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田園雜興的詩意
《春日田園雜興》
作者:范成大
原文:
。ㄆ湟唬
柳花深巷午雞聲,桑葉尖新綠未成。
坐睡覺來無一事,滿窗晴日看蠶生。
。ㄆ涠
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一餉開;
舍后荒畦猶綠秀,鄰家鞭過過墻來。
(其三)
高田二麥接山青,傍水低田綠未耕;
桃奇滿村春似錦,踏歌椎鼓過清明。
。ㄆ渌模
老盆初熟杜茅柴,攜向田頭祭社來。
巫媼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其五)
社下燒錢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滿地花狼藉,知是兒孫斗草來。
。ㄆ淞
騎吹東來里巷喧,行春車馬鬧如煙。
系牛莫系門前路,移系門西系碡邊。
(其七)
寒食花枝插滿頭,蒨裙青袂幾扁舟。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靈巖即虎丘。
。ㄆ浒耍
郭里人家拜掃回,新開醪酒薦青梅。
日長路好城門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ㄆ渚牛
步屧尋春有好懷,雨余蹄道水如杯。
隨人黃犬?dāng)v前去,走到溪邊忽自回。
。ㄆ涫
種園得果廑賞勞,不奈兒童鳥雀搔。
已插棘針樊筍徑,更鋪漁綱蓋櫻桃。
。ㄆ涫唬
吉日初開種稻包,南山雷動雨連宵。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漲看看拍小橋。
(其十二)
桑下春蔬綠滿畦,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頭洗擇店頭賣,日暮裹鹽沽酒歸。
賞析:
。ㄆ湟唬
這首跟楊萬里的《初夏午睡起》異曲同工。頭兩句來點兒懶洋洋的環(huán)境描寫,后兩句都是睡一覺起來又滿足又無聊,對邊看著點東西,發(fā)呆。雖然季節(jié)不同,這種無情思的心緒一樣。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一餉開。”土膏,指泥土滋潤狀,是言多場春雨過后,土地潤澤松動,萬草千花一下子草也綠了花也開了。這春天里生命的蠢蠢欲動,春雨的頻催之下,一晌間爆發(fā),萬草千花燦爛。“餉”是“晌”的通假,一會兒,不多久的時間。商務(wù)出版社第四版《古代漢語字典》上,餉只是飯和送飯的意思,但漢典上說,后來才用作“晌”的,唐韓愈還寫“雖有一餉樂,有如聚飛蚊”。“舍后荒畦猶綠秀,鄰家鞭筍過墻來”,春天化荒蕪為綠秀,與“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只紅杏出墻來”,異曲同工之妙。“老盆初熟杜茅柴,攜向田頭祭社來。巫媼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杜茅柴,指自家釀的薄酒;官酒,則是官釀官賣的酒。自家老盆釀新酒,初熟,便帶到田頭祭社。后兩句是說:巫婆啊你莫嫌棄我家酒味淡,旗亭的官酒里落灰更多。旗亭,一指酒樓,懸旗為酒招,故稱;二指市樓。古代觀察、指揮集市的處所,上立有旗,故稱。此處取市樓意,因在田頭祭社,算是官方大型活動。“祭社”,祀土地神,漢董仲舒《春秋繁露·止雨》“祭社,擊鼓三日而祝”。潮陽、谷饒、泉州,都有這個風(fēng)俗,客家人稱擔(dān)社。“社下燒錢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青枝滿地花狼藉,知是兒孫斗草來。”斗草,又稱斗百草,古代游戲,競采花草,比賽多寡優(yōu)劣,多見端午行之。這個接上句剛剛好,田頭祭社的鼓聲如雷,傍晚的時候大人們被歪歪斜斜的扶回家。院子里的花花草草一片狼藉,知道是小孩子又在斗草玩! “新開醪酒薦青梅”,應(yīng)該是新開的米酒配青梅,他用了“薦”這個字,就覺得特別的,誘人。