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在线视频观看,一级日韩免费大片,在线网站黄色,澳门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薈聚奇文、博采眾長、見賢思齊
當前位置:公文素材庫 > 計劃總結 > 工作總結 > 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總結

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總結

網(wǎng)站:公文素材庫 | 時間:2019-05-28 03:54:31 | 移動端: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總結

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總結

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總結

高兵

201*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dvancedComputerTheoryandEngineering(ICACTE201*)于201*年8月20日至201*年8月22日在四川成都的四川大學召開,本次會議由四川省計算機學會和IACSIT(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ComputerScienceandInformationTechnology)聯(lián)合發(fā)起,由IEEE、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民族大學提供技術協(xié)助。會議旨在為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員提供一個報道先進研究成果、交流學科前沿動態(tài)的平臺。

會議吸引了來自亞洲、非洲、北美、歐洲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百余位專家、學者的參加,會議內容涉及本領域國際最新研究動態(tài)及前沿工作,反映了未來發(fā)展方向。會上與國際知名學者交流,感受了國內、國際權威學者的敏銳思維、學習專家解決難題的靈活方式、感覺受益匪淺。

大會共有600余篇poster展出,本人的第一作者論文“ApplicationofStructuredExceptionHandlinginSoftwareAnti-debugging”被本次大會安排為會議首日第一個分會場的第一個口頭宣讀,充分體現(xiàn)了大會對本論文的重視,作為本次大會第一個宣讀的論文,本論文也得到了分會場主席和與會專家和學者的普遍好評并得到很多有益的建議,可謂收獲頗豐。具體內容是:

隨著軟件產(chǎn)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以反跟蹤技術為核心的軟件安全已經(jīng)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在與軟件解密做著不懈斗爭的同時,軟件從業(yè)人員不斷發(fā)現(xiàn)新的軟件反跟蹤策略,提出新的軟件保護方案,增強了軟件的安全性。

結構化異常處理,是操作系統(tǒng)提供的用于解決系統(tǒng)軟硬件異常的一種機制,在程序設計中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軟件的穩(wěn)定性、容錯性。本文著重探討了其在軟件反跟蹤中的應用。

應用程序正常執(zhí)行中出現(xiàn)異常時,操作系統(tǒng)將收集異常發(fā)生的原因、類型、位置等信息,填寫相關的數(shù)據(jù)結構,并從用戶程序轉到系統(tǒng)級執(zhí)行,將控制權交給系統(tǒng)的異常調度函數(shù)。該函數(shù)將根據(jù)系統(tǒng)收集的異常信息選擇一個異常處理例程處理異常。用戶可定義的異常處理例程分為兩種;一種是線程相關的,一種是進程相關的:線程相關的異常處理例程,監(jiān)視某線程中某段代碼是否發(fā)生異常,由于線程是程序執(zhí)行的最小單位,所以把異常解決于線程的內部,可以避免該異常對其它線程的干擾,保證程序的穩(wěn)定運行。進程相關的異常處理例程:也稱為篩選器,監(jiān)視進程中所有線程發(fā)生的異常,做進程退出前的清理工作。

異常處理流程是指運行在win32系統(tǒng)中的程序通常包含多個線程,而每個線程都會安裝各自的異常處理例程;除此之外,程序中可能存在一個全局性的異常處理例程;再者,如果進程被調試的話,調試進程也相當于一個異常處理例程。當異常發(fā)生時,系統(tǒng)將根據(jù)異常類型選擇一個異常處理例程來處理異常,正常情況下,系統(tǒng)進行異常處理的流程為:

系統(tǒng)首先判斷異常是否應發(fā)送給目標程序的異常處理例程。如果應該發(fā)送,并且目標程序正在被調試.則系統(tǒng)掛起程序;如果程序沒有被調試或者調試器未能處理異常,系統(tǒng)繼續(xù)查找是否安裝了線程相關的異常處理例程。如果已經(jīng)安裝,系統(tǒng)就把異常發(fā)送給SEH處理例程。每個線程相關的異常處理例程可以處理或者不處理這個異常,如果它不處理并且安裝了多個線程相關的異常處理例程可交由鏈起來的其他例程處理;如果這些SEH處理例程均不處理異常,且程序處于被調試狀態(tài),操作系統(tǒng)會再次通知調試器;如果程序未處于被調試狀態(tài)或者調試器沒有能夠處理,并且程序調用SetUnhandledExceptionFilter函數(shù)安裝了進程相關的異常處理例程的話,系統(tǒng)轉向對它的調用;如果沒有安裝進程相關的異常處理例程或者它沒有處理這個異常,系統(tǒng)會調用默認的異常處理例程,通常顯示一個對話框,用戶可以選擇“關閉”或者可以將程序附加到調試器的“調試”按鈕。如果沒有可以附加的調試器或調試器也不處理,系統(tǒng)就對線程異常處理句柄進行展開做最后的清理工作,最終調用ExitProcess終結程序。通過對系統(tǒng)異常處理流程分析可知,當應用程序執(zhí)行過程中發(fā)生異常時,系統(tǒng)可在三個層次上完成異常處理:調試器、進程、線程。線程層次的異常處理即SEH,能夠準確定位異常的信息,更加靈活、隱蔽的實現(xiàn)反跟蹤的功能,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方面。下面深入分析SEH的工作原理。

系統(tǒng)級處理機制,SEH作為系統(tǒng)內部處理異常的一種機制,其工作主要在系統(tǒng)級完成,因此掌握系統(tǒng)內部異常處理的工作原理是研究基于SEH的軟件反跟蹤的關鍵。下面圍繞異常處理例程深入分析系統(tǒng)級異常處理機制。異常發(fā)生時,系統(tǒng)執(zhí)行KiUserExceptionDispatcher函數(shù)并調用RtlDispatchException啟動對注冊的異常處理例程的查找。如果找到的處理例程處理了異常并繼續(xù)執(zhí)行,則對RtlDispatchException的調用不再返回。否則,有兩種可能:調用NtContinue使程序繼續(xù)或產(chǎn)生另一個異常。若是后者,異常不再繼續(xù),進程必須終止。

RtlDispatchException函數(shù)遍歷異常幀,利用獲得的指向EXCEPTION_REGISTRATIONS鏈表的指針遍歷每一個節(jié)點查找異常處理例程,并通過RtlpExecuteHandlerForException完成異常處理例程的調用,根據(jù)RtlpExecuteHandlerForException的反饋信息,RtlDispatchException或者繼續(xù)遍歷異常幀,或者產(chǎn)生另一個異常,最終將控制送至ExecuteHandler函數(shù),由該函數(shù)通過EXCEPTION_REGISTRATION的handler域調用異常處理例程,對程序執(zhí)行中產(chǎn)生的異常進行處理。

SEH在軟件反跟蹤中的主要應用方式是調試工具的檢測、硬件斷點的去除、改變程序執(zhí)行順序等,但這些反跟蹤技術相對比較成熟,很容易被破解者發(fā)現(xiàn)并成功破解。本文所介紹的是一種更加隱蔽,效果更好的反跟蹤方式:單步異常-抽取代碼法。

在程序的正常執(zhí)行序列中設置功能請求標志位,之后觸發(fā)單步異常,進入異常處理例程后根據(jù)標志位完成所抽取的相應的功能,繼續(xù)程序的運行。這樣,如果破解者不能發(fā)現(xiàn)異常處理例程的存在,將無法實現(xiàn)該功能。這是因為異常發(fā)生后,調試器接管了異常,而不會去調用作者安裝的實現(xiàn)具體功能的異常處理例程,從而達到反跟蹤的目的。

利用單步異常實現(xiàn)反跟蹤的具體過程是安裝異常處理例程,在程序開始處將異常處理函數(shù)地址放入EXCEPTION_REGISTRATION結構的handler域中,一旦執(zhí)行過程中有異常發(fā)生系統(tǒng)就通過handler域的地址調用異常處理函數(shù),完成相關的異常處理,正常執(zhí)行代碼,安裝完異常處理例程,其后是程序功能代碼,在這里設置標志以便異常函數(shù)作不同的處理。插入單步異常指令,此處是關鍵的地方,因為程序的反調試功能通過它來實現(xiàn)。當程序執(zhí)行到這里時,根據(jù)是否處于調試狀態(tài)有兩條執(zhí)行路徑,一條是處于調試狀態(tài),這時調試器接收異常信息,并進行相關的處理,這樣將有部分程序代碼得不到執(zhí)行而使程序出現(xiàn)錯誤;另一條執(zhí)行路徑是不處于調試狀態(tài)下,程序本身將通過異常處理函數(shù)來處理異常,這樣程序中部分被抽取的代碼將得到執(zhí)行,程序不出現(xiàn)錯誤,且功能可以實現(xiàn)。清除異常處理例程,程序執(zhí)行完功能代碼后,要把開始時安裝的異常處理例程去除,否則容易引起系統(tǒng)錯誤。清除的方法是:用出棧指令將EXCEPTION_REGISTRATION結構的prev與和handler域彈出即可。

這次參加ICACTE國際會議,通過和與會學者的交流、探討,我覺得自己的收獲主要在以下方面:

(1)對自己專業(yè)的新動態(tài)有了一定的把握,對本行業(yè)內的其他專業(yè)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

(2)發(fā)現(xiàn)了自己在學術上存在的問題,這有助于以后的改進和提高;

(3)結識了一些日本、韓國、臺灣等地高校和公司的教授、研發(fā)人員和學生,為以后更廣泛的交流打下了基礎;

