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攝像實戰(zhàn)心得
電視攝像實戰(zhàn)心得201*-3-921:14:22
電視攝像這項工作具有較強的挑戰(zhàn)性,實踐性很強,僅靠從書本學來的知識遠遠不夠,還要不斷地從實踐中學習總結,不斷地向同行請教借鑒,才能逐步提高。
調整好尋像器
要確保拍到曝光正確的電視畫面,首先應該調整好我們賴以作參考的尋像器。具體做法是:將攝像機置于彩條狀態(tài),用彩條信號調節(jié)尋像器對比度、亮度、屈光值和峰值參數,使尋像器中彩條信號的黑白圖像各灰度層次分明,清晰。另外,一般攝像機都有斑馬紋提荊蚩?nbsp;“斑馬紋”(ZEBRA)開關,使尋像器中出現(xiàn)“斑馬紋”,根據“斑馬紋”提示調整光圈就可獲得合適的曝光值。值得注意的是,現(xiàn)在許多攝像機,可以通過菜單對“斑馬紋”電平進行重新設定。有的是信號在70%—80%時出現(xiàn)“斑馬紋”,為最佳曝光區(qū)域,有的是信號≥90%時出現(xiàn),“斑馬紋”出現(xiàn)的地方接近過曝光,就要考慮減小光圈或其他辦法,使畫面曝光準確。
光學調節(jié),正確曝光
影響曝光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光線環(huán)境的影響。光學調節(jié)是確保正確曝光的首要操作。
攝像機的光圈系數一般為F1.6-F16。在正常光照條件下,即攝像機的增益在0dB時,改變光圈就可實現(xiàn)正確曝光。攝像機的光圈有自動和手動兩檔,手動時可配合瞬時自動按鈕測光。不太緊急的情況下,提倡使用手動檔,它配合瞬時自動按鈕測光,曝光比較準確。首先,可利用自動功能大體上測得光圈值,然后根據“斑馬紋”提示手動調節(jié)一下。如果鏡頭內有大面積的高亮范圍,自動光圈比正確曝光值偏低,觀察尋像器手動把光圈加大一點。反之,如果取景范圍內有大面積的黑色,使用自動光圈的話,光圈會開得過大,可能造成主體過曝光,應將光圈收小點。自動光圈主要應用于搶拍時使用,它的平均值可以通過菜單調整,加減0.5-1檔的自動光圈量。它使用起來方便,但不準確。
在強光下拍攝,要對光線進行衰減。專業(yè)級以上的攝像機都安裝了衰減光線的中性密度濾色鏡,可根據光線的情況選擇使用。但有些低檔的攝像機沒有中性密度濾色鏡,要配合電子快門來衰減光線,否則無法進行白平衡的調節(jié)。
在背景很亮的情況下拍攝(逆光),為了主體曝光正常,背景可能過亮而限幅,此時可以打開攝像機的自動拐點電路(AUTOKNEE),將正確曝光的動態(tài)范圍提高600%。逆光的景物邊緣被照亮,形成輪廓光的效果。當然,這種情況下最好在主體前補充光照,減小亮暗反差。在拍攝中,經常會遇到各種需要補光的情況,這時要求人工光和自然光的色溫統(tǒng)一起來。否則的話,拍出的畫面顏色會失真。當然,如果我們用反光板補光的話,就不用考慮這些問題了。黑白平衡的調整和色彩還原
白平衡的調整,一般分為2步。首先是濾色片的粗調,根據不同的光照條件選用不同的濾色片。其次是電子調整,拍白色物體,撥動白平衡開關,當尋像器顯示OK時,白平衡調整完畢。攝像機的全自動白平衡功能,可以根據光線情況自動調節(jié)白平衡,使不斷變換的場景白平衡基本準確,但缺點是不夠準確。
黑平衡的調整是為了使攝像機畫面在黑暗的地方也不偏色,它與場景沒有關系,每周調一次即可。白平衡的調整按照先白平衡,再黑平衡,最后白平衡的順序將會得到更好的圖像。
