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學生家長會校長講話稿應該怎么寫?你是不是在為這個問題而煩惱?不要急,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這方面的范文模板,有需要的小伙伴千萬不要錯過,一起來看看吧!
尊敬的各位家長:
高一在這個時間開家長會,以往沒有;選擇在這個時間開家長會,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第一,進入高中之后,經(jīng)過前一階段的學習,同學們對高中課程、高中的學法教法、自身的問題都有了比較清晰的認知;第二,高考的需要,現(xiàn)在也到了我們必須幫助孩子進行方向選擇的時候;第三,面臨高考改革,有的家長比較著急和焦慮。重視固然可以,但是沒有必要焦慮。
今天我們集會,在有限的時間里面,主要精力不放在高考政策的解讀上,這些必須由學校的老師加大力氣進行研究,在這之前,年級的領導和老師就做了很多方面的準備,南下到最早實驗的浙江、上海,深入他們的學校進行考察,對浙江、上海實施方案的弊端、暴露的問題,也都了如指掌。因此,在這一方面,對一中來說,我們應該是心中有底的。
那么,利用這個寶貴的時間,我最想和大家交流的,就是我深入老師、同學以及和家長交流發(fā)現(xiàn)的一些問題。因為如果這些問題解決不了,那么后面即使選對了方向,路怎么走,能走多高都是問題。何況我們現(xiàn)在很多家長和同學對自己的定位把握不準,發(fā)展方向不明確,甚至有些同學出現(xiàn)了壓力過大的情況,比如一入學就有同學不能堅持上課,這些孩子出現(xiàn)的問題,家長們也都普遍擔心。有時候孩子成績有些波動家長就感到發(fā)慌,這種發(fā)慌雖然家長故作鎮(zhèn)靜,但還是波及到了孩子身上。
其實有很多孩子壓力來自于這幾個方面,一部分來自于過去在別人眼里固有的優(yōu)秀,今天忽然覺得有點沒有信心保持了;另一部分來自于政策的變化,有人說這是一個焦慮的時代。是的,從歷史上來看,不論中國,還是外國,不論東方,還是西方,任何社會發(fā)展到變革比較快的階段,整個社會都會浮躁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比如說第一次工業(yè)革命,這個技術革命帶來了生產(chǎn)力水平的提高,可是大家突然覺得傳統(tǒng)的東西沒法維持了,也搞不清楚明天會發(fā)生什么,慌張、混亂,然后到第二次工作革命整個社會又浮躁了將近三十年。這些變動會無形地波及到成人甚至孩子。那么這些來自于大人的期許、自我的期望加上社會快節(jié)奏的變化,都使得孩子倍感壓力。
信息化的時代使得大家焦慮不堪,因為誰都不知道明天會發(fā)生什么,當你買青菜可以通過掃碼進行支付,當你用一個指令可以操作家中的器械,當汽車可以無人駕駛的時候,人們因為不知道明天會怎么樣而焦慮。培養(yǎng)孩子什么素質(zhì)才行呢?我該怎么辦?我怎么這也不會,那也不了解?現(xiàn)在不像過去的農(nóng)耕時代,能夠明確明天要干什么,攢錢、蓋房子、娶媳婦、繁衍下一代,這個節(jié)奏很慢,一考慮就是幾十年的事情,F(xiàn)在可以用“日新月異”來描述,,在當今這個時代,如果沒有足夠的智慧,就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慌張不定,不知所去的方向。
