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會計》 本科考前輔導
成本的含義-----企業(yè)為生產一定種類、一定數量的產品所支出的各種生產費用的總和,就是這些產品的成本。(不同于理論成本)
成本會計的內容
產品成本核算的要求
?分配要素費用
?分配輔助生產費用
?分配基本生產車間的制造費用
?基本生產費用的合計數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
配
?算管結合,算為管用 ?正確劃分各種費用界限
?正確確定財產物資的計價和價值結轉的方法 ?做好各項基礎工作
?適應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采用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
正確劃分各種費用界限
?計算和結轉完工產品成本
產品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
?原始記錄 ?定額管理
?內部結算價格 ?規(guī)章制度
要素費用的分配 要素費用的分配
?正確劃分各種支出的費用界限
?正確劃分產品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 ?正確劃分各期費用成本的界限 ?正確劃分各種產品成本的界限
?正確劃分完工產品與在產品成本的界限
費用的分類
產品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工資費用的分配(例)
?材料
?工資及福利費
?折舊費用(提取范圍、方法、計入何帳戶) ?低值易耗品攤銷(一次攤銷、五五攤銷)
?某工業(yè)企業(yè)的基本生產車間生產a、b、c三種產品,其工時定額為:a產品15分鐘,b產品18分鐘,c產品12分鐘。
本月產量為:a產品14000件,b產品10000件,c產品13500件。本月該企業(yè)工資總額為:基本生產車間工人計時工資23000元,管理人員工資1500元;輔助車間(鍋爐)工人工資2800元,管理人員工資1200元;企業(yè)管理人員工資2600元;生活福利部門人員工資820元。
?要求:按定額工時比例將基本生產車間工人工資在a、b、c三種產品間分配;編制工資費用分配的會計分錄。
工資費用的分配(例) (1)產品定額工時:
a產品=15/60×14000=3500(小時)b產品=18/60×10000=3000(小時)c產品=12/60×13500=2700(小時)
分配率=23000/(3500+3000+2700)=2.5元/小時各產品分配工資費用:
a產品=2.5×3500=8750(元)b產品=2.5×3000=7500(元)c產品=2.5×2700=6750(元) 工資費用的分配(例) (2)會計分錄:
借:基本生產成本——a產品(直接人工) 8750——b產品(直接人工) 7500——c產品(直接人工) 6750
輔助生產成本——鍋爐車間4000制造費用——基本車間1500管理費用2600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820
貸:應付職工薪酬——應付工資31920 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
第 1 頁 共 6 頁
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例)
企業(yè)有鍋爐和供電兩個輔助生產車間,這兩個車間的輔助生產明細賬所歸集的費用分別是:供電車間10 200元,鍋爐車間5 032元;供電車間為生產甲乙產品、各車間管理部門和企業(yè)行政管理部門提供27 200度電,其中鍋爐車間耗用2 200度電; 鍋爐車間為生產甲乙產品、各車間管理部門和企業(yè)行政管理部門提供1 360噸熱力蒸汽;其中供電車間耗用102噸。
直接分配法
順序分配法
交互分配法
代數分配法
廢品損失的核算
廢品損失的核算
廢品損失的核算(例1)
廢品損失的核算(例1)
廢品損失的核算(例1)
?借:廢品損失——乙產品1350
貸:基本生產成本——乙產品1350
?借:原材料130
貸:廢品損失——乙產品130
?借:其他應收款40
貸:廢品損失——乙產品40
?借:基本生產成本——乙產品 1220
貸:廢品損失——乙產品1220
廢品損失的核算(例2)
?某企業(yè)生產a種產品,合格品為190件,不可修復廢品為10件,共發(fā)生工時20 000小時,其中廢品工時1 500小時。 共發(fā)生費用 : 直接材料80 000元,直接工資44 000元,制造費用76 000元,廢品殘值回收800元, 原材料系開始生產時一次投入。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按廢品所耗實際費用計算廢品損失,并編制相應會計分錄。
廢品損失的核算(例2)
廢品損失的核算(例2)
借:廢品損失13000
貸:基本生產成本13000
借:原材料800
貸:廢品損失800
借:基本生產成本12200
貸:廢品損失12200
制造費用的核算
?實際分配率法
