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英語閱卷組總結
201*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英語閱卷組總結
今年是我市第一年網上閱卷,提高了閱卷速度和效率。通過掃描,閱卷老師只能看到本人閱的內容,閱卷人數減少,尤其是作文,這樣更能體現閱卷打分的公平、公正。201*年英語試卷共32502份。我組共有9人(包括組長、副組長)。英語閱卷組在保山市教育局、教科所的領導下,按質按量在規(guī)定的時間完成規(guī)定的任務。今年英語卷面成績?yōu)?00分,其中80分為客觀題,機改;我們改20分的主觀題,即:詞匯(10分),書面表達10分。閱卷任務安排:5人閱作文,4人閱詞匯。
一、學生卷面出現的情況:
詞匯:
1、0分卷占試卷總數的40%以上,本題平均分2.7分;2、大部分學生書寫亂、潦草,閱卷教師難以辨別;3、學生基礎知識不扎實,語言運用能力差;4、從卷面上看,學生抄襲嚴重;書面表達:
1、0分卷占試卷總數的40%左右;本題平均分2.5左右;2、學生書寫差、不規(guī)范、亂,給閱卷教師評閱造成困難;3、相當一部分學生審題不清,文不對題,東拼西湊,詞不達意;4、背誦痕跡太明顯。有些文章是事先背誦好的,有多篇是一模一樣的。當遇到第一篇時分數還不錯,第二、第三篇分數還會高嗎?老師就沒有教會學生即使背誦過一些好的文章,到時也要根據試卷上
的要求做些改動以扣題。
5、抄襲現象太嚴重。抄單選題、抄完形、抄閱讀,其中,被抄襲得最多的是關于雷鋒的B篇。因為存在僥幸心理而原文抄襲導致太多的0分,這種現象已存在多年,每年中考質量分析都提到這個話題,但并沒有引起教學一線老師們的注意。二、從中考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師生太依賴教材,導致學生學習英語的材料不夠豐富,學習能力不易培養(yǎng)。
2.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仍有不足。
3.基礎知識的教學還有欠缺。沒有扎實的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就只是“紙上談兵”;A知識和基本技能不扎實,考生對一些基本詞匯、語法、句型的掌握不夠熟練。
4.知識轉化為能力較為欠缺,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不強。今年試卷中詞匯、書面表達平均分均低于3分。
5.學生寫作能力亟待提高。
6.學生兩極分化明顯。詞匯和寫作0分均達全卷的40%左右。三、對今后初中英語教學的建議:
1、教師應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切實轉變教學觀念。真正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加強對“課標”新理念的學習,加強教師自身水平的提高,進一步用好現有的教材。詞匯、短語、句型毫無疑問是學習英語最基礎、最關鍵的,應該腳踏實地的教和學。
2、教師需重新認識課堂教學過程。我們作為一線的教師應該認真地反思一下我們的課堂教學價值觀、過程觀和學生觀等是否符合新
課改、新課程。新課程課堂教學價值觀的核心理念是:“從單一地傳遞教科書上呈現的現成知識,轉變?yōu)榕囵B(yǎng)能在當代社會中主動健康發(fā)展的一代新人”。在課堂教學中建立“人----人”關系而非“人----物”關系。
教師需避免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六多”、“六少”現象。即:教師關注認知目標過多,關注學生過少;關注知識點過多,關注知識結構少;教師占有課堂教學時間多,每個學生主動學習時間少;師生一問一答式活動多,生生積極有效互動少;教師關注預設教案執(zhí)行多,關注課堂上動態(tài)生成少;教師關注學生知識掌握多,關注學生探究發(fā)現少。在課堂教學中,還學生主動學習的時間、空間、工具、提問權和評議權。
課堂教學是一個“多項互動,動態(tài)生成”過程。許多教師喜歡在課堂上按部就班地去表演預設的教案,忽略了學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他們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考......如總是被動地接受,“配合”教師以使課堂“順利進行”,久而久之就出現以上“六多”、“六少”的現象。教學過程是師生為實現教學任務和目的、圍繞教學內容共同參與,通過對話、溝通和多種合作活動產生交互影響,以動態(tài)生成的方式推進教學的活動過程。這種互動不僅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一對一”或“一對多”,也包括學生個體與群體、小組之間各種教學活動。這是一種人人參與的網絡式互動,作為網絡中節(jié)點的每個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重組者、傳遞者和生成者。因此,課堂上的內容(資源)會在這種“多項互動”過程中臨時生成,
教師也會在課堂教學中即時分析、重組教學內容,形成新的、不同于事先設計好的教案。這樣,課堂教學內容會在教學中自動“動態(tài)生成”。
3、注重基礎,加強訓練,培養(yǎng)能力。從初一開始就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聽、說、讀、寫的習慣,再把習慣變成能力。
