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醫(yī)生心得
個人覺得說的很好,分享下
第一點: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與觀念:進到科室里面,我們就是“實習醫(yī)師”,我們進科室的目的是學習怎么當醫(yī)生的,而不再是學校的學生。不要把學校學生的學習方法照搬到醫(yī)院里來,要及時在心里轉變自己的角色。不斷的在心里對自己說:“從現(xiàn)在起我是兒科的一員,我是醫(yī)師,我是管床醫(yī)師,我要對我所管病人負責”,作為“直接管床”的醫(yī)師,你要比你的上級醫(yī)師(你的帶教老師)更清楚病人的病情變化,要知道你現(xiàn)在的病人所有訴求以及病人在醫(yī)院里的所有生活情況(包括吃、喝、拉、撒在內),不管是不是你們值班,病歷上的每一個醫(yī)囑你都要知道病人發(fā)生了什么,醫(yī)囑執(zhí)行得怎么樣,每一個治療醫(yī)囑,都要知道治療后的療效,有些要精確到分鐘/小時,比如退熱藥/止痛藥/平喘等治療后藥品起效的時間;要求每天重點巡視急危重、疑難、待診斷、新入院患者,同時巡視一般患者,這里的巡視不是到病房看看病人就完事兒了,而是要包括對當天癥狀的詢問及必要的查體,可能的話要盡可能的全面查體,仔細體會不同病人不同癥狀下實際查體的區(qū)別,比如咽部充血:要對比臨床診斷為肺炎、腹瀉、幼兒急疹、疹疹性咽峽炎、川畸病等不同疾病、不同感染部位咽部查體的情況;其他如呼吸率、呼吸音、心率、心音、腸鳴音以及腹部觸診等在一天的不同時間段、清醒與睡眠、哭鬧與安靜、不同體溫、不同年齡等的查體情況對比有時也會很重要。如果你要想清楚了解一個癥狀、體征的全面情況,就要收集其不同狀況下的盡可能多的數(shù)據(jù),這樣才能全面認識與理解一個癥狀、描述背后的意義。比如,書上說的“心音低鈍、呼吸音減低、劇烈咳嗽、呼吸困難、噴射性嘔吐”等等,如果你沒有見到過多例病人的對比,你怎么認為現(xiàn)在患兒咳嗽半個小時是“劇烈”與否?怎么判斷現(xiàn)在你聽到的心音是不是“低鈍“?如果你沒在站到病人面前,你永遠也不會知道,病人的痛苦和家屬的焦慮,也永遠不會理解我們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判斷對病人和家屬有多么重要。真的希望我們的學生能深入到病房、來到病人身邊,把書上每一句話都用鮮活的病例演繹出來,要保證自己記錄的每一句話都是自己親自查房得來的,而不是“聽“來的。
要仔細詢問患者飲食生活情況,并注意核查當天醫(yī)囑執(zhí)行情況,可能的話主動征詢患兒家屬對醫(yī)療、護理等方面的意見。盡快掌握醫(yī)生的“十二項核心制度”,最好背下來,并主動按住院醫(yī)師的標準要求自己。老師下班后,你要繼續(xù)如值班一樣,對自己的病人實行至少早、中、晚三次查房,我的感覺,對于初入科室的學生來說,在病人身邊呆的越久,你的收獲會越多,成長為臨床醫(yī)生的經(jīng)驗積累的就越快。
第二點:認識老師、認識同組的同學,熟悉科室的結構、環(huán)境,如廁所、開水間、病房的布局、房間號及每個房間的床位順序安排:首先是自己的老師,然后盡快的認識科室其他老師,可能的話,認識一下護士,記住對護士也要叫老師,有些醫(yī)院習慣于對護士叫“**姐、**姨”,對醫(yī)生稱“**哥”,當初我在內蒙實習的醫(yī)院就是這樣,那就入鄉(xiāng)隨俗吧!自己組的同學要盡快熟悉,最好知道他們的姓名、電話,可以試著把自己的電話介紹給直接帶教的老師。有機會時可以與已經(jīng)在本科室實習過或者比自己先到科室的“師兄、師姐”們了解一下這個科室的特點、工作習慣、注意事項等等,可能的話了解一下自己組老師的情況,如脾氣、性格、帶教習慣;
熟悉以上這些,不但可以讓自己方便老師處理好各個工作環(huán)節(jié),也方便在病人需要時給予必要的幫助,還能讓你盡快融入這個科室,給你增加些許的自信。當然,以上內容并不是一定要在入科當時完成,但應當在入科時就該開始去做,以下的幾點可能都是這樣:需要入科時開始、逐漸掌握。