(4)發(fā)現(xiàn)了自己英語水平的不足,這將促使我更加努力地掌握英語,尤其是提高口語水平。

總體上,這次國際會議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雖然只有短短三天,但我感覺收獲頗多,聽到了許多新思想,結識了許多新朋友,拓寬了視野,增長了知識,結識了軟件安全研究領域的多名學者,更加明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相信對個人今后的學術研究有很大的促進。非常感謝我校研究生院給予的此項支持,鼓勵研究生參加國際會議是符合建設國際型大學的潮流之舉。作為研究生,我們應該認識并珍惜學校提供的學術科研和培養(yǎng)的機會和條件,積極思考,廣泛交流,用優(yōu)秀的科研成績回報學校。

201*年12月26

擴展閱讀:參加學術會議心得

趙雅琴:赴香港參加第三屆建設與環(huán)境

國際研究生學術會議心得體會

來源:研工部作者:趙雅琴時間:201*-09-02Tag:點擊:

第三屆建設與環(huán)境國際研究生學術會議(3rdInternationalPostgraduateConferenceonInfrastructureandEnvironment)于201*年7月11日至12日在位于香港九龍紅區(qū)的香港理工大學召開。本次會議由香港理工大學建設與地政學院主辦,大連九成測繪企業(yè)集團贊助,是市政建設與環(huán)境領域內最高級別的國際研究生學術會議。此次會議有百余名建設與環(huán)境領域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參加分會場報告,參會人員遍及11個國家的一百多所大學。11日上午9點,會議在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正式拉開帷幕,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AlexanderWai教授首先致歡迎詞,講解了香港理工大學的發(fā)展歷史和學校概況;接著,香港理工大學建設與地政學院院長Jin-GuangTeng教授本次會議組委會主席SamsonLiu致開幕詞,介紹了學院發(fā)展歷史、研究領域以及該會的舉辦歷史,并鼓勵參會的研究生們廣泛交流;隨后,香港理工大學ShengweiWang教授作了大會主旨報告,闡述了建筑設計與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這一經(jīng)久不衰的主題,Kam-timChau教授則與參會同學分享了他們的研究和求學經(jīng)歷,為我們初涉科研的青年提供了寶貴的經(jīng)驗和建議。由于參會人員涉及的研究領域較多,11日下午和12日的個人報告在三個分會場分6個主題分別進行,包括城市規(guī)劃、建筑設計、地產(chǎn)、地理信息和環(huán)境技術等。

我的論文“Removalofphosphatefromaqueoussolutionsbyusingnovelredmudgranularadsorbents(RMGA)”被大會論文集收錄,并有幸獲得了大會組委會提供的FinancialSupport。在學校、會議舉辦方和導師岳欽艷教授的共同資助下,我與課題組另一位參會的楊忠蓮同學一起前往香港,非常榮幸的參加了此次環(huán)境學的盛會,并在EnvironmentalTechnologyandManagement分會場做了報告。雖然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做英文報告,但是面對如此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和學者,尤其是看到其他同行的精彩報告之后,仍然難免有些緊張。幸而得益于事先較為充分的準備,我在演講臺上報告的時候能夠保持較為平靜的心態(tài),盡管匯報中出現(xiàn)了個別表達不很通順的地方,但仍然順利地完成了報告。經(jīng)過這次會議,得以一睹諸多學者的風采,也有幸聆聽了很多優(yōu)秀的報告。我不僅學到了許多專業(yè)相關的知識與技術,也進一步鍛煉了英語口語,對于當前國際上前沿的研究方向及方法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會場休息時間,我們能夠與參會者自由交流,這不僅是與其他國家學校的同學建立友誼的機會,更讓我加深了對一些問題的理解,對于后續(xù)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并且,通過在開會間隙的交流,我不僅在具體的學術問題上有不少收獲,還學習到一些有益的科研方法和策略。而且此次會議涉及很多國家和地區(qū),通過與國外研究

2者的交流,還鍛煉了我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讓我在公共場合更能勇于展現(xiàn)自己的觀點,這對性格相對內向的我來說是個小小的進步。通過此次開會,我迫切的感受到熟練的英語口語交流水平對我們今后的研究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通過英語的交流,才能將自己的研究成果介紹其他國家的學者,才能從他們的評論中得知自己的可取和不足之處,才能獲得更廣泛的思路,拓展研究的廣度和深度。

最后,我要特別感謝學校給予我這樣好的機會能夠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感謝山東大學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國家交流與合作處的老師們對我們研究生參加國際會議的支持,更感謝我的導師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岳欽艷教授對我的關心和幫助,感謝她在學術上對我的諄諄教導。通過這次大會,我增長了見識,豐富了經(jīng)歷,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確了博士論文和現(xiàn)有研究課題的思路,更加堅定了我將要努力的方向。我將更加努力的學習,認真的進行科研實驗,盡量做出更多更好的成果,以不辜負學校和老師的殷切希望。

參加第22屆關于高級信息網(wǎng)絡和應用的國際學術會議心得

[作者]研工部[來源]YGB.SDU.EDU.CN[發(fā)表時間]201*-06-0513

首先,非常感謝我的導師王小云教授,她不僅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給我很大的關心和幫助,鼓勵我積極參加國內外密碼會議來鍛煉自己,并給我聯(lián)系了這次出國參加會議的機會,而且在資金上也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和支持,讓我能夠后顧無憂的參加這次會議;也非常感謝山東大學和學校的各位負責老師,不僅幫我順利辦好了各種出國手續(xù),而且也給了我很大的資金支持,使我能夠順利的參加這次會議。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國際會議,而且在會議上還要宣讀我的兩篇論文(一篇是主會議,另一篇是它的一個workshop),所以非常緊張,在國內時,我就把我的幻燈片讀了一遍又一遍,盡量讓自己更加熟練,但是當我作第一篇報告的時候,剛開始還是有些慌張,后來當自己把精力主要放在論文的內容時,已經(jīng)平靜了很多,畢竟是自己做的論文,因此除了會有一些語言上的障礙外,其它都還好,所以在報告完,回答問題期間,也能夠比較冷靜地給出相應的回答;就在做第二個報告時,情況就好了很多,所以經(jīng)過這次參加會議,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讓自己得到了很大的鍛煉,而且也見識了國際會議的規(guī)模,這次會議因為舉辦的屆數(shù)比較多了,所以在辦會經(jīng)驗上已經(jīng)比較豐富了,規(guī)模相對也比較大,提供給參會者的條件等都比較方便(比如每天在住宿的旅館和會議場所之間都會有專車接送);而且,由于這個會議的日程安排得比較緊張,與會人員除了在會議上的交流外,其他時間很少,所以他們也專門組織了一個比較自由的聚會,讓大家可以隨心所欲的交流。

參加這次會議的最大收獲就是能夠有機會和許多密碼學方面的專家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首先在我作報告的時候,聽報告的有許多專家,所以他們針對我的論文情況也給出了比較有意義的建議,而且對我將來繼續(xù)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許多指導性的意見;另一方面,我也注意聽一些我比較感興趣的報告,通過聽報告也了解了別人的大致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思路,增長了見識;并且,在會議的過程中會有一些主題報告,主要是由國際知名的專家給出的,,對我了解國際研究進展、緊跟國際研究的步伐起到了指導性作用。

參加這次會議,雖然鍛煉了自己用英語表達的能力,但是也凸現(xiàn)了很大的不足,就是自己的聽說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所以我決定回來后在努力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的同時,也應該多鍛煉英語聽說能力。

白途思-博士生參加學術會議感受與心得

發(fā)布:201*-7-2911:34|作者:Mcdull|來源:化學吧-化學論壇-學術論壇前一段時間一直忙著準備和參加上海市內的一個國際會議。當時選擇這個會議,主要是因為在本地舉行,不用住宿差旅。準備了兩周的ppt,然后參會兩天。

雖然說現(xiàn)在國內對會議的印象都不太好,但是我覺得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況且每個人在不同的時期的標準也不同。我個人覺得,博士生還是應該參與一次國際會議的。當然,不是什么國際會議都推薦參與。

我個人建議可以翻查國內一下top大學的資助會議列表。

雖然他們的資助可能與你無關,但是,這些會議都是被他們認可的,所以質量應該有保證。比如我參加的這個會議,我聽到很多人對這個會還是認可的。

我的感觸也是,比如有三分之一的外國人,來自很多國家,做oral的時候會有很多人提問等等。

我就此次參會的一些感受談一下自己的心得:

1、會議日程很重要!一定要詳細看!因為聽那場報告,看哪個poster都要根據(jù)日程合理安排。參會的老手,都是針對性的去聽,去交流。

2、不要害怕做oral,成功就是要練習,練習,再練習。勤能補拙!

一開始會議主席email問我做oral還是poster,我當時不懂還去學者群里請教了前輩。最后決定選擇oral。

其實不要怕自己英語差。兩周的準備時間,ppt很早就做好了,因為paper沾過來的。但是從頭到尾的練習就講了五遍。從一開始的49分鐘才能講完,到最后的14分鐘。練習到最后,我都快成機器人了,不用想都知道講什么,語速和時間也都控制的非常好。還有要提醒的是,ppt盡量少寫字多用圖,不要對著ppt念!ppt中要變換動畫效果,要引導聽眾,不要讓人聽著想睡覺!

