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征文:民生工程好,處處桃花源的作文 本文簡介:
民生工程好,處處桃花源江倩鈺陶淵明晚年懷著憂憤與希冀寫下《桃花源詩并序》,不知他想沒想到,一千六百年后的今天,“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桃源生活,正在逐漸成為普遍的現(xiàn)實。十幾年前,村組之間還是狹窄不平的泥巴路。晴天,摩托車顛簸著駛過,總要卷起一路的灰塵。雨天,路上到處是水洼,走路不小心就會被摩托車濺到
關于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征文:民生工程好,處處桃花源的作文 本文內容:
民生工程好,處處桃花源
江倩鈺
陶淵明晚年懷著憂憤與希冀寫下《桃花源詩并序》,不知他想沒想到,一千六百年后的今天,“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桃源生活,正在逐漸成為普遍的現(xiàn)實。
十幾年前,村組之間還是狹窄不平的泥巴路。晴天,摩托車顛簸著駛過,總要卷起一路的灰塵。雨天,路上到處是水洼,走路不小心就會被摩托車濺到一身的泥水。有的地方,鞋子陷在軟泥中,一雙新鞋,到家就成了泥鞋。坐著摩托車的人,也是一路蹦蹦顛顛,回到家后屁股都是腫的。運輸貨物,只有三輪車可以通行。
如今,“農村道路暢通工程”徹底改變了“行路難”的面貌。青山綠水之間,平坦寬闊的“村村通”公路一條直線伸向遠方。來往于山鄉(xiāng)的車也多起來了。各式各樣的小轎車,滿載水泥的大貨車,堆滿木材或農產品的“爬山王”……村民們出行、生產、生活都得到極大的方便。
“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工程”也在悄然行進之中。不知什么時候起,村里的小河中堆得比橋還高的垃圾不見了,房前屋后、角落旮旯、路邊、溝旁的垃圾腐爛的臭味也不見了,F(xiàn)在,村子里每隔著三四家,門口就有個垃圾桶,路邊也有四五個。收集的垃圾每星期都有專人親來清理運走。
來運垃圾的是個將老奶奶,雖然說年紀大了,但做事極其認真。天還沒亮,他就戴著手套開始忙了,一家一家的倒,一家一家的裝,有時候看見地面臟了,他還幫人家把地面掃掃。垃圾全裝好后,再拖著車去村外的焚燒池燒垃圾。村民們也極力配合,無論在哪看到垃圾,也都隨手撿起來放進垃圾桶。從此,清新的空氣回來了,村民們的笑容也回來了。
近年來,村里的小診所也重新開張了,真好!再也不用因為感冒發(fā)燒等小病而大老遠跑到鎮(zhèn)上去看,在村里就可以解決。診所里是位女醫(yī)生,樣貌溫柔善良,每當給病人看病時,臉上總掛著一幅笑容。不僅態(tài)度好,而且因為村民個個都參加了“新農合”,藥物價格也十分便宜。這小診所給村里人帶來了很多方便。
民生工程,讓農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民生工程,讓每個農民感受到黨和政府深深關愛的溫暖;民生工程,給農村帶來了新生活的希望!如果陶淵明再世,恐怕要寫一篇新的《桃花源記》了!
關于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征文:民生工程好,處處桃花源的作文 本文關鍵詞:桃花源,作文,改革開放,征文,民生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