可能有些家長說我沒有慌張,事實上,無論有沒有意識到,大家都在思考這些問題,如果我的孩子沒有考上好大學,那將來怎么樣,是不是就無法生存了,這種情況都是我們對成績看得過重,對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用心不夠或者不細,或者溫度不夠,跟孩子板起臉來就是談成績、談將來,談將來的競爭和命運。孩子現(xiàn)在的所思、所想、所苦在哪里,如果說在小學或初中的時候,很多傳統(tǒng)的東西還能約束住,能把控,實在不行還能補課,實在不行還能看著,還能一對一地補。 而到了高中,再用這種方法,肯定是不行的。我們學校的孩子成績本身就很好,有些家長還去補課,不是說補課沒有效果,而是對這個程度的孩子來說,如果他不會自學,不會設計自己的計劃,不會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上存在的問題,那么他的學習永遠是被動的,永遠是事倍功半的。補課肯定會有收獲,但前提是別人不學,這樣補多少都會有增長?扇思也粚W嗎?越會學習的孩子越懂得利用時間。面對我們的孩子講不明白是不可能的,可是理解了就一定會用了嗎?會用了就一定能得分嗎?這還有很遙遠的一段距離。
初中是義務教育,學的內(nèi)容也是比較簡單而具體,但是到了高中階段從容量上、難度上都加大了。有的孩子就認為這樣學習就可以,所以到了高中有的孩子明顯不適應,到了現(xiàn)在都一個多學期過去了,少數(shù)的孩子還是沒有適應。因為初中時間多容量小,用硬壓的方法也能得高分?墒且蝗敫咧校筮z癥便顯現(xiàn)出來了,厭學現(xiàn)象不少,這么多孩子厭學該多嚴重。∮行┘议L不理解,這么多孩子怎么就厭學呢?我們只有慢慢關注他們的心態(tài),消除他們的煩惱,他們的方法慢慢就適應了。
為什么讀了高中,難度就加大了,高中不是面向所有的孩子,而是面向能上高中的這一部分孩子的,xx是這樣,xx是這樣,全國是這樣,全世界也是這樣。因為,上高中永遠是一部分學生,有些孩子上了普通高中,有的孩子經(jīng)過了兩次分流。有的國家從五年級開始分流一次,到了初中二年級再分流一次,就已經(jīng)走了職業(yè)學校這一條路上去了,所以高中不是全民普及的,而是為高校選拔人才來提供的,需要的就是高中階段把剩余的50%的孩子拉開距離,供不同的高校選擇,所以還想著用有限的時間讓孩子做得完美,一出差錯就著急,這100分的題怎么才考92分,那8分怎么啦?小學初中的時候不是能考100分嗎?150分的試卷才考132分,我問132在班里多少名?家長說:這次132 在班里第七名。我說第七名你都嚇成這個樣,那七名之后的四十多還活不活了?
這種現(xiàn)象體現(xiàn)的是一種急躁和慌亂,這種慌亂沒有任何益處,大家要記住適度的壓力是好的,但壓力過大,就一定會產(chǎn)生副作用。那么多成績很好的孩子聚集在一起,有從高一就不能堅持上課的孩子,有的在高三班里第四名的孩子因為壓力過大不能參加高考,這種例子哪個縣區(qū),哪個地市都會遇到。
所以,對孩子成績的波動一定要冷靜對待。有一個最樸素的道理,高考不是以一個學校來排名次的,就拿咱們剛剛畢業(yè)的這一級,就有八個班所有同學全部考入本科,可是有的學校前十名也未必能考上,所以怎么能只看名次呢?再者,雖然分數(shù)是一樣的,但是孩子的學習能力、發(fā)展?jié)摿Γ陀^上也是千差萬別的。那為什么要在高中選拔,在初中加長培養(yǎng)周期不更好嗎?不可以。因為孩子處于一個變化的階段,在義務教育時期,孩子接受一個基礎的作為公民必需的教育,而在高中階段,真正的人才,真正有稟賦、有潛力、在學術上會有造詣的人才,就會慢慢顯現(xiàn)出來。
所以不能只盯著以前的分數(shù),雖然當初兩個人成績都一樣,這和個人的學習能力有關。學力的發(fā)展是分階段的,這是客觀的,我們得接受這種客觀的差異,否則就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在指導孩子的時候就會冤枉了孩子,不僅沒有給他們激勵,反而造成了壓力,甚至好心辦壞事,達不到激勵的效果。孩子遇到了困難,有時候不是努力不努力的問題,也不是方法的問題,就是能力達不到。因為分數(shù)只能代表過去,孩子為得到那個分數(shù)付出的努力也是不一樣的,這就使得孩子在之后表現(xiàn)出差異。
