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前鎮(zhèn)中心小學“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總結
城前鎮(zhèn)中心小學、鄒城市匡衡路小學
“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總結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積極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努力踐行“解放思想,跨躍發(fā)展”的新理念,推動城鄉(xiāng)學校間的交流,提升課程實施水平;為進一步促進城鄉(xiāng)教育教學的均衡發(fā)展,探索新路子,我們城前鎮(zhèn)中心小學與鄒城市匡衡路小學,于201*年4月17日,在城前鎮(zhèn)中心小學開展了“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和諧成長”為主題的“同課異構”聯(lián)合教研活動。
在活動中,為使本次活動開展的扎實有效,參加本次教研活動的兩校四位青年教師,都先期認真做了許多準備工作,他們在不影響自身肩負的教學工作的同時,犧牲了大量的休息時間,認真?zhèn)湔n、制作教學課件,聯(lián)系其他班級進行了多次試講;兩校的教務處,也都安排了專門的人員對四位教師進行了跟蹤輔導和幫助;本次聯(lián)合教研活動也得到了鎮(zhèn)教研室的大力支持,在活動中,鎮(zhèn)教研室的領導始終不懈參與其中,給予了很多的指導和幫助,同時安排我鎮(zhèn)各校均派出教師參加本次活動。
在課堂教學活動結束后,全體參加本次教研活動的教師,在我們兩校教務處負責人的主持下,在中心小學多媒體教室,舉行了“如何提高語、數(shù)兩科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钡难杏憰。聽取了部分骨干教師的經驗介紹和教學感悟,全體參加會議的人員,也都積極發(fā)言,使研討會開拓熱烈、誠懇、有效。
正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教研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我校的教學教研活動在全鎮(zhèn)真正發(fā)揮了實驗、示范和帶動作用。
城前鎮(zhèn)中心小學201*年4月20日
擴展閱讀:如何成為智慧的老師暨校本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總結
如何成為智慧的老師暨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總結
“國培”給了11名老師一次學習的機會,他們走下三尺講臺,重新坐到了學生的位置。這次培訓,他們學得很認真,學得很辛苦,崔志強說他們一個月就歇了兩天,胡會強說他的汽車油錢一個月就花了600多元。他們有付出,但更感到自己每天都在進步,每天都有新的收獲。四名老師作為代表發(fā)言,給了我們第二次培訓機會。感謝他們發(fā)自肺腑的聲音,感謝他們智慧的發(fā)言。
這11位老師培訓以前,范校長屢屢告誡大家一定要好好學,要對我們的分層次課堂教學有幫助,教學處做了認真的調課安排,教學管理人員和一線老師同樣代課一個月。有一名參加國培的老師學習之后寫下了以下感言:
一生為師
縱一年年過去,蒼顏白發(fā),心不老,時光便不老。和孩子在一起,青春不老。
孩子一茬茬,花朵般鮮嫩、靚麗、光明。
心湖微瀾,波光瀲滟,百草豐茂。與最鮮活的生命在一起,激情永在,熱血沸騰。
多少有個性的孩子,多少有個性的生命芳華,脆生生地拔節(jié)成長,貯存在那個叫年輪的記憶里
指間年華,盈盈的、細細的、嫩嫩的。工整、睿智的板書是用汗水凝結出的微縮精華,在五指間芳香。
夜間苦思冥想,智慧的仙子敲門問好,疲勞一掃即逝;悠然入夢,燦燦笑靨,如花綻放。
活得單純、美好,善良、公正,陽光、溫馨這是幸福的法則。一生幸與孩子共度,學到老,愛到老,幸福到老。為師到老,也是奇跡。淺淺的心曾在浮華與清貧間游動,只偶爾一閃念,就沒了蹤跡。羽化成蝶,翩翩起舞,生命就寧靜致遠,恬淡自適。
心喜,一生為師,同孩子在一起,走過春秋,年年花開,年年花濃,青春不老。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的感受是:
一、我們要有明確的人生觀。教師工作確實辛苦,抬頭一塊黑板,低頭一群學生,工作無休無止。通過培訓教會我們如何快樂對待工作,微笑對待生活;通過培訓使我們的心不再在浮華與清貧間游動,寧靜致遠,恬淡自適。
