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值得我們?nèi)W習,他們的身上有著珍貴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了人民。下面是小編帶來的王紅星同志先進事跡材料,快來看一看吧。
50歲的王紅星最終沒能抵達中蒙46號界標。8月9日,這名上任僅9個多月的政法委書記在巡邊踏查過程中突然昏厥,后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
王紅星殉職前曾是新疆阿勒泰地區(qū)青河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青河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軍利稱,該縣境內(nèi)邊境線長250多公里,共立有百余個界標,“王書記除了那一處界碑未去過,其余的全都親自檢查過。他曾說這次一定要登上去看看才能放心,卻在途中發(fā)生了意外,醫(yī)生說是勞累過度造成的。”
事發(fā)前幾個月,王紅星每天都加班到凌晨兩三點鐘,“辦公室離家就幾分鐘車程,但他很少回家,幾乎是住在單位的。”
王紅星去世后,他的妻子李曉清在整理遺物時,從他的衣服口袋里找到了幾張紙條,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一些工作要點及要求,其中一張紙條上還寫著入黨誓詞。
8月11日,王紅星的追悼會在青河縣體育館舉行,一千余人在這天趕往現(xiàn)場為他送別,這其中很多都是曾受到他幫助的少數(shù)民族群眾。青河縣阿克加爾村的金格斯·沃爾肯拜曾在這天趕了60多公里路,前往縣城為王紅星送別,他說,“王書記是我的親人,我得送送他。”
邊境踏查途中猝死,事發(fā)前曾感心臟不適
8月9日上午12時許,在青河縣境內(nèi)某邊境警務站前與巡邊員們的一張合影,記錄了王紅星生命的最后時刻。十幾分鐘后,他在另一個警務站檢查馬廄建設情況時,倒在了大門外,最終沒能搶救回來。
“沒有任何征兆,就是一個轉身的工夫,他就倒下了。”青河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軍利在事發(fā)當天與王紅星同行。他回憶稱,8月9日是整個巡邊踏查行程的最后一天,此前的兩天半時間里,他們一行人連續(xù)奔波了620公里,“主要是查看邊境警務站的建設是否達標,包括基礎設施和飲水供給。”
陳軍利說,事發(fā)時,他與王紅星等一眾人剛剛從邊境警務站出來,在確認供水情況正常之后,王紅星與護邊員聊了幾句家常,隨后轉身走向馬廄,“我當時背對著他,突然聽到一聲悶響,轉過身時他就已經(jīng)倒了,地上有一攤血。”
王紅星很快被送到了青河縣人民醫(yī)院,但最終搶救無效死亡。醫(yī)院經(jīng)診斷認為,他是因疲勞過度導致心源性猝死。陳軍利想起,8月6日晚,王紅星曾對他說自己心臟有些不適,“我勸他先回去看病,但他堅持要在整個巡邊踏查行程結束后再去,否則他不放心。”
中蒙46號界標海拔約3000米,道路崎嶇,車馬都無法抵達,需要徒步前往,這是王紅星生前唯一沒有檢查過的一個界標。陳軍利說,這部分行程原本被定在8月9日下午,但王紅星最終沒能完成心愿,“那天中午,在進入警務站前,我曾看到他朝自己胸口猛砸了幾下,我問他情況,但他擺擺手說沒事。進入警務站沒多久,他就出事了。”
王紅星生前最關心的就是護邊員的飲水問題,“有一個月,他一連來檢查過三次,發(fā)現(xiàn)我們這里沒法洗澡,連喝水都是個問題,就要求一定要把這個問題解決了。他說,只有解決了生活上的困難,護邊員才能安得下心,守得住邊。”
青河縣塔克什肯鎮(zhèn)黨委書記薛義瑞說,因為邊境警務站大多比較偏遠,之前護邊員飲水靠皮卡車運送,3天一趟,因道路崎嶇,十分顛簸,等水運到的時候,基本上就只剩下半桶了,飲水條件十分困難。”
薛義瑞說,王紅星曾要求必須盡快解決邊境警務站飲水問題。今年8月初,各警務站的水井陸續(xù)建成投用,“王書記此次巡邊踏查,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檢查各警務室供水情況,F(xiàn)在,護邊員能喝上干凈的水了,但王書記卻累死了。”
連續(xù)加班有家難回,與少數(shù)民族群眾同吃同住
王紅星的離世在很多人看來是“毫無征兆”的,但司機毛永彬知道,早在事發(fā)前一個多月,王紅星的身體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問題,“醫(yī)生曾建議他好好檢查一下心臟,但他因為工作繁忙一直拖著沒去。”
毛永彬說,王紅星自從去年12月當上政法委書記后,就每天加班到凌晨兩三點鐘,半個多月才回一趟家,“他家離單位其實只有幾分鐘的車程,女兒也才兩歲,他有時實在想女兒了,就讓我把他送去保姆家里,看一眼,說幾句話,又急匆匆趕回來。”
王紅星的一名同事說,王紅星經(jīng)常說的四個字就是“抓緊時間”,他幾乎用工作填滿了自己全部的生活,“他熟悉青河縣境內(nèi)的每一塊界碑的坐標,每一個通關隘口的位置,每一座邊境執(zhí)勤點的方位,甚至很多護邊員的名字他都能叫得上來。但他接手這部分工作僅有九個多月,這些情況都是他從自己的時間里‘搶’出來的。”