會場上我問一個臺灣暨南大學的一個博士生為什么不選擇oral,他說做oral會被炮轟。這個我也確實感受到了。

我們session的第一個做oral的國內某大學的一個女生被老外問的啞口無言。說實在,我也挺佩服老外的,做研究的精神真是認真,一點不給面子。

其實,我認為被人炮轟也是件好事。提問的很多都是認真聽的,并且能夠指出問題的關鍵或者弱點,這對以后的研究很有幫助。

比如有專家就提出我最后的解選取問題就很好啊,提醒我以后可以深入研究一下選卻的criterion。

還有就是有些研究的漏洞也會被指出來。比如有個國內博士生報告是音樂harmony的優(yōu)化。

專家當場就問你的harmony標準是什么,她居然說是“音樂好聽”,大家郁悶壞了。3、即使是做oral,也要做一個好的poster。因為在poster區(qū)可以當面交流。我是做oral的,所以沒有準備poster。但是我去了poster展廳,發(fā)現(xiàn)這種形式好啊。之后我就找會務組把我的ppt打印了一下,貼了出來。

其實,oral只是對演講人幫助最大,因為提問時間太短,而且來聽oral的都是感興趣的。poster不同,很多人都是走馬觀花的看,遇到感興趣的交流一下。就像菜市場一樣。所以,兩種不同的交流形式,不應該認為一個有了另一個就不用了。

但是,有些人的poster太不認真。隨便貼一下自己的paper和ppt,這樣做是不對的!poster有專業(yè)的做法,poster可以做成彩色的。poster更像是廣告牌,主要的內容應該是研究問題和研究效果,淡化研究方法,因為一般poster的作者會在poster旁邊,有什么問題可以面對面的交流。這是oral和paper最大的區(qū)別之處。

所以我覺得,做poster對看poster的人幫助最大,因為可以當面請教很多問題。4、雖然我一直認為人不可貌相,但是這次參會我還是感觸頗多的。

首先說,做理論的穿著都比較樸素。我們餐桌的一個女的美籍華人做理論的,穿的跟國內博士生似的(博士生窮嘛。。)。但是那些做應用的教授都是西裝革履的。當然這不是最顯著的。

最顯著的是,我發(fā)現(xiàn)穿著比較樸素的,人也確實比較搓。我沒別的意思,只是一點感受而已。所以說,人靠衣裝還是有道理的。

另外有些學者太不像話,光腳穿涼鞋,衣服也不熨一下,胡子拉碴的,別人沒法跟你交流。連我這么銼的人還穿了襪子和長褲,動用了我最好的一件外衣。否則別人跟你交流都降一個檔次!

開會是為了交流,不要總是together。

第二天的晚宴,我們的餐桌離主席桌最近。兩個德國教授,一個日本教授,一個東南亞的,一個美國本科生,一個美國教授,一個武大教授(伊拉克人),還有我。本來還有個英國小伙,一開始坐我們桌,后來被他導師叫走了,他還很不情愿。

我是挺佩服老外,導師的話都不聽,因為我們這桌比較雜,跟我做一起挺開心的。結果來人叫他好幾次together才走了。

我想啊,要是換了中國學生,一定是屁顛的跟在導師身邊。

另外,不一定非要是研究生才要去參會,其他年輕人也應該鼓勵參會!

這次參會還遇到一些國內國外的本科生,論文也被錄用了。我覺得是應該這樣子的,鍛煉和長見識應該趁早!

參加學術會議感想

201*年7月20日由新疆護理學會組織舉辦的全國護理風險管理及全疆護理科研培

訓班在烏市召開,會議上由與國際醫(yī)療衛(wèi)生界接軌的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yī)院護理專家及北京醫(yī)院的護理專家授課,各位專家傳授了本院先進的護理管理經(jīng)驗。第一次接觸到邵逸夫醫(yī)院,它由美國羅馬琳達大學協(xié)助建造參與管理的一所現(xiàn)代化綜合性教學醫(yī)院,在國內醫(yī)院中獨樹一幟的全員聘用合同制、崗位工資制、主診醫(yī)師負責制等一系列現(xiàn)代化管理制度,醫(yī)院不僅取得了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同時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和較高評價,在社會上已經(jīng)有了較高的知名度,并在全國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邵逸夫醫(yī)院最吸引人、最響亮的品牌就是他們的護理服務質量管理,故來院學習管理經(jīng)驗的隊伍中,以護理管理者居多。他們的管理理念:

抓醫(yī)院服務質量的領頭羊護理質量1、全人護理理念:

優(yōu)質服務服務機構的基本職能關護全人護理的基本要素

溝通消除焦慮,獲得心理支持的有效方法哀傷護理人在特殊階段的心理支持

親情的需要護士無法替代,充分利用家屬的力量

NursingNurse護士被關愛后才能關愛病人(必須發(fā)自內心)

護理隊伍成為創(chuàng)建魅力醫(yī)院的主流:

1、護理工作得到醫(yī)院領導的支持(不是等待領導的支持)→做好自己的工作后予以肯定成績(包括經(jīng)濟方面、院內受各群體尊重程度、精神方面)。

2、構建良好的醫(yī)護關系→舉辦“醫(yī)生節(jié)”(為期一周)、適時給予關愛和問候,主動調節(jié)醫(yī)護關系。

3、解決質量問題的思路:

系統(tǒng)問題→變化組織結構、人員安排、程序設計、表格更改、設備改善等(8515定律,系統(tǒng)程序問題占85%、個體問題占15%。85/15定律:這是邵逸夫醫(yī)院解決質量問題的思路。也就是說一個問題的發(fā)生,85%是因為系統(tǒng)和程序出現(xiàn)了的問題,15%才是個人的問題。在實際的工作中,多鼓勵員工說出工作中的錯誤,收集相應的資料,便于重新制定、改進流程。所以在問題發(fā)生以后,他們多數(shù)是去找環(huán)節(jié)的問題。如果是系統(tǒng)的問題,積極采取措施,如:變化組織結構、人員的重新安排、程序的再設計、更改表格、設備改善等;如果是員工對知識不了解,那就進行在職的培訓;對于15%的個人問題,則進行正式或非正式的談話、輔導等,對于那些知道原則但還做錯的人由醫(yī)院的獎懲委員會確定如何懲罰。)。4.醫(yī)院管理實行醫(yī)、護、技各一條線,定崗定編定額進行經(jīng)濟核算:護士的管理由護士長負責,護士與全院床位比達到0.7,超過衛(wèi)生部的0.6的要求。人員的充足,使護理工作得到有效的開展:護理部設立制度及規(guī)程委員會、質量改進委員會、護理教育委員會、護理書寫委員會、護理用品委員會、造口傷口護理委員會、靜脈輸液委員會、交流委員會、哀傷護理委員,還有高級?谱o士(APN),各個委員會的成立與交流、學習與進步,使得護士有了寬闊的發(fā)展空間,發(fā)揮了護理人員的潛在的能力,更好的實施“以病人為中心”的目標。同時,護理人員能力的提高(護理人員承擔換藥工作,健康教育護士的專家門診等)大大減輕了醫(yī)生的工作,節(jié)約了醫(yī)生的時間,使他們更好的發(fā)展醫(yī)學新的領域,投入到臨床及科研工作中,同時有效的促進了醫(yī)護之間的關系。

專家講到護理風險管理重在預防,而預防重在風險評估,是在明確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后,對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損失進行的估計。將可能出現(xiàn)的護理風險進行量化、定性分析,確定風險等級,為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提供決策依據(jù)。而護理人員、病人則是護理風險管理中人的重要因素,因此對護理人員三基三嚴培訓現(xiàn)狀進行反思,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護理人員?能專業(yè)照顧病人生活的護理人員;能夠進行健康評估的護理人員;能夠勝任?谱o理的護理人員;能夠開展護理研究的護理人員;能夠進行護理教學的護理人員;需要什么樣的護士?技術操作為主的技術型人才;以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專業(yè)能力型人才;馬尼拉的護士大會護士轉型是發(fā)展趨勢;需要具有綜合能力的人才。同時,建立長效機制:建立培訓目標:制定和完善各級護理人員職業(yè)生涯發(fā)展規(guī)劃;建立醫(yī)院護理人員三基三嚴培訓長效機制,完善醫(yī)院護理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按護理人員專業(yè)技術職稱分層次、按學歷完善護理人員崗位培訓標準;盡快開展專科護士培養(yǎng)的認證與實施;完善護理部-科護士長-護士長三基培訓責任管理制度,定期考核,抓層層落實;制定各級護理人員崗位資格認證標準;從關鍵崗位做起,建立特殊護理崗位準入制度;建立各級護理人員繼續(xù)教育手冊,完善各級護理人員進階考核體系;建立各層人員培訓目標。明確了各級護理人員不同時期的目標及發(fā)展方向,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各級護理人員的積極性,使得不同層次的護士有了一定的空間,承受不同壓力,有利于工作的開展。

專家在講課中提到風險管理在國內最重要的是律師法律、法規(guī)的講座,提高醫(yī)護人員的法律意識,各大醫(yī)院均有相應的法律顧問,定期的講座及案例分析提高了醫(yī)護人員風險意識,風險識別能力。醫(yī)護人員在診療及文書書寫中細節(jié)問題,如病人出現(xiàn)呼吸心跳停,即給予胸外心臟按壓,5分鐘后由手麻科給予氣管插管,病人死亡后就會以5分鐘的時間耽誤而起訴醫(yī)院耽誤搶救時機。等等病例感受到醫(yī)護人員在文書書寫極有關告知上還存在缺陷,需提高醫(yī)護人員的法律意識還需有專家進行定期的講座。

通過本次的短期會議交流開拓了思路,深深感受到對外交流的重要性,護理人員需要定期參加此類培訓及交流,才能有機會與國內的護理專家進行交流,建立聯(lián)系渠道,發(fā)展專科業(yè)務,汲取經(jīng)驗,不斷改進與提高護理質量及管理水平,建立長效機制,協(xié)同醫(yī)療共同發(fā)展。

在臺灣參加學術會議的感想

丁啟陣

多年以來,對學術研討會,我一直采取敬而遠之的態(tài)度。

這次之所以積極參加臺灣的“第十一屆國際聲韻學學術研討會”,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聽說臺灣那邊的學術會議不同于我們這邊的套話連篇、言不及義,而常有較為尖銳的論辯。這一次臺灣方面表示,原則上只邀請中青年音韻學者,據(jù)猜測,有跟內地少壯派同行進行一番競賽的意思;另一個是,想去目前世界上“中華人民民共和國”護照持有者最難去的地方旅旅游,實地領略寶島的風土人情。

