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毛相林先進事跡心得優(yōu)秀范文【一】
從高處俯瞰,x市巫山縣竹賢鄉(xiāng)下莊村四周懸崖峭壁,如同在“天坑”之中。下莊村村委會主任毛相林說,在沒修公路前,村里交通閉塞,到縣城就要花3天時間。
毛相林:我們這個地方沒有公路,不光只是窮,連生命都沒有保障。在一九八幾年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年輕小伙子,二十幾歲,受傷了。我們用了三天時間,我們都沒有(把他)送到醫(yī)院,最后死去,這個事情對我的觸動很大。
1997年,毛相林開始帶領村民在懸崖峭壁上修路。沒有鉆機,村民們就腰系長繩,趴在籮筐里,吊在幾百米的懸崖上打炮眼。毛相林說,當時全村青壯年吃住在工地,用鋼釬撬,用雷管炸,硬是鑿出了近8公里的“天路”,打破了“天坑”般的圍困。而毛相林明白,道路通了,下莊村要發(fā)展,還得靠產業(yè)。在多方考察學習后,毛相林帶領村民們陸續(xù)發(fā)展起柑橘、西瓜以及鄉(xiāng)村旅游產業(yè)。
下莊村村民劉時瓊:我們這個西瓜成熟以后,就有人上門來收。像我們這種,一般可以賣兩三千塊錢左右,種得多的可以賣六七千塊錢。
如今,下莊村實現整村脫貧,人均年收入近萬元。毛相林說,從開鑿“絕壁天路”到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下莊村靠的是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精神,下莊精神將激勵下莊人在鄉(xiāng)村振興的道路上繼續(xù)前進。
毛相林:在最難、最險的地方,我必須要以身作則,帶頭沖到前面去。路修通了,實現了我一個愿望,帶領大家致富,才是我最終的夢想。
毛相林帶領鄉(xiāng)親們發(fā)揚新時代的“愚公精神”,打通天路,走上致富路。只要黨員干部沖鋒在前,苦干實干,就一定能取得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終勝利!
時代楷模毛相林先進事跡心得優(yōu)秀范文【二】
1997年,38歲的下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毛相林,作出驚人決定——修公路。
下莊村位于x市巫山縣竹賢鄉(xiāng),被四面千米高山絕壁合圍,猶如坐在一口井中,修路難如登天。
當時唯一的出村路,是一條“108道拐”的古道,去縣城一來一回至少4天。住在“井底”的近400名下莊村民,近一半人一輩子沒走出過大山。貧窮閉塞成為下莊人難以擺脫的宿命。
“咱不能一直當窮漢,就算再難,我也要帶頭沖一沖。”毛相林在村民大會上給大家鼓勁:“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這輩人修不出路來,下輩人接著修,摳也要摳出一條路來。”
那年冬天,改變下莊人命運的這條路開工了。全村青壯年帶著工具和干糧上山,吃住在山洞,睡覺就在腰間拴根繩子,另一頭在老樹根上打個結,以防夜里翻身掉下懸崖。為了早日修通公路,毛相林在山上住了3個月沒回家。
修路遠比想象的難。四周陡峭巖壁,很難找到落腳之地,膽子大的腰系長繩站在籮筐里,吊在幾百米高的懸崖邊鉆炮眼,先炸出一小塊立足之地,再用鋤頭、鋼釬和大錘,一塊一塊把石頭鑿下來。
村民楊亨雙回憶,有一次鉆炮眼,他站在懸崖邊,腿抖得兇,頭頂還不時掉碎石。就在那時,毛相林說,你們都別動,我先下去探探底,一個人系上繩子下去了。工地上,遇到危險情況,毛相林總是第一個上,最重的活總是他帶頭干。
毛相林說,等他從村主任崗位上退下來,他就做下莊人事跡陳列室的義務講解員,為大家講述下莊人脫貧奔小康的故事。他要把下莊精神傳承下去,讓來到下莊的人們懂得珍惜黨和國家的好政策,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建設和諧富足的美麗鄉(xiāng)村。
毛相林,男,漢族,1959年1月出生,x巫山人,中共黨員,x市巫山縣竹賢鄉(xiāng)下莊村村委會主任。
