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貿專業(yè)考試內容總結)
第一章國際貿易基金知識
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同別的國家或地區(qū)所進行的商品和勞務的交換,從一個國家或地區(qū)范圍來看,這種交換活動被稱為對外貿易(ForeignTrade)
從國際范圍來看,這種交換活動稱為國際貿易(InternationalTrade).
國際貿易條件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國出口1單位商品可以換回多少單位外國進口商品的比例,或交換比價。
對外貿易依存度(DegreeofDependenceonForeignTrade),又稱對外貿易系數。即對外貿易依存度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對外貿易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傎Q易(GeneralTrade)是指國境為標準劃分的進出口貿易。
專門貿易(SpecialTrade)是指以關境為標準劃分的進出口貿易。
直接貿易(DirectTrade)指商品生產國與商品消費國直接買賣商品的行為,無第三者參與其中。
間接貿易(IndirectTrade)是指進出口商品的買賣不是由生產國與消費國直接進行,而是通過第三國轉手間接進行的貿易。
商品通過第三國轉賣給消費國,對生產國來說是間接出口,對消費國來說是間接出口,對第三國來說就是轉口貿易(TransitTrade),也稱中介貿易。影響國際分工形式和發(fā)展的主要因素:
1.社會生產力是國際分工形成和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
2.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是國際分工產生和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3.殖民主義的政策與殖民體系的瓦解對國際分工體系的變遷產生著重大的影響。4.國際生產關系決定國際分工的性質。
5.資本輸出和資本流動對當代國際分工的深入發(fā)展起著愈益深刻的推動作用。影響世界“自由市場”價格變動的主要因素:
1.國際價值是商品世界市場價格變動的基礎和中心。
2.國際市場價格的波動,是價格規(guī)律在國際范圍作用的形式和結果。3.價格彈性影響國際市場價格變動的幅度。
4.貨幣價值的升降與商品的國際市場價格呈反方向變動關系。
第二章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發(fā)展趨勢
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的組織形式:
1.優(yōu)惠貿易安排(PreferentialTradeArrangements):它是指實行優(yōu)惠貿易安排的成員國之間,通過協定或其他形式,對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實行特別的關稅優(yōu)惠。它是區(qū)域經濟一體化最低級和最松散的一種組織形式。2.自由貿易區(qū)(FreeTradeArea):它是指簽訂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組成的貿易區(qū)。在成員之間廢除關稅和數量限制,使區(qū)域內各成員國的商品可完全自由移動,但每個成員國仍保持對非成員國的貿易壁壘。3.關稅同盟(CustomsUnion):它是指2個或2個以上的國家完全取消關稅或其他壁壘,并對非同盟國家實行統(tǒng)一的關稅率而締結的同盟。4.共同市場(CommonMarket):它是指2個或2以上的國家完全取消關稅與數量限制,建立起對非成員國的統(tǒng)一關稅,特別是在實現商品自由流動的同時,還實現勞動力、資本等生產要素在共同市場內的自由移動。5.經濟同盟(EconomicUnion):它是指各成員國之間在實現關稅、貿易和市場一體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協調成員國之間的經濟政治和社會政策,包括貨幣、財政、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福利政策,以及有關貿易和生產要素流動政策,并擁有一個制定這些政策的超國家的共同機構。6.完全經濟一體化(CompleteEconomicIntegration):它是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的最高階段,在此階段,各成員國在經濟、金融、財政等方面完全統(tǒng)一,在成員國之間完全取消商品、勞務、人員、資本等自由流動的人為等自由流動的人為障礙,此時的一體化已經從經濟聯盟擴展到治政聯盟。