所以現(xiàn)在來看,我們面臨著選擇。一提到選擇,大家就會想到走班,但是走不走班不是由你我主觀決定的。選擇了科目,就得走班,該走的時候,不走不行;不該走的時候,能穩(wěn)就穩(wěn),方向才是更重要的。我說到方向,有的家長會說,方向不就是考大學嗎?可是考大學怎么考,途徑也很多,除了文化課考試,我們還有特長,那也可以。比如有位高三的同學,他的成績在十幾名的位置,他跟老師說:“我覺得這個名次已經(jīng)是盡我最大的努力了,我想著去名校,我得走其他途徑。”當然,他在初中有一定的美術基礎。就在前幾天,清華美院和中央美院的專業(yè)考試都過關了,他再強化一下文化課,就可能考入清華。大家想,清華是什么樣的資源,為什么大家都爭著上重點呢?它對人的影響發(fā)展當然是不一樣的。
藝術特長不一定是美術,我們北校區(qū)有一個高三的同學,他說:“李校長,我上本科肯定是沒問題了,我想沖擊北大。”我說你憑什么沖擊北大?你在班里都不是前五名,最好考過第五名。他說:“我唱歌好。”我說,那你怎么不學藝術呢?他說:“我覺得文化課也不錯,我現(xiàn)在看來我上不了名牌大學了”我說,那你有點冒險。他說:“我試試,反正我也有學上,上個二類的學校好點差點我也不在乎。”然后去了,當然去北大沒成功,有點遺憾。今年北大要前三名,又是民族唱法,他是全國第九,這個名次已經(jīng)很不錯了,北大可以降30分。他說:“降三十分我也上不了。”這個孩子很清楚,他轉(zhuǎn)而又上海財經(jīng)和復旦,這兩個學校都答應給他降30分到50分,現(xiàn)在全力以赴準備文化課。好多孩子咱們從功利的角度講是為了考學,還有的孩子是真心喜歡,如果孩子真心喜歡,也不妨多一個選擇。當然咱們的孩子大部分都成績很好,肯定大部分孩子會走文化課的路。
剛才說到特長,特長有很多,有音樂、美術、藝術、體育,如果有這方面的特長,那可以考慮,比如北校區(qū)有個高二的同學,家長我也認識。這個孩子到了高二突然很熱愛音樂,但是家長不同意,老師也不舍得,孩子成績不錯。這個孩子就跑到老校找我說:“校長,你快幫幫我,我現(xiàn)在就喜歡鋼琴,可家長就是不支持,說我靠文化課也可以考個好大學。”我說,你怎么喜歡鋼琴?他說:“我不僅喜歡鋼琴,我還要去俄羅斯留學,俄羅斯最頂級的音樂學院我都了解了。”我一看孩子是有備而來,也不是一時頭腦發(fā)熱。于是,我就把孩子的家長和老師找過來面對面地談了談,經(jīng)過溝通,大家覺得靠譜。我說,那怎么辦,文化課也不能丟啊。家長說:“要不然把家里的鋼琴搬過來。”我說那么遠,還是算了,聯(lián)系學校的音樂老師,每天抽出一個小時來練琴。現(xiàn)在入學手續(xù)辦好了,他整個高三不用參加高考。我想這個孩子將來可能會成為一個音樂家,即使不是音樂家,孩子對音樂這么熱愛,將來也一定會有所造詣。
當然,這些情況一定要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判斷。對文化課來說,面臨著選課走班的問題。為什么要選課走班呢?因為不分文理科了,有些同學一定是要跨學科選擇呢?包括成績很好的孩子,他就是地理不好,老師也抓緊,自己也抓緊,就是突破不了;有的孩子就是政治學不好,這種情況每個學科都有。這個時候覺得特別吃力的就不學了。