng),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端莊賢淑,又溫厚善良的東方女性。
父親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極高。而他培養(yǎng)的對象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于成長為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xiàn)。他教育兒子說:“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盡量發(fā)展,沒成為藝術家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
而所謂“人”在傅雷心中又是具體而微的,這不只是一個愿望,一個口號。它大到對世界對人類對祖國的忠誠與獻身精神,小到對自己事業(yè)的嚴謹,對父母的孝敬,對妻子的理解,對友人的寬容,甚至具體到了一個樂段的處理,一位友人的交往,以至于兒子的言談舉止也都一一告誡“手要垂直,人要立直”都使讀者印象深刻,頗有感言。
母親在那個險惡的年代,在個人安危毫無保障的日子里,她心系遠方的兒子和孫子,她克制著內心的恐懼和痛苦,把堅強、安詳、無微不至的關懷傳送給漂泊異國他鄉(xiāng)的親人。一件為孫兒一針又一針織出來的毛衣,情重如山,她卻為“禮薄”而不安,為了讓兒子在異國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她一絲不茍地寫下菜肴的制作程序,惟恐疏漏一個細節(jié)。她愛夫愛子,一生為這個家奉獻,然而,她同樣為了不能再忍受的人格尊嚴的踐踏和侮辱,夫妻二人一同將生命融合,邁向永恒,或許更多的是徇情,也算是個結束。然而這個結束卻從沒讓人把他們夫婦倆分開過。
夫婦二人作為中國人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yǎng)兩個兒子成材,大兒子傅聰成為著名的鋼琴大師,小兒子傅敏成為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教兒子先做“人”,后成“家”,在他們的人生的句號中,就用“人”字結束了,一切美好的的回憶不愿讓自己屈辱,不愿再讓生活中有如此多的自己不能忍受的不愉快。他們寧肯拋棄自己而獲一個解脫,來完成人的詮釋。 他們的死在我心中有了震撼,我不再象年輕時那樣為他們痛楚,只求半個世紀來他們真正的安息。
正是他們嚴格的家教陶冶出一個世界級的藝術大師。正如好友樓適夷面對傅雷對兒子傅聰?shù)募医痰倪^嚴過細卻“不以為然”。然而就是這樣嚴格的家教,才造就了他不俗的一生,并給千千萬萬的父母留下了一面寶鏡,照一照我們給了孩子一些什么吧?為了孩子我們自己怎樣做事做人?
而這樣嚴于律己教子的人,他卻說:“身外之名,只是為社會上一般人所追求,驚嘆;對個人本身的渺小與偉大卻沒有相干。孔子說的‘富貴于我如浮云’,現(xiàn)代的‘名’也屬于精神上‘富貴’之列,智者自甘淡泊,因此我們不因該受羈于貪念和欲望”。對成名成家的兒子不忘人生指南。
而當成年后,兒子面對感情的選擇,他竟也不失時機的幫助:“要找一個雙方缺點各自都能各自認識,各自承認,愿意逐漸改,同時能彼此容忍的伴侶(這一點很重要),要找永久的伴侶,也得用理智考慮,勿被感情蒙蔽,服人的眼光---結婚就會變,變得你自己都不相信事先要想不到這一著,必遭后來的無窮痛苦。”而當他們成家后,他有叮囑切勿錢在手頭,撒漫使花,越是輕視物質,越需要控制物質。
隨處讀來,有反復叮嚀,有溫馨提示,有如朋友交心,有的甚至連點重重的著重號,可憐天下父母心,這些如細流般溫潤人心的句句話語,難道只是一般父母意義上的嘮叨,這是千年修來的服氣。翻動著每一頁字字沁人心脾,我的心總能被染的金燦燦的。
隨書還附錄了兒子傅聰,傅敏給父親的信,看來這些信并非一去不復返,并有幸被我們讀者讀到這樣一本好書,比起其余誡子書更增添幾分民主平等。不幸的是這樣幸福一家被時代過早的拆散,作為一名教育者,一位家長,我力推這本書,或許你從中可以領略的更多,不妨親自拜讀。
第五篇:名著讀后感600字
名著讀后感600字
《駱駝祥子》真實地描繪了北京一個人力車夫的悲慘命運,名著讀后感600字。祥子來自農村,在他拉上租來的洋車以后,立志買一輛車自己拉,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在強烈的信心的鼓舞和支持下,經過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換來了一輛洋車。但是沒有多久,軍閥的亂兵搶走了他的車;迎著這一個又一個的打擊,他作過掙扎,仍然執(zhí)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來實現(xiàn)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愿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積蓄買了一輛車,很快又不得不賣掉以料理虎妞的喪事。在經過多次挫折以后,終于完全破滅。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喪失了對于生活任何企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墮落:原來那個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盤輾得粉碎。這個悲劇有力地揭露了舊社會把人變成鬼的罪行。