第三章西方國際貿易理論
亞當。斯密的絕對成本論:亞當。斯密在此分析基礎上得出了他的絕對成本理論的重要思想:由于各國的地理條件、自然稟賦以及后天生產條件上的差異,形成了某些生產成本的絕對差異。一國可由此集中其資源生產具有絕對優(yōu)勢的產品,并同另一國具有絕對優(yōu)勢的產品相交換。
大衛(wèi)。李嘉圖的比較成本論:大衛(wèi)。李嘉圖在此分析基礎上得出了他的有關比較成本理論的重要思想:由于資本和勞動在國際間不能自由移動,并且支配一國商品交換的價值規(guī)律不能支配國際商品的交換,所以通過自由貿易,各國可以集中生產資源去生產并出口“有利取重”或“不利取輕”的商品,這樣必須可以增加產出量,節(jié)約生產資源,并形成互利的國際貿易的格局。
赫克歇爾---俄林的要素稟賦理論(H-O模型):主要內容:一個國家出口的商品是用自己相對豐富、價格相對便宜的資源密集地生產的商品,進口的則是自己相對短缺、價格相對高的資源密集地生產的產品。簡而言之,勞動相對豐富、資本相對短缺的國家出口勞動密集型的產品,進口資本密集型的產品;反之,資本相對豐富、勞動相對短缺的國家出口資本密集型的產品,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
第四章國際貿易政策與措施
國際貿易政策(PolicyofInternationalTrade)是世界各國在對外貿易中所制定和實行的各項管理措施的總稱。
貿易政策一般可分為自由貿易政策和保護貿易政策2類。所謂自由貿易政策是指國家對進出口貿易不加干涉或限制,也不給予任何補貼或優(yōu)惠,允許產品自由輸出和輸入的貿易政策,表現為“既不獎出,也不限入”。
所謂保護貿易政策,則是國家采取各種措施干預外貿活動,限制大部分商品的進口,同時對本國出口產品予以鼓勵和支持的貿易政策,表現為“獎出限入”。按照征稅商品的流向,可分為進口稅、出口稅和過境稅。
按照征收關稅的流向,可分為從量稅、從價稅、混合稅和選擇稅。
按照差別待遇和特定的情況,可分為進口附加稅、差價稅、特惠稅和普惠制關稅。進口國關稅的國內效應(社會的福利效應):當進口國是一個小國時,一方面,它的進口數量的變化無力影響國際市場的價格水平;另一方面,如果它對進口的商品征收關稅,它無力將征收關稅的負擔轉嫁出去。
關稅的貿易條件效應:如果一國的出口商品價格不變,而進口商品價格上升,則表明該國的貿易條件惡化,相反則貿易條件改善;如果一國的進口商品價格不變,而出口商品價格上升,則表明該國的貿易條件改善,反之則惡化。在一般情況下,當進口國對進口商品征收關稅時,會使原來該商品的世界市場均衡價格發(fā)生變化,在進口國國內會有高出原來價格的消費者購買價格,在出口國會有低有原來價格的出口方提供的售賣價格。與關稅措施相比,非關稅措施具有下列3個明顯的特點:
1.更具有靈活性和針對性2。保護作用更為強烈和直接3.更具有隱蔽性和歧視性直接的非關稅措施:1。進口配額制2。“自動”出口配額制3。進口許可證制
進口配額制(ImportQuotas)又稱進口限額,是一國政府在一定時期內,對于某些商品的進口量或金額加以直接的限制。
實際進口數量限制的重要手段主要有2種:絕對配額和國別配額。國別配額(CountryQuotas):又稱選擇配額,即在總配額內按國別和地區(qū)分配給固定的配額,超過固定的配額便不準進口。
間接的非關稅措施:1。外匯管制2。最低限價制3。禁止性進口4。歧視性政府采購政策5.進口押金制6。海關程序7。技術性貿易壁壘8。環(huán)境貿易壁壘
第五章世界貿易組織
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1。非歧視原則2。市場準入原則3。關稅減讓4。一般取消數量限制原則5。公平貿易原則6;セ葙Q易原則7。全國貿易政策統(tǒng)一和透明原則8。公平解決爭端原則
第六章合同的標的及其相關條款
由于交易的商品種類繁多,它包括以實物表示和憑說明約定兩在類。(表示商品品質的分類)以實物表示商品品質通常包括憑成交商品的實際品質和憑樣品2種表示方法。前者為看貨買賣;后者為憑樣品買賣。
凡是以樣品表示商品品質并以之作為交貨依據的稱為憑樣品買賣(SalebySample)賣方樣品(Seller’sSample):由賣方提供的樣品稱為賣方樣。凡憑賣方的樣品作為品質依據進行買賣的,稱為憑賣方樣買賣。
買方樣(Buyer’sSample):它是指由買方提供樣品,賣方同意日后以買方樣品作為交貨的品質依據。
對等樣(CounterSample):這是指賣方根據買方提供的樣品,加工復制出一個類似的樣品提供買方確認的樣品,有時也稱為“回樣”或“確認樣品”。
合理規(guī)定品質機動幅度:合同允許賣方交貨時品質上下浮動的范圍。實行公制的國家一般采用公噸,每公噸為1000公斤;實行英制的國家一般采用長噸,每長噸為1016公斤,實行美制的國家一般采用短噸,每短噸為907公斤。公量(ConditionedWeight)=實際重量(1+標準回潮率)/1+實際回潮率
通常是在合同中規(guī)定交貨數量充許有一定范圍的機動幅度,這種條款一般稱為溢短款條款(MoreorLessClause).