下莊村坐落在巫山縣竹賢鄉(xiāng)的大山深處,四周高山絕壁合圍、生存環(huán)境惡劣、生活條件艱苦,外出只有一條在絕壁上的羊腸小道,世世代代幾乎與世隔絕。1997年,時任下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的毛相林帶領村民向絕壁挑戰(zhàn),克服了一個個困難,整整用了7年時間,終于在懸崖絕壁上摳出了一條8公里長的“天路”,修通了人們盼望已久與外面世界溝通的連接路、出行路;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帶領村民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歷時15年探索培育出“三色”經濟,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蹚出了一條“致富路”……在毛相林和同事們的努力下,下莊村2016年在巫山縣率先實現整村脫貧,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670元(其中,脫貧戶人均純收入達11344.56元),貧窮落后的面貌得到了大大改觀。2020年10月16日,毛相林同志獲得“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
毛相林以執(zhí)著堅守求證出自己的人生最大值——“成為一名群眾身邊的好干部”。作為一名基層年輕干部,我們要向毛相林同志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把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自己的各項工作,著力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努力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xù)。
時代楷模毛相林先進事跡心得優(yōu)秀范文【四】
從高處俯瞰,x市巫山縣竹賢鄉(xiāng)下莊村四周懸崖峭壁,如同在“天坑”之中。下莊村村委會主任毛相林說,在沒修公路前,村里交通閉塞,到縣城就要花3天時間。
毛相林:我們這個地方沒有公路,不光只是窮,連生命都沒有保障。在一九八幾年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年輕小伙子,二十幾歲,受傷了。我們用了三天時間,我們都沒有(把他)送到醫(yī)院,最后死去,這個事情對我的觸動很大。
1997年,毛相林開始帶領村民在懸崖峭壁上修路。沒有鉆機,村民們就腰系長繩,趴在籮筐里,吊在幾百米的懸崖上打炮眼。毛相林說,當時全村青壯年吃住在工地,用鋼釬撬,用雷管炸,硬是鑿出了近8公里的“天路”,打破了“天坑”般的圍困。而毛相林明白,道路通了,下莊村要發(fā)展,還得靠產業(yè)。在多方考察學習后,毛相林帶領村民們陸續(xù)發(fā)展起柑橘、西瓜以及鄉(xiāng)村旅游產業(yè)。
下莊村村民劉時瓊:我們這個西瓜成熟以后,就有人上門來收。像我們這種,一般可以賣兩三千塊錢左右,種得多的可以賣六七千塊錢。
如今,下莊村實現整村脫貧,人均年收入近萬元。毛相林說,從開鑿“絕壁天路”到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下莊村靠的是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精神,下莊精神將激勵下莊人在鄉(xiāng)村振興的道路上繼續(xù)前進。
毛相林:在最難、最險的地方,我必須要以身作則,帶頭沖到前面去。路修通了,實現了我一個愿望,帶領大家致富,才是我最終的夢想。
毛相林帶領鄉(xiāng)親們發(fā)揚新時代的“愚公精神”,打通天路,走上致富路。只要黨員干部沖鋒在前,苦干實干,就一定能取得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終勝利!
