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第一職業(yè)高中課堂教學評估聽課小結
滕州市第一職業(yè)高中課堂教學評估聽課小結
孟濤
一、優(yōu)點方面
1、態(tài)度認真,準備充分
“態(tài)度決定一切”,90%以上的老師是認真對待這次監(jiān)測的,象冬梅老師講這堂課用了三天的準備時間,象近忠老師因為看錯時間拖了10分鐘堂半夜沒睡著,象汪道伍老師多媒體課件文字量很大,一個字一個字的敲到電腦里,也不是一會兩會能完成的。還有少峰、明鋒兩位體育教師,頂寒風,冒嚴寒,一站一個小時,做示范時還要脫掉外衣,確實不容易。
2、目標明確,任務具體,重難點突出,重課堂落實,重教學效果比如洪巧老師,張文文老師,上課后首先明確本節(jié)課的目標任務,明確本節(jié)課內容在高考中的地位,考查的方式方法,然后采用多樣化的方法抓落實。
3、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大多采用了學案導學和小組合作競學的方式,體現(xiàn)了較強的新課改理念和意識
學案導學方面,正旭老師設計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叫“易錯易混知識點澄清”,教師沒有一定的眼光和高三教學的經(jīng)驗是做不到的。蘭朝老師設計的標點符號應用的題目,具有較強的典型性,很多題目來自于近幾年的高考,說明老師有較強的高考意識,并能把這種意識遷移到學生身上。
小組合作學習方面,開博老師、董琨老師、書玲、素琴、亞軍、菊花、登勝、艷敏、冬梅等老師,學生合作探究已形成習慣,真正能在教師的引導下按照老師預設的情景深入分析探究。象冬梅老師引導學生鑒賞蘇軾的《江城子記夢》,學生能夠放開思維,大膽想象,敢于發(fā)表獨特的見解,甚至形成爭論。
4、師生關系和諧,形成師生間的理解、尊重、默契、協(xié)調、配合的良好局面
這種和諧的關系形成一種教學相長、互相促進的氣場,有效提高了課堂效率。比較突出的是以新老師,老師理解信任學生,學生尊重崇拜老師,一拍即合,心心相印,省時、省力、省心。但是這非常不容易,是長期積累的結果。還有亞軍老師,學生從不愿學、不會學、學不會到想學、會學、學會,其間的辛苦和努力是可以想見的。所以說,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寶貴的教學資源。
5、教師語言清晰、準確、簡潔、純凈,并且能夠運用語調的變化、重讀等方式強調重點、關鍵點
象李巖老師、洪巧老師的課堂提問能夠起到啟思誘導的作用,點撥能點到艮節(jié)處,關鍵處,能讓學生在思維的轉彎處豁然貫通,茅塞頓開。
6、教師激情洋溢,學生全情配合,師生共同打造有效課堂
比較典型的是近忠老師、書玲老師。近忠老師講的是“黃河大合唱”,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黃水謠”、“黃河怨”、“保衛(wèi)黃河”三個樂章,涵蓋了“黃河大合唱”的基本內容,形成了“敵人入侵”、“悲慘生活”、“奮起反抗”三部曲。通過欣賞、分析,提問、點撥,較好的達成了教學目標。老師整節(jié)課情緒飽滿,有很強的感染力,有效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書玲老師講的是“社會主義的思想指南”,主要講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fā)展觀”,老師教學設計合理,教學方法得當,聲音洪亮,精神飽滿。最后的總結簡直就是詩一般的語言。
二、問題方面
1、態(tài)度不端正,準備不充分。沒按要求上交備課和導學案。
2、學生課前預習不充分,老師對學情掌握不夠,教學的針對性明顯打折。3、教學思想陳舊,教學方法不得當,理論講得多,方法講得少,教師講得多,學生練得少,教學達成度不高。
4、預設和生成發(fā)生沖突。三種情況,一是放的很開,但沒能及時收回,造成半拉子工程,沒能完成教學任務;二是過于拘泥于預設的教學設計,按導學案題目一題題的捋,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換句話說,是沒能放開;三是老想把學生往預設的情景中引,顯得急躁、生硬。
5、教學過程不清晰,教學各環(huán)節(jié)間缺乏過渡和銜接,也就是說教學過程的起承轉合處理不當。
6、教師基本功尚需提高。集中表現(xiàn)在教態(tài)、板書和語言上。有的老師上課一個表情,很少肢體動作,應該說表情和肢體都是一種語言,有時候可以起到有聲語言起不到的作用。板書很隨意,基本上是想起嘛寫嘛。象李巖老師的板書認真工整,學生記下來就是這節(jié)課的重點。教學語言最基本的要求應該是清晰、準確、簡潔、純凈,較高的要求是抑揚頓挫、激情洋溢、詼諧幽默、機智風趣等。我們教師的語言存在五種毛。翰磺逦、語速快、零碎多、填空式、拉長腔。
擴展閱讀:職業(yè)高中實施民主式教學初探07.05
職業(yè)高中實施民主式教學初探
孫開舉
山東省滕州市第一職業(yè)高中277521
摘要:針對傳統(tǒng)化學課堂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提出,實施民主式教學、創(chuàng)設和諧化學課堂。