第七章商品價格及貿易術語
國際貿易術語(TradeTerms):是指用一個簡短的概念或幾個英文縮寫字母來表示商品價格構成和買賣雙方各自承擔的責任、費用與風險劃分的專門用語。
國際貿易術語是國際貿易發(fā)展過程中的產物,它的出現極大地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fā)展。六種主要的貿易術語:
FOB術語:FOB的全文是:FreeonBoard(….namedportofshipment),即船上交貨(。。。。指定裝運港),習慣稱為裝運港船上交貨,是指當貨物在指定的裝運港越過船舷,賣方即完成交貨。
FOB的變形有以下幾種:
1)FOBLinerTerms(FOB班輪條件)。這一變形是指裝船費用按照班輪的做法處理,即由船
方或買方承擔。賣方不負擔裝船的有關費用。
2)FOBUnderTackle(FOB吊鉤下交貨),這一變形是指賣方負擔費用將貨物交到買方指定
船只的吊鉤所及之處,而吊裝入艙以及其他各其費用,概由買方負擔。3)FOBStowed(FOB理艙費在內)。這一變形是指賣方負責將貨物裝入船艙并承擔包括理艙
費(指貨物入艙后進行安置和整理的費用)在內的裝船費用。
4)FOBTrimmed(FOB平艙費在內)。這一變形是指賣方負責將貨物裝船艙并承擔包括平艙
費(指對裝入船艙的散裝貨物進行平整所需的費用)在內的裝船費用。CFR術語:CFR的全文是:CostandFreight(….namedportofdestinnation),即成本加運費(。。。指定目的港)。它是指在裝運港貨物越過船舷賣方即完成交貨,賣方必須支付將貨物運至指定的目的港所需的運費和其他費用。產生了CFR的變形業(yè)務中常見的變形有以下幾種:
1)CFRLinerTerms(CFR班輪條件)。這一變形是指卸貨費按班輪做法辦理,即買方不
負擔卸貨費用。.