黑白平衡的調節(jié)是為了獲得正確的色彩還原,但有時我們也需要一些特殊的畫面氣氛,如早晨和黃昏,色溫較低,人們的視覺經驗是一片金黃,如果我們把白紙對著太陽調白平衡,將不會得到理想的效果,此時,可以用5600K的濾色片,不用調節(jié)白平衡,直接拍攝就可以。
電子快門的使用
攝像機在拍攝快速運動的物體時,例如賽跑、跳水、球賽等場面時,圖像容易模糊。而電子快門的提升恰恰增加了運動物體的清晰度,但卻犧牲了靈敏度,使曝光量下降。另外,動態(tài)分解力的提升也使有些畫面看起來不真實,如噴泉就成了一連串的水珠。清晰掃描功能是可變速電子快門的高科技應用,能準確控制CCD的快門速度,以便與計算機顯示器的掃描頻率一致,拍攝顯示器時,條紋就會減少或消失。
變焦距鏡頭的使用
根據視場角和焦距的大小,鏡頭可以被分為標準鏡頭、廣角鏡頭、長焦鏡頭。通常,把焦距與像平面對角線接近或相等的鏡頭,稱為標準鏡頭,水平視場角為45°,焦距通常為25mm。廣角鏡頭指焦距小于25mm,水平視場角在60°-130°的鏡頭。130°-180°之間的鏡頭稱為超廣角鏡頭或魚眼鏡頭。長焦鏡頭是指焦距大于25mm,水平視場角小于40°的鏡頭。景深指被拍攝主體前后景物清晰的范圍。廣角鏡頭的視角大,景深大,可用于拍攝全景、跟拍、新聞、球賽等,但廣角鏡頭容易變形,一般拍攝時不能離主體太近。長焦距鏡頭,視角小,景深小,透視弱,主體向背景靠攏。用長焦拍攝可以虛化背景,利于突出主體,畫面比較生動。但長焦鏡頭容易抖動,所以長焦最好配合三角架或其它的支撐物來使用。作為一名攝像人員,拍攝時只要條件允許應盡可能使用三角架。
近距特寫:一般鏡頭的聚焦清晰范圍在0.9m至∞,而近距(MACRO)功能可以拍攝距鏡頭幾厘米的小物體。方法為:將鏡頭置于MACRO,聚焦為∞,變焦環(huán)設為手動,手動調節(jié)變焦環(huán),使被拍攝對象清晰。
錄制聲音
在錄制聲音時,一般攝像機都有自動和手動兩檔音量控制,自動操作比較方便,但在聲源電平低的情況下,容易引入噪聲,一般電視人物的同期聲采訪用手動檔,并配合指向性話筒,而不能隨意使用機載話筒。我們也不要太相信電平表的擺動,有時話筒線接觸不好,從電平表上不一定看出來,最好用監(jiān)聽耳機或攝像機本身的監(jiān)聽喇叭,來判斷錄音的好壞。
記者著裝
最后說一下采訪記者的著裝問題。我認為記者的著裝應視采訪的環(huán)境而定,不能和環(huán)境情況反差太大。曾經看過某電視臺做的一期新聞節(jié)目,記者到一個很窮的革命老區(qū)采訪,當地老百姓穿得比較破舊,而前去采訪的主持人則身穿嶄新的毛領大衣,帶著皮手套,兩者對比相去甚遠,再加上主持人冷漠嚴肅的表情,雖然節(jié)目內容還可以,但從畫面上看非常別扭,這樣的情況,應力求避免。如果記者在著裝上和環(huán)境格格不入,容易與采訪對象產生距離,溝通起來也就麻煩。電視節(jié)目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不是哪一個人就能單獨完成的,它需要藝術人員和技術人員的緊密團結協(xié)作。在觀眾的欣賞水平越來越高和媒體日益發(fā)達繁榮的信息時代,要求我們每一個電視節(jié)目制作人員,在各方面都要努力學習,從每個細節(jié)做起,才有可能做好電視節(jié)目,贏得一席生存之地。
參考書目:
《攝影構圖》郭艷民著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作者單位:青島城陽廣播電視中心)作者:劉風奇劉嘯兵來源:青年記者
擴展閱讀:電視攝像實戰(zhàn)心得
