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多少人元宵節(jié)是在老家過得呢?相信大多數(shù)都在忙著工作,沒有時間回去吧。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砹岁P(guān)于老家的元宵節(jié)的作文,大家一起來看看作者是怎么過元宵節(jié)的吧。
老家的元宵節(jié)
我已經(jīng)有超過十年未在老家過元宵節(jié)了。
在老家那邊,“燈”和“丁”是同一個讀音。不明白是不是這個緣由,元宵節(jié)在推崇多子多福的潮汕地區(qū),有著尤為個性的地位。每年這個節(jié)日,剛生了小孩的,祈求新年能喜得貴子的,紛紛去拜神祈福還愿,用來拜祭的物品極盡奢侈,拜祭場面蔚為壯觀。
潮汕地區(qū)幾乎每一個村子都有一個神廟,潮汕話中叫“老爺宮”,供奉著“老爺”和“夫人”以及大大小小的諸位神仙。在我的記憶中,正月十六,村里面會有一個叫“營老爺”的儀式。當日,全村幾乎大小傾巢而出,精壯的漢子抬著各路神仙塑像,小男孩們抬著香爐,舉著彩幅、木牌,村里面的長者們穿著長褂,還有各種中式樂器琳瑯滿目鑼鼓喧天的樂隊,一行人敲鑼打鼓浩浩蕩蕩在村里巡行。巡行的路線是有講究的,幾乎覆蓋了全村,務必要經(jīng)過每一戶人家的門口。經(jīng)過人家的時候,家里的主人會在門口迎候,給香爐添香,給隊伍排煙排糖,祈求風調(diào)雨順四季平安。整個儀式要走一整天,其場面之熱鬧程度是我多年來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未曾見過的。
我離家求學工作已有十幾年。在此期間雖斷斷續(xù)續(xù)也時有回去,但終究會越走越遠。老家的形象在心中不敢說魂牽夢縈,卻也時時掛念。今年在朋友圈中看到老家的“營老爺”儀式,其規(guī)模已遠非我離家當日可比,多了抬彩旗的少女,少年少女們?nèi)繐Q上盛裝,整個隊伍的形象更為靚麗搶眼。然則無論形式規(guī)模變化如何,其寄托的人們的情感是不會變的。在外的游子,每每看及,又勾起了對家鄉(xiāng)的思念。
老家年俗之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是過年期間最后的一個重要活動。元宵節(jié)最主要的活動當然是賞花燈,不過燈會都在城里,鄉(xiāng)下少有燈會。不過,小時候倒是有很熱鬧的踩高蹺這些花戲可以看。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有這種戲份了。老家鄉(xiāng)下元宵節(jié)最主要的活動當然還是與燈有關(guān),捏面燈、雕花燈,還要去先人墳上上燈。
吃完午飯之后,就要開始準備做燈的事,要捏面燈、雕花燈。面燈要用豆面,豆面是將大豆面和小麥面按比例和在一起而成的。因為豆面很硬,所以和起來很費力,并且還要有一定的經(jīng)驗保證兩種面能和在一起成為豆面。因為豆面硬,所以才用它來捏燈,不然只用小麥面的話,燈就站不起來而是軟趴下去了。面和好,待醒一醒后,就可以像包餃子一樣捏豆面燈了。
做面燈時,要先把豆面揉搓成大概3公分粗細的圓柱狀長條,然后切成7公分的一段段,這就是一個個面燈的雛形。將切好的一個個面段,用大拇指將一頭捏成有一定深度的“坑”,這樣捏空的一頭就多出來一圈薄邊;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將薄邊的某一處或某幾處捏一下,這樣就多出來了一個個“耳朵”,這樣面燈就做成了。這一個個“耳朵”表示月份,比如一個“耳朵”表示一月份、十二個耳朵表示十二月份。所以捏面燈要至少十二或十三個(閏月)面燈,其他有興趣或者有其他用處的話,可以根據(jù)需要捏不同月份的面燈。當然要把面燈捏合,是需要經(jīng)驗和技巧的。要是經(jīng)驗不夠,那捏出來的燈就難看了,要么東倒西歪、要么破相了。
