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我們每個人的心理都有著無處安放的情緒,我們總是帶著很多的情緒過日子,不知道自己的終點在哪里,接下來就請大家隨小編一起來看這篇文章說的是什么吧。
早前有個網(wǎng)絡語“佛系青年”特別火,指在快節(jié)奏的都市生活中,追求平和、淡然的生活方式的青年人。
之所以火爆,是戳中了一群人的痛點。因為很多青年人一到夜晚就會變得莫名恐慌和落寂,也許是生活節(jié)奏變快,生存壓力變大,在一個人的思想還沒有強大到自我掌控的時候,就容易自我撕裂,時常會感到迷茫和彷徨。或許,她們只是需要一處安放精神的角落,寄托這無處安放的思緒。
對于上述問題,身邊一些朋友也一直在尋找著答案……
01
姍姍在朋友圈曬了一張照片:在街角的一家烘培店,她戴著圍裙熟練的應付排著長隊的顧客。并配了一句文案:想到他們開心享受我的手藝,就覺得格外滿足。
半年前,姍姍是一名令旁人羨慕的國家公務員。可是她常常在這份工作里陷入恐慌。她說:“當我每天重復著這份枯燥的工作時,這種一眼看到頭的工作意義在哪里?”于是她辭職學習了烘焙,也成了別人口中的“叛逆者”,但她不在乎。
姍姍是零基礎開始學習烘焙,白天跟著老師學,晚上回家查找視頻和有關書籍,忙碌而充實,反而沒覺得加班多么厭惡,還是源于熱愛吧。更有意思的是,她還主導了很多創(chuàng)意款面包,并成為店里的熱賣品,她也從中獲得了被認可的成就感。
公務員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里的人想出來。
我曾問她對于辭職的動機,她回答:“我不知道我具體想要什么,但我知道我不想要什么。”末了,她還補了一句:取悅自己本就不易,何必還要惦記他人。
02
木汁是首位上《奇葩大會》節(jié)目的00后女孩。她在演講中的自黑和坦誠,讓人印象深刻。她也談到,自己學習成績一直不是很好,但從小就愛看各種雜書,也常被外人說“不務正業(yè)”。
她曾在一次重大考試中成績很差,被老師在全班家長和同學的面前批評:你就是個廢物,考那點分,你就等著啃老吧。她很受傷,但沒有哭,她覺得自己一定會逆襲。
后來,她做過微商,參加過選秀,都以失敗告終,她彷徨過迷茫過,但她始終在不斷嘗試和挑戰(zhàn)自己。最后她在閱讀和寫作里尋找到安放自己情緒的角落。這也給木汁帶來月入十萬和收獲粉絲無數(shù)。更重要的是,倔強的她找回了自信。
沒人能輕易成功,木汁能寫出10萬+閱讀的文章,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直保持的閱讀習慣和不斷地知識積累,而此前被人批評的看雜書“不務正業(yè)”反而成了她寫作時的素材和靈感。閱讀只是一盞燈,指引著前行,而要想走得踏實,還需要更多努力。
03
大學畢業(yè)后,95后的小雅被爸媽拉回老家縣城,要求考教師。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模樣,她向往大城市的白領,可她無法主宰自己的選擇。
如何從無力改變的局面里,尋找自己的支撐點,并非易事。小雅愛拍抖音,她還帶領班級學生錄制視頻多次上熱門,更有意思的是,班級的成績也明顯高于同其他班級。
由此,小雅還寫了一篇教學論文《論新媒體應用在素質教育中的影響和價值——以抖音為例》廣受好評,獲得了全縣演講被當?shù)浞兜臋C會和榮譽。
不曾想,她把愛好和教學找到了結合點,并在這份職業(yè)里獲得價值和認同感。她沒有把職業(yè)當做單純賺錢的工具,而是將其賦予生活主張和價值觀。
找到生活的支撐點,足夠讓你走的更遠。
04
每到周末,他都以“桃子”的身份穿梭在各個電影發(fā)布會和首映禮現(xiàn)場,他與電影人胡侃,和演員談笑風生。在聚光燈下,他笑容自信,舉止紳士。
桃子另一個身份,是一家公司的數(shù)據(jù)分析師,每天上班都貓在電腦前,處理一堆堆數(shù)據(jù)和撰寫分析報告。老板和同事沒人知道他會寫影評,也沒人知道他是圈里的KOL。
這就是斜杠青年的雙面生活。
每當桃子結束忙碌的一天數(shù)據(jù)分析工作,回到家他就會打開網(wǎng)易蝸牛讀書或寫一篇隨筆發(fā)微信公號。很多朋友就從回報和價值來說,勸桃子放棄本職工作,專做影評人。但他拒絕了,在他眼里,閱讀和寫作應該是生活的調劑品。
“當我忙完一天工作,身上還夾雜著燥熱和喧囂,便可以在書里尋找寧靜和淡然,這里有我的精神角落。”桃子說,我的情緒需要安放,也需要不斷自我和解。
所以,這一代青年人并不是喪文化的代言人,也不是超脫的理想主義者,他們似乎也不在乎自己被強行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簽。他們敢于跳出舒適圈,不甘心認命,和冰冷現(xiàn)實叫板,挑戰(zhàn)多種生活角色……這都是我們“新青年”的模樣,他們在瞬息萬變、喧囂熱鬧的社會當下,為自己尋找到了一處安放精神的角落。
在抖音、流量、選秀、明星這些潮水般占據(jù)時代頭條的熱點背后,新青年們都在用實際行動證明,精神世界才是這一代人的未來。
新青年對一切事物好奇。他們沒有年齡、地域和職業(yè)的區(qū)分,卻懂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自我不斷的和解。
時間出新知,所謂新青年的養(yǎng)成,不是一蹴而就,尋找安放精神的角落,也不是淺嘗輒止。應當是花時間積累完整的文化體系和知識結構,以及不斷試錯和推到重來。
網(wǎng)易蝸牛讀書,就是新青年的精神聚集地。
很多新青年在這里尋找自己的精神角落,不管是喜歡心理、歷史、文學還是科普,這里提供的每本書都是一種有價值的精神追求。在這里,總有一個角落屬于你自己,能安放你的情緒。
更重要的是,你能在這里尋找到“三觀一致,品位相同”的書友。對于新青年來說,網(wǎng)易蝸牛讀書是一個有樂趣的讀書角落,他們把共讀玩成一場賽跑,每天在關注好友們閱讀的進度,當自己進度條領先的時候,會忍不住寫一條批注向好友炫耀;他們把領讀當做精神世界的甜品,看書之余不忘了解一下其他讀書人的閱讀心得;他們還喜歡圍繞書籍發(fā)表問答,憑借自己擅長的知識面抱團互補,讀書真的是一種放松精神的享受。
真正的閱讀是一種深刻而愉悅的體驗,從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而每一本在心目中值得閱讀和記住的書,都是因為其中蘊藏著未來你更期待的那個自己。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