二、我們要有明確的工作的目標。時代在變,學生在變,教師也要變。客觀地講我們大部分老師在備課與上課的時候很少考慮學生的感受,只知道抓學生的學習,不厭其煩的給學生講解,盡管有時候學生不注意聽講。通過培訓,我們應該認識到教師要善于研究,善于反思,善于總結。研究現(xiàn)在的學生,他們究竟想要什么樣的老師,他們現(xiàn)在在想些什么;反思自己哪些工作學生喜歡,哪些語言學生不喜歡;總結自己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做學習型教師,做研究型教師,做學生需要學生喜歡的教師。
三、我們要完善自己的教學風格。我們在普通學校,我們所教的學生更多的是“勞苦大眾”的孩子,他們最需要愛,他們來自于社會底層,他們大部分將來也是屬于社會底層,改變他們的素質才能改善他們的未來。201*多年前就有一個姓孔的老師告訴我們“有教無類”,201*年后的今天,我們講分層次教學、講不拋棄不放棄,面對城市社會底層家庭來的孩子,我們需要講課的聲音變得柔和,態(tài)度變得和藹,懂得在教育教學中運用教育智慧。我們需要從講桌前走到學生中間,雙手由后背挪到胸前,學會彎下身子和學生講話,學生臉上的笑容多了,我們的笑容也會增加不少。
同課異構總結
本學期2月22日開始、3月30日截止的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基本結束。本次活動不包括畢業(yè)年級和音體美組的老師,各備課組的老師們共上了75節(jié)課,教學處參與聽課36節(jié),聽課率達48%;集體評課16次,還差一次高一歷史評課結束。結合這次聽課、評課活動,教學處根據(jù)各學科作課老師的課堂表現(xiàn)和備課組的老師的評課意見,共同總結出以下結論,供領導和老師們參考。
1、了解學情
同課異構強調的是了解學情,以學定教,根據(jù)不同的學生現(xiàn)有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設計出不同的教學方案,進行分層次教學高一數(shù)學備課組的等差數(shù)列,四位老師每人教學過程的導入設計和題量、題的難度、題的差異性基本都考慮到了,演繹的步驟和梯度,學生的參與度都比較適當。但36節(jié)課中不少課暴露出不少老師不了解學情的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1)不同班級的學生一樣的教學材料和教學方法;(2)不能把學生熟悉的社會知識、生活知識和教學內容有機結合,或根本不考慮;(3)缺少學法指導。
2、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無論新課改前還是新課改后,我們都知道教學的主體是學生,老師只是主導,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在我們所聽的36節(jié)課中,劉夢云老師《相交線》一課備課定位為高效課堂的探索,通過的教法和學法是通過訓練學生的看、說、畫、規(guī)范學科語言表達以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幾何的畫圖能力,比較符合新課改中三維目標的達成要求。侯新蕊老師在問題設計上有點難,但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意圖貫徹始終。但是,部分老師仍然一節(jié)課不考慮多少時間,只考慮了教的任務,沒有考慮學的任務。只考慮了教的任務,沒有考慮教的目的就是為了不教。洋思教學模式要求一節(jié)課至少給學生15分鐘,杜郎口教學模式要求老師“三三六”或“10+35”。其所賦予的特有新意是:三個特點:立體式、大容量、快節(jié)奏。三個模塊:預習、展現(xiàn)、反饋。
六個環(huán)節(jié):預習交流;認定目標;交流合作;展現(xiàn)啟示;交叉鞏固;達標測評。10:教師講解≤10(分鐘)。
35:學生自主≥35(分鐘)。
今后,我們是否反思一下,能否在時間上和環(huán)節(jié)上把主動權讓給學生。當然,要達到這一步,我們還有課下工作要做。
3、了解教材
每一位老師對教材的文本知識掌握理解,大部分老師能夠通過網(wǎng)站和其他書籍適