面燈除了這種月份型的燈外,還要捏龍、鴨子、刺猬等動物。鴨子燈也是先把豆面揉搓成1公分多粗細、20多公分的長柱狀,然后盤繞出一個“鴨子”來,然后把尾巴部位拍平,再用刀斜著劃出一道道網(wǎng)格紋。為了使脖子部位立著,有時要用一個竹篾把脖子支起來。頭部還要捏出一個扁鴨嘴出來。當然,這鴨子沒有那么惟妙惟肖,只是神似,畢竟沒腿沒翅膀。做龍時,要簡單得多,首先也要先把豆面揉搓成不到1公分粗細的長條,然后從里往外一圈一圈地盤起來,當然最好越往外圈越細,這就更形象。中間的一頭不能盤在里面,要用竹篾支起來讓“龍頭”高昂著。這樣龍就做好了。還可以做小刺猬,做刺猬因為簡單,就是拿切好的做面燈的面段來做。先把一頭捏細,捏成一個尖尖的刺猬嘴,然后再把其他部位揉成刺猬身,最后再用剪刀剪出一根根刺出來。這樣,刺猬就做成了。這些小動物捏好后,還要用黑豆在眼睛部位摁出個黑眼睛來,這樣就更加形象了。
面燈和各種小動物捏好后,還要蒸大概半小時才行。老家用那種大鍋蒸,一次將所有面燈都放進一屜里去蒸。蒸完后,將鍋打開,又有另一番景象,燈里面有時是干的、有時會帶著水。這個也是有說法的,老家人認為哪個月份燈里面有水,表示那個月雨水就豐富;沒有水的月份燈表示那幾個月雨水就少。當然有時面燈沒捏好就會歪了,很糟糕時也會出現(xiàn)東倒西歪的情況。如果有歪的或者其他不美觀的,要處理一下,保證蒸出來的美觀。蒸完后,要拿出來晾一晾,晾干后就可以留待晚上點燈用了。
除了蒸面燈,還要雕蘿卜燈,有胡蘿卜燈和水蘿卜燈。做胡蘿卜燈時,要專門從地里挖出來。過冬前,要在菜地里挖一個大坑,里面放蘿卜白菜,然后把一捆捆的玉米秸稈放在上面,這樣這些蘿卜白菜就能安全過冬了,吃的時候可以隨時取,既不會凍壞也能保證新鮮。選擇兩頭差不多粗細的蘿卜洗干凈,然后切成五六公分一段一段的,蘿卜燈就是用這些一段段的蘿卜做成。要用硬幣按著中心部位使勁旋,慢慢就旋出一個硬幣深的坑來,胡蘿卜燈就做好了。
水蘿卜要比胡蘿卜大得多。選做水蘿卜燈的水蘿卜要盡量圓整美觀,把根和頭部削平后,從頭部開始把里面的蘿卜芯挖出來,蘿卜里面放一支蠟燭。挖時要保證底部不能太薄,以免燈放不穩(wěn),側(cè)面可以盡量挖得薄一些,以使燈光可以透出來。等挖完里面的蘿卜芯,還要在蘿卜皮上剔出一些字來,比如元宵快樂、闔家幸福之類的。把蘿卜皮剔掉,會有更多的光從蘿卜里透出來。還可以在蘿卜的兩邊栓兩根繩用來提著玩。
老家自己做的燈主要就是以上說的面燈和蘿卜燈了。做完了面燈和蘿卜燈還要在室外晾一晾,然后就等晚上點燈了。
晚上點燈前,還要提前把燈捻做好。燈捻要用黃草或者火柴棒制成的。黃草是制作燈捻的首選,只有縣里的蓮花山上及其附近才產(chǎn)。黃草是一種叫做黃草入冬死掉后的草桿,找回來后要把一整個草桿截成火柴棒一般大小一段一段的,然后再在外面包裹上一層或者幾層棉花,就算制成了燈捻。有人甚至會專門抽時間去山上去拔些黃草,不能去的就去別家借一些,實在借不到的就只能有火柴棒替代了。
晚上點燈前,還要去上墳。拿幾個燈順便炒幾個小菜、帶些煙酒茶、鞭炮等,到家里的祖墳上去拜。爺爺?shù)膲炘诳h里的山腳下,離家比較遠,所以我們就在燈做好后早早得就要趕去上墳,以免耽誤晚上上燈。上墳回來,天也就上黑影了,這時也就該在家里上燈了。點燈時,要把燈捻插到燈里,再找點宣紙折一下放到燈捻上做引子,然后用豆油澆到宣紙和燈捻上,直到燈里的油快滿為止,這樣點著宣紙,燈捻就慢慢引著了。等所有的燈都點著后,就要端著燈到各個地方去了,包括門口(兩扇門放兩個燈,一扇門放一個燈)、井上、樓梯上、糧食墩上、橋上等地方,剩下的都放在堂屋正中的八仙桌上。所有的燈就位后,家里也算是燈火通明了。當然,還要在院子里燒些紙,以示讓先人們回家來看燈。還有,鞭炮也是少不了的,元宵節(jié)的鞭炮是過年期間最后一個集中放鞭炮的日子,也算是對年的一個告別禮。元宵節(jié)過完表示今年的年就徹底過完了。
上完燈、燒完紙、放完鞭炮之后,就可以吃飯了。老家元宵節(jié)的飯還是餃子為主飯,當然,也還有元宵或湯圓來做“點心”。
燈里的油燒盡熄滅后,大部分也就不再添油了。所以這個熱鬧勁其實也持續(xù)不了多久。熄滅后的燈就留在了原處,等第二天主人把面燈回收,蘿卜燈就不管不問了。這是大人們的過法,不過,小孩子的過法就要熱鬧許久了,他們打著買的燈甚至自家做的蘿卜燈能開心玩耍好些時候。節(jié)日貌似總是小孩子的天地!
等村里的鞭炮聲漸漸稀少、所有的燈熄滅,村里也就漸漸歸于寂靜,也預示著元宵節(jié)過完了,年過完了!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