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作風、服務師生”專題組織生活會發(fā)言提綱
一、如何提供服務
時間飛逝,轉眼間來到信息技術中心這個大家庭已經近4年的時間了,在領導和同事們的關心幫助下,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逐漸地熟悉并掌握了部門的整體業(yè)務流程,對自己的工作職責也有了較為深入地認識。資源建設部主要負責覆蓋我校全部10個外語語種的影音教學資源的建設工作,依托IPTV、VOD兩大資源應用平臺,為全校師生提供優(yōu)質的教學服務保障。日常工作中,本人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本著“存儲數(shù)字化、渠道多樣化、應用網絡化”的建設原則,明確“以服務外語教學為主,開闊學生視野,打造精品第二課堂”的科學定位,加強資源的教學針對性建設和文化導向建設。
2.積極溝通,加強與院系的交流與合作。
3.加強資源的宣傳與推廣。
4.加強資源建設團隊的管理工作,及時招新,嚴格紀律,組織技術培訓,保證資源及時更新上傳。
5.協(xié)助科研處等部門院系及教師完成講座、課程資源的制作及資源下載,態(tài)度謙和、禮貌待人、積極主動做好教學服務保障工作。
二、自身不足
1.政治理論學習不夠深入。對政治思想學習不夠重視,集體組織的各項學習活動雖然能按時參加,但是平時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不強;學習內容不系統(tǒng)不全面,聯(lián)系實際也不夠深入;學習中存在實用主義傾向,對工作聯(lián)系大的業(yè)務政策學習較多,與工作關系不大的學的少。
2.工作作風不夠扎實、工作不夠深入的問題。思想認識和工作方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超前意識不足,從局部與全局的角度分析處理問題做得不夠,沒有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改革中的新事物,對工作的艱巨性、復雜性和長期性缺乏思想準備。
3.探索創(chuàng)新意識有欠缺。在工作中解決一些疑難問題或新出現(xiàn)的問題上點子不夠,方法不新,思路不活。其原因主要在于存在著求穩(wěn)怕亂思想和依賴心理,缺乏克服困難、開拓進取的魄力,沒有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4.服務意識有待加強。工作中習慣于單純從教師的角度考慮問題,較少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對學生的關心不夠。
5.工作能力亟待增強。業(yè)務相關的技術能力與工作、學習的需要尚有一定差距,與中心其他部門同事的溝通交流不夠。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改進措施
1.堅持以人為本,真正做到轉變作風,服務群眾。一是加強理論學習。做到廣泛學習,深入學習,在學中悟,以理論武裝頭腦,以理論指導實踐。二是加強溝通與交流,注重向部門領導和身邊同事學習,不懂就問,取長補短。
2.強化高度的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工作就意味著責任,責任就意味著在其位,謀其事、盡其責;應該牢固樹立服務意識,以服務對象的滿意,即師生的滿意,為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以提高資源建設和服務質量為中心,深入了解師生的教學及學習需求,及時地、有針對性地提供相關服務。
3.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提高業(yè)務能力。不斷加強對信息化教育、慕課、自主學習平臺等方面的學習與研究;同時,努力學習視頻剪輯合成等技術軟件的應用,提升業(yè)務能力,更好地應對教師對影音教學資源獲取和制作的新要求,提供更優(yōu)質的服務。
4.勤于實踐。一是增強工作主動性,切實克服自滿思想,珍惜組織和領導提供的崗位和平臺,積極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工作任務;二是強化工作執(zhí)行力,切實克服畏難情緒,積極面對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敢于迎難而上,更加及時、準確地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努力爭取更多的鍛煉機會。
5.提升工作創(chuàng)新力。進一步解放思想,勤于探索和總結解決資源建設工作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的途徑和方法,以創(chuàng)新的意識、創(chuàng)新的精神、創(chuàng)新的思路開展工作,自覺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積累新的工作經驗。VOD點播系統(tǒng)的改版升級,正好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無論是資源的細化分類,后臺管理的設置,還是平臺頁面的設計,都不能僅從管理者的角度出發(fā),必須更多地著眼于應用的使用者,從師生的使用習慣和需求出發(fā),突破原有框架,勇于創(chuàng)新。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