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聲父親讀后感(一)
因為要和孩子們一起學(xué)習(xí)一篇文章《慈母情深》,我買到了了梁曉聲先生的一本文集——《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其實,手里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還在猶豫,不知道這是不是自己喜歡的書。
捧讀完其中的《父親》、《母親》之后,我想向所有我愛的朋友說,讀梁曉聲吧。
沒有一段文字是扭捏的,沒有一個句子是華麗的。質(zhì)樸、深沉令他足夠沉重。因為沉重足以裝載讀者對他的敬仰。
并且我深深愛上了這兩位老人——我們中國式的父親母親。
在野菜都被搶的來不及長大的年代,父親窮極一生的力氣,來喂養(yǎng)全家極其旺盛的六個消化系統(tǒng),其中的艱難和辛苦,濡濕了我面前的一堆紙巾。風(fēng)雨無聲,力量無窮,大自然也總是用它的不經(jīng)意來考驗父親的能力。雨夜,當(dāng)年邁的父親拉不動被卡在鐵軌中的煤車時,我的世界里的父親站在電閃雷鳴之中,他對命運無力抗爭,卻使出蠻力表達自己的不能輸,而我,只有掩卷長泣……我同樣不恨這個父親,他把考上大學(xué)的“大哥”給罵了回來,之后大哥的一生只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病醫(yī)院里,但我沒有恨這樣的父親,只是,面前的紙巾濡濕的更多了……
母親呢,這位私塾先生的女兒,以浪漫的憧憬和堅韌的毅力過活。我可以想象,在那樣的貧窮不堪的年代,這樣的母親沒有片刻的安閑,即使終日勞作,家庭正常的花銷亦難以為繼,她們卻沒有一刻抱怨過——或許連抱怨的時間都沒有!如此忙碌的她們的身體卻存儲了讓人不得不垂淚的善良和堅韌,這些對孩子們的影響有多大?請看看梁曉聲吧!
是的,這兩位老人孕育了這樣的一個兒子——透過文字,我讀到的梁曉聲是如此重負不堪,卻又堅強前行!
如果,淚水只能證明柔軟和脆弱,我也愿意任它肆意流淌。
梁曉聲父親讀后感(二)
在梁曉聲心目當(dāng)中,父親是嚴厲的一家之主,絕對權(quán)威,靠出賣體力來養(yǎng)家糊口。他是恩人,也是令“我”懼怕的人。因為家中絕對的領(lǐng)導(dǎo)地位,他的一言一行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軌跡。他的粗暴打罵曾使“我”口吃到中學(xué),也使“我”懂得了什么是一個男人的尊嚴。寬容、堅忍的母親在他面前總像一只溫順的羊。他強烈的自我意識,使他寧愿相信算命先生的“克女”之說,也不聽醫(yī)生的真誠忠告,最終延誤了姐姐的治療時機,導(dǎo)致姐姐幼年夭折。也是由于他的嚴厲、粗暴和無知,讓一心奔前程的哥哥大學(xué)未竟就瘋了……這些破碎的記憶甚至帶有傷痛的感覺,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無法抹掉。但這并不意味著“我”不尊重父親,不敬愛父親,他也有他值得敬重的地方。比如他本是壯士的山東大漢,不嘆氣,不抱怨,也不哀求,他的生活原則就是“萬事不求人”。他的脊梁像大山一樣的結(jié)實,一個人默默地承受著六口之家的生計。
就是這樣一位矛盾的父親,集威嚴、粗暴、無知、固執(zhí)和責(zé)任于一身,讓梁曉聲又愛又恨,又同情又憐憫,也使得他們的父子關(guān)系比常人要沉重復(fù)雜得多。
書中曾這樣說:“在父子關(guān)系中,其實質(zhì)無疑于溶淡骨血深情的稀釋劑。它將最自然的人性最天經(jīng)地義的倫理,平和地扭曲為一種最為荒唐的債務(wù)。而窮困之所以該詛咒,不只是因為它造成物質(zhì)方面的債務(wù),更因為它造成精神上和情感上的債務(wù)。”也許這篇文章,就是梁曉聲對父親的那份債務(wù)的救贖吧!
