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體育心理學研究的發(fā)展,目標定向理論在體育相關領域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許多新的規(guī)律已越來越為人們所認識;廣大體育教師也在尋求從新的視角來審視體育教學,以便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工作。
一、目標定向理論及其對體育教學的指導意義
1.關于目標定向理論
本文采用對目標定向的界定,認為成就目標定向是動機變量一種,它是指個體從事特定活動時所依據(jù)的成就目標取向,同時它不是一個具體的數(shù)量標準,而是“個體內(nèi)心中追求的成就取向”。
目標定向理論的研究表明學習目標是適應性的,它與一系列積極的心理、行為及結果相聯(lián)系;而成績目標是非適應性的,它與一些消極的結果相聯(lián)系。其各自特點參見下表。
2.目標定向理論對體育教學的意義
先來看這樣一個教學案例。一年級跳繩的體育課上,老師為了讓學生形成正確的運動表象,在課中請學生出來“秀”了一下,并對這位學生評價:“大家看,某某才上了一次課就能把動作掌握得這么好,都是我教,你們應該也可以的!一會兒老師要看誰能比他更厲害!?”
案例中,老師運用了完整示范的直觀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鞏固或形成正確的運動表象,符合人類認知的一般規(guī)律及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及技能性知識本身的特性。
從目標定向理論的看,評述中卻有不恰當之處:第一,“某某同學才上了一次課就能把動作掌握得這么好,能夠連續(xù)跳這么多個了”的評價只強調了次數(shù),具體技術動作優(yōu)缺點沒有提及,學生容易只關注跳多,而不利于技術技能的學習。第二,“才上了一次課就能把動作掌握得這么好”,僅強調了技術動作好,不利于適應性的學習目標定向的形成。第三, “都是我教的,你們應該也可以的!一會兒老師要看誰能比他更厲!?”,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能力差別,容易誘導只關注與他人比較,不利于學生學習目標定向的形成。
運用目標定向理論指導體育教學活動,尤其是幫助學生建立學習定向,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活動和提高體育教學實效的,也是符合當前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基本理念及其對體育教學要求的總方向的。
二、運用合理的目標設置促進學生學習定向的發(fā)展
目標本身具有激勵作用,目標能把人的需要轉化成動機,使人們的行為朝向一個方向努力,并將自己行為的結果與既定的目標相對照,及時進行調整和修正,從而能實現(xiàn)目標。雖然導致個體目標定向不同的最初原因是由其在兒童時的成就環(huán)境中對能力和努力的不同認識所至,但在后天的教育過程中的環(huán)境因素和動機氣氛是促使個體采取何種成就目標定向的主要原因。所以學生是否具有學習目標定向主要取決于教學過程中所獲得的關于其學習評價是否有利于學習目標價值定向的形成,取決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是否營造構建了利于學習目標定向形成的環(huán)境和氣氛。
因此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的目標設置指向決定了學生是否具有適應性的,與一系列積極的心理、行為及結果相聯(lián)系的學習定向。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怎樣營造有利于學生學習目標定向形成的環(huán)境和氣氛呢?
1.采用合理組織形式,進行適時的指導 在六年級班的跳高體育課中,開始試過斜放的竿子,大多數(shù)同學很順利,然而班中四五位個子較矮的同學卻“失利”,會伴有其他學生的笑聲,于是我把竿子調到“極限”高度,結果兩個班上運動素質最好的學生都碰竿了。我借此評說:“每個同學的身體條件、運動能力都是不同的,我們練習的目的就是要幫助大家改進技術,同時通過練習提高每位同學的跳高能力,所以請大家根據(jù)自己適合的高度(預設四個高度器材)進行練習,并充分注意自己蹬、擺配合!狈纸M練習并提示在一個水平高度穩(wěn)固提高學生可以嘗試下一水平高度,失敗還可以馬上回原來水平組。
通過合理的組織,如按學生能力分組讓學生盡可能在一個經(jīng)自己努力后可以達到的表現(xiàn)水平,適時的指導可以幫助學生更多地關注自我技術動作的提高。
2.設置明確、具體、可測量的目標 例如,在跳繩課上,一位學生已經(jīng)學會跳完整的一次跳繩(動作上還有一些不協(xié)調),此時,老師指導他說“你學得很快,但要注意身體姿態(tài),適當放松手腕,看準起跳時機,應該可以把兩個跳繩連起來了,多試試,一會兒我再來看你哦!”果然,沒過一分鐘,這個學生就帶著很大的成就感過來向老師報“喜訊”。的確,明確的目標可以使學生更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設置具體明確的目標有助于引導學生形成明確而有效的追求成功的行為,還有助于學生對目標進行自我評估,對低學段,運動動機和技能水平低的學生這一點尤為重要。因此,體育教學中應盡量引導、幫助學生設置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
3.設置經(jīng)過學生努力能實現(xiàn)的目標 一個好的目標應該是既有一定難度,又是可以實現(xiàn)的;而太難或太容易完成的任務都會使學生的運動動機得到削弱。
例如,在跳繩的復習課上,分散練習中,可這樣提要求“能連續(xù)跳滿20次以上的同學完成40×6,能連續(xù)跳滿10次以上的同學完成20×6,只能連續(xù)跳2次的同學完成10×6。通過這樣分層的要求以激發(fā)其最大的參與動機。
4.技術動作完成目標的設置 在小學體育教學的實踐中,有這樣的現(xiàn)象:“在加速跑的教學中,加速跑因為學生興奮而變成了快速跑;耐久跑中學生沒有有效地讓自身的運動節(jié)奏和呼吸節(jié)奏結合……”究其原因,有些是由學生心理特點使然(如爭先的“情結”),更多由于教師沒能有效地設置技術動作完成目標,甚至過多強調結果目標,這不僅遲滯了學生對正確技術、技能的掌握,還可能給學生帶來挫折、焦慮等心理影響。所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引導學生設置技術動作完成目標,而不是結果目標。
5.給予設置的目標及時而恰當?shù)姆答?在確立了有效的學習目標以后,獲得有關設置目標的反饋,是學生認識評估自己活動情況,采取進一步行動依據(jù)。例如,前述的一年級學生的跳繩課上老師指導他說“你學得很快,但要注意身體姿態(tài),適當放松手腕,看準起跳時機,可以把兩個跳繩連起來了,多試試,一會兒老師再來看你哦!”?隙ǖ耐瑫r也給學生提了改進建議,指明了方向。
三、結論及建議
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目標定向對體育教學的效果無疑是非常有利的,教師應設置有效的學習目標,采取靈活合理的教學組織形式,并給予適時的指導和恰當?shù)脑u價反饋,以提供一個有利于學生學習目標價值定向形成的環(huán)境和氛圍,從而讓學生和諧地融入體育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動地學習。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