1.生產工時比例法
2.生產工人工資比例法
3.機器工時比例法
4.直接成本比例法
5.產品產量比例法
?按年度計劃分配率分配法
計劃費用分配率分配法
?計劃費用分配率=某生產單位年度制造費用預算總額÷該生產單位年度計劃完成定額總工時
?計劃完成定額總工時=σ(某產品年度計劃產量×該產品單位產品定額工時)
?某產品當月應分配費用=(該產品當月實際產量×該產品單位產品定額工時)×計劃費用分配率
?月末、年末?°制造費用?±帳戶可能有余額,借方(少分配)或貸方(多分配)。
?適用于季節(jié)性生產企業(yè)
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
?在產品不計算成本法
?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價法
?在產品按所耗原材料計價法
?約當產量比例法
?在產品按完工產品計算法
?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
?定額比例法
在產品成本忽略不計
?該方法的基本點是:生產成本明細帳中歸集的生產費用全部由完工產品負擔,在產品不負擔。對于在產品數量少而穩(wěn)的企業(yè),算不算在產品成本對于完工產品成本的影響很小,為了簡化核算,可以考慮采用這種方法。
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價法
?年內各月的在產品成本都按年初在產品成本計算,固定不變。
?每月發(fā)生的生產費用就是該月完工產品的成本。
?年末根據盤點數重新確定年末在產品成本,作為次年在產品成本的依據。
在產品按所耗原材料計價法
?在此方法下,月末在產品只計算耗用的原材料費用,不計算所耗用的工資及福利費等加工費用,產品的加工費用全部由完工產品負擔。這種方法減少了人工成本和制造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工作。
在產品成本按完工產品成本計算
?如果在產品已經接近完工,或者已經加工完畢的產品,但尚未驗收或包裝入庫,也算在產品。為簡化核算工作,這些在產品視同完工產品分配生產費用,即按照完工產品的產量和月末在產品的實際數量作為分配標準進行費用的分配。
約當產量比例法
?所謂約當產量,是指月末在產品數量按其加工程度和投料程度折合為相當于完工產品的數量。
?在產品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完工程度(或投料程度)
?費用分配率= (期初在產品成本+本期生產費用)/(完工產品產量+期末在產品約當產量)
?完工產品成本=完工產品產量×費用分配率
?月末在產品成本=在產品約當產量×費用分配率
約當產量法(投料程度的確定)
?當直接材料于生產開始一次投入時,投料百分比為100%。
?當直接材料隨生產過程陸續(xù)投入時,在產品投料程度的計算方法與完工程度的計算方法相同(參考加工程度的計算)。此時,分配直接材料費用的在產品約當產量按完工程度折算。
?當直接材料分次在每道工序開始一次投入時,月末在產品投料程度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某工序投料%=到本工序為止的累計材料消耗定額/完工產品材料消耗定額 ×100%約當產量法(完工程度的確定)
?某道工序上的在產品完工程度=(前面各道工序的累計工時定額+本道工序工時定額×50%)/完工產品工時定額
約當產量法(例)
某種產品經三道工序完成,其材料在每道工序開始時一次投入,各工序材料消耗定額分別為:第一道工序130公斤,第二道工序210公斤,第三道工序160公斤。9月末各工序在產品數量分別為:第一道工序100件,第二道工序200件,第三道工序38件。該種產品9月初原材料費用為1538元,9月份原材料費用為1462元。該月完工產品800件。
約當產量法(例)
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
? a產品原材料消耗定額為50元,原材料在生產開始一次投入,該產品分兩道工序加工,第一工序工時定額為4小時,第二道工序工時定額為2小時。每小時費用定額為:工資4元,制造費用3元,a產品5月份完工300件,本月月末生產數為第一工序80件,第二工序70件,生產費用合計為原材料22300元,工資9200元,制造費用7000元,合計38500元。 ?要求:用定額成本計算法計算在產品定額成本和完工產品成本。
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
定額比例法
?某成本項目費用分配率=(月初在產品費用+本月生產費用 )/(月末在產品定額消耗量或定額成本+月末完工產品定額消耗量或定額成本)
?完工產品某項目實際成本 =該項目費用分配率× 完工產品該項目定額消耗量或定額成本
?月末在產品某項目實際成本 =該項目費用分配率× 月末在產品該項目定額消耗量或定額成本
定額比例法(例)