有的家長說這樣影響升學啊,高校沒那么傻,是想著把好學生限制住,不論怎么選,高校很快就公布,你只要選三科,有一科符合要求我們就要,沒有高校限制必須三科都符合,限制的科目越少,可選擇的范圍越多,不管是理化政治,還是理化地理,他們說有化學就要,是不是這幾科的人都能選,F(xiàn)在,還有的在擔心,你說我選的這幾科競爭力大小,我說,你這可難為我了,我哪知道競爭力大小,我連xx的是怎么選的都不知道,更不知道濰坊的怎么選,菏澤的怎么選,你焦慮得好幾晚上睡不著覺,值得嗎?因為無謂的東西把自己弄得緊張得不得了。所以我們要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孩子最擅長什么,就選什么,因為是按分數(shù)來的,等級考有等級,但最終還得換成分數(shù)加入到成績中。所以哪一科好,就選哪科,最后總分就高,你不用擔心,咱一中的孩子是有優(yōu)勢的,我們要自信。
再者,這樣選,接下來怎么學?為什么說上海、浙江那邊選課走班制度不太成功,是因為選的太多太亂了,學生背著書包滿教學樓跑,這堂課在這上,那堂課在那兒上,沒個安穩(wěn)地方。大家想,這樣走法能不亂嗎?怎么評價學生?怎么評價老師?物理課這節(jié)跟這位老師聽,下節(jié)跟那位老師聽,你說物理沒教好是誰的責任?成績不是靠亂選選出來的,而是靠踏踏實實學出來的。怎么才能踏踏實實學習,能穩(wěn)定就穩(wěn)定,能少跑就少跑,如果說50個人選的一樣的科目,為什么不在一個班固定地學習?同學之間熟悉,老師熟悉學生,也便于穩(wěn)定考察;為了跑而跑,假如有一科就三個同學選了,你說是給他單獨開班呢,還是單獨輔導呢?這都是問題,那一定有相對的組合。比如我們?nèi)齻人都選了理化,很可能陳主任選了政治,我選了歷史,他選了地理,那我們就在這一堂上,各走各的,其他課程,還是在一起選。不然的話,家長來找學生都找不到了,昨天在二樓,怎么今天去四樓了,再來看看孩子到前面的樓上去了,那家長覺得那樣能行嗎?所以別慌張、別慌亂,學習一定有成套的辦法,來保障這種機制的運行。
如果說這一點,哪個學校能派出老師在兩年前就去浙江、上海學習?為什么說我們有自信,有的地方說早分開了,就分為大文大理,這不符合高考的要求,也不利于孩子的發(fā)展。那樣學校省事,文理分開,老師也好安排,也不會出現(xiàn)富余的老師,也不會出現(xiàn)缺口的老師,可是孩子的選擇呢?明顯忽視了孩子的差異。文理科最大的弊端就是要選理化生就必須選理化生,可他就是不喜歡化學或者物理也沒辦法。如果現(xiàn)在的話,就可以把物理拿掉換上歷史,因為我喜歡,那樣也可以。不管選哪科,包括其他路子,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不適合咱的孩子,適合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我最后要強調(diào)的是,這樣選,還需要通過期中考試來檢測一下。以后肯定還會有變化,但是這樣選完了,我的建議是最好不要變動,因為合格考跟等級考差異還是很大的,合格考就相當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業(yè)水平考試,每個人都要過關,低門檻,呈現(xiàn)就是通過及格與不及格呈現(xiàn),要求低。而等級考就是要拉開差距的,按照正態(tài)分布把孩子分在不同段里,高校錄取還原成分數(shù)來選拔,最終還是落實到分數(shù)上。大家不用緊張,實在不行弄幾個拼盤大家選擇也可以,關鍵是明白在選擇的這個群體中,在整個xx,屬于什么水平。