電視攝像實戰(zhàn)心得
時間:201*-06-1216:15:09作者:
電視攝像這項工作具有較強的挑戰(zhàn)性,實踐性很強,僅靠從書本學來的知識遠遠不夠,還要不斷地從實踐中學習總結,不斷地向同行請教借鑒,才能逐步提高。調整好尋像器
要確保拍到曝光正確的電視畫面,首先應該調整好我們賴以作參考的尋像器。具體做法是:將攝像機置于彩條狀態(tài),用彩條信號調節(jié)尋像器對比度、亮度、屈光值和峰值參數,使尋像器中彩條信號的黑白圖像各灰度層次分明,清晰。另外,一般攝像機都有斑馬紋提示,打開“斑馬紋”(ZEBRA)開關,使尋像器中出現(xiàn)“斑馬紋”,根據“斑馬紋”提示調整光圈就可獲得合適的曝光值。值得注意的是,現(xiàn)在許多攝像機,可以通過菜單對“斑馬紋”電平進行重新設定。有的是信號在70%80%時出現(xiàn)“斑馬紋”,為最佳曝光區(qū)域,有的是信號≥90%時出現(xiàn),“斑馬紋”出現(xiàn)的地方接近過曝光,就要考慮減小光圈或其他辦法,使畫面曝光準確。光學調節(jié),正確曝光
影響曝光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光線環(huán)境的影響。光學調節(jié)是確保正確曝光的首要操作。攝像機的光圈系數一般為F1.6-F16。在正常光照條件下,即攝像機的增益在0dB時,改變光圈就可實現(xiàn)正確曝光。攝像機的光圈有自動和手動兩檔,手動時可配合瞬時自動按鈕測光。不太緊急的情況下,提倡使用手動檔,它配合瞬時自動按鈕測光,曝光比較準確。首先,可利用自動功能大體上測得光圈值,然后根據“斑馬紋”提示手動調節(jié)一下。如果鏡頭內有大面積的高亮范圍,自動光圈比正確曝光值偏低,觀察尋像器手動把光圈加大一點。反之,如果取景范圍內有大面積的黑色,使用自動光圈的話,光圈會開得過大,可能造成主體過曝光,應將光圈收小點。自動光圈主要應用于搶拍時使用,它的平均值可以通過菜單調整,加減0.5-1檔的自動光圈量。它使用起來方便,但不準確。在強光下拍攝,要對光線進行衰減。專業(yè)級以上的攝像機都安裝了衰減光線的中性密度濾色鏡,可根據光線的情況選擇使用。但有些低檔的攝像機沒有中性密度濾色鏡,要配合電子快門來衰減光線,否則無法進行白平衡的調節(jié)。
在背景很亮的情況下拍攝(逆光),為了主體曝光正常,背景可能過亮而限幅,此時可以打開攝像機的自動拐點電路(AUTOKNEE),將正確曝光的動態(tài)范圍提高600%。逆光的景物邊緣被照亮,形成輪廓光的效果。當然,這種情況下最好在主體前補充光照,減小亮暗反差。在拍攝中,經常會遇到各種需要補光的情況,這時要求人工光和自然光的色溫統(tǒng)一起來。否則的話,拍出的畫面顏色會失真。當然,如果我們用反光板補光的話,就不用考慮這些問題了。
黑白平衡的調整和色彩還原
白平衡的調整,一般分為2步。首先是濾色片的粗調,根據不同的光照條件選用不同的濾色片。其次是電子調整,拍白色物體,撥動白平衡開關,當尋像器顯示OK時,白平衡調整完畢。攝像機的全自動白平衡功能,可以根據光線情況自動調節(jié)白平衡,使不斷變換的場景白平衡基本準確,但缺點是不夠準確。
黑平衡的調整是為了使攝像機畫面在黑暗的地方也不偏色,它與場景沒有關系,每周調一次即可。白平衡的調整按照先白平衡,再黑平衡,最后白平衡的順序將會得到更好的圖像。黑白平衡的調節(jié)是為了獲得正確的色彩還原,但有時我們也需要一些特殊的畫面氣氛,如早晨和黃昏,色溫較低,人們的視覺經驗是一片金黃,如果我們把白紙對著太陽調白平衡,將不會得到理想的效果,此時,可以用5600K的濾色片,不用調節(jié)白平衡,直接拍攝就可以。