時代楷模毛相林先進事跡心得優(yōu)秀范文【五】
下莊村位于x市巫山縣竹賢鄉(xiāng)的一個巨大的天坑里,現與原兩河村合并。該村共有176戶716人口。其中,居住在天坑內的有96戶、397人。曾經的下莊,流傳著這么一首打油詩:下莊像口井,井有萬丈深,來回走一趟,兩眼直發(fā)昏。這首民謠不知流傳了多少年,多少代。它既是對下莊自然環(huán)境及地貌特征的形象寫照,更是下莊人生存狀態(tài)的真實反秧。村里的人要想出村,唯有徒步穿越懸崖峭壁上一條總共有108道彎的羊腸小道,到縣城要走上整整三天。在鑿通這條“天路”之前,300多人的村莊有153人從未到過縣城,甚至還有50人從未出過村,不知公路汽車為何物,全村數十年只出過3個高中生,下莊人做夢都想走出大山。
1997年農歷7月,支書、村主任一肩挑的毛相林從巫山縣委舉辦的村干部培訓班學習歸來,坐在海拔1300米的巖口子上,望著天坑中的下莊,毛相林不停地問自己:下莊人的日子越來越緊巴。許多外出打工的青年都一去不復返,剩下的單身漢越來越多,越來越難找老婆。難道下莊就在這“井底”永遠窮下去困下去嗎?難道我毛矮子就硬是比別人矮一大截?望著遠處直視蒼穹的巨巖“笑天龍”,心里騰起了修公路的打算。“毛矮子莫是發(fā)了瘋祖祖輩輩都只是感想的事,他居然敢做?”毛相林剛提出修路,村民就議論紛紛。懷疑的,擔心的,嘲笑的都有。
在毛相林的帶領下,一九九七年冬月十二,一個陰冷的日子。隨著毛相林的一聲令下,下莊人炸響了第一眼開山炮,向大山、向閉塞、向貧窮發(fā)出了挑戰(zhàn)。動工修這條路的時候,村里只有80多個勞動力,用的是鋼釬、鋤頭、撮箕這些最原始的工具,用肩扛手掰這些最原始的方法,一寸一寸向前掘進,村民沈慶富、黃會元等6條生命的代價和無數個日日夜夜,下莊村民硬是鑿通了天坑,用血肉之軀硬是在絕壁上鑿出了一條“天路”。他們修路的壯舉,被原萬州日報連續(xù)報道,并提煉出了“下莊精神”:勤勞友善、甘于奉獻、自強不息。用圖片展覽的方式在萬州、x、x等地展出,引起了全國性轟動。
時代楷模毛相林先進事跡心得優(yōu)秀范文【六】
毛相林常說:“雖然現在條件好了,但下莊精神丟不得,還要一代一代傳下去。下莊人的步伐不會止于打通絕壁上的天路,不會止步于脫貧路,還要走好鄉(xiāng)村振興的路,走上小康路!”
為激勵下一代繼續(xù)奮斗在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的道路上,讓下莊精神一代一代傳下去。2018年年底,毛相林積極主動向縣、鄉(xiāng)兩級申請,想在下莊村建立一個下莊人事跡陳列室。
2020年4月,在縣、鄉(xiāng)兩級大力支持下,下莊人事跡陳列室在下莊村文化廣場建成,廣場上還屹立了一座“下莊筑路英雄譜”,上面刻著108位當年以生命挑戰(zhàn)懸崖的村民姓名,彰顯了下莊人用生命和汗水鑄就的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下莊精神”,承載了毛相林這一代下莊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
2004年通路以后,全村有36人外出上小學、132人外出上中學,29人考上了大學。毛相林希望這些有知識、有見地、有文化的年輕人能回到下莊,用自己學到的知識改變下莊的面貌。
每年過年外出務工村民回家,毛相林都要挨家挨戶上門為他們講述這些年來下莊的變化,描繪下莊美好的未來,請他們回來,為下莊的鄉(xiāng)村振興盡心出力。41歲的楊亨均回來成立了秀蔥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管理下莊的桃園,探索出新的創(chuàng)收門路;29歲的毛連長帶著女朋友一起回來,做網絡直播帶貨;大學生彭淦回來了,走上講臺成了下莊村小的一名老師;毛相林的兒子毛連軍也回來了,參與到旅游環(huán)線建設中。
