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六到團組,與代表委員共商國是。其間,金句精彩不斷,警句引人深思,句句說到人民心坎兒里,句句飽含共產(chǎn)黨人厚重的民生情懷和深沉的家國之思。這些令人振奮、讓人親切、感人至深的金句、警句,處處閃耀著真理光芒、初心力量,值得我們反復思考、咀嚼。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
這是全國兩會其間,習近平總書記送給文藝界社科界一句箴言。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我們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大力發(fā)展經(jīng)濟的同時,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推動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既要有“倉廩實衣食足”的物質生活,還要有“知禮節(jié)知榮辱”的社會風氣。為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前進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yǎng)。
“黨和政府帶頭過緊日子,目的是為老百姓過好日子,這是我們黨的宗旨和性質所決定的。”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他所在的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談起了“好日子”與“緊日子”的辯證法。習近平總書記稱自己是“人民的勤務員”,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走好群眾路線,增強群眾感情,抓好民生工作。把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鍥而不舍向前走,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要飲水思源,決不能忘了老區(qū)蘇區(qū)人民。”
老區(qū)、蘇區(qū)是我們黨“初心”的重要起源地。老區(qū)、蘇區(qū)的紅土地孕育了革命,也孕育了革命老前輩,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作出了巨大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遍布革命老區(qū),殷殷教導廣大黨員干部要多接受紅色基因教育。水有源,故其流不窮;木有根,故其生不窮。今天,要取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勝利,理想信念的火種、紅色傳統(tǒng)的基因仍然不能丟。不管走得多遠,都要永遠銘記那段血與火的崢嶸歲月,明白根在哪里、身處何方,牢記入黨為什么、為黨干什么。
“要保持加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建設的定力,不動搖、不松勁、不開口子。”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讓人民群眾呼吸上新鮮的空氣、喝上干凈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環(huán)境中。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沒有旁觀者,無論處于什么崗位,都責無旁貸,都要結合自身實際,把自己擺進去、把思想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都要立足本職工作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近年來,江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率先全面建立河長制、湖長制,深化拓展“263”專項行動,加大資源環(huán)境審計力度,全省環(huán)境質量有較明顯的改善。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