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關愛留守兒童 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總結材料
關愛留守兒童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
九江縣第二小學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情況匯報
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加強留守兒童工作,關愛留守兒童是促進家庭和諧、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舉措。做好留守兒童工作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等方面的積極關注與協(xié)調合作。下面就我校這一年來的留守兒童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校地處九江縣城甘泉路八支巷,現(xiàn)有在校學生2075人,共有留守兒童524人,其中男生273人,女生251人。近年來,我校積極探索,多方關心,采取多種形式對留守兒童實行人性化、全方位的管理,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充分肯定。
二、具體做法及措施
(一)健全機制,發(fā)揮學校主陣地作用。
每年度伊始,我校都會制訂具體的留守兒童工作計劃,實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方案,加強領導,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推動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規(guī)范化和經;J箤W校真正成為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主渠道。
1、成立領導機構,明確職責分工。我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書記與分管德育工作副校長為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及各處室主任、政教處人員為成員的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tǒng)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學校辦公室、政教處、教務處、總務處等部門結合各自工作職能,加強上下聯(lián)系和溝通,做到相互配合和協(xié)作,切實做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制度。
我校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shù),建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加強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jiān)護人的聯(lián)系,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學校設立留守兒童親情電話,電話設在各年級組辦公室(供家長在九江地區(qū)的使用)和副校長辦公室(供家長在九江地區(qū)以外的地區(qū)使用,號碼為:07926812499)
3、真情關愛,“三個優(yōu)先”。
(1)學習上優(yōu)先輔導。我校要求各班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yè)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教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yōu)先照顧。我校要求各班教師要從具體細節(jié)入手,對留守兒童做到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
(3)活動上優(yōu)先安排。對于留守兒童來說,學校就是他們溫暖的第二個家。為了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我校政教處組織開展了多項關愛活動,如上學期開展了留守學生心理健康輔導講座、“我健康、我陽光”二三年級留守兒童詩文朗誦比賽活動,本學期開展了留守兒童繪畫、書法、手抄報比賽以及三四年級留守兒童跑步、跳繩比賽活動等。
4、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
我校在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并配備幫扶教師。要求配對幫扶教師經常性與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引導他們健康成長。教師做到定期走訪與臨時監(jiān)護人交流,及時反饋兒童的情況,幫助做好兒童的思想工作。讓留守兒童在同學群體中成長,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郁。
5、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我校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或委托監(jiān)護人座談會。對少數(shù)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fā)展不健全、道德發(fā)展失范的留守兒童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著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建立關愛留守兒童的應急機制。
我校建立了留守兒童、學校、家長(監(jiān)護人)之間完備的聯(lián)系方式和突發(fā)事件的應急機制。留守兒童在校期間如遇到突發(fā)事件,學校將在第一時間內告知委托監(jiān)護人和在外務工家長,以保證留守兒童安全第一的要求,做到不拖延推諉。為將此機制落至實處,我校要求各班做到班級學生聯(lián)系方式上墻、上網,留守兒童特別注明。嚴格的措施,確保了留守學生在校如發(fā)生了安全情況能及時傳達到家長耳中。
7、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留守兒童,我校著重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活動,開設了心理咨詢室,由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陳姍老師及時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咨詢、心理矯正,并做到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加強培訓,形成家校關愛的合力。
1、加強對留守兒童父母、監(jiān)護人或委托監(jiān)護人的教育培訓,形成家校共同關愛的合力。