咱們現(xiàn)在能做的就是關注孩子,配合老師,和孩子密切溝通,幫助孩子選定方向。前面為什么沒有早選?一是有合格考,二是有一個全面的基礎,便于三科突進的話,也要有其他科目作支撐。這就像營養(yǎng)一樣,主糧需要吃,輔食也需要吃,蔬菜也需要吃,五谷雜糧,葷素搭配,身體才健康。學生的學業(yè)也是這樣,所以這就是為什么咱們一中從來不在高一就把科目分開的原因。剛開始考的時候,一中的學生并沒有優(yōu)勢,可是看高二,高三,為什么到了高三,咱們的孩子能快速往前走,就是因為我們有了全面扎實的基礎。我想,家長們在這方面不必下太大工夫,不必太焦慮,包括有老師也說:“校長,您能不能多花點時間給家長把高考方案解讀一下?”我說你們解讀方案還要花幾個月時間,家長這么忙,怎能讓他們?nèi)ソ庾x方案?那只能解讀越復雜。醫(yī)生給大家看病,還要把全民都培養(yǎng)成醫(yī)生嗎?這是老師要研究透的,并給家長提出合理建議。
我們要做的就是防止兩種傾向,一種是反正我也不懂,就交給老師了,這種教育一定是家校配合的教育,看一下我們的標題,教育一定是合力的教育,形成合力,才能1+1>2,再加上學生的話就是1+1+1>3,這是理想的成功的教育。放到學校里,學校的功能是單一的,不能替代家庭教育,老師就是親如父母,也不是父母。家長就是老師,也代替不了老師,尤其是到了高中,哪個孩子是家長教出來的?有的老師自己的孩子還送到別的班去教,家校分工明確,但必須是相互配合。還有一個傾向,就是凡事都想替孩子做主,有的家長連孩子值日都想幫孩子去做,說:“我看著孩子學習忙。”這樣孩子連自理的能力都沒有了,又會成為一個問題。
還有巨大的壓力問題,在xx有這樣的學校,孩子上課上一周,連大休小休時間都沒有,一個月回家一次,有的家長還很羨慕,咱別說孩子學習,就現(xiàn)在在座的,咱都在各自崗位上工作,就叫你一個月不休息,你試試什么感覺,咱們還是工作啊,孩子是在位上一天到晚學習,咱需要有節(jié)奏學習,既要有大休,也還要有小休。大休就像大休的樣子,咱就別著急了,有的家長說:“我看孩子回家不學習呀!”就讓他休息的。要是學習,關在學校學不就行了,還回家做什么呢?小休就是小休,小休就做小休的事,別又補補這個,補補那個。補了東,落了西,補了舊的,落了新的,這就是補課。現(xiàn)在整體看看,補課怎么補,孩子在學習中遇到了問題,解決不了,問老師或者找其他人問都行。孩子提出問題,別人解答,這是最有效的。這一科弱,找人講講吧,實事求是講,比咱們老師講得好的也不多,凡是水平比較高的老師,也不會“飄”在社會上。即使講得很好,孩子可能學這一節(jié)課,只有五分鐘是有用的,因為孩子不是什么都不會。何況,孩子的軟肋,只有和孩子朝夕相處的老師才能了解,補課機構(gòu)可以把課講得很好,但孩子不一定都需要,這就是低效的原因。
所以,如果說孩子在家里,為什么孩子覺得冤枉,家長也說孩子逆反。孩子想喘口氣,家長卻看得緊,他就是想出來喝口水休息一下,你把這條路再給堵絕了,孩子還有活路嗎?有的孩子上廁所,家長說,孩子老上廁所是不是小便過頻,有毛病。他是實在沒有辦法了,他要不說上廁所,連出來的機會都沒有。大家想想,咱的好心能起到好的作用嗎?再一個,有的孩子學習就是不能像有的孩子那樣拼了命的一頭鉆進去,有的即使一頭鉆進去效率也不高,所以孩子真是千差萬別。有的說班級里面零抬頭,這就叫真用功嗎?大家想想,零抬頭就真用功嗎?他要是脖子不舒服,有個蚊子蒼蠅他拍不拍?一動,你說不專心。我遇到這樣的老師,我就要跟他談話。叫我們坐在這里,你看家長們這是開會,要是讓我們坐那45分鐘不動,能堅持45分鐘嗎?
所以我們要理解孩子,嚴格要求不溺愛,同時也要理解他。要知道這種節(jié)奏太重要了,哪怕到了高三,也要有這種節(jié)奏。否則,節(jié)奏紊亂必然導致生理紊亂;生理紊亂,必然導致心理紊亂;心理紊亂一定考不好,就是這樣的邏輯關系。
因為時間關系,我就不跟大家多講了,有時間我們再交流,最后就是希望大家,別緊張,別擔心,我們有很多方法,前提是怎么了解孩子,怎么愛孩子,怎么真正的幫助到孩子,從而形成1+1+1>3。
謝謝大家!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