民主式教學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它是由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和學科特點所決定的,而且有利于“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民主式教學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而且還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關鍵詞:職業(yè)教育民主式教學賞識和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職業(yè)高中的課堂教學改革也是必然的趨勢,通過近三年的教學實踐與探索,深深的體會到:在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課堂必須著眼于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學習過程中來發(fā)展他們的智力和能力,轉變教師觀念實施民主式教學,它不但可以創(chuàng)設和諧的課堂氣氛,活躍課堂,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而且還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及實踐的創(chuàng)造性。所謂民主式教學是指民主的教育思想,民主的教師意識和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意識以及民主的課堂教學行為和方法等。
一、化學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及分析
傳統(tǒng)化學課堂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教師把持的“我講你聽、我說你做”的專制課堂。專制教學方式給學生思想和行為造成了嚴重束縛,阻礙了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專制教學有以下表現(xiàn):其一,不加選擇的知識傾倒式。教師不考慮、不研究學生的個性和志趣差異,也不思考如何藝術化地、創(chuàng)造性地落實大綱所規(guī)定的內容,只是不加選擇地將教學內容傾瀉給學生。其二,求全責備的訓斥式。對待學生發(fā)言的評價態(tài)度上要求過高、忽視學生的差異,常常以教訓、斥責口吻,非難學生的發(fā)言,凌架于學生的自尊和人格之上。其三,不茍言笑的冷酷式。這是專制教學最典型的表現(xiàn),有的教師常常排斥“微笑藝術”,整天陰沉著臉,讓整個課堂籠罩在一種森嚴的氛圍中,給學生心理造成極大壓力。其四,重知輕情的平淡式。我們的部分老師和學生仍舊遵循“應試教育”的模式,用知識來塞滿學生的大腦,而忽視實踐動手和探究過程。以上的化學課堂缺乏感情交流,缺乏民主自由的教學氣氛,使原本生動活潑的化學課堂不再受學生歡迎,不少學生因而厭學化學、甚至放棄化學。這些教學形式(當然還遠不至于這些)的本質特點在于:教學雙方的關系不是建立在人格平等、自然和諧的基礎上,缺乏連結心靈的情感紐帶。久之,作為能動主體的的人格力量也削弱了,一切只是圍繞教師這個中心旋轉。
二、化學課堂實施民主教學的必要性
1.化學課堂民主式教學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和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目標素質教育有三義,即“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學生全面發(fā)展”、“學生生動活潑的自主發(fā)展”。職業(yè)教育是加快生產(chǎn)、服務一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養(yǎng),特別是現(xiàn)代制造業(yè)、現(xiàn)代服務業(yè)緊缺的高素質高技能專門人才的培養(yǎng),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yè)技能的重大舉措。因民主和諧的化學課堂在于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進而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更好地培養(yǎng)和開發(fā)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最終達到使其能力全面和諧發(fā)展和個人素質的整體提高。而實施民主式教學更有利于職業(yè)教育目標的落實和實施。
2.實施民主教學,是由化學課程目標和學科特點所決定的
職業(yè)高中的化學課程也立足于義務教育的基礎,幫助學生獲得未來發(fā)展所必需的化學知識、技能和方法,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在實踐中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熱愛集體的情操;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對促進社會進步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方面的重要影響,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學的價值觀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瘜W具有實踐性、實用性、綜合性和豐富的人文內容,像集顏色、狀態(tài)、氣味、聲光于一體的化學實驗:如噴泉實驗、鋁熱反應、銀鏡實驗等,化學在尖端科技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環(huán)境保護、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還有像結晶牛胰島素的合成、侯德榜制堿法等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化學史。所以,化學教學的根本點在于培養(yǎng)學習興趣、習慣、培養(yǎng)其化學能力,而習慣和能力的培養(yǎng)是在教師精心、科學、有序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探究、實踐、感悟來完成的。
