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可以增長我們的知識,提高我們的能力。閱讀是我們必不可少的能力,我們可以從書本中得到我們想到的知識。讀書需要有主動性,被動的讀書不會有什么效率。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校園十大讀書人物發(fā)言稿1300字范文。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
能當選校園十大讀書人物之一,我覺得愧不敢當。因為我從小就是一個非常不愛讀書的人,不僅僅四大名著沒有讀過,就連武打小說都沒有讀過。我的閱讀量就僅限于語文課本里的那點東西,最多加上些讀者青年文摘之類。
這也許能夠證明我為什么高中語文,歷史差的原因。剛畢業(yè)的幾年,憑著自己的一腔熱情,工作干起來風生水起,開班會也可以滔滔不絕。但是之后幾年卻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班會課上語言干癟,每天都在重復昨天的故事,有些話重復的我自己都感到惡心。再加上與別人聊天的時候總覺得自己能夠插入的話題不多,我才明白一個不讀書的人無論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上都不太能有太高的質量,人生也不可能有厚度。
加入8+1是我閱讀的開始,進入8+1是有點私心的,那是2011年我的學生高考結束之后,假期里面沒有什么事兒干,跟秦主任閑聊時,我就談起準備要孩子的事情,秦主任就給我推薦了一堆家庭教育的書籍。我就硬著頭皮讀了幾本,我現(xiàn)在都清晰的記得我人生完完整整讀完的第一本書就是蔡笑晚的《我的事業(yè)是父親》。之后在8+1團隊中就開始了“被迫”讀書的生涯。在學期內(nèi)因為每兩周有研修,所以班主任相關書籍需要“被動”的讀;寒暑假有主題閱讀,由于開學有主題閱讀交流會,在假期里我就開始“被動”的讀。因為假期里的讀書書目不固定,我記得第一年暑假里我就讀了唐浩明的《曾國藩》,來惡補我的歷史,可能由于是班主任的原因,在閱讀期間總會不自覺地與班級的管理聯(lián)系起來,因此之后的讀書心得我就起了名字《跟曾國藩學班級管理》,后來經(jīng)秦主任推薦發(fā)表在《教育時報》上,我才第一次感受到我的作品也可以上報紙。之后的閱讀除了工作室要求必讀的,我通常是對什么感興趣就讀什么。因為我讀的書太少了,我根本進行不了主題閱讀,我需要撒大網(wǎng)。
我從當當網(wǎng)上看排名,柴靜的《看見》排第一,于是我就買了讀了。我喜歡打網(wǎng)球的李娜,我就把她的自傳《獨自上場》買了讀了,學生送了我一本龍應臺的《目送》,我看完之后感觸很大,我一口氣就把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野火集》等買了讀了。不太過癮就又讀了畢淑敏的《愿你與這世界溫暖相擁》《人生終要有一場觸及靈魂的旅行》《恰到好處的幸!。最近的閱讀都跟我所要開的班會有關系,為了開《叛逆的青春》這堂班會,就買了一堆關于青春期的書。
前幾天為了能夠在圣誕節(jié)前開一個《我們的圣誕節(jié)》的班會課,引導學生在紀念我們自己的圣人毛澤東,我就買了并讀了任志剛的《為什么是毛澤東》,在惡補中國近現(xiàn)代史的同時,也給我以及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啟發(fā)。學生也從毛澤東這位巨人身上學到許多東西同時對圣誕節(jié)有了全新的認識。這次閱讀,我在讀的過程中在書中做了大量的批注。因為讀的時候有觸動,但是讀完很快就忘了,沒有太多印象。
因此讀完之后我就從頭到尾邊再看我自己劃的內(nèi)容邊并把他們打進電腦里,同時添上自己的感想,這樣下來就感覺收獲更大,而且回頭用到它的時候拿出來也很方便。其實家里現(xiàn)在還有好多書沒有讀,但我記得有一次教研室的一個老師來給我們開座談會的時候說過這樣一句話:讀不讀,先買了再說,買了之后你天天看見它總要抽些時間讀一讀,不買就一定沒有機會。所以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買一些書先存著。
我知道我讀的書還很少,還在繼續(xù)努力,但我最大的收獲是:我開始主動讀書了!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