參加這次會議,我提交的論文,題目是《從現(xiàn)代漢語方言論古無復輔音聲母》。主要意思有如下兩點:一是,認為復輔音論者不應該撇開現(xiàn)代漢語方言不談。撇開現(xiàn)代漢語方言,大談藏緬、壯侗等語族語言同源詞的做法,舍近求遠的同時,規(guī)避了可能不利于自己立論的語言事實,結論的客觀性就無從談起。我認為,不論現(xiàn)代漢語方言有無復輔音的證據(jù),都應該首先加以研究。換言之,復輔音論者有責任對現(xiàn)代漢語方言沒有復輔音的現(xiàn)象作出充分的解釋。二是,現(xiàn)代漢語方言的一些現(xiàn)象表明,那些被復輔音論者當作論據(jù)的材料都不必是復輔音殘跡。復輔音論者提出的上古漢語有復輔音的一些論據(jù),主要指古代文獻記載中的論據(jù),都可以在現(xiàn)代漢語方言中找到類似乃至對應的現(xiàn)象。那些被當作復輔音分化證據(jù)的語音現(xiàn)象,在現(xiàn)代漢語方言中,其實都可以用方言間單輔音對應和共時語音演變進行解釋,不必假設為復輔音分化和歷時音變。也就是說,現(xiàn)代漢語方言可以證明,上古漢語沒有復輔音聲母。

上古漢語是否存在復輔音聲母,是音韻學界經(jīng)久不衰的熱門話題。目前主張古有復輔音的學者,在人數(shù)和氣勢上顯然都占了上風。行前幾天得知,這次會議舉辦者給我的論文安排的“特約討論”人是臺灣政治大學教授竺家寧。竺家寧先生是著名音韻學家,現(xiàn)任“中國聲韻學會”會長,有多種論著專門闡述古有復輔音的觀點。會前一天下午,此次會議主辦者、輔仁大學李添富教授告訴我,把竺家寧教授安排為我論文的“特約討論”,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展開激烈的論戰(zhàn)。因此,我在心里做好了迎接暴風雨般猛烈抨擊的準備。

我的論文被安排在第一天下午,第二個宣讀(由于原定第一個宣講的香港學者沒能及時趕到,我被提前到第一個宣讀)。上午已經(jīng)有三篇論文完成宣讀與討論,其中兩篇論文的討論,基本上都可以用“和風細雨”四個字去描述,只有一篇論文受到了“特約討論”人較為嚴厲的挑剔,有些意見相當尖銳。我以為,我可能也會聽到一些較為尖銳的意見。出乎意料的是,我的論文并沒有遭到尖銳的批評。不知道是竺家寧先生不愿意跟我這個晚輩計較,還是他的為人就是這樣溫和寬厚,竟然沒有作任何具體的指摘,而是一般性地闡述了一下他主張古有復輔音聲母的觀點,認為我從不同的視角進行思考,可以促進學術研究。言語之間,似乎含有肯定和感謝兩層意思。

整整兩天的會議,我都沒有看到預期中的雙方激辯情形。相反,倒是我自己幾次成為頗具鋒芒的發(fā)言者。其中有一次,是針對臺灣大學一位教授引用著名前輩李方桂、董同的觀點批評他人意見的做法,舉出了現(xiàn)代漢語方言的若干事例,指出其所引李方桂、董同的觀點是不足以作為定論的。還有一次,擔任一位韓國教授論文的“特約討論”時,挑了他一大堆毛病。進入會場之前,這位韓國教授一邊跟我合影,一邊開玩笑地說:頭一天聽了我的發(fā)言,覺得我是一個有話直說的人。因此非常緊張,一個晚上都沒有睡覺。他希望我“討論”的時候,要嘴下留情。我當時就明確回應他道:學術只講究真字,無關乎情字。

我是第一次參加同類會議,與會者中,除了幾位內地同去的學者,其他的都是初次見面。但是,在我?guī)状伟l(fā)言之后,有好幾位學者(其中包括臺灣前任“中國聲韻學會”會長姚榮松先生)主動給我遞名片,表示希望以后保持聯(lián)系?礃幼樱_灣的學術會議確實有不同于內地之處:認真的人稍微多一些。

但是,說實話,我還是多少有點失望:我預想、預期的“舌戰(zhàn)群儒”場面并沒有出現(xiàn);蛟S,正如李添富教授所說的,臺灣人跟大陸人一樣,都是中國人。因此,大陸人有的缺點,臺灣人也會有。

《在國外參加學術會議之感慨》

201*-01-2813:59:58|分類:大學|標簽:|字號大中小訂閱

《在國外參加學術會議之感慨》日期:201*-5-201*:11:46稿件來源:

在國外期間,參加過幾次國際學術會議,也接觸了許多赴國外開會的國內學者,不經(jīng)意間也發(fā)現(xiàn)國外學者與國內學者的一些差異。聯(lián)想起在國內參加的學術會議,也引出了一些感慨。1、與國外學者比較,國內學者的英語水平尚須提高。現(xiàn)在的國際學術會議,多用英語發(fā)言、交流,國外學者一般都能用流利的英語表達,歐美的自不必說,其他如日本、韓國的學者也大多有留學歐美的背景,英語交流幾無障礙。而國內學者由于各種原因,大多是那種國際語言的“失語者”,或只能說“結巴英語”,還須借助翻譯來完成“對話”,這樣,所謂的國際研討會就花費了雙倍時間,而且通過轉譯來作交流,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靠的。2、在國際交流的環(huán)境中,國外學者一般都比較正式、認真,會議上也能傾聽各種觀點,然后再提出自己的看法,顯示出對學問(“學”和“問”)的虔誠;而國內學者的態(tài)度就較為隨便,或在私下“開小會”,交頭接耳,嘖嘖私語;或不屑其他學者的看法,肆意抨擊別人的觀點。這種論壇上的“無禮”現(xiàn)象,與學術會議的科學嚴肅性形成鮮明的反差。3、在話語層面上,國外學者的表達一般都比較嚴謹、踏實,多用理性、科學的語言,在關鍵數(shù)據(jù)、資料來源、理論根據(jù)、研究方法上,都極為慎重、較真;而國內學者還是擺脫不了假(把假設當依據(jù)、資料來源不可靠、以假亂真等)、大(宏大、抽象、模糊的敘述等)、空(空洞、浮于表面、不求真務實、不作論證等)的陋習,尤其是在具體問題的辯論中唱高調、繞彎子、避實就虛的表現(xiàn),實在是違背了“學術討論會”的本義。4、在提交的論文中,國外學者的論題多為“問題”性的,比較平實、具體,切入口小而內容精深,展開的方式或量化也可質化,但看得出是花力氣做出來的,當然按照西方的文本要求,也比較符合規(guī)范;而國內學者的論題通常是“建構”性的,貌似玄乎,“高見”迭出,但文中多是斷語、假設,隱藏著許多思維漏洞,尤其在關鍵論據(jù)、邏輯關系上常有缺失,而且在人文學科,許多論文還有以感性描述代替理性深究的“傳統(tǒng)”,看上去華麗而有言辭才情,其實是違背了科學研究的本質。5、在會場之外,國外學者多把它看作是討論的延伸,間或也邀請對同一領域、同一問題看法相同或相左的學者喝咖啡聊天,似乎少有學術以外的功利性;而國內部分學者則把“會場”外的走廊,看作是討論的結束和“拉關系”的開始,或攀龍(攀“名流”)附鳳(附“新貴”或所謂“美女學者”),或巴結刊物編輯,不難看出其學術之外的強烈“功利心”。上述看法,或許有失“偏頗”,也不能代表所有國內學者和所有學術討論會。但竊以為,即便是某些學者的“個別”表現(xiàn),在國際學術論壇上也是“搶眼”的,那到底會是“青眼”還是“白眼”,自然也不必由我來評說。

參加國際彈道學術會議的若干心得

201*年11月,我和國內兵工系統(tǒng)的十余同志一起,赴加拿大溫哥華參加了第22屆國際彈道會議。今年4月我們又將赴西班牙參加第23屆國際彈道會議,會上我將給出一個口頭報告。第25屆國際彈道學術會議(以下簡稱ISB)將于201*年在北京舉行,由中國兵工學會承辦,F(xiàn)將若干關于ISB的信息和個人感受整理為文字,與大家共勉。

國際彈道學術會議是目前國際上常規(guī)武器研制和彈道研究領域最重要和最權威的國際學術會議。會議報道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工程應用的最新進展;同時旨在通過會議交流的方式,促進同行的信息交流、合作關系的建立。ISB由美國發(fā)起,有專門的國際學術委員會。鑒于會議的權威性和重要影響,各國申辦會議的競爭也較激烈。在201*年11月召開的第22屆國際彈道學術會議上,中國在與瑞典的競爭中勝出。作為參會者,回憶起當時的心情,頗有奧運申辦成功的感覺。

國際彈道學術會議的規(guī)模較大,大會交流的論文范圍較廣。各屆ISB都分別體現(xiàn)了當時國際上終點彈道、戰(zhàn)斗部設計和目標易損性分析等領域的研究現(xiàn)狀和研究動向。常規(guī)武器研制和彈道研究領域的許多重要工作,都可在各屆會議文集中追尋到學術報道。參會有助于全面了解當前國際彈道界的學術動態(tài),把握本領域的研究動向和當前熱點。因此每次會議也是國際同行的一次盛大聚會,本領域眾多國際知名教授都會相聚一堂,交流各自的最新工作進展。