祥子是一個性格鮮明的普通車夫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勞動人民的許多優(yōu)良品質。他善良純樸,熱愛勞動,對生活具有駱駝一般的積極和堅韌的精神。他一貫要強和奮斗,也正是不安于卑賤的社會地位的一種表現(xiàn)。這是一種個體勞動者雖然卑微、卻是正當?shù)纳钤竿。他的悲劇之所以能夠激起讀者強烈的同情,除了他的社會地位和不公平的遭遇外,這些性格特點也起了無法磨滅的作用。象這樣勤儉和要強的人最后也終于變成了頭等的“刺兒頭”,走上了墮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會腐蝕人們心靈的罪惡。作品寫道:“苦人的懶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結果,苦人的耍刺兒含有一些公理。”又說:“人把自己從野獸中提拔出,可是到現(xiàn)在人還把自己的同類驅到野獸里去。祥子還在那文化之城,可是變成了走獸。一點也不是他自己的過錯。”老舍正是從這樣一種認識出發(fā),懷著對于被侮辱與被損害者的深切同情,寫下這個悲劇的,讀后感《名著讀后感600字》。 這就使這部作品具有激憤的控訴力量和強烈的批判精神,深深地烙上讀者的心坎。
全書充滿了北京地區(qū)的生活風光,不少描寫點染出一幅幅色彩鮮明的北京風俗畫和世態(tài)畫。老舍十分熟悉作品所描寫的各種人物,他用一種樸素的敘述筆調,生動的北京口語,簡潔有力地寫出了富有地方色彩的生活畫面和具有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在寫實手法的運用和語言的凝煉上,都取得了成功!恶橊勏樽印肥且徊績(yōu)秀的現(xiàn)實主義的小說。
駱駝祥子讀后感600字(2):
寒假我就看了一本老舍的代表作《駱駝祥子》,講的是一位舊北京人力車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有一個理想:擁有自己的洋車。于是他憑著勤勞和堅忍省吃儉用,終于如愿以償。然而好景不長,沒多久他的洋車就被士兵搶走。但他沒有灰心,靠自己的努力又買了一輛洋車。不過他實在太倒霉了,辛辛苦苦的積蓄又被洗劫一空。就這樣反復了三次,祥子再也無法鼓起生活的勇氣。他開始游戲生活,吃喝嫖賭,徹底墮落為城市的垃圾。
這故事是一個悲劇,徹徹底底的悲劇。一個曾經勤勞堅忍,有著自己目標的人最后卻淪為了社會垃圾。從前的祥子善良淳樸,正直誠實,對生活有著像駱駝一般積極和堅韌。周圍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鐘,而祥子卻不安于現(xiàn)狀,他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奮斗,他寧愿冒著極大的風險去賺多一點的錢,來達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斷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這樣,也終究沒有改變他最后的悲慘結局。
也許這才是現(xiàn)實,殘酷、悲哀、無可奈何。理想和現(xiàn)實總是充滿了矛盾,它們往往不能調和,然而它們卻又同時存在。社會是現(xiàn)實的,它不會為了一個人的理想而改變,也不會是完美無瑕的。人們?yōu)榱俗约旱睦硐氩粩鄪^斗,最終卻不一定能夠真正獲得成功。就像祥子一樣,他努力,就是為了尋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結局卻是那樣得悲慘。
對于駱駝祥子,我感到遺憾,感到惋惜,也感到無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從前的堅強,他的上進。然而他最終沒能戰(zhàn)勝自己,沒能戰(zhàn)勝社會,終究還是被打敗了。也許是因為社會的極度黑暗,也許是因為個人的因素。不管怎樣,環(huán)境對人的改變至多至少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如果當時的社會治安好一點,祥子也許就能實現(xiàn)他的理想,也許就不會變成一具行尸走肉。人離不開社會,而社會又決定著人,如果無法處理好現(xiàn)實與理想、社會與自己的關系,很有可能就會失去原本的自我。
人是有思想的動物,應該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但是要因人而異,因社會而異。如果總是無法實現(xiàn)理想,那么就有可能變成“祥子”,墮落、衰敗,厭惡生活。畢竟能夠一生都堅忍不拔的人是少數(shù)。追求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改變的過程,然而這一過程會很復雜,人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自我就會迷失方向,甚至墮落。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