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1)重力壩平面布置宜選在溝段狹窄頸口處上游側,中心縱軸順流向,以利于溢流段出流并穩(wěn)定溝床。順橫軸中部設溢流段,兩側為非溢流段,溢流段長取下游溝床寬度或比下游溝床稍窄。
(2)重力壩建筑材料可采用漿砌石、干砌石、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箱體組裝等,或不同材料組合。
(3)重力壩壩體橫斷面一般為梯形或復式梯形,上游面坡坡比為1:0.40~1: 0.80,下游面坡坡比為1:0.05~1:0.20。
(4)重力壩壩頂寬度的確定應綜合考慮壩高、運營管理、交通、應急搶險及二次加高等,一般為1.5米~4.0米。
(5)溢流口過流能力按照寬頂堰計算,溢流口流速小于5 m/s,單寬流量應滿足:壩高<15 m,qc<25 m3/s;壩高15 m~20 m ,qc <15 m3/s;壩高>20 m, qc <10 m3/s。溢流口深度按照最大泥深加安全超高,設計安全超高取1.0 m。
(6)攔砂壩回淤縱比降一般取溝道縱比降的0.5~0.8倍。
(7)溢流口過流面應用堅硬石料或鋼板、鋼軌作耐磨蝕處理。
(8)非溢流段宜向兩側岸坡上斜,比降取0.05~0.10或按彎道超高確定并不宜小于2.0 m。非溢流段壩肩嵌入松散堆積層岸坡深度不應小于1.5m,基巖岸坡深度不應小于0.5m。
(9)重力壩壩下消能防護工程包括副壩和護坦。
(10)主、副壩間的距離按壩高、沖刷坑深度、溢流口泥深之和的1.5~2.0倍確定。
(11)護坦的長度按壩高的1.0~2.0倍計算。
(12)重力壩基礎埋置深度按壩下沖刷深度確定,當?shù)鼗休d力和抗沖刷力不足時,可采用樁基礎。
(13)重力壩的壩高大于10m時,應進行壩基滲透變形計算。
(14)壩基地基承載力不滿足要求,可進行地基處理或采用樁基、擴大基礎等。
(15)泄水孔應布置在泄流壩段,按“品”字形交錯排列,寬高比為0.6~0.8的矩形,縱比降一般為0.05~0.10。
(16)在垂直荷載差別大、地形高差懸殊、基巖軟硬突變處、溢流段與非溢流段應設置沉降縫,縫間距不應超過20 m~25 m,縫寬2 cm~3 cm.縫內(nèi)填入瀝青浸漬的木板條、瀝青砂漿板條或油毛氈。
(17)壩高大于15m的攔砂壩壩頂應設置扶手欄桿和上、下梯步,以便于通行。
(18)為觀測工程效益,應埋設相應的觀測標志,不得設于溢流口過流面。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