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書房,也算是書房吧。盡管只有幾平方米,東西長三米多,南北長三米多,只有一個書桌,二個書櫥。我家住的是平房,在蓋西屋偏房時,當時年輕氣盛,青春飛揚,什么三毛、瓊瑤,一浪高過一浪的文學熱潮,我也在其中。加上孩子也上學了,也得給他一個清靜學習的地方。自已就布置了這樣一個自已的書房,也是自已讀書的地方,也是自已靈魂清靜之地。
家有書房也一直是我的一個想法。
我是農村出來的,盡管后來上學、工作了,但人生的大部分時光,也沒有離開過故土,也是在小城中生活的,也是在本村住的,周圍的人原來都是農民,父輩賴依生存的土地雖然沒有了,但是,父輩們的思維還是農民的思維。
我記得自已結婚時,家里給我打家俱,當時我哥哥比我早二年結婚,父母說:“你哥哥有什么也給你打什么吧”。不過我心中早想有一個放書的地方,就給母親說,加上一個書櫥吧。母親面有難色,我不理解為什么母親不爽快答應,不就是一個書櫥嗎?現(xiàn)在想想,在父母們的生活中,沒有書櫥這一說,他們面朝黃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有讀書的習慣。加上當時農村都要講究平衡,哥哥結婚時沒有的,我有了怕別人說道,這就是父輩們。不過我的堅持,還是為我打了一個書櫥。后來我自已成家了,我原來的書櫥老式了,妻子就說在打兩個新的吧,妻子理解我得有書櫥,就這樣又打了二個新的書櫥。舊的就放在廚房,當起了廚桌,當起放碗什么的,現(xiàn)在新修了廚房,換上大理石的了,就把舊書櫥放在東廂房的一個角落,早成舊物了,我也不忍心扔掉,就當是一個懷舊的物件,F(xiàn)在想想自已也算是半個讀書人吧。
那時在學校教書,工作之佘,喜愛讀書,每到星期,就滿縣城跑著買書,只恨當時沒有錢,有時看好的書,因為沒有錢只得放下。當時就想要是有錢了,就大大方方的買,大大方方的讀書,做一個幸福、快樂的讀書人。想想那時想法多幼稚,生活是激流,有一種不可變的力量,推動著命運,向著不知的港灣前行。
沒有想到,后來生活富足了,而讀書的心漸漸的沒有了。小城也在大的洪流中,又是一浪又一浪的風潮。各種娛樂方式興起,首先是吃喝風、打麻將風、跳舞風等,讓你在風中忙碌著。
進書房的次數(shù)就漸少了,真是敵進我退,妻子漸漸的就把書房當作儲藏室了?丛谘壑,也沒有心情去打理了。加上電腦的到來,每天在上班的地方上電腦,當時家里沒有裝電腦,孩子上高中,當時怕影響孩子學習,等到孩子快高中畢業(yè)了,他得考大學了,家里才裝上電腦。裝電腦時是冬季,冬天西偏房太冷,就裝在臥室了。后來孩子帶筆記本電腦回來,就把網(wǎng)錢裝在他的房間了,他上學去了,我也懶得移回來,漸漸的就在孩子的房間上網(wǎng)了,其實,孩子也就放假回來住幾天。漸漸的就把書房放在一邊了。
人到中年,放飛的心情越來越遠,開始騎車、登山、攝影,我也在追逐世俗的浪花中。登山久了,好像山給了我什么東西,山的寧靜、巍峨、沉默、無語、厚實,漸漸地讓我思考,也在學會思考。在中年的河中,對于漂浮在河流表層的浪花,在內心中有了一個清醒認識,越來越感覺,自已得有一片清靜之地了,回歸到八十年代初的讀書、生活多好。心靜了,就想到了回歸,就得靜下來,讀一點書,不能光靠網(wǎng)絡上的片語,得有系統(tǒng)性的認知。
特別是有一天,當我走進一個叫花園村的小村,曾是林縣進山西的要道,看到它的落敗,和我心中的小城的繁榮,我的心振驚了,我得找到時代背后的東西,什么是社會的微瀾。就是在商業(yè)社會,錢也不是生活的全部,也得有一片自已的天空,也得有一片自已的靈魂之地。
我又想進書房了,妻子不情愿收拾,還說你讓我這里的東西搬到那。還說,你又是一時心血來潮吧。
妻子大部分的東西都收拾了,可是,那些淹鹽菜的缸,還有幾多的雜物,還靜靜地躺在書房的角落。想想,一下子不可能一下子清理掉,在自已回歸之路中,夾雜著世俗生活的痕跡也是不錯的。當我在書房之中靜坐時,還不時有淹鹽菜的味道,從角落中飄浮出來,不過,自已的心在回歸之中,也許這就是鬧市之中的原野,深山中的幽蘭,碧波中的海,自已一個人,靜靜的,沉浸在自已的靈魂世界中,守望那心靈的世界,在這里有美的、快樂的、夢想的、飛翔的。
書房離我越近,我感覺到心里越寧靜,那種超然于物外,任思想飛翔的日子,內心越有精神,有信仰,有力量,面對未來沒有什么可害怕的,可驚慌的。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