第三點:了解常見醫(yī)囑的書寫格式:熟悉老師或者實習科室內的醫(yī)囑格式并摘錄背下來(其中包括新入院病人長期醫(yī)囑、臨時醫(yī)囑的書寫順序,口服藥物、輸液、霧化、肌注藥物開具的方法等),可以翻看已經(jīng)住院的病歷,收集不同醫(yī)囑的形式并摘錄、背會;要清楚化驗單的填寫方法,可以收集該科室所有形式的化驗單、檢查單,同時翻看住院病歷并請教護士或者同學,對照病歷模擬如何開具臨時醫(yī)囑的各種檢查單(包括哪些檢驗項目可以在一張單子上開寫),可能的話了解一下各項檢查要注意的事項(比如有些檢查要空腹,有些檢查要鎮(zhèn)靜、有些檢查在節(jié)假休息日可能不能作等)以及做這些檢查的地方。
第四點:學會接診新入院病人:有新入院病人時,一般要由護士先接診,完成分床、生命體征的檢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體重),護士入院宣教完成后送給值班醫(yī)師。此時帶教老師會叫上實習醫(yī)師(最好是你幫助護士完成記錄后帶著病歷去通知老師---我個人經(jīng)驗),仔細觀察老師如何問診、查體,這時常沒有多少時間講解,也不可能讓每一個學習都親自感受一下查體體征,但老師通常會說出他查到的東西,記住老師對陽性體征的描述,如果要你書寫大病歷,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接著老師開具醫(yī)囑,也會指導學生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第五點:完成入院記錄:很多老師都不會告訴你接下來你應該作什么,但你自己應該知道怎么去做,這就是學生之間口口相傳或者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了。如果老師讓自己書寫入院大病歷,那就好好寫吧,診斷學及實習前的培訓都應該有人講的,不多描述,這里要注意的地方,是每個老師接診后記錄病歷的描述習慣與重點是不同的,寫完后有機會要讓老師給點評一下,按要求修改后再夾入病歷。
因為人們法律意識逐漸增強,病歷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所以很多醫(yī)院都不再讓實習學生寫病歷,如果老師不要求你書寫大病歷,也要自己書寫一遍,不夾入病歷,也可以自己建立自己的病歷(不過要在完成老師布置的工作之后),寫完后最好請老師點評一下并把修改后的作品再請老師過目,通常老師都會指出你病歷中的好的和不足的地方,即使不再重寫,也要在以后的記錄中注意舉一反三、避免重犯相似的問題;
第六點:開始對這個新入院的病人觀察、記錄:注意入院時陽性癥狀及體征的變化,有無新的癥狀和體征的出現(xiàn)。注意對照老師的醫(yī)囑觀察護士及患者執(zhí)行情況;注意該患兒起病的癥狀、體征,以及每一個新的癥狀、體征出現(xiàn)的時間,有時對患兒癥狀體征的先后要準確到小時;實際的工作中,有些同學不愿意去面對患者,怕家長無休止的問題,所以建議:你可以多給自己找些去查看患者的理由,比如:你可以去問一下護士都是在什么時候記錄患者的體溫、血壓等生命體征,你把自己患者的記錄任務主動要過來,去病房說:該測量體溫了。測量一個體溫要5分鐘吧?你可以在床旁幫助放好體溫計,等著出結果,有疑問時再測一遍,充分利用這5-10分鐘的時間來與家屬溝通,問病情、問診療的過程、問既往的患病經(jīng)歷、營養(yǎng)狀況等,然后可以說:需要記錄孩子的心跳等情況,帶著手表,親自計數(shù)一下孩子的呼吸、脈搏、心音、腸鳴音,需要的抱著血壓計量一下血壓,這不都是查體的機會嗎?大多數(shù)的家屬還是挺好說話的,如果病人確實難溝通,可以把他的測量任務“還給護士”嘛!要努力做一個有用的人,要讓護士、家屬、老師、同學都覺得離開你他們不方便,如果還沒有達到這種程度,就努力的主動承擔責任,把他們的手里的活”搶“過來,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需要你。
如果有家屬問到自己“現(xiàn)在孩子怎么樣?病情有什么危險?現(xiàn)在發(fā)熱怎么辦?”等問題,可以說:我把這種情況給我們老師(或者值班醫(yī)師)說一下,有時也可以說:我回去看看書、再問問老師來給你說一下等,借口很多。把自己的姿態(tài)放的低一些,學生嘛,不會不丟人,只是不要在病人面前把話說的太死,并無權作疾病預后等的判斷,即使是作科普,也要加上:我在書上看到............回頭再讓我們老師確認一下..................我經(jīng)驗不多............等等一些給自己留些余地的話!
