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會計和稅金會計工作經驗總結
會計崗位工資(工資會計)工作經驗總結
在取錢分錢的時候,回來分錢時有兩點:
1、成“達”的一定讓取錢的辦事人員當面數一下,是否是100張每達。誰都不差一張兩張的,但當面不查清,過后少個一張半張的事兒不好。
2、對準鉛筆數,在獎金表上用鉛筆數注明取錢部門要取的合計總金額減去扣款。就是要標上凈額,因為有好多表格數值累加得來總數,有時還要減去扣款,發(fā)錢時人多比較忙亂,沒時間一一核對,所以提前寫好鉛筆數,比如鉛筆數寫好X元,辦事人員來取錢時就讓他查好X元,如果回去后數碰不上用鉛筆數來找,鉛筆數代表發(fā)到手的金額。金額都要提前算好。
到單位時碰一下錢的總數,如果此時與要發(fā)的金額對不上,說明在銀行與回來的途中的錯誤,如果總金額對上了,分到最后分多或分少了錢了,那說明是分的過程中的錯誤,去銀行取錢之前一定要先算準取回來的數=發(fā)到各部室、車間的凈數.
會計崗位跑外時(稅金會計)工作中的幾點經驗總結
對每月國、地稅正常應去辦的經常性業(yè)務做一個筆記,理順每月正常業(yè)務,臨時性業(yè)務有個記錄,做完后也要有個標記。正常業(yè)務每月都看一下筆記,這樣防止漏項。
認證專用發(fā)票或運費發(fā)票時自己每月弄一張紙,每次認證通過的發(fā)票份數都寫到紙上,月低與主管稅務機關清單核對(份數與可抵扣稅額),也便于隨時統(tǒng)計已認證份數。
說說認證吧,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現在都是在發(fā)票開具之日起90天內認證,所說的90天不是按整月計算的,而是按一天一天算的。
比如我們是銷貨方,購貨方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時如發(fā)現我銷貨方所開具發(fā)票上列明的他方基本資料有誤,如果購貨方未認證,需購貨方出具一份情況說明,我方主管稅務機關才予以批準我銷貨方當月作廢或次月開具紅字專用發(fā)票。
如果購貨方認證后,要求退票,需購貨方主管稅務機會出具一份進貨退出證明單(退貨證明),我銷貨方主管稅務機關才予以批準當月作廢,或次月沖紅。
我們這的通用稅收繳款書(稅票子)稅局開具,只要在征期內繳納就不用作廢重開,但我們的開戶行要求在兩天內繳納,所以如果加蓋不清晰,銀行不給走的話很麻煩,我們這的銀行一般都用第二聯核對印鑒,所以這種一份單子有好幾張的情況,銀行核對哪張,就把哪張加蓋的更清晰些就可以了。抄報稅時如果出現一點點小的差頭兒,結果就會多往反于稅局和單位之間,所以加強細節(jié),減少差錯出現。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工資會計和稅金會計工作經驗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工資會計和稅金會計工作經驗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