還有下文那個“隨人黃犬?dāng)v前去”,“攙”字,描寫出來黃狗是巴巴得蹭上來的神態(tài),特親近黏人。但是走到溪邊,黃狗又忽兒自己轉(zhuǎn)頭回去了。這就是說,黃狗的心思你別猜,人類無法理解狗的生活哲學(xué)! “桑下春蔬綠滿畦,菘心青嫩芥苔肥。溪頭洗擇店頭賣,日暮裹鹽沽酒歸。”這首最后的“日暮裹鹽沽酒歸”,帶著十足的廚房的油煙氣。美的不是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超凡脫俗,反而這種淺淺淡淡的生活氣息,才是美的表達(dá)。菘,本草綱目里說有兩種:“一種莖圓厚微青,一種莖扁薄而白。”頭一種估計是油菜,第二種是北方的大白菜。這里指的是油菜,因為作者當(dāng)時在蘇州。當(dāng)時油菜花還沒開,菘心青嫩。芥苔,是芥菜開花新生的嫩莖。
詩篇是“春日田園雜興十二絕”中的一絕。作者以自己的住宅為基點,將筆墨拓展開去,含蓄而又生動地傳達(dá)出春回大地、綠滿人間的信息。
。ㄆ涠
本篇是“春日田園雜興十二絕”中的一絕。作者以自己的住宅為基點,將筆墨拓展開去,含蓄而又生動地傳達(dá)出春回大地、綠滿人間的信息。一、二句先以簡潔明快的線條,勾勒出悄然來臨的春天的輪廓。“土膏欲動”,是說隨著土地的解凍,地氣已經(jīng)回蘇。著以“欲動”二字,不僅將靜態(tài)的顯影轉(zhuǎn)化為動態(tài)的觀照,而且還賦人情予物態(tài),寫出了“土膏”在春光的沐浴下不甘偃息、意欲有所作為的內(nèi)心萌動。如果說“土膏欲動”是著筆于地貌的話,那么,“雨頻催”則落墨于天候,進(jìn)一步將春意申足:春雨瀟瀟,仿佛在提醒和催促人們應(yīng)及時耕作。真是天上地下,無處不回蕩著春天的足音、無處不映現(xiàn)著春天的蹤跡。這一句已使讀者感到一股春天的蓬勃氣息撲面而來,但更能見出春天的神奇力量的還是緊接著的“萬草千花一餉開”一句。“一餉”,即一晌,是片刻間的意思。色彩斑斕的“萬草千花”片刻間便全都舒展開它們的笑靨,將原來不免蕭索的田野、山坡裝點得無比妖嬈、無比芬芳,這該是何等令人目眩神迷的壯觀!造成這一壯觀的春天的魔杖又該有多么神奇!無疑,這里,“萬”、“千”,是極寫春天的魔杖的作用范圍之廣,“一餉”,則是夸言春天的魔杖的作用效應(yīng)之疾。
第三句由全景化為中景,即由總寫鋪天蓋地的春光轉(zhuǎn)為展現(xiàn)屋后一角的春色。“舍后荒畦猶綠秀”,既稱“荒畦”,原先之蕪亂可明。連“荒畦”也披上一身綠裝,變得秀色可餐,那么,在偌大的江南平原上,()該呈現(xiàn)出怎樣一番“姹紫嫣紅開遍”的景象也就可想而知。顯然,這一句暗含“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之意,旨在誘發(fā)讀者的逆推式聯(lián)想。它從另一角度顯示了春風(fēng)化荒蕪為“綠秀”的力量。
末句著意推出“鄰家鞭筍過墻來”這一特寫鏡頭。視野雖更為縮小,詩境卻愈加張大。前面三句,巨如天、地,細(xì)如花、草,俱已攫入筆底,成為無邊春色的“傳播媒介”,但終究還是泛寫,難收筆酣墨飽、神完氣足之效。于是,作者便憑借其敏銳的觀察力和感受力,轉(zhuǎn)而致力于特寫。那么,以什么作為特寫的對象呢?作者別具匠心地選取了一支由鄰家穿墻而來的竹筍,并將它放大到占據(jù)整個畫面的程度。本來,幾場春雨過后,破土而出的竹筍當(dāng)數(shù)以萬計,但作者卻僅于“萬”中取“一”,試圖以“納須彌于芥子”的筆法,借此“一斑”,透視那無邊春色和無限春意。在作者筆下,區(qū)區(qū)此筍,破土而出之后又穿墻而過,充分顯示了春天所賦予它的旺盛而蓬勃的生命力。不僅如此,細(xì)予尋味,“穿墻來”三字還暗寓“滿園春色關(guān)不住”之意,同樣可以引發(fā)讀者的豐富聯(lián)想。不言而喻,加上這一筆,使全詩顯得氣韻生動、血肉豐滿。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zé)聲明:本文僅限學(xué)習(xí)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