電子快門的使用
攝像機在拍攝快速運動的物體時,例如賽跑、跳水、球賽等場面時,圖像容易模糊。而電子快門的提升恰恰增加了運動物體的清晰度,但卻犧牲了靈敏度,使曝光量下降。另外,動態(tài)分解力的提升也使有些畫面看起來不真實,如噴泉就成了一連串的水珠。清晰掃描功能是可變速電子快門的高科技應用,能準確控制CCD的快門速度,以便與計算機顯示器的掃描頻率一致,拍攝顯示器時,條紋就會減少或消失。變焦距鏡頭的使用
根據視場角和焦距的大小,鏡頭可以被分為標準鏡頭、廣角鏡頭、長焦鏡頭。通常,把焦距與像平面對角線接近或相等的鏡頭,稱為標準鏡頭,水平視場角為45°,焦距通常為25mm。廣角鏡頭指焦距小于25mm,水平視場角在60°-130°的鏡頭。130°-180°之間的鏡頭稱為超廣角鏡頭或魚眼鏡頭。長焦鏡頭是指焦距大于25mm,水平視場角小于40°的鏡頭。景深指被拍攝主體前后景物清晰的范圍。廣角鏡頭的視角大,景深大,可用于拍攝全景、跟拍、新聞、球賽等,但廣角鏡頭容易變形,一般拍攝時不能離主體太近。長焦距鏡頭,視角小,景深小,透視弱,主體向背景靠攏。用長焦拍攝可以虛化背景,利于突出主體,畫面比較生動。但長焦鏡頭容易抖動,所以長焦最好配合三角架或其它的支撐物來使用。作為一名攝像人員,拍攝時只要條件允許應盡可能使用三角架。
近距特寫:一般鏡頭的聚焦清晰范圍在0.9m至∞,而近距(MACRO)功能可以拍攝距鏡頭幾厘米的小物體。方法為:將鏡頭置于MACRO,聚焦為∞,變焦環(huán)設為手動,手動調節(jié)變焦環(huán),使被拍攝對象清晰。錄制聲音
在錄制聲音時,一般攝像機都有自動和手動兩檔音量控制,自動操作比較方便,但在聲源電平低的情況下,容易引入噪聲,一般電視人物的同期聲采訪用手動檔,并配合指向性話筒,而不能隨意使用機載話筒。我們也不要太相信電平表的擺動,有時話筒線接觸不好,從電平表上不一定看出來,最好用監(jiān)聽耳機或攝像機本身的監(jiān)聽喇叭,來判斷錄音的好壞。記者著裝最后說一下采訪記者的著裝問題。我認為記者的著裝應視采訪的環(huán)境而定,不能和環(huán)境情況反差太大。曾經看過某電視臺做的一期新聞節(jié)目,記者到一個很窮的革命老區(qū)采訪,當地老百姓穿得比較破舊,而前去采訪的主持人則身穿嶄新的毛領大衣,帶著皮手套,兩者對比相去甚遠,再加上主持人冷漠嚴肅的表情,雖然節(jié)目內容還可以,但從畫面上看非常別扭,這樣的情況,應力求避免。如果記者在著裝上和環(huán)境格格不入,容易與采訪對象產生距離,溝通起來也就麻煩。電視節(jié)目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不是哪一個人就能單獨完成的,它需要藝術人員和技術人員的緊密團結協(xié)作。在觀眾的欣賞水平越來越高和媒體日益發(fā)達繁榮的信息時代,要求我們每一個電視節(jié)目制作人員,在各方面都要努力學習,從每個細節(jié)做起,才有可能做好電視節(jié)目,贏得一席生存之地。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電視攝像實戰(zhàn)心得》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電視攝像實戰(zhàn)心得: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