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分專業(yè)
文/特立獨行的貓
一、陷入了“專業(yè)”怪圈
我收到很多信,大部分從自己大學時候悲催的選錯了專業(yè)開始,洋洋灑灑數萬字,中心思想是想問,究竟要不要放棄自己大學的專業(yè)去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情,且放棄專業(yè)總覺得太可惜了。想著想著,就覺得自己完全沒有了希望和前途。
我們被陷入了一個“專業(yè)”的怪圈,每個人都過于專注和重視自己拿些所謂的“專業(yè)”,然后對其他事情一無所知。
上周末和The New Yorker的記者吃飯,她采訪了一些我在中國做的很多事情,那幾天我非常亂,工作上有一些很頭痛且我個人無法控制的事兒,臺版的書在補各種類似前言、楔子、致謝方面的文字,陸版的書還在配合改文字,新買的書堆的書架差點倒了,還恰逢色彩教室一批批的買彩筆,志愿者甄選等等。她問我:
“你會繼續(xù)寫書,或者當專業(yè)的作家嗎?”
“不會。”
“那你想做點什么?”
“做一些新的我沒有做過的事情。”
其實,我經常被很多人問到類似的問題:
寫字這么好,書出的這么快,要不要去做專業(yè)作家?
圖畫的這么好,要不要去轉行做設計?
個人業(yè)務這么發(fā)達,要不要轉行做自由職業(yè)者?
每次我回答不要之后,對方便露出遺憾的神色,其實我也有點遺憾,總覺得自己浪費掉了什么……
二、可是生活,它不分專業(yè)。
我們從小被要求學習,不斷的學習,除此以外的事情都不用管。于是當我們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的時候,父母就會格外擔心起來。我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因為轉學到了很遠的地方,于是每周都要從家坐公交車一個小時才能到學校。在我所住的那個很大的廠礦小區(qū)里,幾乎所有的孩子是就近在廠礦學校上學的,家和學校都在小區(qū)里,很放心。但是一旦要去小區(qū)以外的地方,家長便會手把手的領著帶著才能走。于是,當有一天我在路邊聽到一個阿姨A帶著高我一頭的兒子,向阿姨B驕傲的炫耀:“我兒子可以自己坐公交車了!”,我側頭看了看她們,露出鄙夷的神色。從那個時候我突然就明白:
廣泛的涉獵生活中各種不同的事情,才會讓你的生活充滿各種自由。
比如我小學的暑假就可以自己坐長途車去另一個城市做社會調研,比如我初中的暑假就可以直接找到福利院的院長,直接和他討論做義工的事情;比如現在我可以用各種方法找我我想要的各種信息,來完成我的一個個夢想。
很多時候我會發(fā)現,我們對“專業(yè)”太過認真了。似乎除了與之相關的事情,其他全部都是浪費時間。比如小時候我們過多的學習,于是很多人有學習綜合癥,只要一天不學習,心里就內疚的不行,其實這是一種很極端的心理了,可是我們都沒有覺察到。
進入社會以后,這種狀況更加明顯了,但好像很多人都引以為傲。
讀書,一定要讀與本職工作相關的,最不濟也是人人都在讀經管、暴富、速成之類的書。
聚會,大多是圈里人聚會,圈里就那么幾個人,天天聚,彼此做的事情也大同小異……
聊天,張口閉口都是自己手里的大合同簽了多少,自己筆下的稿子有沒有交……
就連微博,幾乎能由此看到樓主的職業(yè)與性格,甚至客戶是誰,而其實這應該是一個可以發(fā)揮想象力的地方。
于是每個人都越走越窄,最后發(fā)現如果跳槽,就那么幾個公司的選擇了……
除了自己的本職工作,除了自己的所學專業(yè),你還知道別的嗎?