最近ISB的研究熱點,如精確制導武器、目標易損性分析、數(shù)值仿真工程化以及新型戰(zhàn)斗部設計方法等,都是大家共同關心的。例如在201*年的22ndISB上,以德國HeldM教授為代表,提出了新型戰(zhàn)斗部設計思路,如多功能戰(zhàn)斗部設計研究,采用破片分割技術,根據(jù)不同的目標,把殺傷元素分割成不同大小、質量各異的破片,以滿足同一戰(zhàn)斗部對多種目標的毀傷需求。在易損性、威力評估領域,出現(xiàn)了易損性分析、威力評估和損傷彈道研究的新方法,其中Arnold教授的TBM毀傷評估專家系統(tǒng)代表了威力評估的發(fā)展方向,今后的目標易損性分析和威力評估研究,將綜合應用終點彈道、外彈道、建模與仿真方法和計算機技術,建立易損性分析和威力評估方法,并據(jù)此開發(fā)易損性分析和威力評定軟件,為戰(zhàn)斗部設計和目標防護提供技術支撐。

將我們的工作展示于國際交流的平臺,在一個開放的空間中認識自己,更加客觀的評介我們的研究層次和水平。通過參會,我們的相關研究內容得以和國際同行進行熱烈討論和交流。通過與國際上知名學者教授的學術對話和交流,多認識朋友并建立學術聯(lián)系,為進一步開展國際合作研究打下基礎。我們也尤其注意與新生代知名教授的交流。另外,我們也與國內同行進行交流。事實上,在上述的研究領域,目前國際上也存在新老交替和學術影響重新定位的問題。

在兵工學會的努力以及多位國外著名教授的幫助下,中國成功申辦201*年第25屆國際彈道學術會議。這與各屆彈道會議以來我國的投稿論文逐屆增加,論文影響增大是密切相關的。但應看到,因為各種原因,國內真正參加各屆彈道會議并進行學術交流者較少。在交流中,彈道界的權威人士,德國的HeldM教授的一席話還是令人深思的:希望中國有更多好論文,更多好的口頭報告和更多好的展板報告,這樣201*年的國際彈道學術會議才會更加成功。(作者:陳小偉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結構力學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員)

關于“請循其本”:古代書法創(chuàng)作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的幾點感想

在201*年歲尾,我有幸參加了由南京市書法家協(xié)會主辦的“請循其本古代書法創(chuàng)作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近年來,我;貒鴧⒓訉W術研討會,和其他一些學術會議相比,這次會議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會議規(guī)模大、時間長。從報到至會議結束,前后歷時5天。但是,我們參加會議的人一點不覺得長。這是因為會議的內容豐富,除了學術討論外,還安排參觀了南朝的石刻藝術,南京博物院的書畫收藏,以及參加這次會議的學者創(chuàng)作的書法作品的展覽會。會議期間的三場專題演講都很精彩,與會代表提交的論文質量高。討論時,與會學者和聽眾都非常投入,會下同道們還有許多的時間進行交流,所以5天時間不知不覺地很快過去了,大家都覺得過得非常充實。

第二個特點是,這次會議同時舉辦了與會學者的書法展。為什么要舉辦一個書法展覽呢?有兩個原因:其一,在中國古代,書法研究者都是書法家,這成為了中國藝術研究的一個優(yōu)良傳統(tǒng)。但是,由于近年來學科的分化越來越細,開始出現(xiàn)了創(chuàng)作和研究分離的趨勢。中國書法是一門非常抽象的藝術,研究者若能揮毫,對它的藝術語言的掌握就比較容易,分析就容易深入貼切。其二,近年來引入其他學科的方法來研究書法的情況越來越多,對和書法相關的社會文化現(xiàn)象的關注也更為普遍,這樣做固然對推進書學的研究都是有益的,但是,有時也可能會帶來另一個后果,即對書法藝術本身的關注反而比較少了。所以,在圍繞著古代書法的創(chuàng)作展開學術研究的同時,舉辦一個由研究者創(chuàng)作的書法展,就是希望人們在研究書法時,始終把書法的創(chuàng)作和欣賞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不要忘其本。

第三個特點是,這次會議邀請了一些業(yè)余從事書法研究的學者。比如說,四川省通信管理局的賀宏亮、成都中醫(yī)藥大學的王家葵、遼寧工業(yè)大學的韓浩忠等。我以為這也是很有意義的事情。當代學術日益顯現(xiàn)出工業(yè)化的傾向。沒有與書法研究相關的學位,進不了高校,這就意味著,這些業(yè)余從事研究的人們很難申請到各種項目和研究基金。但是,業(yè)余研究者是出于對書法藝術的熱愛才進入這個領域的。在學術腐敗日甚一日的今天,他們的研究動機相對比較純,通常沒有很強的功利心,對自己所研究的問題也往往比較專注。對他們而言,沒有學術的截止期,因為他們不需要在一定的時間內發(fā)表一定數(shù)量的書法論文來提職稱。而且他們還常?赡苡胁煌趯I(yè)研究者的視野。以我所了解的王家葵和賀宏亮,讀書均極廣,思維敏銳,學術素質都很好。而邀請業(yè)余的書學研究學者來南京參加這次會議,體現(xiàn)出來的是學術上的公平,亦即,邀請學者時,不看學歷,不問職稱,只以學術能力為衡量標準。中國地大物博,人才很多,南京會議邀請業(yè)余學者參加會議并宣讀論文,正能夠在書學界提倡公平的學術觀,同時也能鼓勵和吸引各方面的人才加入到書學研究的領域中來。

雖然說國內舉辦大型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已經(jīng)多年了,但是,在如何提高學術會議的質量方面,我以為還是有改進的空間的。比如說,這次南京會議給每位提交論文的作者20分鐘的時間來宣讀論文,這應該說是比較充裕的。況且,會議已經(jīng)印出了所有參加會議的論文。在這種情況下,提交論文的人們應該把自己論文最重要的部分扼要地介紹給聽眾,并且在可能的情況下,介紹自己為何關注這個問題,如何收集資料,如何切入這個問題的。但是,有些與會者似乎經(jīng)驗不足,以通論的方式來宣讀自己的論文,結果在演講時間都快用完時,才剛剛進入論文的主要部分。類似的問題同樣存在于評論中。在評論論文時,應該盡量避免一些枝節(jié)問題,抓住最主要的問題來予以評說,并提出一些可能引導聽眾在提問階段能夠積極參與的問題。上述問題,還反映出有些作者喜歡在一篇論文中,把各方面的問題都講清楚。這樣做,不但論文的主要觀點不容易突出,而且常常因為時間不夠未能予以充分地發(fā)揮。所以,提交學術會議的論文,最好不是綜述性的論文。宣讀論文時,也要抓住最主要的部分予以充分地闡發(fā)。

我本人在這次會議中,本來是作為一組論文的評論人,由于吉林大學的叢文俊教授未能赴會,我擔任了兩組論文的評論。我在評論胡新群、陳志平、梁寒云、金丹這組論文時,指出這4位代表的論文寫作本身都比較成功,并借此機會專門強調了學術論文寫作本身的重要性。學術論文的寫作問題我在201*年7月蘇州舉辦的中國書法史講壇上就講過。我之所以在這次會議上再次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近年來讀過的不講究寫作的論文實在太多。由于有很多年輕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前來參加會議,我專門提到了對自己的文字要抱有負責的態(tài)度,要養(yǎng)成反復修改一篇論文的習慣。我本人的論文通常都是修改了五遍甚至十遍以上才拿出去發(fā)表的。而修改的過程,不僅僅是一個寫作的問題,而且還是一個反復思考、理清思路、用最為準確的語言來表達自己觀點的過程。

近些年來,由于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國內各類大型的學術會議越來越多了。但是,無論是我本人在會場上的直接感受,還是會后和同道們的私下議論,都使我相信,這次南京書協(xié)舉辦的學術研討會是極為成功的。這次會議能夠成功地舉辦,除了得到南京市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外,會議的籌辦人曾專程趕到蘇州,向已經(jīng)多次成功地舉辦書法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蘇州書法家協(xié)會取經(jīng),這種見賢思齊的態(tài)度是這次會議能夠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從國內的情況來看,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的江蘇省,一些地方書法家協(xié)會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講求學術研究、推動學術研究的風氣。這在學術腐敗相當嚴重的今天,不但難能可貴,也是令人欣慰的。

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yè)07級研究生潘娜暢談赴美

參加學術會議感想

來源:教育學院作者:黃詩雪發(fā)布時間:201*-3-16

201*年12月,我院07級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生潘娜應邀參加了美國夏威夷州檀香山市舉行的美國高校教育年會。這是專門為高校教育工作者和高校教育研究者舉行的專業(yè)學術會議。來自世界各地多所著名高校的學者們作了大會發(fā)言,主要圍繞課程、教育方法及體系、高等教育倫理、教育管理等多個主題進行探討和交流。

會議期間,潘娜同學參觀了地處檀香山市的夏威夷大學。這是一所公立大學,始建于1907年,共有17,000余名學生,1044位全職教師,94位兼職教師;87%的教師擁有博士學位。其中,潘娜所參觀的曼歐亞分校是一所具有國際水平的研究性大學,是夏威夷大學系統(tǒng)的旗艦校區(qū),擁有該校最大規(guī)模和最先進的教學設施。據(jù)美國“高等教育編年史”記載,夏威夷大學的自然科學在41所頂尖級美、英、德、加研究學院中排名16位,學術聲譽很高,尤其是熱帶科學、基礎科學及亞太地區(qū)大眾健康等研究非常突出。

在為期一周的訪問生活中,潘娜同學不僅在國際級的學術會議中獲得了許多知識和經(jīng)驗,還親身體驗了美國特有的教育方式,獲益匪淺,感觸良多:1、自由、民主的學習生活方式