2)CFRLanded(CFR卸至碼頭)。這一變形是指由賣方承擔卸貨費,包括可能涉及的駁
船費和碼頭費。
3)CFRExTackle(CFR吊鉤下交接).這一變形是指賣方負責將貨物從船艙吊起一直卸
到吊鉤所及之處(碼頭上或駁船上)的費用,船舶不能靠岸時,駁船費用由買方負擔。
4)CFRExShip’sHold(CFR艙底交接)按此條件成交,船到目的港在船上辦理交接后,
由買方負擔貨物由艙底卸至碼頭的費用。
CIF術語:CIF的全文是CostinsuranceandFreight(….namedportofdestination),即成本加為保險費、運費(。。。。指定目的港)。它是指裝運港當貨物越過舶舷時賣方即完成交貨。CIF、CFR和FOB同為裝運港的貿易術語,也是國際貿易中常用的3種貿易術語之一。
第八章國際貨物運輸
輪班運輸(LinerTransport)是指船舶在固定的航線上和固定港口間,按事先公布的船期表航行,并按事先公布的費率計收運費、從事客、貨運輸業(yè)的經營方式。它是國際海洋運輸中主要的運輸方式之一。
1.班輪運輸的特點及作用:班輪運輸具有如下特點:(1)具有航線固定、港口固定、船期固定和費率相對固定的基本特點;(2)運價內已包括裝卸費用;(3)不規(guī)定貨物的裝卸時間;(4)承運人和托運人的權利、義務、責任、豁免以船運公司簽發(fā)的提單條款為依據,即班輪提單但是運輸合同。合同中的裝運條款:(一)裝運(交貨時間)(二)裝運港和目的港(三)分批裝運和轉運(四)裝運通知(五)裝卸期限和滯期、速遣裝運時間的規(guī)定方法:(1)明確規(guī)定具體的裝運時間,即規(guī)定具體的裝運月份或季度。(2)規(guī)定在收到信用證后一定時間內裝運。(3)收到信匯、票匯或電匯后若干天裝運。(4)籠統(tǒng)規(guī)定近期裝運。
第十章國際貨款的結算
信用證(LetterofCredit,L/C):指由開證銀行根據申請人的請求和指示做出的在滿足信用要求的條件下,憑規(guī)定的單據向第三人付款的一項約定。信用證的性質和特點主要以下幾點:
(1)信用證屬于銀行信用。銀行信用優(yōu)先于商業(yè)信用。
(2)信用證是一份自足文件。信用證的開立,既基于貿易合同,又獨立于合同之外。(3)信用證業(yè)務是一種單據買賣,其付款原則為“憑單付款”。銀行審單時要求受益人提
交的單據不僅做到“單、證一致”,而且要做到“單、單一致”。
第十一章國際貿易爭議的預防與處理
不可抗力(ForceMajeure):又稱人力不可抗拒,它是指在貨物買賣合同簽訂以后,不是由于訂約者任何一方當事人的過失或疏忽,而是由于發(fā)生了當事人不能預見、無法控制、不能克服的意外事故,以致于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遭受意外事故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責任或延期履行合同。(注:屬于免責條款)構成不可抗力事件應當具備以下條件:(1)事件是在有關合同成立以后發(fā)生的;(2)不是由于任何一方當事人的故意或過失所造成的;(3)事件的發(fā)生及其造成的后果是當事人無法預見、無法控制、無法避免和不可克服的。仲裁協議是雙方當事人在自愿、協商、平等互利的基礎之上將他們之間已經發(fā)生的爭議或可能發(fā)生的爭議交付仲裁機構裁決的書面文件。仲裁協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
(1)訂立仲裁協的各方當事人均須受該協議的約束。(2)接受仲裁機構或仲裁庭的管轄權。(3)排除法庭的管轄權。
第十二章國際商務談判
詢盤是指交易的一方準備買賣某種商品,向交易的另一方詢問該商品的價格及交易條件的行為。
發(fā)盤是交易的一方為買賣商品而向對方提出一定的交易條件、并愿按這些條件進行交易的表示。
發(fā)盤的構成具備以下4個條件:(1)發(fā)盤要有特定的發(fā)盤人。(2)發(fā)盤內容必須十分確定。(3)發(fā)盤必須表明其受約束
的意旨。(4)發(fā)盤必須送達受盤人。