? 某企業(yè)生產甲產品,月初在產品直接材料定額費用為 12 500 元,工時定額為 50 000 小時。月初在產品的實際費用為:直接材料 13 100 元,燃料及(我們一定會做的更好m.seogis.comc與制造部門的管理水平。在控制存貨量之前首先保證帳實相符。企業(yè)比較混亂,管理水平較低的企業(yè)賬實不符,收發(fā)記錄錯亂不齊。這是倉庫管理的難點與重點之一。規(guī)范物料收發(fā)存之前,首先如何科學規(guī)范物料編碼與代碼的歸類命名,應考慮到簡便操作易記憶與區(qū)分;物料存放方式;計量單位的設定;收發(fā)流程的控制,
二、成本核算流程設計。三、成本分析。四、成本控制決策。
我于xx年x月xx日開始到公司上班,從來公司的第一天開始,我就把自己融入到我們的這個團隊中,不知不覺已經三個多月了,現將這三個月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非常注意的向周圍的老同事學習,在工作中處處留意,多看,多思考,多學習,以較快的速度熟悉著公司的情況,較好的融入到了我們的這個團隊中。
二、幫助采購核對前期的應付賬款余額,并對賬袋進行了分類整理,為以后的工作提供便利;
并協助采購帶新員工,雖然我自己還是一個來公司不久的尚在試用期的新員工,但在4月份,還是積極主動的協助采購帶新人,將自己知道的和在工作中應該著重注意的問題都教給xxx,教會她如何記賬袋,如何查錯,如何發(fā)傳真等。
三、根據核對后的應付賬款余額重新建產新賬,并及時的填制應付憑證、登記應付賬款明細賬,除外協廠供應商的期初余額尚需核對外,大部分的應付賬數據已經準確。
四、建立庫存明細賬。在三四月份,因為原來的成本會計突然離職,在沒有任何交接的情況下,變壓力為動力,要求自己盡快的熟悉公司情況,不斷的對工作進行改進,以期更適合公司的現狀。將庫存明細賬分為青島庫、公司流動庫、公司原材料庫、沈陽庫、濟南庫、北京庫、上海庫和生產車間庫,并對成品庫進行了匯總,形成公司總的庫存明細賬。在建賬的同時,將當期該處理的單據進行相應的處理,但因期初數據不準確,影響了報表的可信度,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在以后的工作中會做的更好。
五、在工作中,善于思考,發(fā)現有的單據在處理上存在問題,便首先同同事進行溝通,與同事分享自己的解決思路,能解決的就解決掉,不能解決的就提交上級經理,同時提出自己的意見提供參考。
六、接手公司及分公司的手工庫存明細賬(外部)。
七、接手運費的登記工作。由于開始時未交待明白,,所以前段時間一直延用前期的做法,對運費進行流水登記。運費管理修正后,根據應付報表及運費管理的要求,重新設計了一套運費統計的表格,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再根據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
八、熱心回答同事詢問的問題。由于自己以前接觸計算機應用多一點兒,積累了一些經驗,在工作中,經常會有同事詢問,我總是會把自己知道的分享給大家。我認為大家的能力都提高了,我們的公司才會整體的提高。
關于我們目前的狀況,我提一點看法,就是關于月末結賬的問題,應收、應付、采購、制單、庫務等相關人員口徑要一致,統一時間結賬,便于賬賬之間進行核對。要強化月末盤點的概念,盤點就是要進行賬實核對,目的是要達到賬實相符。賬面數和實數之間差了未達單據,所以盤點時一定要處理好未達單據,不僅是送貨單,入庫單、庫與庫之間的送貨單等與庫存相關的單據都存在著未達情況,都要列全,而且要注明單據的性質(是送貨單還是入庫單還是庫與庫之間的送貨單,只列單據號不易區(qū)分),單據的情況(做廢或改單)現在這
些方面做的還不夠,未達單據提供不是很全,有些入庫單未提供,未達單據如果不準確,庫存核對就無法有效的進行,更談不上賬實相符了。還有盤點日的單據一定要和庫務確定好是盤點前還是盤點后,不能再出現同一天的單據,有的是盤點前,有的是盤后的情況,這樣我們在處理單據是會出現混亂。
總之,經過三個月的試用期,我認為我能夠積極、主動、熟練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能夠發(fā)現問題,并積極全面的配合公司的要求來展開工作,與同事能夠很好的配合和協調。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一如繼往,對人:與人為善,對工作:力求完美,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及綜合素質,以期為公司的發(fā)展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成本會計的工作總結首先、在接手這份工作后我對我的工作進行了歸集以及制定行動計劃
第一、工作歸集:
發(fā)生業(yè)務的憑證的記錄和帳簿登記,明細報表、科目余額表的出據,現金的每周盤點,銀行存款的每月對帳,工資的核算(結算清單、工資表審核),其他臨時事件的處理,倉庫情況的關注,工資核算方法的改進,制造工藝的熟悉以及原材料等的熟悉!同時學習稅務方面的知識和處理方法!
第二、行動計劃:
1、憑證當日發(fā)生當日記帳,帳簿登記待憑證編號后及時登記,明細表和余額表結帳后馬上出來,現金每周盤點,銀行存款結帳后核對!工資結算從每月1日開始做完結算清單,其他事項基于基本工作完成后合理的安排時間進行!