夏威夷大學的管理充滿著國家文化的色彩自由、民主。學生每天的課堂時間不多,課余時間全部自由支配。大部分的學生會參加1-2個社團活動,或去圖書館、實驗室等搜集課堂需要的資料。學生管理辦公室并沒有班主任、輔導員這些職務,只有幾名秘書負責處理學生的相關事宜。大多數(shù)學生穿著隨便,有些學生甚至穿著舒適的拖鞋去教室上課。在夏威夷大學,不僅管理方式自由,學生的學習理念也極其自主。任何課程的課堂中,學生都會被要求做至少一次的課堂報告或實踐研究,并且所有內容必須自主完成。

雖然管理較為隨意,但校方對學生成績的要求卻極為嚴格。課堂測驗、實踐研究、論文答辯等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大量學生因不合格而延遲畢業(yè),這就是所謂美國大學的“寬進嚴出”。2、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美國的高等教育也處處體現(xiàn)著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以高校教育年會為例,大會中提交的所有論文都具有一種普遍的研究傾向,即以學生和教師在教育中所表現(xiàn)的實際需要為出發(fā)點,具有很高的實用性,而非“為研究而研究”或“為出成果而研究”。同時,大學的校門隨時向所有有學習愿望的學生敞開。比如說在夏威夷大學的課堂中經(jīng)常會見到中年人甚至老者的身影,他們在年輕時也許沒有能力進行大學學習,但在人生的任何年紀,只要達到大學的錄取要求,就可以圓自己的大學夢,和年輕人一起成為一名大學生。

不僅如此,在美國,轉專業(yè)甚至轉校都是非常輕松的。被稱作“美國高考”的SAT考試成績有效期為兩年,如果一名學生對自己所在的學校不滿意,可以利用已有的有效期內的SAT成績直接申請其他高校,只要拿到錄取通知書,他在原有學校修得的所有學分都可以轉到新的學校繼續(xù)學習,而不需要浪費時間復讀、重考或重讀。3、豐富先進的硬件資源

美國對于教育的投入是非常重視的,作為全美排名一百名左右的夏威夷大學,也有著國內頂尖高校也許都無法達到的硬件環(huán)境。比如無論室內室外,學校的每一個角落都覆蓋著免費的無線網(wǎng)絡,學生可以隨時使用;頂尖的圖書館、資料室、實驗室等場地空間較大,很少見到人滿為患的場景;免費的校車十分鐘左右一班,連接著學校的學習區(qū)、生活區(qū)和活動區(qū)等;各種專業(yè)室內室外運動場、健身房、游泳池、禮堂、舞蹈室、樂器房等設施都可以由學生免費使用,學校甚至還開設沖浪課程豐富學生的生活;四處可見美麗的花草樹木,環(huán)境整潔學校為學生的各方面學習、生活、活動提供了豐富而先進的資源。第六屆會計史學術研討會參會感想

尊敬的研究生部領導:

您好!

201*年10月27日中國會計學會第六屆會計史學術研討會暨楊時展先生學術思想討論會在紹興召開,財政部副部長王軍、中國會計學會副會長郭道楊教授、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黨委書記徐敦楷教授以及全國部分高校的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會議。我們作為大會的論文提交作者,受邀并在我校研究生部的資助下參加了本次會議,其中沈貞瑋同學做了題為“天下未亂計先亂天下欲治計乃治楊時展教授的學術履歷、學術思想與學術年表簡編”的報告發(fā)言。下面,我們就論文的寫作歷程、參會的主要收獲和會后的感想向研究生部進行匯報。

一、論文的寫作歷程

(一)論文的寫作背景

新年伊始,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博士生導師許家林教授告訴我們今年10月10日,是我國著名會計學家楊時展教授逝世十周年紀念日,中國會計學會將舉辦楊時展教授學術思想研討會。他希望我們能夠收集楊時展教授生前所著論述,編制楊時展教授的學術年表,形成一篇關于楊時展教授學術思想發(fā)展的學術論文,向該學術研討會投稿。我們通過閱讀相關資料了解到楊時展教授是我國著名的會計學家、會計學思想家、教育家,其一生著述豐富,他的許多學術觀點和理論,如差異分析無序和不連鎖的觀點、受托責任理論和會計控制系統(tǒng)論等,為國際會計界所公認,在學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對我國會計學術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楊時展教授是我校第一位會計學博士生導師,作為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會計學研究生,作為仰慕楊時展教授道德文章的后學,我們有義務而且有必要來做這項工作,將楊時展教授的學術思想發(fā)揚光大。為此我們接受了許家林教授的這個特殊且具有重要意義的“任務”。

(二)論文資料收集過程

我們接受“任務”后,立即開始相關資料的查找和收集工作。由于大師已逝十載,頗多大作已無從查找,先前又沒有學者對楊時展教授的學術年表進行過整理,加之我們剛開始從事研究工作,對會計史方面的知識了解不多,這給我們的資料收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障礙。因此,我們在資料查找過程中請教了許家林教授等我校多位會計學教師,獲得較為詳實的信息。從201*年1月至201*年6月我們開始了歷時近6個月的資料查找工作,我們首先精讀了《楊時展論文集》中的全部23篇論文,對大師的生平、名篇和論文發(fā)表的主要刊物有了大概的了解。然后,我們通過中國期刊網(wǎng)、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數(shù)據(jù)庫下載了楊時展教授在1980~1998年發(fā)表的部分文章(其中兩篇是楊時展教授去世后發(fā)表的),共計62篇,然后我們在數(shù)據(jù)庫中查找其他作者所引用楊時展教授的論文的情況以及其他學者寫作的紀念楊時展教授的論文,為下一步查找更加深入的資料做好了準備。接下來,我們開始查找楊時展教授部分沒有被國內學術期刊數(shù)據(jù)庫所收錄的學術論文。這部分的資料收集可以說是這次論文寫作的核心部分也是論文資料收集最有難度的部分,因此我們首先閱讀了大量的會計史方面的書籍和資料,例如:《中國現(xiàn)代會計手冊》、《中國會計年鑒》、《中國審計年鑒》、《建國以來會計基本理論文章摘編》、《中國會計研究文獻摘編》、《中國會計史稿》、《中國會計思想發(fā)展史》等,從這些資料中收集了許多零散的論文資料,我們以這些資料為線索在圖書館典藏庫、會計學院圖書館、會計學院資料室和湖北省圖書館查找論文的原文。然后,我們對這些資料進行了初步研究,找出了楊時展教授發(fā)表論文的主要刊物,并對楊時展教授可能發(fā)表論文的刊物進行了分析。我們根據(jù)自己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在圖書館典藏庫、古籍閱覽室對201*年以后停辦的刊物進行了地毯式的查找,收集到了楊時展教授在解放前在《會計季刊》上發(fā)表的論文《原料處理論》,從而完成了論文資料的收集工作。(三)論文的寫作與投稿發(fā)表

我們將收集到的近八十多份資料進行歸類整理,仔細閱讀楊時展教授每篇論文并認真寫作每篇文章的摘要。同時,我們閱讀楊時展教授所處時代的相關會計歷史資料,對楊時展教授每篇論文的學術地位進行定位。我們還對比其他會計學者關于同一學術問題的觀點、認識,找出楊時展教授觀點的創(chuàng)新和獨特的地方。然后,我們編寫了楊時展教授的學術履歷并對其重要學術觀點進行了歸納,形成了第一稿。第一稿完成后,我們將論文交給許家林教授和多位同學審閱,希望他們對論文的不足之處提出意見和修改建議。根據(jù)他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對論文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主要是對第一稿中的部分觀點進行了重新劃分;對每種觀點的形成過程進行了重新論述;對每種觀點發(fā)展階段的進行了詳細的劃分,對每個階段的主要特點進行了詳實的論述。我們將完成的第二稿,再次交給許家林教授和其他同學進行審閱。我們根據(jù)反饋的意見對論文進行了第二次修改,將論文結構進行了適當?shù)恼{整,修改了文章中的錯誤,大幅度擴充了論文的內容。最后,我們將論文第三次交給許家林教授審閱。我們根據(jù)許家林教授的建議,將論文的部分內容進行了刪減和提煉,最終在201*年8月初完成了論文的寫作。

論文寫作完成后,我們按照《中國會計學會第六屆會計史專題研討會征稿啟事》的要求將論文寄出。同時,許家林教授認為我們的論文寫得不錯,將該篇論文推薦到《財會通訊》。九月份,我們首先收到中國會計學會第六屆會計史專題研討會的邀請函,十月我們的這篇論文在《財會通訊》頭版全文發(fā)表。

二、參會的主要收獲

能夠有幸以在讀研究生的身份參加這次學術研討會,我們感到十分欣喜和激動。欣喜的是將半年多的辛苦和努力終于得到了回報,激動的是可以在本次研討會上同諸多會計界大師和前輩進行學術交流。對于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我們倍感珍惜,正所謂人只有一邊做一邊總結,才能不斷進步。現(xiàn)謹將本次參會的幾點感受總結如下:

(一)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這次會議共收錄論文27篇,細細品味每篇論文,我們發(fā)現(xiàn)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精心打造而成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毫無拼湊之感,都是從最原始的文獻研究開始,充分體現(xiàn)出學術研究的原創(chuàng)性。特別是當聽到湖南大學陳敏副教授題目為《敦煌吐魯番會計文書的史料價值研究》的學術報告時,我們無法相信作報告的竟然是一個位僅三十出頭,非常瘦弱的女老師。她將近幾十年來敦煌會計文書在各研究領域的應用情況進行了整理,總結了敦煌吐魯番會計文書史料價值的主要表現(xiàn)。洋洋灑灑一萬余字,體現(xiàn)了她那份對學術研究的執(zhí)著與認真,沉穩(wěn)與創(chuàng)新的態(tài)度。她這種努力、認真、堅持的學術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們,讓我們明白要想在學術上有所成就,就必須腳踏實地的做學問,一份耕耘才有一份收獲。

