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來得及說“我沒什么時間讀小說,只計劃一個月讀一本的”,我不到一周就讀完了兩本。一本書不好評,也許看完主人公這一生才能定論一個人的所得所失,嵥榈募毠(jié)讓我驚奇,一個人的回憶能如此細致?感情之豐富如同涓涓河流,卻毫無乏味之感。作者也刻意的避免用“第二天、明天以及精確時鐘等等”來打斷一氣呵成的人生長河,貫穿這一切的是讓兩代人欲罷不能的愛情,是忐忑不安,是坎坷失落,是激情澎湃……萊農與莉拉之間的友誼,還有那不勒斯背景舞臺上的社會罪惡與政治運動。
目睹兩個女孩的成長,兩個人學習與愛情上相互競爭,在狹小的社交空間看家道此起彼伏,看愛情觀、人生觀的變化與發(fā)展……額,帶一種寫得真好同時你又不需要記些什么,文字的內在旋律般有愜意流水之感。就像現(xiàn)在流行的個人手帳本,有工作日程的也有健身、飲食、閱讀的,那不勒斯四部曲則是被精心打磨的情感手帳,不會告訴你多大的意義不會告訴你多大的道理,不宣揚普世價值。萊農與莉拉都是比較叛逆的,不同的是萊農會妥協(xié)讓步,可是她青春期的愛是自由,一種感覺,而她的青春放縱并沒有因為年齡(中年危機)而沉寂。所以看到萊農的女兒為愛癡迷瘋狂時,不由得諷刺:你年輕的時候要打破的枷鎖(想要自由支配自己的身體),反而想要套在自己的女兒身上?
有些人換了情人,有些人換了性,有些人被殺……莉拉學了電腦。她擁有讓男人著迷的創(chuàng)意智慧,擁有讓男人反感的個性。也許那不勒斯很多女孩會走上萊農的道路(要討人喜歡,經(jīng)過考驗、失敗和成功,接受這種社會的重新塑造了。),莉拉在男人的社會里鋒芒十足:“只有莉拉,沒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改變她。不僅如此,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和任何人一樣變得頑固、難相處,但她的那些品質一直都原封未動,甚至更加堅固。我們恨她的同時,也害怕她,會對她充滿敬意。”
“只有在那些糟糕的小說里,人們才會想著正確的事情,說著正確的話,事情總有個前因后果,有一些可愛的人和一些可惡的人,有好人和壞人,最后有一個讓人安心的結局。”本書的結局,也許讓崇尚合家歡、圓滿的國人有些感傷,莉拉的結局透過萊農的喻意有著一種闊達,“活過,愛過”的那種放得下的釋然。是這樣嗎?萊農對莉拉的理解與分歧,讓我依然懷疑“生活斗士”的莉拉是這樣的暮年心境。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