不要和病人家屬爭吵,如果你感覺這個病人家屬難以溝通,不去看他就行了。遇到危重的病人,盡量多看或者守在病人旁邊持續(xù)的監(jiān)測患者的情況,幫助護士完成一般情況的記錄,也有機會把患者的情況記錄入自己的筆記中來。
注意每一個癥狀的變化,分析其與治療的關系,患者起病的癥狀體征及病情變化時的癥狀體征、再到最后的好轉、原來癥狀的消退等,每一天的情況都要有記錄。直到最后病人全愈或者死亡、轉院,對老師說的特殊病例,要留下電話號碼追蹤隨訪。
第七點:老師開具的藥物,要去護士治療室或者藥房收集其說明書,可能的話去查一下同類藥物的作用機理、配伍禁忌、毒副作用、服用方法及用藥量、次、藥物半衰期等,一遍記不住就多記讀幾次;老師開具的化驗檢查,要及時去診斷書上、網(wǎng)上了解相關知識,結果回報后,要去書上找到每一條結果其正常值、異常值的臨床意義,回頭再在工作中體會其實際價值。對于診斷明確的病疾病,結合書本的內容去尋找解決病人問題的辦法、尋找老師治療方案的依據(jù)、對比書本內容與病人實際表現(xiàn)的差別;如果診斷未明,按老師的思路多去查資料、作分析。對每一個治療、檢查、判斷,都盡可能作到有據(jù)可查。
第八點:病程記錄的書寫,不管是不是要夾入病歷,都要遵從臨床的工作習慣與順序來寫:我們每一天的病程記錄,其記錄順序都如大病歷的順序一樣,只是沒有大病歷的分段格式,不能混亂,查體的每個部位仍是大病歷要求的“視觸叩聽”的順序;
可以把每次的病程記錄分成這么幾個部分來寫,比如對每天一記的病程記錄:1.開始幾句相當于大病歷中的主訴、現(xiàn)病史的一段:先記錄一天來陽性的癥狀變化,如嘔吐、腹瀉、發(fā)熱、咳嗽等的變化,重要的、有鑒別診斷意義或者對該疾病的常見并發(fā)癥有幫助判斷的陰性癥狀也要記錄在內,如果這一天中病情有特殊變化、值班醫(yī)師對此做過特殊的治療,檢查等,也要如現(xiàn)病史中的描述方法一樣在此部分給予必要的記錄(如果重要的記錄值班醫(yī)師已經(jīng)臨時記過病程記錄,這里也要適當提及);2.大病歷中現(xiàn)病史部分一段最后不是有“一般情況”嗎?就是“病來神志清,精神食欲.大小便........”這一塊,每天的常規(guī)病程都要有體現(xiàn),有時因為精神食欲的重要性,也可提前開病程記錄的開頭來寫;3.如果追問到有意義的既往史、家族史,也要按大病歷的順序在“現(xiàn)病史“后的相應部分補充記錄,否則免去這一部分;4.是查體的部分:先是一般情況,如神志、精神、體位等,然后是皮膚粘膜、淋巴結等,照著大病歷的順序記錄吧,只是作了簡略,重點突出陽性體征的部分和重要的陰性體征;需要注意的是:對陽性體征的描述要體現(xiàn)其連續(xù)性、客觀性,不要每天都在寫“精神好轉”、“哮鳴音減弱”、“濕音減少”、“腹瀉量次減少”、“腫脹減輕”而無客觀描述,就如精神狀態(tài),可以有“精神很差、差、較差、稍差、尚好、好,或者加一限制如不發(fā)熱時精神尚好”等,肺部的音,可以有“彌漫、中等量、少許、偶聞及、未聞及”等描述,雖仍不能如數(shù)字化那么清晰,但至少可以在同一份病歷中給人一個相對客觀的概念。有人比喻說病程記錄就像“連續(xù)劇”一樣,要前后一致。不要前文中有“偶咳”,后文中再無記載,或者記錄斷斷續(xù)續(xù);5.查體部分結束就是輔助檢查部分,把陽性的結果給予必要的摘錄;6.診斷部分:如果診斷有變化,要在此處記錄;7.鑒別診斷部分:是對以上變化、檢查結果等分析的部分;6、7兩部分常在病程中合而為一、難以區(qū)分;8.診療計劃:根據(jù)以上變化,提出下一步的治療調整及安排;如果沒有也常寫:繼續(xù)****治療;9.與家屬溝通的部分,重要的談話、溝通內容、在此體現(xiàn)。以上這些部分,有些不需要的可略去不寫,但也不要位置混亂。多借鑒別人記錄病程時的描述方法,不斷取長補短,學會用最簡潔的語言把問題寫清楚。再次強調一遍:自己記錄的東西一定要是自己查看到的,不要靠意想去“推測”與編造病歷。