3.課堂實施民主式教學更有利于“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
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地位的正確認識應當是“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化學課堂實施民主式教學則可以擺正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它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和諧的氛圍來促進師生情感的交流與溝通,可以通過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教師使用啟發(fā)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它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來激發(fā)學習興趣,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樣,使化學教師在課堂充當學生學習的發(fā)動者、指導者、評定者的作用得以更有利的發(fā)揮,又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能動作用得到了更好的體現(xiàn)。
三、化學課堂實施民主教學的途徑
在化學課堂中實施民主式教學,教師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通過近三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著手:
1.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教師要放下架子,徹底拋棄威嚴的面紗走進每一個學生,熱愛所有的學生,真切創(chuàng)設一種民主和諧的化學課堂教學氛圍。
民主課堂教學必須建立有效的互動關系,在課堂教學的互動中,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活動參與者,他們既是信息的發(fā)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要把課堂還給學生,把課堂中教師的“獨角戲”改為“歡樂大家唱”。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保持雙向多方位交流,教師首先丟掉“權威”,樹立平等的人格觀,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只有意識到被尊重,才能愉快地參與課堂的學習探究。民主教學因教師的“愛”而具有活力和生命。所以民主式教學中的“情”,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教師
的情感流露,有了感情傾向,學生才會自覺自愿地接受教育并樂于請教。如果教師對學生不熱愛,甚至見到學生就煩,師生在情感上不和諧,還談什么民主式教學?另外,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承認他們的差異,相信學生都是要求進步,有強烈的求知欲的,他們可塑性強,犯了錯誤經(jīng)過努力是能夠改正的,要有開放的思想認識。教師要轉變觀念,積極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無拘束、無畏縮、暢所欲言、敢于爭鳴的健康、活躍、和諧、民主課堂氛圍。
2.化學教師和學生要完成“心理互換”,促成課堂共振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jīng)驗:很多時候,教師教2,學生只學得1(比2少);也有時候,教師教2,學生卻學出了3(比2多),甚至更多,也就是說,教師舉一,學生反三,這正是我們追求的化學課堂教學的理想境界。這種境界的實現(xiàn)忌“三隔”,一是“隔心”:師生之間各思其事,心不“領”神不“會”。二是“隔情”:師生雖心系同處教材與課標,若師生情理不通,教師臺上慷慨激昂,學生臺下漠然旁觀。三是“隔智”:教師認為易如反掌,學生覺得難于上天,教師滔滔不絕,學生如聞天書。無論教案設計得如何漂亮,一旦陷入“三隔”之境,便使化學課堂教學走上絕路,斷不能收到理想效果。解決課堂教學“三隔”之境的根本方法是師生在課堂上要完成“心理互換”。具體做法是:第一,化學教師在課堂上要能迅速、敏銳地感知、洞察學生。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細微的、瞬間的表現(xiàn)做出快速反應,及時地捕捉到閃光點、迷惑點、臉上異樣表情等信號得到信息,了解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發(fā)現(xiàn)自己教學中的缺陷,并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教學思路,體現(xiàn)對學生人格個性的尊重和學習情緒的關切。第二:教師在課堂上要多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教師設身處地替學生著想,體會其所思所為,使師生心理相容、互補、認同,達到心靈共振的效果。例如在課堂中對犯錯誤的同學實施批評時:對愛虛榮和自尊心較強的學生不可過分夸獎,不體罰或惡語批評;對有自卑感和頹唐消極的學生,通過表揚或暗示的方法,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能力,使其增強信心;而對于膽小懦弱、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要耐心開導,給予更多的關心鼓勵;對于敢作敢為、自信心很強的學生,不要在集體場合批評、指責,要善于引導分析的錯誤行為,培養(yǎng)其自制力。