還盤(Counter-offer)指受盤對收到的發(fā)盤表示不同意的意見并提出修改意見,建議發(fā)盤人考慮的表示。
接受(Acceptance)是指受盤人接到對方的發(fā)盤或還盤后,同意對方提出的條件,愿意與對方達成交易,并及時表示出來的行為。接受必須具備以下4個條件:(1)接受必須由受盤人作出。(2)接受必須表示出來。(3)接受的內容必須與發(fā)盤相符。
(4)接受必須在發(fā)盤有效期內送達發(fā)盤人。
注:要約=發(fā)盤承諾=接受
擴展閱讀: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考試知識點總結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考試知識點總結
一題型:單選多選名詞解釋(6個)簡答計算題(10分)案例分析二重點知識:
第一章:主要是一些基本的概念:
1總貿易:以國境為標準劃分進出口而統(tǒng)計的國際貿易稱為總貿易(凡進入過境的商品一律列為進口即總進口,凡離開國境的商品一律列入出口即總出口,總出口額與總進口額之和為總貿易額)
2專門貿易:以關境為標準劃分進出口而統(tǒng)計的國際貿易稱為專門貿易(只有從外國進入關境和從保稅倉庫提出進入關境的商品,才列入進口,稱為專門進口,從國內運出關境的本國產品以及進口后未經加工又運出關境的商品,列為出口,稱為專門出口,專門出口額與專門進口額之和為專門貿易額,過境貿易不列入專門貿易,采用這種劃分方法的國家主要有德國,意大利,瑞士
3貨物貿易,也稱有形貿易,即通常意義上的商品購銷活動,因為貨物或商品具有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屬性,故稱有形貿易,
4服務貿易也稱無形貿易是指國家(或是地區(qū))間進行的以無形商品為交易對象的貿易活動。
依照有無第三方參加,國際貿易可分為直接貿易,間接貿易和轉口貿易。5直接貿易是指貿易商品由生產國直接運銷到消費國,沒有第三國參與的貿易活動
6間接貿易是指通過第三國或其他中間環(huán)節(jié),把商品從生產國運銷到消費國貿易活動
7轉口貿易則是指一國(或地區(qū))進口某種商品不是以消費為目的,而是將它作為商品再向別國出口的貿易活動
商品生產國與消費國通過第三國進行的貿易對生產國和消費國而言是間接貿易,對第三國而言,則是轉口貿易,轉口貿易屬于復出口,是過境貿易的一部分8外貿依存度是反映一國對外貿易與該國國民經濟之間關系的重要指標,它可以簡單地用該國某一年份的進出口總額與該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之比來表示:外貿依存度=進出口總值/GDP或者是可以分別以出口總值或是進口總值與GDP相比較,所得比值分別為出口依存度和進口依存度。
第二章第六章屬于了解的內容,大概看一下就行!第七章:重點1關稅的種類:(判斷是屬于那一種類型的稅)
(1)按照征收的對象或商品流向,可分為進口關稅(普通稅、最惠國稅
特惠稅、進口附加稅、差價稅、普惠制稅)出口關稅、過境稅
(2)按征收方式或征收標準分類可分為從價稅、從量稅、混合稅(復合稅、
選擇稅)
2進口稅是指進口商品進入一國關境或從自由港、出口加工區(qū)、保稅倉庫進入國內市場時,由該國海關根據海關稅則對本國進口商所征收的一種關稅,進口稅又稱正常關稅或進口正稅,進口稅是保護關稅的主要手段。
3普惠制稅:這是發(fā)達國家向發(fā)展中國家提供的優(yōu)惠稅率,它在最惠國稅率的基礎上實行減稅或免稅,通常按最惠國稅率的一定百分比征收,并且不是互惠的,而是單向的。因此,享受普惠制待遇的發(fā)展中國家往往能促進出口。
4特惠稅:又稱優(yōu)惠稅,是一國基于傳統(tǒng)或歷史原因,對來自特定國家的進口商品給予特別優(yōu)惠的低關稅或免稅待遇。使用特惠稅的目的是增進與受惠國之間的貿易往來,特惠稅有的是互惠的,有的是非互惠的。
5反傾銷稅:是對實行傾銷的進口貨物所征收的一種臨時性進口附加稅。征收反傾銷稅的目的在于抵制商品傾銷,保護本國產品的國內市場。因此,反傾銷稅稅額一般按傾銷差額征收,由此抵消低價傾銷商品價格與其正常價格之間差額。