王紅星在青河縣工作的7年里,從副縣長到組織部長再到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曾為青河縣做了許多實事。青河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建中說,王紅星在擔任組織部長的4年時間里,主管的村級陣地項目和鄉(xiāng)村周轉房項目,投資達上億元,從沒有出過紕漏,“他制定的《青河縣村級組織集體經(jīng)濟發(fā)展六種模式》沿用至今,使各個鄉(xiāng)村集體經(jīng)濟有了大幅提高。”
2016年10月,新疆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助力扶貧攻堅,全區(qū)110多萬名干部職工與160多萬戶各族群眾“結對認親”,幫助他們脫貧致富,青河縣也將這一年定為脫貧攻堅年。當?shù)匾幻l(xiāng)鎮(zhèn)干部回憶稱,從那時開始,他時常會在村民家里看到王紅星,“一來就是好幾天,就住在村民家里,到了后來,很多哈薩克族村民不懂漢語,但卻會說‘王書記’。”
金格斯·沃爾肯拜曾是王紅星的聯(lián)系戶,他告訴澎湃新聞,王紅星與他們家結對時,他家的房子剛剛蓋好,王紅星親自帶人到家里來幫他裝修房子。2017年,金格斯的二女兒考上大學,但因為經(jīng)濟困難,一家人打算讓女兒放棄學業(yè),“王書記知道后給我做工作,并出了全部學費,他說不管多困難,一定要讓孩子上學。”
金格斯說,為了讓他家徹底脫貧,王紅星送給他一頭牛和二十只羊,并帶來技術人員教他學會了電焊,“現(xiàn)在我家已經(jīng)有10頭牛50只羊了,收入翻了4倍多。”
在青河縣的各個鄉(xiāng)鎮(zhèn)中,受到王紅星幫扶而致富的村民還有很多,阿熱勒鎮(zhèn)喬夏村的那吾爾孜別克·胡斯曼江說,短短半年時間,他家已蓋起了新房子,他與妻兒也學會了種菜,“哈薩克族人以放牧為生,不會種菜,但王書記說,節(jié)支就是增收,他幫我理清了思路,教我發(fā)展‘庭院經(jīng)濟’,與我們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種菜。”
獨自養(yǎng)兒十年,送其入伍要讓邊防事業(yè)后繼有人
在那吾爾孜別克的心里,王紅星是他的好領導,好兒子,是他們家的一分子。金格斯在多年與王紅星的相處中,也把他當作了親人。王紅星去世后,8月11日一大早,他坐著班車趕了60多公里路,來到縣城參加了王紅星的追悼會,他說:“王書記是我的親人,我得送送他。”
在王紅星多年的扶貧工作中,他與少數(shù)民族同胞結下了深厚的情誼,許多群眾將他視作親人,但在他的心里,始終覺得虧欠了自己的家人。他的妻子李曉清說,王紅星大約半個多月才能回一次家,“我理解他,也崇拜他,但偶爾也會有些埋怨,尤其是孩子生病的時候,我一個人照顧她,會覺得特別無助。”
李曉清說,她的女兒剛剛兩歲,由于王紅星長期不在家中,女兒對他也有許多抱怨,有時候甚至不肯讓爸爸抱,“他一直說,等他退休以后有了空閑,他來負責照顧女兒,還要親自教她寫毛筆字。”
李曉清與女兒最終沒能等到王紅星閑下來,8月9日的意外發(fā)生后,女兒甚至沒能見他最后一面。李曉清說,她這段時間一直在猶豫要怎么告訴女兒她父親已經(jīng)去世了,“我也不知道她能不能理解‘死’是什么意思,但她似乎已經(jīng)有所感覺,經(jīng)常會對著爸爸的遺像說話。”
李曉清與王紅星在2014年經(jīng)朋友介紹相識后結了婚,但自從結婚后,王紅星就越來越忙,她說:“他雖然總是不在家,但我知道他心里裝著我們,每個重要的日子他總記得清清楚楚,并會提前準備禮物,我始終認為他是個浪漫的人,他對家庭有很強的責任心,只是抽不開身。”
王紅星的家庭責任感,在兒子王毅哲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xiàn)。王紅星的第一任妻子在2004年因癌癥去世前,已不能說話,她最后留給王紅星一張字條上,只寫了一句“把兒子照顧好”。王毅哲說,母親去世時,他剛上初中,此后的十年間,父親一直沒有再婚,獨自將他撫養(yǎng)成人,“他那時候還不太忙,母親去世后,家里的一切習慣都保持原樣,包括洗衣做飯都是他一個人擔起來,他說他不能讓我的生活因為失去母親有任何變化。”
在王毅哲的記憶中,對于父親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做的米粉,“那時候,我喜歡吃什么他就去學,親自做給我吃。有段時間我喜歡上米粉,他就去外面一家餐館跟大廚學,到后來,他基本能保證我一個星期每頓飯不重樣。”
王毅哲說,在母親去世后,曾有許多人勸父親再婚,但都被他推掉了,“他是擔心我,一直到十年后我大學快畢業(yè)時,他跟我商量之后才娶了現(xiàn)在的阿姨。”
現(xiàn)在,王毅哲已經(jīng)是邊防大隊的一名武警官兵,他說自己的志向原本是做一名警察,但在父親的建議下,最終選擇了應征入伍,“他說要讓祖國的邊防事業(yè)后繼有人,他雖然為了這項事業(yè)奉獻了生命,但我將帶著父親的遺愿繼續(xù)堅持。”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