3.化學教師在課堂中要經(jīng)常使用“激勵效應”
“激勵效應”主要是指激勵學生學習,滿足學生學習的主觀需要,能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推進教學進程,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化學教學中,需要用公平來激勵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決不允許厚此薄彼,這是形成課堂民主和和諧氛圍的重要條件。其次,運用賞識是激勵學生獲得心理需求的重要手段。學生的一得之見,得到教師的贊許、一技之長得到肯定、一次小小的進步得到表揚,都可以強化學生自信、自愛、自尊的信念。教師應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長處,形成擇善而從、從善入流的風尚。大多成功的學生是在賞識下,經(jīng)過努力踏上成功之路的。賞識對學生的激勵作用,是化學課堂民主式教學的一種正強化的手段。
4.化學教師在課堂上應積極鼓勵學生質疑
我們習慣于傳統(tǒng)的師問生,而學生的質疑,常常被忽視。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睆默F(xiàn)代教學論來看,提倡學生質疑駁問,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駁問老師就要動腦筋,或認為老師講的不當,或對老師講的知識需要補充,或他們學習中存在疑難問題。例如學習氯氣性質時,教材彩圖中用氯氣使鮮花褪色的實驗來說明氯氣的漂白作用,為此,就有學生提問:既然實驗是氯氣能使鮮花褪色,為什么氯氣只能使?jié)駶櫟挠猩紬l褪色?鼓勵學生質疑駁問,培養(yǎng)學生不唯書、不唯師的敢想敢說的創(chuàng)造精神、批判精神;提倡學生質疑駁問,是化學教改深入的結果,它標明教師教育思想的更新,真正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5.化學教師在課堂中要采取有針對性、實效性的措施和方法實施教學行為。在課堂中,教師的職責是讓每個學生都學得積極,學有所得。教師要注意到各層次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接受知識的能力,選擇有針對性的教法和教學手段,使其在原來的基礎上逐步有所提高;瘜W課堂教學設計是實施民主式教學的主體工程,因此要緊抓化學學科的特點,使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智力活動多樣化:視、聽、談、思、議、練并用;使教學進程能夠順應學生學習的心理流程,切合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實現(xiàn)各感官的協(xié)調,形成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反饋、調控的適時交叉滲透的“立體”課堂結構,盡可能使學生的大腦皮層處于有興奮狀態(tài),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都有獲得成功的體驗。
6.請學生平等地參與評教
教與學是相輔相成不可分離的兩個組成部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老師教得如何“主人”最有發(fā)言權,他們的評價最有見地。教師要將關愛與探究的目光投向學生,傾聽其意見,追蹤其思路,探析其心態(tài),從而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和方法,獲得最佳教學成果。聽取學生對教學的批評性意見,汲取其合理性成分,尤為重要。我深切地體會到:由于學生的思考是從自身的學習實際出發(fā),所以任何高明的教師都不能取而代之,通過這樣無拘無束的思想交流,教師可以篩濾反饋的信息,及時評估課堂教學的情況,可以直接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和分析概括能力,摸準學生對聽課的要求作出相應的調整,并且由于發(fā)揮了學生主體的能動作用,主體意識更加強烈,創(chuàng)造性思維更加活躍,師生情感更加融洽。
以上只是自己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的粗淺的認識和體會,有的還很不成熟。但我認為,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民主開放的教學思想應成為化學課堂教學改革的主導思想。
參考文獻1.山東教育廳師范處主編新課程與教學改革北京出版社201*
2.夏正盛主編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教師讀本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張大鈞主編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滕州市第一職業(yè)高中課堂教學評估聽課小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滕州市第一職業(yè)高中課堂教學評估聽課小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