2、車間和后勤的費用耗費主要反映在制造費用和管理費用上!以此作為細分的依據,不必要再做新的統計報表!但是在費用產生后在兩項費用上摘要處做出費用產生的明細說明,
成本會計工作總結。
3、各車間生產成本和完工產品的成本核算:第一是生產日報表!(關于耗用的材料,產出的半成品,報損(正常和異常))!完工產品成本主要是包括材料,人工,制造費用!各車間再根據材料的耗費,人工工資,車間所耗費的制造費用!組成車間的生產成本!各車間的生產成本總和理論上應該等于完工產品的成本!
4、設備和工具的臺帳的建立!!包括分布情況,損壞情況等!
5、車間的在產品,完工半成品,產成品的統計臺帳和日報表!
其次、就這段時間的工作匯報:
一、對各個車間的人工工資按工序,工種不同進行月份,年度匯總,因為在做此項工作時,8月發(fā)生尚未完結,我的匯總日期由xxxx年8月到xxxx年7月。(附件1)
二、配合行政后勤對所發(fā)生的費用進行月度、年度匯總,并幫助理出明細!(行政部工作匯報已經有)
三、8月所發(fā)生業(yè)務的帳務處理,包括記帳憑證的記帳,登帳,明細表和科目余額匯總表的出據,憑證的裝訂等工作。
四、制定統計員培訓教材(附件2)。
五、做出倉庫報表/單據填寫、傳送,粘貼的注意事項(附件3)。
六、每周的現金盤點和月末的銀行對帳(附件4)。
七、參加公司安排的培訓:一個是參加打樣的培訓,學習遮陽篷的組裝(bw10000系列)(附件7);二是觀摩魯柏祥教授《順理成章》管理講座(附件5);三是觀摩余世維的《職業(yè)經理人常犯的11種錯誤》管理講座(附件6);四是去余杭地稅學習個人所得稅軟件的下載安裝以及申報。
第三、我對試用期這段工作的感想:
我覺得我作為公司聘用的成本會計,我沒有完成一個成本會計應該做到的事情。主要是荊總交代的工價問題,至今沒有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眼看旺季就將來臨,我深感慚愧!再就是作為成本會計我沒有對公司成本狀況做出分析,基本的成本核算數據都沒辦法做到90%的準確和完善!成本管理是一個公司核心,要使公司達到利潤最大化,那我們只有在保證產品質量和性能的情況下使成本消耗最小化,企業(yè)的核心力量的競爭歸根到底就是成本消耗的競爭。利潤是企業(yè)生存的命脈,而成本是這個命脈的主脈!不論是市場價格的競爭還是市場占有份額的競爭都要源于成本!所以對于我現在的工作來說,我認為自己作為成本會計很不稱職!為此我對自己目前的現狀找了很多的借口和理由,我也列出來,首先我認為車間帳務不清晰不明確,倉庫數據流不暢通甚至是數據根本就不準確,倉庫的出入貌似真空狀態(tài),這還造成應付帳款難對,材料消耗未知,倉庫庫存不明,等等基本的核算數據沒有,會計的分析是基于數據來的,沒有數據何談分析?那我的建議是先建立基本的數據,而且要對數據進行備份存檔!我的工作當中,我回顧了一下,我發(fā)現我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記帳,登帳……也就是說本來應該記帳會計做的事情,我想既然公司安排我做這個事情,也無可厚非,我也在不斷的努力,爭取能把記帳會計和成本會計的雙重角色扮演好,但是目前看來做的并不好,還請荊總諒解!以后如果我能順利的度過試用期而得以在公司繼續(xù)工作的話,我會對于這塊工作加倍的努力,但是我不知道以我的能力能否扮演這個雙重角色!找了這么多的理由,為自己開脫不是我的原意,只是想給自己一點緩沖的空間,也不知道是對是錯,但是我從沒有向任何人推脫過責任!因為這的確是我自己工作的失誤和能力的欠缺!
我對以后的工作特別是關于成本控制的思路我也想跟你說一下,我的三步走;第一步我想做的是建立起直觀的數據報表,第二步是對于數據上出現的異常做出分析,第三是對分析后的問題找出解決的辦法,形成規(guī)范,保證同類問題不自發(fā)生,
對于第一步,目前我想做的是差異成本數據,也就是定額成本和實際消耗的差異,在倉庫出入庫數據以及報表基本準確后,在統計員的工作完備后,在技術部的單耗表我進行成本核算摸板改過后,結合各項單價進行差異匯總,作出成本分析表!這需要生產部,倉庫,技術部等各部門的支持,目前面臨的困難是做記帳會計的工作占用了更多的時間,淡季如此,我不知道旺季怎樣?我更擔心的是旺季的數據流程和數據的準確性能否保證,起碼不至于混亂!而我的后兩步,必須依據第一步來,作為會計沒有事后的數據我無法對事中進行有說服力的分析和說明!希望可以順利的度過又一個旺季!