6反補貼稅又稱反津貼稅、抵消稅或是補償稅,是指進口國為了抵制某種進口商品在生產、制造、加工、買賣及輸出過程中接受的直接或間接獎金或補貼而征收的一種進口附加稅。征收反補貼稅的目的在于增加進口商品的價格,抵消其所享受的貼補金額,消弱其競爭能力,使其不能在進口國的國內市場上進行低價競爭或傾銷。
7緊急關稅:是為了消除外國商品在短期內大量進口對國內同類產品生產造成重大損害或重大威脅而征收的一種進口附加稅。
8從量稅:是以進口貨物的重量、數量、長度、容量和面積等計量單位為標準計征的關稅。其中,重量單位是最常用的從量稅計量單位,公式:從量稅稅額=貨物計量單位數乘以從量稅率
9從價稅:是以貨物價格作為征收標準的關稅,從價稅的稅率表現為貨物價格的百分值,公式:從價稅稅額=進口貨物總值乘以從價稅率第八章(理論部分的重點)
P118第二節(jié)傳統(tǒng)非關稅壁壘的主要措施P123第三節(jié)非關稅壁壘的其他形式P128第四節(jié)技術性非關稅壁壘
第十章(重要的定義必須背下來,內容也要會,能理解好好看)P147第一節(jié)鼓勵出口措施P155第二節(jié)經濟特區(qū)
P161第三節(jié)出口管制措施(重點)
第十三章國際貿易術語(注意上課老師講的筆記)
P211第一節(jié)貿易術語及其國際慣例P211-P213背著看重點FOB、CFR、CIF。
第十四章主要貿易條件⒈商品的品質
⒉用樣品表示品質⒊品質條款
⒋運輸包裝的標志(P232)
⒌關于中性包裝和定牌包裝(233)
⒍傭金:是指賣方或買方付給中間商代理買賣或介紹交易的服務酬金。
含傭價=凈價/1-傭金率第十五章國際貨物運輸
⒈班輪運輸的特點及運費的計算P241⒉集裝箱運輸英文縮寫及特點。P246⒊海運提單P247
⒋交貨時間;裝運地、目的地(參考筆記)P249第十六章國際貨物運輸保險⒈風險種類P255
⒉共同海損:在海洋運輸中,船舶、貨物或其他財產遭遇共同危險,為了解除共同危險,有意采取合理的救難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犧牲和支付的特殊費用,稱為共同海損。
⒊基本險(平安險、水漬險、一切險)詳細看一下P257⒋保險金額和保險費
保險金額=CIF(或CIP)價×(1+投保加成率)
而保險費=保險金額×保險費率
由于CIF(或CIP)價=CFR(或CPT)價+保險費所以可以從CFR(或CPT)價計算CIF(CIP)價,公式如下:
CIF(或CIP)價=CFR(或CPT)價/1-[保險費率×(1+投保加成率)]第十七章商品檢驗、索賠、不可抗力和仲裁⒈索賠(看筆記)P271⒉第三節(jié)不可抗力P272
⒊第四節(jié)仲裁P274(了解著看,看筆記)第十八章國際貿易結算⒈第二節(jié)匯付和托收P284
⒉第三節(jié)信用證信用證的當事人P293第十九章交易磋商和合同簽訂
⒈第一節(jié)交易磋商(P321)發(fā)盤(問答、選擇)、接受(問答、選擇)第二十章出口合同的履行(看程序)
⒈出口押匯:由于信用證有開證銀行的付款保證,只要出口商提交與信用證相符的單據,對于議付信用證,銀行通常愿意接單議付。而對于承兌和付款信用證,銀行業(yè)酌情可接受單據,墊付貨款,使出口商可以在裝貨后立即獲取價款,加速了資金周轉。此方式為出口后融資。
⒉收妥結匯:議付銀行經審查外貿企業(yè)交來的單據,認定單證一致后,將單據寄往國外付款銀行索匯,等接到國外銀行將價款收入議付行賬戶的貸記通知書時,即按當時外匯盤價,接盤成人民幣,收入受益人賬戶。
⒊定期結匯:指議付銀行根據國外銀行所償的郵程遠近預先確定一個固定的結匯日期,到期不管是否收妥票款,主動將應收款項結算成人民幣,計入外貿企業(yè)賬戶。
第二十二章貿易方式
⒈第二節(jié)經銷、代理(看內用和定義P358)⒉第三節(jié)招標、投標(看內用和定義P362)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貿專業(yè)考試內容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貿專業(yè)考試內容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