(二)相信自己,勇敢地抓住身邊的每次機遇

在向會議郵寄稿件的時候,我們還在懷疑這篇論文是否會被大會收錄。在此之前,我們一直以為這類全國性重要學術會議的參會論文作者一般是會計史界的大師、名家或者是知名學者,大會論文評審委員會可能不會認真評閱我們兩個在讀碩士研究生所寫的論文。在大會分組討論時,我們了解到會議論文評審委員會對每一篇提交的論文都進行了認真的審閱,并且現(xiàn)在的中國會計學會更加注重提攜后學,著眼于學術的長遠發(fā)展,向年輕的新人傾斜。我們能夠以在讀研究生的身份做10分鐘的會議發(fā)言就很能夠體現(xiàn)會計學會的這個宗旨。因此,評審委員們會非常重視對年輕學者,特別是在校學生所投稿件的審閱,只要論文符合了會議的要求,他們一定會給論文作者發(fā)出參會邀請的。所以,希望同學們擺脫上述不正確的思想,勇敢地向學術會議投稿。我們這篇論文的主題是第六屆會計史研討會的一個議題,這個消息首先是由許家林教授告訴我們的,隨后在會計研究201*年第2期上刊登了這次會議的征稿啟事。這次參會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就是要隨時注意學術研討會議的征稿啟事和最新的學術研究動態(tài)。學術會議一般會提前幾個月在知名的學術期刊上刊登會議的相關信息。如果你對這個會議有興趣,你就可以按照會議啟示上的說明,認真寫作并向會議投稿。我們相信你的努力一定會得到回報的。

(三)參會時充分利用時間與其他學者交流

能夠得到名師的指點對青年學生和學者的成長至關重要,但機遇畢竟有限,加之名師大家平常比較繁忙,跟他們交流的機會就更少了。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會議的機會向他們請教。參會時,我們的交流活動千萬不能僅僅限于聆聽他們的報告,因為知識、素養(yǎng)方面的差距,專家的至理名言和治學心得,并不一定能被我們很好地理解和吸收,加之教與學之間無法進行足夠的自由溝通和互動,解惑的針對性難免缺失,畢竟學術研究是非常個性化的勞動。“悟”也是需要在實踐和可操作層面上加以升華的。為此,我們要充分利用會議間隙向這些學者大家進行交流,探討自己所關心的學術問題。參會期間,我們看到許多專家、學者會后在下榻的酒店里探討專業(yè)問題,他們對會議交流的重視可見一斑。

在這次會議期間,我們充分利用會議間隙和會后時間同參會的會計界大師、學者進行了深入而廣泛的探討。例如,同我校著名會計學家郭道揚教授的交流,我們了解了我國會計史學界研究的最新動態(tài);同臺灣學者李宏健教授的探討學習,我們了解了目前臺灣管理會計學的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和他們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同北京大學吳聯(lián)生教授的交流,我們了解了北京大學實證研究的最新發(fā)展以及北京大學博士教育的特色。

三、主要建議

基于此次參會的諸多感受,結合我校碩士研究生教育的特點,我們特向研究生部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強捕捉學術熱點的教育

這次參會,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加強學術熱點問題的捕捉教育對提高研究生學術能力的重要性,研究生只有捕捉到了當前學術研究的熱點問題和前沿問題,才能寫出較高質量的論文,才能做出有深遠意義的學術成果。鑒于此,我們認為應考慮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研究生獲取學術前沿問題的能力,拓寬他們的信息來源渠道。例如,可以鼓勵教師在授課時抽出部分時間作為自由討論交流時間,師生互動,探討本專業(yè)或本方向的前沿課題或學術爭議,給學生自由發(fā)言的機會,展示自己最近了解的信息和研究進展(也可以小組的形式開展),給學生搭建展示平臺。采用這種方式可以起到“匯聚信息”的作用,大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此外,可以考慮在研究生部設立課題研究興趣小組,每個課題小組選派幾個帶頭人,帶領小組成員進行課題研究,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對于小組取得的研究成果,學校可以根據(jù)其質量進行適當?shù)莫剟,以提高學生科研創(chuàng)新的熱情。對于參加學術研討會歸來的同學,應舉辦交流會,交流其發(fā)掘課題,搜集資料及論文寫作過程、參會收獲等相關內容,對以后的研究、參會起到指導作用。

(二)加大對研究生科研的資助力度

我校雖然設立了一些學生科研的資助項目,但是我們認為這些項目存在著輻射面不夠廣泛、缺乏靈活性,學生了解程度不高等問題。首先,研究生的科研活動一般沒有固定的計劃和時間,研究工作的進行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一些研究生捕捉到研究項目從事研究時,可能已經(jīng)錯過了申報資助的時間,不得不放棄自己的研究。其次,我們許多同學對學校的資助計劃了解甚少,一些同學甚至不知道學校有該類資助,更不知道如何申報自己的項目,從而嚴重影響了研究生參與科研的積極性。

因此,我們建議研究生部首先要加大對科研資助項目的宣傳力度,例如,在新生入學時對我校的科研資助計劃進行詳細的講解,將具體的資助項目印成手冊發(fā)給每位新生。其次,擴大資助的范圍,取消申報時間的限制,這樣可以使更多的學生將自己好的科研項目付諸于實施。最后,可以采取多種資助形式,例如,可以采取以獎代補的措施,對達到一定級別的科研成果進行獎勵。這樣既可以提高研究生參與科研的積極性,又便于提高學生研究成果的質量。

(三)加大我校學術交流的力度

我們這次參會感覺收獲頗豐,對自身的科研興趣和科研能力的提高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如果這類會議在我校舉行,就可以使更多的同學有機會來聆聽學術界的專家、學者的報告,與他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這樣我校學生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學術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動態(tài)。因此,我們向學校建議多舉辦一些大型的學術交流活動,讓大家多與不同的學術團體進行交流,從而取百家之長為己用。

以上是我們這次參加中國會計學會第六屆會計史研討會的感想。最后,我們非常感謝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研究生部對我們這次參會提供資助;感謝許家林教授在論文寫作過程中給與的悉心指導;感謝會計學院領導在查找楊時展教授資料時給與的幫助。

沈貞瑋賀海燕

201*年10月29日參加“第一屆世界天然藥物和傳統(tǒng)藥物藥理學學術會議”感想

201*年9月9日~9月12日,我在杭州參加了國際藥理學聯(lián)合會天然藥物藥理學分會和中國藥理學會舉辦的“第一屆世界天然藥物和傳統(tǒng)藥物藥理學學術會議”。會議語言主要為英語,會上來自中國、法國、德國、日本、英國、印度、丹麥、南非、巴基斯坦、美國等十個國家的著名天然藥物和傳統(tǒng)藥物藥理學家做了精彩報告,報告的內容如下:

1香港大學教授RickyY.K.Man天然產(chǎn)物研究和藥物發(fā)現(xiàn)

2法國路易巴斯特大學教授ValérieB.Schini-Kerth葡萄衍生的多酚對于健康和疾病血管功能的保護作用3軍事醫(yī)學科學院科技部副部長教授張永祥基于神經(jīng)內分泌調節(jié)網(wǎng)絡的中藥復方藥理研究4德國癌癥研究中心教授ThomasEfferthGerman青蒿素衍生物對于癌癥治療的藥理基因組學5首都醫(yī)科大學藥物所所長教授李林中藥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理研究

6日本東北大學藥學院教授YasushiOhizumi從柑橘果皮提取的川陳皮素減輕了阿爾茨海默病模型動物的記憶惡化

7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副院長、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徐強從成分缺失的觀點闡述中藥處方的作用8英國倫敦國王學院PeterJHylands化學計量學和代謝學在研究中藥中的應用9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研究員劉建勛通過中澳合作研發(fā)中草藥(維腦康)10印度藥理教授AshokKumar印度植物抗癌的潛力

11軍事醫(y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周文霞對于發(fā)現(xiàn)和確認篩選和評價抗阿爾茨海默病藥物的組合分子靶點的初步研究

12丹麥奧古斯大學教授MichaelJohnMulvany抗高血壓治療:天然藥物的治療應該被推薦嗎?

13北京大學醫(yī)學部基礎醫(yī)學院副院長藥理系主任李學軍丹酚酸B保護了內皮細胞免受氧化劑介導的損害14沈陽藥科大學校長教授吳春福旋復代赭湯對于胃腸運動的兼容性特征

15英國劍橋大學教授DavidBarlow植物化學信息學和植物虛擬篩選在中藥中的應用

16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復方新藥開發(f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OB(WygX&K葉祖光中藥的安全評價、安全使用和上市后的監(jiān)視

17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副所長朱曉新參蓮提取物通過抑制炎癥反應預防和治療動脈粥樣硬化18香港大學醫(y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主任Paul.M.Vanhoutte中藥西方化的挑戰(zhàn)

19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藥物研究所國家藥物篩選中心杜冠華丹酚酸A通過抑制糖基化終產(chǎn)物和氧化應激,阻止了二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內皮細胞的機能障礙

20四川省中醫(yī)藥科學院教授趙軍寧用Caco-2細胞模型進行小柴胡湯的毒理研究21南非夸祖魯納塔爾大學JohnA.O.Ojewole非洲土豆水提取物抗驚厥活性

22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長孫曉波對于中藥處方有效性與關聯(lián)性評價技術的研究23巴基斯坦阿格克漢大學生物和生物醫(yī)學系藥理學教授AnwarulHassanGilani天然藥物新的協(xié)同或副作用中和的組合

24軍事醫(y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yī)學研究所生物技術研究室副主任馬白平草藥中類固醇皂苷的研究和開發(fā)25科技部社會發(fā)展司生物醫(yī)藥處處長鄒健強中藥現(xiàn)代化發(fā)展策略與現(xiàn)狀

