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鎮(zhèn)中學始建于1912年,是一所農村半寄宿制學校,占地57.5畝,學校建筑面積13242平方米。現有學生1331人,27個教學班,專任教師140人。學校堅持“德?得”的育人理念,讓每個學生因德而得,快樂成長;讓每位教師因德而得,幸福從教;讓學校因德而得,全面發(fā)展。
一直以來,xx區(qū)教育局高度重視學校的勞動實踐基地建設,不僅從政策上對學校進行鼓勵、支持和引導,還在資金和技術上給與支持,區(qū)教育局領導多次到學校親臨指導,給與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在前幾年大力投入的基礎上,去年,教育局又對我校勞動實踐基地投資3萬余元,用于基礎性建設和土地改良等,使我們的勞動基地逐步走向科學、規(guī)范,在學校的教育教學中發(fā)揮了更大的作用。
我校的勞動實踐基地建于201*年暑假,分為三個區(qū)域:(1)綠瀑區(qū):靠東墻種植藤蔓類植物如:葡萄、絲瓜、觀賞性南瓜、吊瓜、葫蘆、瓠子、豇豆等。(2)東籬園:依傍在“綠瀑”之下,按照植物的食用部位分為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區(qū),并賦予每一個區(qū)域一個標新立異的名稱——追根溯源、攀莖求實、尋枝摘葉、品花識香、春華秋果、收緣結籽。這樣既可以體現明顯的層次感,又可以有效的結合生物教學,讓學生認識各種植物,并能夠準確的區(qū)分我們所食用的是植物體的那個器官。在東籬園的南面,堆一座小山,并立石一塊,書“南山”。應陶淵明先生的一句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3)桃李園:在桃李園原有桃樹、李樹、棗樹的基礎上,增種柿子樹、石榴樹、櫻桃樹、蘋果樹、山楂樹等每種四棵。實現“陽春桃花開,金秋果滿園”。
過去的一年,我們繼續(xù)按照“一個依托、兩個結合”的思路(即以勞動實踐基地為依托,將勞動基地與學科教學和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扎扎實實深化和創(chuàng)新勞動基地建設,充分發(fā)揮基地的德育功能、智育效應,將基地作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提升學生道德品質的重要平臺。
一、直面基地問題,引導探索實踐
如何利用勞動實踐基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勞動觀念,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動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是我們創(chuàng)建勞動實踐基地的初衷,也是我們永恒的追求;亟ǔ扇陙,我們一直為學生搭建平臺,引導學生發(fā)現基地中的問題,并帶領學生探索實踐。
(一)兔子糞的奇跡
基地建成一年的時間里,學生志愿者在老師的帶領下辛勤勞作,種植了30多種作物,結果不是不出苗,就是出苗后夭折,能有所收獲的物種寥寥無幾?粗约盒燎诘母冻龌闪伺萦埃⒆觽兒芾Щ,很傷心。這時,老師告訴他們:不為失敗找借口,要為成功找出路。不放棄!于是,農民的孩子回家問父母,能上網的孩子在網上查詢答案,有個宋禾麻莊的孩子竟然把有多年種菜經驗的爺爺帶到了學,F場勘查。各個小組把查找的原因分析匯總,逐一排除,終于,他們鎖定了目標:是土壤板結導致營養(yǎng)匱乏,致使植物不能生長。改良土壤,勢在必行!通過查閱資料和多方詢問,他們知道了施加糞便是改良土壤的好方法。可是,雞糞和牛糞造價太高,有人大膽建議:用兔子糞!學校對面就有個小型養(yǎng)兔場!“對,用我們的勞動去換兔子糞”“對,咱們利用綜實課幫他們打掃兔窩,幫他們干活,換兔子糞”孩子們異常的興奮,校領導出面協商成功后,他們分小組行動,將每天用勞動換回的兔子糞撒在東籬園,再深翻土地進行改良。第二年,孩子們種植的作物都喜獲豐收,成功了!
兔子糞創(chuàng)造了奇跡,而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志愿小組的同學感受挫折,在挫折面前不拋棄、不放棄,努力實踐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潛移默化中鍛煉了他們的意志品質。同時,用自己的勞動換取自己的所需,體驗付出終有回報。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孩子們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都得到了提升。
(二)“姜老頭”的奧秘
由于土壤得到改良,大多數作物都喜獲豐收,可是姜還是老樣子,同學沮喪的說“期盼收獲姜寶寶,誰知又是姜老頭”,這是怎么回事呢?老師鼓勵大家自主探究,同學們分小組行動,去小莊子走訪種姜專業(yè)戶,查閱書刊,上網搜索,一周后,同學們的答案匯總上來,得出的結論是:同一園內反復栽種相同的作物不利于生長,也就是怕重茬。于是,第二年我們嘗試倒茶種植,根區(qū)和葉區(qū)互換,莖區(qū)和花區(qū)互換,果區(qū)和種子區(qū)互換。終于,在金秋時節(jié),姜老頭變成了姜寶寶,孩子們實踐探究又獲得了成功,他們的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得到了提升,合作意識、探索精神也在他們心里扎根。
(三)寶葫蘆的傳說
秋天,勞動實踐基地的綠瀑上結滿了漂亮的葫蘆,在“葫蘆采摘節(jié)”上,孩子們欣喜的撫摸著可愛的葫蘆,有人說,要把葫蘆做成瓢,用來舀米舀面,有人說,我喜歡葫蘆燙畫!這個提議立即得到了響應,也得到了綜合實踐老師的支持。孩子們通過查閱資料,在網上學習葫蘆燙畫教程,初步掌握了相關知識,并開始行動。第一步:收藏保養(yǎng)。避免強日光照射,在室內擺放并經常用手或棉布擦拭把玩,讓葫蘆上漿。第二步:“葫蘆選美秀”,因為要選擇皮質較好的葫蘆進行烙畫。葫蘆要經過一年的風干、日曬、把玩以后,顏色純正,水分干透,適合烙畫上色,烙出深淺層次來。第三步:創(chuàng)意設計。在葫蘆上烙畫要有美術功底,美術小組的同學依據葫蘆的形狀創(chuàng)意構圖,描繪出一個個生動的形象或故事。第四步:巧手燙畫:依照創(chuàng)意設計出來的圖案,孩子們開始用燙畫機有模有樣的燙畫,雖然他們的作品還有些稚嫩,但這是他們親自設計、親自實踐的成果,燙出來的作品是他們眼中的“寶葫蘆”,而寶葫蘆誕生的過程則記錄了孩子們自主創(chuàng)意、能力提升的足跡。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