第九點:病人出院后,完成病人的全部記錄。也完成了自己實習醫(yī)師的兒科第一個完整“原始病例”,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借助于你自己的記錄的病例在腦子里“回放”病人入院后的每一個細節(jié)、每一點變化、每一次搶救、每一次查房......要學會總結這份病歷的特點、診斷中的心得體會、輔助檢查的項目與時機選擇、鑒別診斷過程等,如果這個病人診斷治療都很成功,那么有什么經(jīng)驗?如果有波折,那么有什么教訓?如果讓你“穿越”回去,到病人的第1天、第二天....你有沒有可能避免或者減少誤診誤治的機會?如果無法避免誤診,有沒有可能減少誤診的時間?或者能不能在診斷不明的時候減少誤治的機會?如果有面對所有相似表現(xiàn)的病人,我這樣的檢查安排/治療會不會得不償失?.......
第十點:?匆娢覀兊耐瑢W一入科室就人手一本兒科書,上班時間不去看病人,都坐在辦公室看書,這樣有些本末倒置。我個人感覺,在臨床實習工作時,如果你看書不是為了解決你所管病人的某個問題,就不要把書拿出來。比如,你在學校時可能對兒科書沒怎么看,但現(xiàn)在要實習兒科時,你不宜拿著兒科書整天在辦公室從頭到尾的學習,而應該先去查看患者,然后圍繞著你所接收的病人去把你的“兒科書”當作資料來查看,否則,等你把兒科書看完了,實習也就結束了,最后書也沒記不住多少,病例也沒有總結下來。在下班時間,如果你有時間、感覺必要,可以把兒科相關的書籍拿出來有計劃的進行學習?傊,你看書不能影響你對病人資料的總結,這與在學校可能有些不同。
因為病例數(shù)少(你可能只有這么1例),你也許無法判斷這例病人在其所患疾病中的地位:是能代表大多數(shù)的病例?還只是疾病在這個病人身上的個別表現(xiàn)?不管怎么樣,真實的情況只有一種,只有醫(yī)生診斷的不是,沒有病人的錯誤。每一例病人都有我們值得總結、分析的地方,它可能是充實了你原有的病例群、或者是讓你對某一疾病有了新的認識?傊媚阋延械牟±鰳藯U,對以后的每一例病人病歷都細心分析、定期總結,你就會不斷的提高。同時,要把自己的體悟與你認為典型的病歷多與同學、老師交流,不要敝帚自珍。
我們學習也好、實習也罷,其本質是要為病人服務,幫助病人解決問題,給其希望,讓病人及家屬有面對不幸的勇氣,這些不只是要有高深的醫(yī)學知識才能做到,所謂有錢捧錢場、沒錢捧人場,我們實習醫(yī)生也有實習醫(yī)生的作用:我們可以不分上下班的去看望患者,可以幫他們打水、陪他們檢查、給他們送化驗,也可以幫他們叫護士、給他們上級醫(yī)生不能給的,從而起到各級醫(yī)師都無可替代的作用。
不要寄希望于通過一個講座、一本書、一個病例就會成為合格的醫(yī)生,你所有的進步都是一點一滴年積月累而成。關鍵是要找對自己方向,要主動學習,而不只是被動的接受。不要在原地打轉。
擴展閱讀:實習醫(yī)生個人工作總結
實習醫(yī)生個人工作總結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我即將結束內、外、婦、兒四個大科室的實習,回顧這些日子,是苦是樂,是酸是甜,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屬于自己的味道,在兒科近一個月的實習生活中我受益頗多,即將要出科了,卻有好多的不舍,對于我們的實習,科里的老師們都很重視,每周的實習安排也謹然有序,從而讓我們循序漸進的學習與成長,在此,對各位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實習過程中,本人嚴格遵守醫(yī)院及各科室的規(guī)章制度,認真履行護士職責,嚴格要求自己,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踏實工作,熱愛兒童事業(yè),全心全意為患兒著想。