26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張磊中藥新藥臨床前和臨床研究法規(guī)、現(xiàn)狀和展望27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吳魁蒙美國植物藥產(chǎn)品研發(fā)的監(jiān)督管理毒理學觀點

以上大會報告有的是展示對天然藥物和傳統(tǒng)藥物藥效和產(chǎn)生這種藥效的機制研究,主要涉及神經(jīng)藥理、心血管藥理、內分泌藥理、免疫藥理,我感到國外對天然藥物和傳統(tǒng)藥物的研究非常重視,有一些是仿制我國的中藥。中藥知識產(chǎn)權保護迫在眉睫。我所藥理研究與之相比,在機制方面研究還很欠缺,不過隨著我所硬件軟件水平的不斷完善,將會逐漸在機制研究方面有所創(chuàng)新。有的專家介紹了天然藥物和傳統(tǒng)藥物藥理研究的方法,如從分子水平上的藥物篩選。還有的專家從宏觀上匯報了天然藥物和傳統(tǒng)藥物與西藥相比的優(yōu)缺點及藥理研究存在的問題。從我國的天然藥物和傳統(tǒng)藥物藥理研究來看,如何建立和規(guī)范中藥藥理研究,加快中藥現(xiàn)代化和國際化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嚴峻問題。

我所的藥理研究與國內科研院所還存在很大差距,這次會議北京的高校及研究院所藥理研究表現(xiàn)了較強的科研力量和水平,除了硬件軟件水平高之外,它們做了大量的工作,收集了豐富的實驗數(shù)據(jù)。對我所藥理室而言,在向外界學習,拓展思路,選取符合我所的藥理研究方向的同時,也要注意積累,打下堅實基礎,以縮短與國內院所的差距。

撰稿人:藥理室梁燕

劉慧娟:參加第二屆國際青年學者中文文學學術會議感受

來源:研工部作者:研工部時間:201*-04-30Tag:點擊:

201*年2月27--28日,我應香港嶺南大學的邀請,參加了第二屆青年學者中文文學學術會議,并且發(fā)表自己的論文。本次會議在嶺南大學舉行,會議的主題是現(xiàn)當代中文文學專題、現(xiàn)當代中文文學與電影專題和香港文學專題。由是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和臺灣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主辦。我有幸參加本次會議,并且與來自香港嶺南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臺灣中興大學、臺灣清華大學和韓國外國語大學等來自兩岸三地和海外的多所大學的老師、同學進行學術交流和學習,收獲非常大。

首先,通過參加本次會議,我與兩岸三地和海外的老師、同學進行學術交流,使自己的學術視野更加開闊,我領略到了不同地區(qū)和學校的不同的學術風格和學術方法,他們對于學術問題的思考思路和方法,使我受益匪淺。我學習到了香港和臺灣的老師和同學的對于學術問題的極為嚴謹、認真的學術態(tài)度,他們對于細節(jié)的重視也使我認識問題的深度有了更近了一步。而他們在本次會議上發(fā)表的論文和點評,也使我學習到了許多新鮮的知識和方法,對于曾經(jīng)學習過的問題也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使自己在以后的學習中獲得了很多新的啟發(fā)。香港和臺灣的同學都站在本土的角度上,對于香港文學和臺灣文學與電影有著深刻、細致的論述,而這些論述,正是我以前所不了解的。與會同學在會議之余也對于在會議上沒能深入的問題繼續(xù)進行討論,在輕松但熱烈的討論中,我的思路打開了,認識問題也更加全面了,而香港、臺灣同學們的嚴肅、認真的學術態(tài)度也使我非常佩服。

第二,在本次會議中,我發(fā)表了自己的論文,并且得到了各位老師和同學的回應,他們對于我的論文中存在的問題也提出了修改意見。而我對于老師和同學的提問,現(xiàn)場做出自己的回應,也做出自己的思考,在討論和回應中,我的思考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鍛煉,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也更加全面。通過與老師、同學的討論交流,我的學術能力、思考問題的能力、與人交流的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第三,我也在會議中學習到了很多會議禮儀。我們常說,中華是禮儀之邦,這次的香港之行,確確實實地讓我感受到了禮儀的重要性,同時也對自己所欠缺的做了反思。

此外,在這次會議中,我也結識了很多來自兩岸三次的朋友,我們在會議中互相學習、借鑒,討論學術問題,并且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會議之后互留聯(lián)系方式,對于以后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

能夠參加本次學術交流會議,我覺得非常榮幸,我的收獲可以說是非常大,無論是從個人能力、學術視野、思考問題的方法中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香港方面的風土人情和與各個學校同學的友誼也使我深受感染,對于我以后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8參加第八屆全國大腸癌學術會議紀實與感悟

發(fā)表者:陳小兵(訪問人次:514)

第八屆全國大腸癌學術會議紀實

201*年10月29日,第八屆全國大腸癌學術會議暨201*年全國結直腸癌診治高峰論壇,在浙江杭州太虛湖假日酒店召開!酒店幽靜的氛圍,加上當天天氣十分宜人,自然精神飽滿,而精彩的學術會議將于8點20正式開始,讓人興奮!

29日上午,全國大腸癌會議在浙江省衛(wèi)生廳楊廳長、浙江大學來茂德副校長的講話中拉開序幕。而后鄭樹教授致辭并主持大會。緊接著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蕘做精彩學術演講。經(jīng)典!精彩!浙江大學副校長來茂德教授關于大腸癌WHO最新分期的演講,富有激情和感召力!臺灣大腸癌王輝明教授關于大腸癌肝轉移的演講,極有臨床實用性!接下來,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腫瘤中心孫偉勁教授關于大腸癌內科治療的演講,思路清晰,發(fā)人深思,富有哲理!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于君教授,關于大腸癌基礎研究的演講,既全面覆蓋又突出重點!很受啟發(fā)!29日上午精彩的學術報告令人印象深刻,特此總結以下大腸癌會議的精彩內容,與眾同行共同學習:

1、微衛(wèi)星不穩(wěn)意義與檢測,預后好,分化差,5-fu耐藥;曾經(jīng)受冷落,只因為靶向藥物太熱門;如今受重視,只因為治療達到新的平臺期,老的藥物5-fu重又受到重視。2、NCCN:闌尾與小腸腺癌治療借鑒CRC。3、希羅達術前新輔助放化療地位上升。不劣于5-FU。4、化療與靶向藥物結對子、找伴侶終有結論:201*年NCCN指南愛必妥已經(jīng)把LOHP方案拋棄;貝伐目前證據(jù)以CPT-11為多。5、CRC肝轉移一直是熱門:如何進行MDT多學科治療,備受關注。6、維持治療臨床研究熱度不減:是否人人需要維持治療?何時開始維持?用何方案進行維持?維持多久?仍需要探討!7、mCRC的綜合治療整體戰(zhàn)略:首先明確治療目標,是追求根治手術還是姑息內科治療?接著選擇治療策略,是重錘猛擊還是細水長流?最后選擇治療方案,是單純化療還是聯(lián)合靶向?化療尋則何種藥物?靶向選擇何種藥物?一切不能脫離最初的治療目標!8、CRC基礎研究如火如荼:預后標記,預測指標,個體化分子診斷和治療。9、專委會的CRC分子分型和個體化治療已經(jīng)獲批國家863項目。10、表觀遺傳學研究是最大的熱點。

全國大腸癌會議第二場,30日上午的報告同樣籌劃精密,安排得當,精彩絕倫啊!先是鄭樹教授關于大腸癌腫瘤標記物的演講,站在一個很高的層面,指明了大腸癌基礎研究的方向。接下來,萬德森教授的演講立足臨床,全面總結了目前國內外大腸癌臨床診治特別是治療方面的新思維、新認識、新觀點、新技術等,可謂重點突出,點評到位。第三個出場的是北京腫瘤醫(yī)院顧晉教授,他關于大腸癌最新TNM分期的講解和思考,引人入勝!特別是他代表中國大陸學者參加國際會議時,提出的直腸癌TNM分期中存在的問題,發(fā)人深思!第四位是上海復旦大學腫瘤醫(yī)院的蔡三軍教授,他關于復發(fā)性直腸癌診治的演講內容,極有臨床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一個臨床工作中非常常見的課題。也是我今年來一直面對和關注的問題!蔡教授的講解很有深度,很有內容!

在第八次全國大腸癌會議已經(jīng)結束,總結一下我的整體感受。1本次會議組織的簡介明快,秩序井然,安排合理,是近年來參加會議中不可多得的一次專業(yè)盛會。2學術內容既新穎又實用,既指明了研究方向,又解答了臨床問題,還提出了研究和臨床工作存在的問題。3專家云集,各顯風采。浙江鄭樹、廣州萬德森等老一代奶奶、爺爺級知名專家教授寶刀不老,思路清晰,步態(tài)矯健,演講依然富有激情,引人入勝,發(fā)人深思,令人回味;浙江張?zhí)K展、北京顧晉、上海蔡三軍、廣州潘志忠等中年教授,作為主力軍,勇扛大旗,引領主流,可謂中流砥柱;廣州陳功、上海徐燁、北京李健、彭亦凡、浙江袁瑛等青年專家教授,已經(jīng)暫露頭角,TA們個個年輕有為,思維敏捷、才華橫溢,PPT制作精良、演講極具激情。聽TA們的演講,很容易產(chǎn)生共鳴。連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都有相見恨晚之感!4會議請來的幾位外籍外境專家,表現(xiàn)搶眼。這幾位外請專家中,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的孫偉勁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教授、消化道腫瘤內科系主任于君教授、臺灣王輝明教授,尤為表現(xiàn)突出。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總結》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整理提供,轉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m.seogis.com/gongwen/526149.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