對于丈夫照顧妻兒,承擔(dān)養(yǎng)家糊口的義務(wù),本是天經(jīng)地義之事,但梁曉聲歸結(jié)為這是母親和“我”們弟兄四個是在“吃”父親,還是十分“任性”地“吃”。而作為被“吃”的對象,父親竟沒有一絲抱怨,這讓作為子女的“我”有意識地去思考父親的處境,理解他的不幸的同時還抱有同情心理。口吃事件的發(fā)生無疑給作者心中留下了很深的陰影,可一個孩子能有多強烈的心思去懼怕自己的父親呢!所以,僅僅是后面一句簡單的鼓勵孩子吃飯的話,就讓作者看到父親也是有慈祥的一面的。要知道,在那個窮困年代,一頓飽飯已經(jīng)是很奢侈的事了,鼓勵吃飯,更無疑是預(yù)支糧食?伤褪沁@么默默地承受著,縱使被自己的孩子誤會存了錢卻不愿意拿出來給兒子建房娶親,生氣之余也只是無可奈何地哀嘆一聲,就此了了。貧窮給了這位父親太大的壓力,也因為貧窮讓父親作為一個蒙昧無知的老農(nóng)民遭到了知識分子的兒子的怨恨和鄙視,當(dāng)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兒子竟是如此看待自己的父親,他的沉痛心傷又有誰能夠理解和分擔(dān)?他的“佝僂”又有誰來撫平?
但誰能說這是父親的過錯呢?雖說“人定勝天”,可要是一個時代、一個社會的悲情特性賦予了這一歷史時期的人們命運的悲劇色彩,()縱是人為也是無法根本改變的。
辛苦了一生,也滄桑了一生,隨著歲月光華的悄然流走,父親的鬢角也逐漸顯出了蒼老的痕跡。“父親,已不再是那個從前身強力壯的父親了,也不再是那個退休之年仍目光炯炯精神矍鑠的父親了。父親老了,生活將他徹底變成了一個老頭子。他那很黑的硬發(fā)已經(jīng)快脫落了,沒脫落的也白了。胡子卻長得挺夠等級,銀灰間黃,所謂‘老忠黃氏’,飄飄逸逸的,留過第二顆衣扣。只有這一大把胡子,還給他增添了些許老人的威儀。而他那一臉飽經(jīng)滄桑的皺紋,凝聚著某種夙愿不遂的殘影……”每每讀此,心中不免閃現(xiàn)憂傷,生活,到底是不易的,而父親,終究也是不易的。
豐衣足食的人永遠都無法理解窮苦者的固執(zhí)與堅韌,更無法理解他們的蒙昧與無知。然而正如作者所說,所有的悲情都是社會與環(huán)境給予的,我們唯一可以去堅守的是剝?nèi)テ姷母镜膼、溫柔和憐憫。
梁曉聲父親讀后感(三)
最近媽媽替我借了一本名為《父親》的書,作者叫梁曉聲。其中87頁的“母親”這篇文章讓我十分感動。
文章中有一段情節(jié):我們知道母親像許多女人一樣,并不膽小,卻極怕樹上的“洋拉子”那類毛蟲。榆樹錢當(dāng)年對我們是佳果。我們只想到母親是由于害怕“洋拉子”就不敢給我們擼榆樹錢兒了。
有一天母親被工友攙了回來——母親在樹上擼榆樹錢兒時,忽見自己遍身爬滿“洋拉子”,驚掉下來……
看到這兒,我知道這位母親是一位好媽媽,她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吃上榆樹錢兒,解解饞癮,不顧危險,偷偷地爬上她們公司旁邊那一棵高高的榆樹上。
由此我想到我的媽媽,她是一位美麗又能干的女人。前幾年爸爸經(jīng)常出差在外,家里就剩下我們母子倆。媽媽白天上班,有時晚上還帶著我去她們單位上晚班,太忙的時候,就給我二十元,讓我自己到樓下的“日月人”飯店去吃,我呢,就花了十九元八角,剩下二角交媽媽。媽媽說:“兒子你真能吃,喜歡吃就多吃,一定要吃飽,媽媽上班就是為了讓你吃得好一些,快快樂樂的健康成長”
。其實媽媽一天的收入也就是二三十元,看到我想吃,她一點也不心疼錢。相反媽媽對自己卻很小氣,我很少見她吃雞大腿,每次吃雞時她總說,她喜歡吃雞脖子,我竟相信了。直到有一次,我外婆來到我們家,我才知道,原來媽媽是舍不得吃,故意那么說的。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就像寶”,我現(xiàn)在深深體會到這句歌詞的意義,媽媽我想對你說:“媽媽,我生活很幸福,謝謝您!”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zé)聲明:本文僅限學(xué)習(xí)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