當補充材料,部分備課組集體備課,根據(jù)學生情況適當縱橫拓展。這一次參加同課異構的40多歲的教師可圈可點,對教材的理解雖說是第一遍教新教材,但內化于胸,得心應手,課講得風生水起。彭玉玲老師在高一3班講的《勸學》一改往日的教學風格,滿面笑容的觀察學生、啟發(fā)學生、調動學生,為激勵學生自己主動為學生背完了文章全篇,老師的引導和示范獲得了全體學生的掌聲,一節(jié)常態(tài)課上得像一節(jié)特級教師的公開課。馬慧敏老師在高二7班講的《戊戌變法》、張念軍老師在高一7講得《情態(tài)動詞語法》和劉淑麗老師講的《中國地形》,精煉、老道,老師本人就像一個學科網(wǎng)站。青年教師也有像教研組長陳月嬌的《求索真理的歷程》一課,對課標、教材的把握精細到位,補充材料亦莊亦諧,妙趣橫生,學生喜聞樂見。但也有部分青年老師因為個人閱歷和對教材的內容理解的角度和把握的分寸感差,雖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卻沒有提煉和提升,在三維目標要求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上狗咬麻花滿擰。或者,所采取的教學形式不妥。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我們希望每一位老師不要氣餒。“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學無止境,教無止境。4、組織安排
大部分備課組組織非常好,體現(xiàn)在:全體參加,一節(jié)不拉,個別老師實在調不開課的課前課后反復道歉打招呼。重返一線的耿平、康喜文老師在課堂上充滿激情還有高三秦占普、劉新蕊老師沒要求人家參加,人家主動參加。崔志強參加國培就休息了兩天,回來之后一邊組織初三報名、模擬考試、一邊準備國培發(fā)言稿、一邊聽課評課。鄭朝暉聽課足足36節(jié),組織評課16節(jié)。但是,也有一部分老師思想上認識不足,或者不參加,或者安排在周四2、3節(jié),或者參與度淺。今后,教研組長和教學處適當多溝通,共謀劃,齊進步。
5、評課
評課是一個非常好的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的過程。學習使人進步,交流使人清醒。評課就要通過一說課標、二說教材、三說學法、四說教法、五說教學過程、六說教學效果等,使自己和同伴互助、不斷進步。本次評課說學生笨的少了,更多的是尋找自己的不足。比如,劉夢云給自己找出了6條不足,并進行反思:對學生布置了預習,但對起始年級的學生如何指導預習感覺茫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過高估計了學生的能力,所以在問題設計上有些偏難;沒考慮學生有關的舊知識遺忘問題,所以聯(lián)系新知識有些卡殼;建立高效課堂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考慮諸多因素,要對學生的進步學會悉心培養(yǎng)耐心等待;課堂教學過程,不能完全按照之前的設計,對于課堂生成的問題要有足夠的應變能力,不可急躁;第六條,我忘了。這樣的評課,自評,不想進步都難。但是,通過評課,我個人也認識到了自己教學管理能力和學科知識儲備的不足,也感覺到有些老師教書而少讀書,教學生而不研究學生,希望看清形勢,迎頭趕上。也有個別備課組互相吹捧,盡是套話。以上的評論僅供參考,一則教學管理人員作為管理者和跨學科聽課,自身水平有限,不一定完全了解實情,不一定說的科學和恰如其分;二則我們的一線老師整體來講理論水平和科研意識需要提高和加強。希望大家本著“一生為師”的境界,凈化我們的心靈,豐富我們的智慧。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四月份,希望各個年級組、各個教研組、各個備課組、各位老師結合本職崗位,結合國培老師的發(fā)言,結合同課異構的經驗和失誤,結合一月份的期末考試成績,進行討論,上好每節(jié)課,真正提高備課的質量和課堂效率,形成我校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實踐和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工作中的教育教學智慧,成為學生愛戴,家長滿意,領導放心,自己舒心的教育工作者。
五月份,教學處將組織在學生和家長中開展“我心中最……的老師”評選活動,拍照片,張榜,由學生和家長寫評語進行表揚和鼓勵。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城前鎮(zhèn)中心小學“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城前鎮(zhèn)中心小學“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