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習心得
蛋黃媽談《大學》里的點滴感悟
講課:義師深圳蛋黃媽整理:義工深圳豆豆媽時間:201*-01-2110:30-11:30
地點:育心累積大易讀經群(37927788)
“大學”,我的理解為大學問。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格物、
至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所謂明德,是指天所賦予人的,根植于人心中的人類本性,就我們人類而言,具有普
遍性;而明明德,就是顯明發(fā)揮出人類所普遍具有的德性,認識到這種德性也就是認識到了人性中所具有天道的本質。
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之道強調的不僅是人道德本性的實踐,還要求把個人的道
德修養(yǎng)用于社會實踐,是一個推自己及及人的過程,其目的就是:親民。說到底就是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體認到自己心靈中所具有的誠明德性,由此同樣再去施之于人,施之于廣大的生活世界,這樣就能做到大學之道所謂的止于至善
《大學》里講的誠意,正心。誠意,就是要不自欺,要慎獨。在與別人相處時是這樣,在獨處時也應該是這樣。內心如此,表現(xiàn)于外更是如此,即所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慎獨是一種主觀的道德修養(yǎng)方法,注重道德理想和動機的培養(yǎng)!罢摹保褪墙倘朔乐箓人感情、欲望產生偏向,身有所忿憤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我們人類不可能避免忿憤、恐懼、好樂、憂患等感情,但防止、克服不正當?shù)母星、欲望還是必要的,又有些中庸的味道了。
只要我們領悟了在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學之道,領悟了誠意,正心,修身,
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以身踐道,以身踐德。引導我們的孩子向善,兼濟天下,止于至善。
一位資深的園長說過:孩子其實從出生那時就知天知地,只是不會用語言表達其實每個人看待事物都有自己的一面,都理解一樣的,也沒啥味道了,但是園長的這種說法,跟內經里說的一樣,相信這不是巧合,黃帝內經里也有說:“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生而神靈”就是說娃娃具有生而“知”之的天才然后慢慢的長成,都是很自然的過程,這應該就是與生俱來知性的“知”,也就是園長培訓的時候說到的生下來百分之七十已經注定從先天到后天,本能的一個知,到后面的所知,有這樣一個層面了,再讀后面的就能慢慢有所悟明其物性,然后與其相合。
上學的時候聽過一首歌,很多朋友應該也都聽過。子曰里是這樣唱的“孔子的中心思
想是個仁,仁的表現(xiàn)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以仁為本體,表現(xiàn)在具體的行為上:對父母為孝對兄弟為悌,對朋友為信對國家為忠,對人則有愛心大學之道體現(xiàn)了仁的價值觀,第一個明明德,做到恕的境界,也就是正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二個意思,親民,做到忠的境界,也就是正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這幾句,有一段時間老多的想法了,每想一下,就激動一下。當下社會的各種不和諧,諸如失信,家庭矛盾、社會糾紛、都是因為人們行為無道造成的,所以大學之道,門道大的很,學的好,家庭和睦,社會安定,舉國得治
而先后順序特別重要,懂得先后順序、輕重緩急,要有智慧才能辦到,所以要學習,
學習圣賢的學問
很多媽媽驚訝于我一個煮婦,時間安排的如此妥當,每天如此充實,學也學了,玩也
玩了,家庭也照顧了,孩子也帶的不錯,關鍵我還天天這樣樂呵呵,其實奧秘就在這幾句話里。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本好比是樹根,末好比是樹枝,沒有樹之根,就不會有樹之枝。所有的物都有它的本和末,所有的事物都會有始和終,這就教導我們要學著知道做事應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雖是小事,小小的應用,卻也是智慧之用,最可怕的莫過于本末倒置了。
★京_義工_虛受:事雖小,勿擅為
義師SZ蛋黃媽:再回歸到我們的經典中。賴老師把經典分為三類,基礎,結構,裝修。如同蓋房子,也是先要打地基,打好地基,而后做結構,結構做成功了,最后再是裝修這些古老的經典,都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分享知識和經驗的結果,言簡意賅,卻在精練之中蘊涵大智慧。
我們需要時時閱讀這些經典,領悟其中的智慧,并學以致用,身體力行。身體力行,
不讀不行。如此,才能讓孩子們于日常生活中耳熏目染、潛移默化,日積月累間養(yǎng)成美好的德性,成長為健全的人。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這是《大學》提出的教育綱領和培養(yǎng)目標。要傳道,要讀懂大學里的大學之道,大學之德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任何事情的發(fā)展是有起點及終點,唯有對事件進行溯本追源的觀察,才能明白事件的結果為何如此,理智的運用這種方法觀察任何事情,則離“道”不遠了小而言之,作為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修身敬業(yè)。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洞髮W》反復強調的是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稍稍留心,就會發(fā)現(xiàn)周圍有不少人常年累月做著本末倒置的事情安排的不好,覺得這也沒做,那也沒做,心累,身累,其實只是沒有知所先后。
知本知末,做事情就會知道從哪里開始,到哪里結束,有著短期與長期的目標。有了正確的認識觀,就會知道事物的輕重,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在邏輯上有著清晰而嚴謹?shù)乃季S方式和行為方式
什么叫君子無所不用其極,什么叫未有學養(yǎng)子而后嫁者也,什么叫十目所視,十手所指,
什么叫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等等等等,下回再分解。
擴展閱讀:學習《大學》心得體會
“心懷敬意,明心見性”《大學》心得體會
《大學》是國學“四書五經”之首。相傳《大學》最早是由孔子收集、整理編入《禮記》的文章之一。后人把它和其中的另一篇《中庸》,從《禮記》中抽出來單獨成書,并和《論語》、《孟子》合稱“四書”!八臅笔俏覈糯逃碚撝匾,其內容和著述目的不僅在告訴人民怎樣做人?怎樣齊家?而且還告訴有邦有國者怎樣安邦治國?同時還提示天子怎樣做才能國泰民安,明德于天下的基本原則和根本方法。此書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角度看,可謂一部全方位的理論教科書。因為他的教育對象下從庶民起,中到諸侯、士大夫、上到天子,都包括了。而且他的理論對誰都適用。
首先想談一下個人對《大學》這部經典的感悟,此經開篇便挑明主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完全圍繞著發(fā)揚德性的原則,是為《大學》三綱,隨后展開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為《大學》八目,而八目卻是以修身為中心,闡發(fā)修身方法與修身目的的全部內容,由此可見,修身,是儒家極為重要的一個核心理念,唯修身才可齊家治國平天下,在修身中融入仁義禮智信孝悌忠等中心思想,才能成為真正的仁人。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讀《大學》時絕不能把“大學”這個概念理解為國民教育的“小學”“中學”“大學”的“大學”。《大學》的“大”是高大的大,是至高無上或第一的意思。《大學》是研究和探討人和人類社會最高大、最高深道理的教科書。書中既教給老百姓如何做人?如何齊家?如何修身?的方式方法,又向君主和君主階層講了如何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仡櫸覈迩隁v朝歷代,下從平民上至國君其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無不證明《大學》講述的道理非常準確。哪個成功人物不以修身起家?哪個興國之君不以愛民為本?
從成功與失敗的古今人物身上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覺不自覺地遵照《大學》所說的“修身是為人之本”的要求修煉過自己。由此可知今人只要懷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抱負,并想盡早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認真學習和研讀一下《大學》,并按照《大學》所說的原則修煉自己,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靶奚、齊家、治國、平天下!毙奚硎且磺械母,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xiàn)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fā)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xiàn)目標。
通過學習《大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說,國學知識里面對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大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今后,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松而灑脫。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大學》學習心得》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大學》學習心得: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