旅行,找不到靠譜的機票代理商;郊游,搞不清路線是什么;看病,分不清流程是什么;可是生活,它不分專業(yè)。
三、差生為什么容易成功?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在學校時學習很好的同學,大多長大進入社會后會變得平庸。相反,那些學業(yè)上差一些的同學,在進入社會后卻如魚得水。很多人對此解釋叫做“混得開”!我仔細想一想,卻覺得當年后進的同學,多半早早學會了學校以外的“生活課”,當生活的大幕一拉開,這些同學便立刻躍上舞臺翻騰起來;而那些只學會語文數學英語的同學,一旦這些學習產品停產,變會出現對生活的各種不適應。
我有個表弟高二就退學了去賣手機,后來開了一家自行車店賣自行車,家庭聚會的時候忙前忙后的招呼大家,儼然一個到處都能照顧到的小老板。(人生感悟 )那個每天跟著我偷爺爺餅干的小男孩去哪兒了?
我突然明白,當我在教室里背單詞的時候,他勾結外校同學打群架,這是“溝通能力”和“領導力”的訓練;當我在教室里背全球著名城市經緯度的時候,他在臺球廳里大打臺球,在網吧里聯機打網游,這是“社交能力”的體現;當我在背誦“lift the basket onto the truck”的時候,他在大馬路上賣手機,逢人就問有沒有手機要賣,這是“現金流”概念的初體驗。
這一切,我在22歲進入職場的時候才通過各種頭破血流的沖撞習得,撞的時候,內心還傲的要死,覺得社會太黑暗,這一切不是我的錯。
當然有很多人會說,你這個例子不對,不能退學去賺錢,那么我又想到了我的同班同學,張CEO。張CEO從初中與我同學,直到大學才分開,那時候我的成績遠好于他,現在他有自己的一家公司,且公司的主營業(yè)務目前居全國領先地位,每天飛來飛去的到處招商引資,老婆也是我的同班同學,經常發(fā)個邀請函請我去重慶一游。張CEO從小學習一般般,我估計是大部分時間用于跟我的另一位同學楊CEO出去玩、打游戲、逛街、打球去了,生活技能也與時俱進的培養(yǎng)起來,于是今天生活事業(yè)都很不錯。
我弟弟做過很多事情,我兩個妹妹也從路邊擺攤賣手機開始起家,現在都結婚生子,生活美滿,家庭聚會嫻熟自如。倒是我這個一直優(yōu)秀的姐姐,變得越來越內向,還處于要什么沒什么的境界里快要成仙,每次聚會好像領導視察工作,眼里沒活,到處插不上手。
而如我一樣教育背景好,工作背景好的很多人,每天捏著幾張票子打個小車,吃個小餐館,就覺得生活美好的不行了,因此便失去了很多向外延伸的動力。總覺得目前很好,干嘛要離開?干嘛要沒事找事兒的尋找不同呢?然后你會感覺到,自己整個人都陷入了一個小圈子里,每天就那么幾個人互相扯淡吃飯玩樂。最高境界也就是刷著圍脖看到某地不錯,就心生向往,其實也就只剩下向往了。
四、錯過的風景
我們都會不由自主的覺得,我的專業(yè)在那里,不要走遠,不要走遠……結果對遠方的世界一無所知。
大前年的時候,我剛畢業(yè),每個周末窩在家里,說是要寫東西看書,從不郊游,從不娛樂。結果呢?書到底看了幾本!幾本啊!連四季變化都覺察不到的宅著,到底有什么收獲。。。∪嗣}不夠,來北京5年連故宮都沒進去過,我到底用錯過的風景換回了什么?
后來的三年,我努力的嘗試了很多領域,雖然做的不算特別的好,但是卻覺得自己畢業(yè)后的三年,過的充實而美好,最重要的是,那1000多個日日夜夜,是我自己本來想要的模樣。我一點都不后悔,在那些日子里,做過的事,愛過的人,犯過的錯、流過的淚,他們讓我清楚的明白,世界其實很大很大!
我們應該去嘗試一些專業(yè)以外的事情,因為其實那些所謂的專業(yè),我們不過多讀了幾本書而已,其實也算不上什么專業(yè)。所以我們應該多讀一些專業(yè)以外的書,交一些專業(yè)以外的朋友,聽很多專業(yè)以外的故事,觀察不同地區(qū)不同人是如何生活的,用他們的角度去體驗一種不同于自己的經歷。
別把專業(yè)當生活,因為生活不分專業(yè)。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