每學期初,學校都會要求各班向留守兒童的家長公布學校領導、班主任、任課教師的聯(lián)系電話,以增進學校和家長的溝通聯(lián)系。各班利用電話、家訪等指導家長、臨時監(jiān)護人或委托監(jiān)護人掌握與學校和兒童溝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兒童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教師做到及時與在外務工的留守兒童父母進行交流,達到真誠溝通、解決問題的目的。同時做到通過致家長一封信、電話、家訪等多種形式與家長定期聯(lián)系,幫助家長提高自身素質,轉變教育觀念和育人方式,共同關注兒童生活、學習情況和心理、生理狀況,引導鼓勵兒童努力學習,自愛自強,做一名合格的社會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加強教師的教育培訓,提高教師對留守兒童的管理能力。為進一步推進對留守兒童的教育管護工作,加強留守兒童輔導教師隊伍建設,確保留守兒童健康、快樂、全面成長,每學期我校都會組織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教師培訓會、經驗交流會,以增強教師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意識,提高教師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水平,營造全校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
留守兒童是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我校將會一如既往地站在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高度,扎實解決好留守兒童問題,為社會培養(yǎng)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我校也一定會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兒童健康發(fā)展的工作思路,,對他們嚴慈相濟,使留守兒童享受到同其他學生一樣的教育和關愛,利用“留守”這一資源,教育留守兒童學會自理、自立、自強,自律,鍛煉他們的意志,培養(yǎng)堅韌、獨立的個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們健康茁壯地成長。
九江縣第二小學
年12月
20
擴展閱讀:2、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匯報材料 關愛留守兒童構建和諧校園
關愛留守兒童構建和諧校園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匯報材料
東平縣梯門中學二一一年四月
關愛留守兒童構建和諧校園
梯門中學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匯報材料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和城鎮(zhèn)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向城鎮(zhèn)轉移,催生出了“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而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又逐漸成為突出的社會問題。為了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八部委“共享藍天”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會議精神及縣委、政府對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切實關愛留守兒童,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幫助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給這些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huán)境。我校在留守兒童關愛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現(xiàn)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梯門鎮(zhèn),因為目前農業(yè)生產經營方式,形成勞動力大批富余。從外出務工人員調查情況來看,父母雙方外出打工的超過15%,一方外出打工的占20%,留守兒童一方面要承受家庭貧困的困擾,另一方面還要承擔大量的家務和農活,從而使他們原本惡劣的學習環(huán)境雪上加霜。另外,由于留守兒童與代養(yǎng)人的特殊關系,使代養(yǎng)人對留守兒童的教育走向了放任自流和嬌寵溺愛兩個極端,加之部分家長不重視子女的教育,從而使留守兒童的教育出現(xiàn)了種種問題。有意識的、科學的家庭教育幾乎一片空白。由此種種原因,留守兒童形成了典型的個性特征和行為缺陷。集中表現(xiàn)為:任性、冷漠、自卑、郁悶、失望、敏感、孤獨、不安、膽怯等。而他們由于正處于長身體、長思想的關鍵時期,親情的缺失、關愛的不足,給他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學習較差、性格缺陷、心理障礙、行為偏極、人生觀價值觀扭曲、安全隱患嚴重。
二、主要工作與成效
1、成立領導機構,明確職責分工。
學校成立了留守兒童領導小組,校長王偉擔任組長,為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第一責任人,黨支部書記顧大成、副校長劉傳民任副組長,柏立峰、王傳峰、杜永鍵、吳緒貴、陳士濤為領導組成員,下設辦公室,由陳士濤任辦公室主任,全體班主任和幫扶教師為工作組成員。建立了至上而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工作網,加強了對留守兒童的統(tǒng)一領導和管理,保證了各項工作全面認真落實到位。學校校長室、政教處、教務處、團委等部門結合各自工作職能,加強上下聯(lián)系和溝通,做到了相互配合和協(xié)作,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形成了全校關注、關心、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局面。
2、確立工作目標和原則,確保關愛工作有章可循。
目標是工作的指路燈,原則是工作的方向盤,有了目標和原則,才能保證工作少走彎路或不走彎路。為切實做好“留守兒童”關愛工作,我校把“留守兒童”教育工作定位為我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留守兒童”教育工作面向全體留守兒童,普及學會學習、人際交往以及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心理健康常識;以預防為主,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了解簡單的心理調節(jié)方法,認識心理異,F(xiàn)象,建立必要時求助的意識,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自我完善和健康發(fā)展。在此定位的基礎上,制定了切實保障留守兒童接受義務教育,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維護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
3、建立留守兒童檔案文件夾,搭建親情橋梁。
經過認真調查研究,學校組織開展了“關注弱勢群體、關心留守兒童”的普查活動,摸清了留守兒童的底數(shù),為每個留守兒童建立了專門檔案文件夾,形成了長效管理機制。通過檔案的建立,加強了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jiān)護人的聯(lián)系,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學校公開教師電話,讓外出務工家長隨時與老師取得聯(lián)系,希望
家長多多關心留守在家的子女,安排有經驗的老師及時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心理上的困惑,鋪架農村留守兒童與父母情感溝通的橋梁,
