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巖上,一只老鷹帶著一群小鷹,咋咋的叫個不停。一位通鳥語的牧羊人恰好路經其地,聽得老鷹是在教導小鷹如何獵食人肉。其談話是一問一答,大略如下:
――“我的孩子們,你們將不再那么需要我的指導了,因為你們已經看到我的實際表演,從農莊抓家禽,在小樹叢中抓小野兔,牧場上抓小羔羊。但是你們應還記得那更可口的美味,我常以人肉供你們大嚼。”
――“人肉當然是最好吃。你為什么不用你的爪子帶回一個人到鷹巢里來呢?”
――“他的身體太大了。我們找到一個人的時候,只能撕下他一塊肉,把骨頭留在地上。”
――“人既如此之大,你又怎樣殺死他的呢?你怕狼,你怕熊,你怎能有超過人的力量呢?人難道比一只羊還更可欺么?”
――“我們沒有人的力量,也沒有人那樣的狡詐。我們難得吃一回人肉,如果大自然沒有注定把人送給我們來享受。人具有兇猛的性格,比任何動物都兇猛。兩族人往往遭遇,呼聲震天,火焰彌空。你們聽到聲音火光起自地上,趕快飛向前去,因為人類一定是正在互相殘殺;你們會看見地面上血流成渠尸橫遍野,許多尸骸都是肢體不全,很便于我們食用。”
――“人把對方殺死,為什么不吃掉他呢?一條狼殺死一只羊,他在飽啖羊肉以前不會準許兀鷹來觸動它的。人不是另一種狼么?”
――“人乃是唯一的一種動物,殺而不吃。這種特性使得他成了我們的大恩人!
――“人把人肉送到我們跟前,我們就不費心力自己行獵了!
――“人有時候很長久的安安靜靜的留在洞里。你們若是看到大堆人聚在一起,像一隊鸛似的,你們可以斷定他們是要行獵了,你們不久即可大餐人肉。”
――“但是我想知道他們互相殘殺,其故安在!
――“這是我們不能解答的一個問題了。我曾請教過一只老鷹,他年年飽餐人的臟腑,他的見解是,人只是表面上過動物生活,實則只是能動的植物。人愛莫名其妙的互相廝殺,一直到僵挺不動讓鷹來啄;蛞詾檫@些惡作劇的東西大概是有點什么計劃,緊緊團結在一起的人之中,好像有一個在發(fā)號施令,又好像是格外的以大屠殺為樂。他憑什么能這樣的高高在上,我們不知道;他很少時候是最大的或跑得最快的一個,但是從他的熱心與勤奮來看,他比別人對于兀鷹更為友善!
這當然是一段寓言。作者是誰,恐怕不是我們所容易猜到的。是古代的一位寓言作家么?當然不是。在古代,戰(zhàn)爭是光榮事業(yè),領導戰(zhàn)爭的是英雄。是十八世紀諷刺文學大家綏夫特么?有一點像,但是綏夫特的集子里沒有這樣的一篇。這段寓言的作者是我們所習知的約翰孫博士,是他所寫的《閑談》(TheIdler)第二十二期。《閑談》是《世界紀事》周刊上的一個專欄,第二十二期刊于一七五八年九月九日!堕e談》共有一百零四篇,于一七六一年及六七年兩度刊有合訂本,但是這第二十二期都被刪去了。為什么約翰孫要刪去這一篇,我們不知道,這一篇諷刺的意味是很深刻的。
好斗是人類的本能之一,但是有組織的戰(zhàn)爭不能算是本能,那是有計劃的預謀的團體行動。兀鷹只知道吃人肉,不知道人類為什么要自相殘殺。戰(zhàn)爭的起源是掠奪,掠奪食糧,掠奪土地,掠奪金錢,掠奪一切物資。所以戰(zhàn)爭不是光榮的事,是萬物之靈的人類所做出的最蠢的事。除了抵抗侵略抵抗強權執(zhí)干戈以衛(wèi)社稷的不得已而推動的戰(zhàn)爭之外,一切戰(zhàn)爭都是該受詛咒的。大多數(shù)的人不愿意戰(zhàn)爭,只有那些思想和情緒不正常的邪惡的所謂領袖人物,才處心積慮的在一些好聽的藉口之下制造戰(zhàn)爭。約翰孫在合訂本里刪除了這一篇諷刺文章,也許是怕開罪于巨室吧?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