毛相林說,等他從村主任崗位上退下來,他就做下莊人事跡陳列室的義務講解員,為大家講述下莊人脫貧奔小康的故事。他要把下莊精神傳承下去,讓來到下莊的人們懂得珍惜黨和國家的好政策,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建設和諧富足的美麗鄉(xiāng)村。
時代楷模毛相林先進事跡心得優(yōu)秀范文【七】
“天路”改變了下莊人的命運。
有了這條路,下莊與竹賢場鎮(zhèn)的距離由過去的一天縮短為1小時車程。隨著與外界交流的逐漸頻繁,下莊人發(fā)現,鄰近的村莊早已依托產業(yè),步入發(fā)展快車道,把下莊村遠遠甩在了身后。
光修路還不夠,下莊的村民更盼著脫貧致富。在毛相林的帶領下,不甘落后的下莊人向貧窮發(fā)起了挑戰(zhàn)。
“要我說,打通村民的致富路,絲毫不亞于在絕壁中劈山開石。”毛相林感慨,“流血流汗我們都拼過來了,還有什么能阻攔我們呢?”每次院壩會,毛相林都給村民們打氣。
聽說曲尺鄉(xiāng)柑橘種得好,果農一年可收入好幾萬元,毛相林眼熱了。他帶著一波又一波的村民前去取經,一次又一次地請專家到村里論證,還發(fā)出號召,引導有文化、頭腦靈活、在外務工的年輕人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充當產業(yè)發(fā)展“排頭兵”……
聽說雙龍鎮(zhèn)錢家壩的西瓜供不應求,他心動不已。和村干部一起喬裝打扮成跑買賣的客商,把“觸角”直接伸到瓜田李下,見縫插針刺探“情報”、偷師學藝、打聽銷路,一次不行跑兩次,腳板磨起了泡,他套雙襪子又出門,直到把結滿西瓜的瓜地“復制”到下莊為止……
與此同時,毛相林還鼓勵村民種植南瓜、芝麻、小麥等農作物,配套開設了廠房,加工麻油和麥子面條,使下莊村形成以瓜果為主,多種產業(yè)共同發(fā)展的農業(yè)產業(yè)格局。
“剛回家時,我便被漫山的柑橘樹深深吸引。在毛支書的帶領下,這幾年,下莊村的變化可謂天翻地覆。”下莊村“電商達人”王石感慨道。21歲的他是土生土長的下莊人,前年,剛剛中專畢業(yè)的他放棄沿海的工作機會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他巧識商機,將村里的農產品放在網上銷售,第一年就掙了十多萬元,“尤其是村里的柑橘,每年剛一上市就成了網紅‘爆款’,行情最好時,我一天共銷售出200多單。”
在下莊村,這幾年,像王石這樣的返鄉(xiāng)青年越來越多,為下莊發(fā)展注入了活力。去年,下莊全村人均純收入達8000余元,比20年前增長了4倍。
時代楷模毛相林先進事跡心得優(yōu)秀范文【八】
公路通了,腰包鼓了,已年過六旬的毛相林依舊閑不下來。他在琢磨,怎么能讓村里在外的年輕人回到家鄉(xiāng),振興鄉(xiāng)村。
29歲的毛連長曾在外種西瓜、跑銷售。今年春節(jié)回家,毛相林上門找他,“連長,留在村里吧,下莊村需要你們年輕人。”
看著毛相林滿頭白發(fā),毛連長又回憶起當年修路的場景?粗謇锂a業(yè)蒸蒸日上,他動心了,選擇留下,還說服女朋友也回來,準備發(fā)展民宿,搞直播帶貨。
這兩年,返鄉(xiāng)村民越來越多。200多名外出務工村民中,已有100多人選擇回來,振興家鄉(xiāng)。
2018年,毛相林提議,建一個全村的事跡陳列室,記錄下莊人修路的故事:“講述修路歷程,激勵更多人!”
在鄉(xiāng)黨委、政府支持下,下莊人事跡陳列室于2019年落成。毛相林自告奮勇,當起講解員。
在村口的下莊人事跡陳列室里,常常可見到毛相林的身影。他在為一批又一批的外地游客講述當年的奮斗故事。
“這是我們當年修路時穿的鞋子,已經磨穿了……”毛相林說。這樣的話,毛相林不知講過多少遍,但每次都充滿感情。
看著一撥撥年輕人來來去去,毛相林感慨萬千:“我愿當一輩子筑路人!”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