4、強化閱讀。中考對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已由過去五個W的淺層考題過渡到找出短文主旨、推斷深層涵義、文中細節(jié)和猜詞解義,特別注重語篇和應用。為此,平時應加大閱讀量,提高閱讀速度,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而且還要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因此,教師應多選一些內容健康、知識性、趣味性、欣賞性強的短文,對學生進行訓練,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5、循序漸進,加強寫作技巧訓練。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按照“句段篇”的訓練程序,由易到難,通過采用聽寫、漢譯英、課文仿寫、看圖寫話、給材料作文等不同方式,訓練學生的寫作。同時教師應加強輔導,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寫作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6、學生的英語口語訓練要進一步加強,卷面的許多錯誤(如詞匯拼寫和書面表達兩題型中出現的大部分錯誤)都與學生缺乏正確的英語語感有著直接的關系,如果學生平時有大量英語朗讀和口頭表達的習慣,許多錯誤完全可以避免。
7、注意培養(yǎng)學生細致、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減少考試中出現的低級錯誤。平常訓練中要嚴格要求,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錯誤,并幫助學生將錯誤進行歸納總結。
8、加強對教法的研究。在教學中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自主探究,不斷地發(fā)現、提出和創(chuàng)造性
地解決問題.并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用英語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四、對今后閱卷工作的建議:
1、英語作文能雙評,盡量降低誤差,體現公平、公正;2、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詞匯也能雙評,盡量減少誤差。
5中考英語閱卷組201*-7-12
擴展閱讀:201*年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閱卷體會
201*年中考歷史閱卷工作的感受和體會
夏津實驗中學
第一次參與中考歷史的閱卷工作,有機會對中考歷史閱卷有了近距離的了解和體會,并對此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在此希望和老師們交流一下,不足之處望各位老師指正。
一、題型、題量穩(wěn)中有變
與去年相比,今年的試卷在題型上沒有大的調整,分值比例也沒有很大變化。體現了中考試題一貫的穩(wěn)定性和連貫性。但同時體現了題型、題量穩(wěn)中有變的特點。
從題型上來看選擇題和材料題都注重運用新情景,新材料來組織問題,且材料形式靈活多樣,這一點在選擇題上體現的最明顯,如第9題的歷史課本劇和第11題西安世園會的會徽取名為“長安花”和22題的手抄板報。選擇題中大多是以材料的形式體現,直觀的圖表又成為材料的最大表現形式,如第18題的農業(yè)經濟發(fā)展狀況和19題的投資統(tǒng)計圖。
從題量上來看,50分的分值雖沒有變化,但非選擇題部分考查的知識點多,設計中外歷史40多個知識點,還有3個拓展題又對學生多角度進行能力考查。
內容比例方面,中國史共31分,占總分的62%。其中中國古代史14分,占總分的28%;中國近現代史17分,占總分的34%。世界近現代史18分,占總分的36%,世界古代史1分,占2%。二、試題難度較之去年有所增加
201*年歷史中考試題,難度較之201*年略有增加。更加注重考察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選擇題和非選擇題比以往更加注重考查學生歷史知識的遷移能力,分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綜合歸納的能力。體現出向高中接軌的趨勢。在突出主干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歷史知識點、線、面結合。與此同時,側重學生的歷史視野,強調學以致用,注重對學生民族文化、中共發(fā)展歷程、民主法治建設、經濟改革與科技進步等專題的考查。
三、試題形式活潑多樣、設問靈活
試卷題干素材豐富多樣,圖文表格并茂。靈活考查了考生的各項能力,包括讀圖識圖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知識遷移和運用能力、獲取新信息能力、圖文轉換能力等。并且題目設置多以小切口,考查多層次的史實。比如:非選擇題的第一題,切入點較小,但涉及問題角度和層次多,如民族文化的內涵,包括藝術,思想,中醫(yī)養(yǎng)生,科學和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等諸多層次。充分體現了《考試綱要》明確的以基礎、能力為考查主要目標的導向。
四、弱化了時事熱點、周年事件的考查。
關注社會熱點,試題緊密結合社會現實和當前發(fā)生的重大事件,讓學生學會以歷史的思維來分析這類問題,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近幾年歷史命題的趨勢,但今年中考命題弱化了這一點。只在選擇題22題涉及了201*年是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成立70周年這一周年事件。
其實,中考試題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內容很多,但重點考查的仍是基礎知識,所以歷史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重點的教學,要對《歷史課程標準》中要求掌握的歷史現象,歷史人物,基礎線索,階段特征、基礎觀點等要求學生牢固掌握并應理解到位。
對此,我簡單談以下幾點做法:
1、學生要復習的是六冊課本,要掌握的知識點很多,也很容易混淆,甚至有點混亂,所以老師應教給學生一些簡單而有效靈活及含有規(guī)律性的記憶方法,便于學生記憶。
2、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知識點,復習時教師要梳理教材將考點條理化線索化,今年選擇題的地13題和14題就考查了某一階段古代國家特征和某一系列近代史的相關事件所體現的歷史主線。同時要注意歷史知識多層次、多方位的聯系,把教材吃透。特別要注意歷史發(fā)展的縱向聯系;同一歷史時期的橫向聯系;歷史發(fā)展的因果聯系;歷史現象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歷史知識與其他相關學科知識的聯系和滲透等,給學生以完整的知識體系。
3、老師在注重歷史基本知識傳授的同時,還必須注意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歷史思維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特別是綜合、歸納、分析比較以及發(fā)散思維和語言表達等能力,這樣學生在考試的時候才能得心應手,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4、多研究近幾年的山東歷史中考題,以準確把握命題規(guī)律,明確考點。掌握中考試題特點、命題趨勢,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數,游刃有余。
五、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從本次閱卷結果看,在主觀題的答題中暴露出了學生的弱點,審題能力和組織答案能力的欠缺。答案書寫中錯別字較多,答案寫錯位的,亂的也很多。尤其在材料解析題的解答中失分較多,主要反映出以下幾種情況:
(1)首先還是基本知識問題。有一些學生對歷史基本知識掌握不扎實,以致對相關知識思維混淆,混亂甚至是無知,直接導致分析比較能力與概括能力不強。
(2)審題不清,答題不規(guī)范。不少學生不注意審題,或審題馬虎,細心不夠,按以前做過相類似題的套路組織答案,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缺乏靈活性,不能做到活學活用。
(3)對世界近代史的知識掌握的比較凌亂,缺乏系統(tǒng)的歸納和總結。突出表現在綜合探究題。比如《權利法案》、《獨立宣言》、《人權宣言》到底屬于那個國家的,有些學生就搞不清楚,往往是文不對題。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復習時要對各個國家的歷史進行整理和總結,這樣學生才能對知識有一個系統(tǒng)的認識。(4)語言表達中邏輯混亂,同樣是不少學生的突出問題。這也反映出學生思維和表達能力的欠缺,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較差,堆砌答案現象較嚴重。有些考生習慣于照搬教材現成結論或老師為猜題押題編制的解題資料,不能結合試題所給的具體材料或情境,經過分析判斷得出正確答案,只抓住個別要點長篇大論,造成時間和精力的浪費,其他要點有時還被遺漏,造成失分。
(5)最后就是書寫是否認真的問題,在閱卷中,只要是字看不清,寫得比較亂的,一律減分甚至不得分。
六、應對策略技巧:主要是答題規(guī)范和技巧的訓練。要做到格式規(guī)
范化,要點序號化,內容重點化。
1、首先使學生做到認真審題、讀題。
讀文字型材料。平時做到審清題目的限制成分(時間、地點、等方面的限制)、中心語、答題方法(說明、論述、簡答、列舉等)、分數等重要內容,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文不對題”、“答非所問”的現象。
對課文材料所涉及的歷史事件及相關時間、地點、歷史人物、觀點等基本要素有個初步了解,對材料出處、按語、說明等情況一個都不能放過,從中發(fā)現蛛絲馬跡,聯系教材所學知識,分析材料與課本某一內容的聯系。一般來說,許多材料源于教材或高于教材,但其承載的信息總是顯性或隱性地表現出與課本知識的聯系,這有助于對材料的理解。
讀圖表型材料。圖表型材料,一般有人物圖像、事件圖像、地圖、文物圖、美術作品、表格等,隨著課改的深入,圖表型材料的內容和形式也日漸豐富多彩,不過它比較直觀,屬感性材料,一般都有說明,解讀不是太困難,2、認真、規(guī)范組織答案。
材料解析題答案有個基本原則,即論從材料出。答案取自于材料,要充分利用材料的有效信息進行概括、提煉。有些題目還要求結合所學知識或個人的認識(價值觀)去解答,這類題目答案有一定的開放性,只要得出與材料中心話題相聯系的結論,同時表述時注意概念正確,史論結合,意思明確,最重要的是要答到點上!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據分數答題,組織答案一定要結合分值,結合分值作答的好處是能讓我們清楚答案是不是漏了,一般有多個要點的情況下,一個要點為一分,這樣以防丟分。當然,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多答幾點是值得的,如試卷中的非選擇題第三題的第3小題要求答法律文獻,2分題,這就意味著必須有兩部相關的加強法制的法律文獻,結果有的學生只書寫了一部,白白丟了分。
總之,只要每個學生擁有了扎實的基礎知識,掌握了駕馭知識的能力,再掌握一定的答題策略與技巧,就一定能取得滿意的成績。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201* 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英語閱卷組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201* 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英語閱卷組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