同時要理解家屬,正確處理好護患關系,能做好解釋與安慰工作,多說“對不起”,是家屬也理解兒科護士的工作,減少不必要的誤會或過激行為的發(fā)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基本掌握了兒科一些常見病的護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特別是對于小兒頭皮針的穿刺技術,在工作的同時我也不斷的認真學習和總結經(jīng)驗,能勤于、善于觀察患兒病情,從而及時地掌握病情變化,作出準確判斷。總之我覺得在這段實習的日子里,我學到了很多,雖然我還只是學生,也許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用我的努力充實我的知識與技能,希望能用我的微笑送走病人健康的離去,渴望在學習中成長,真做一名默默歌唱、努力飛翔的白衣天使
1.實習前對心內科的一些基本操作要掌握,如做心電圖、測血壓、心臟的體格檢查等,不要小看這些,以最簡單的測血壓為例,很多人都沒有規(guī)范的掌握。
2.搞熟心內科常見疾病的書本知識,如高血壓、心力衰竭、心肌病、瓣膜病、冠心病等;然后再在臨床上將上級醫(yī)生的診療方案與書本相對應,看看如何與患者個體結合,不懂就問,水平會提高很快。
3.學會一些急診處理,如高血壓急癥、急性肺水腫、心律失常等,急診的東西會處理了,后面慢的也不用著急,這樣做到心中有數(shù),“一切盡在掌握”,呵呵!
4.還有就是,醫(yī)生不光要掌握高超的醫(yī)術,同時還要很好的溝通技巧,與患者、與同事,平時多學學上級老師的溝通、談話方法和技巧,等到真正工作了會很快上手。
這段外科的實習經(jīng)歷,其中復雜的滋味也許只有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人才能體會,酸甜苦辣,無論是什么滋味,都挺值得回味的。當然更重要的是知道了好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也認識了幾個不錯的朋友,或許這比書本更有價值吧
在老師的辛勤指導下,經(jīng)過不斷的努力,在心內科的實習很快結束,取得了很大成績。首先,在基礎理論方面,溫故而知加強了鞏固和提高;其次,在臨床放面學到了新的知識和處理方法。總之。經(jīng)過在心內實習,是我對常見病、多發(fā)病的診斷治療有了重新的認識和提高,在突發(fā)病方面,學到了應對的知識和技巧。我一定把學到得知識應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并不忘記老師的教誨,不斷地學習進步。
算算進心內科實習的日子有半個月了吧,新年剛過。感覺到現(xiàn)在,自己在心內科學到的東西沒多少增加。踏進了科室,見識了不少的人,接觸了不少的事情。也讓我看清楚了有些人的面孔。換句話來說,是不是實習,就代表了自己已經(jīng)開始接觸半個社會了呢?
科室里,不論是醫(yī)生,護士,患者,患者家屬。不一樣的階層,不一樣的辦事方式。讓人思考很多。自己身邊的人,可能以為很了解他,其實并不是如此,也許人一旦了解的對方越深,就會覺得越可怕。因為每個人總有自己的缺點,當你不能容忍對方的缺點,又或者別人無法容忍你的一樣。這個世界就會變得復雜,生活,學習,處事無處不在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實習醫(yī)生心得》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實習醫(yī)生心得: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