讓孩子們感受父母艱辛,消除情感隔閡,增強自立自強意識。
4、真情關愛,“三個優(yōu)先”。
“留守兒童”是學習上、生活上的弱勢群體,為此,學校為“留守兒童”實行“三個優(yōu)先”。
(1)學習上優(yōu)先輔導。學校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yè)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yōu)先照顧。對留守兒童做到“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留守兒童患病時,及時送醫(yī)院診治,悉心照料。
(3)活動上優(yōu)先安排。學校高度重視并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建立了留守兒童工作室。
5、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在留守兒童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并配備幫扶教師和其他教職工。配對幫扶教師和其他教職工經常與留守學生互相交流、溝通,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了教職工關愛留守兒童成長日記,更多的優(yōu)秀教師成為了“代理家長”。教師定期走訪,與臨時監(jiān)護人交流,及時向領導組反饋兒童的情況,幫助做好兒童的思想工作。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群體中成長,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了孤獨和憂郁。
6、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1)學校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或委托監(jiān)護人
座談會。各班班主任經常與“留守兒童”談心,并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shù)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fā)展不健全、道德發(fā)展失范、涉嫌違法的“留守兒童”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著重進行矯治和幫助,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2)開展人文關愛活動。定期舉行主題班會、班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讓他們通過教師和集體的溫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fā)展的消極影響,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
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7、建立關愛留守兒童的應急機制。為確保學生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中成長,學校與教職工層層簽訂幫扶承諾書,明確責任。
8、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著重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大力開展心理咨詢、心理矯正活動,定期進行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了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開展了磨礪教育的研究,著重培養(yǎng)留守兒童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獨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護的意識,增強了他們的社會適應性。另外,學校還定期舉行文藝、體育、科技和社會實踐活動,讓留守兒童在歡樂和睦、積極向上的環(huán)境中學習成長。
9、建立健全監(jiān)督、考核、表彰機制。
學校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考評制度,定期對教師進行考評,并將之作為獎優(yōu)罰劣的重要依據(jù)。如因工作不力和失職而造成影響的,師德和年度考核定為不合格并給予適當?shù)奶幜P。同時及時表彰做出突出貢獻的人,發(fā)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凝聚社會力量,共同為促進
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做貢獻。
10、家校合作,構建社會教育網絡,形成關愛合力。因父母外出務工,長期與父母分離,使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缺乏父母的關愛,親情失落,產生孤獨感,心理失衡。我校留守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學習情況呈兩極分化,普遍較差。行為習慣較差。心理出現(xiàn)偏差,少數(shù)留守學生出現(xiàn)心理障礙。簽于此,學校和家長委員會對留守學生做了大量的教育工作:
(1)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并建立相應的機制。
成立留守學生管理領導小組,學校以校長王偉同志為組長,社會以家委會主任李傳國同志為組長,制定留守學生教育的具體措施,明確學校各部門及班主任、任課教師的責任,形成校內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同時,發(fā)動老師及家委會對留守學生進行定點、定人的幫扶。
(2)建立幫扶機制,發(fā)動社會各界共同關心留守學生的健康成長。
通過生活補助、貧困生、特困生救助、育才助學金等辦法對貧困留守學生進行重點救助。
(3)加倍關注“問題”學生。
對于有重大過錯的學生,學校聯(lián)合班主任,本著教育的目的,向其家長下發(fā)違紀報告單,家校結合共同糾正學生過錯。
(4)整治校園周邊環(huán)境。
學校配合相關部門集中整治了周邊環(huán)境,加大了對校園周邊環(huán)境的監(jiān)督、管理和查處力度。通過多種途徑,引導留守兒童遠離不良嗜好、不法場所、不軌人群,使其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學會自立,獨處時能夠自律,成長中力求自強,自覺防范不良行為,快樂健康成長。
(5)建立研討、交流制度。
學校每學期進行一次“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總結,定期召開研討會、座談會,定期舉行交流經驗,研究工作,探索新路,采取措施,加強薄弱環(huán)節(jié)建設,鞏固成果,增強實效,不斷提高留守學生教育管理的水平,充分發(fā)揮了學校在“留守兒童”教育管理中的積極作用。
當前,留守兒童的關愛教育已成了學校的一個重要課題,我們將以此為己任,更深層次的做好留守兒童關愛教育工作。
二一一年四月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201*關愛留守兒童 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總結材料》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201*關愛留守兒童 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總結材料: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