前幾次我也聽了余世維的講座,我認為他一味的強調了西方管理制度的優(yōu)越性或是西方人文的先進性,一味的強調國人的缺點……而忽視了中國的國情,國情不一樣管理方式當然應該不一樣。他自己也說了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啊!中國的管理缺陷和不足豈是一把西方管理學的鑰匙就能打得開的?而且我認為他還忽視了中國員工的很多優(yōu)點,難道說西方人的執(zhí)行力強,中國人的執(zhí)行力就一定不如他們?西方人的自覺性高,中國人就真的不如他們?……其實不是,因為同樣的一個人在不同的企業(yè)他的表現和發(fā)揮,他的貢獻都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不是人不行而是管理不行,不是員工有問題而是管理有問題?如果人有問題就不會讓他進入公司!每個公司有每個公司的實際情況,管理也得對癥下藥!
我來公司已經有快兩個月時間了,對于公司的情況也了解了一些,我覺得公司現在有一個不好的風氣,那就是不負責任,喜歡推卸責任。荊總你也看到了這個問題,如果一個公司不負責任的員工太多的話,那真的是個危險的信號!我從我的角度分析了一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1、責任來源于什么?他為什么要對這件事情負責?公司目前的回答應該是:公司請你來是工作的,來為公司創(chuàng)造效益的,你就應該對你做的事負責。但是他會不會覺得與自己本職無關的工作他不需要負責?會不會覺得目前自己被公司的重視程度還達不到需要為這件事負責的程度?2、我經常聽到的話就是“這點工資混個什么?”意思似乎是這點工資我用得著這么賣命、這么負責嗎?當然公司不可能滿足所有人對待遇的無道理要求,我覺得李勛實在難得,所有主任中同是主任級別他工資最低,能做到如此負責實在是難得!我們無法讓所有人都達到這種境界啊!畢竟出來打工的人就是為了掙錢啊!我抽時間到想問問為什么他能做到如此!那我想他在乎的是現在的成長機遇和發(fā)展前景!我曾經在上海參加公司培訓的時候,講師說的一句話我至今記得相當清晰“別人答應幫你做一件事的時候,請想想他為什么要幫你做?”這對我以前請朋友幫忙,或是有人請客吃飯等等事情,我都想他為什么必須幫我?他為什么會突然請我吃飯?生活如此,工作亦然!管理亦然!3、責任來源于權利,試想一個人沒有直接或間接參與決策,他憑什么對這個決策負責?4、員工的認知度不高,工作能力和素質的不足!當然這都是我的個人見解罷了!
就公司目前提出的目標責任制,我還有幾個疑惑:一是我們的評價標準是什么?誰去評價?誰對評價標準負責?二是針對什么評價,是分類分明細?還是大而劃之,以車間總體做評價?也就是單項考核評價還是籠統考核評價?沒達到的懲罰措施,達到了激勵政策有沒有?有!大家是否都知道?我認為政策要透明,獎懲要分明,有懲必須有獎勵。二者缺一不可,一來約束員工,二來激勵員工提高積極性!
最后,說了很多,也很大,又似乎有不該我說的話,有的話也說得很直接,很不中聽!只能說對不起,因為我的認知高度決定我只能說出這樣的話,因為我真的希望公司在不久的未來,運轉正常,人員流失率降低趨于穩(wěn)定,各項制度健全,不再是一次次全體總動員的迎戰(zhàn)旺季,不再是揭開第一頁紙發(fā)現下面全是真空的,全是管理的漏洞和控制的盲點……兩個月很快就過去了,試用期我知道我的工作很不盡人意,以至于在最后胡會計和我談工資的時候和開始面試的時候有一定的出入!我知道自己的能力也的確不夠,只能勉強任之,如果荊總覺得我還能留下來,我當然很高興,你認為我值多少工資就給多少,我沒任何怨言!公司給了我一片土,我怎能不珍惜這片土,讓它長出一棵樹呢?
公文素材庫推薦更多精彩范文:成本會計工作總結
成本會計工作總結
成本會計工作總結
成本會計工作總結匯報
201*年企業(yè)成本會計年終工作總結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